未來的農村,會不會統一規劃呢?好事:以下三大空間會實現分離,農民...

2020-12-23 騰訊網

最近幾年,隨著社會經濟高速發展,農村的建設是越來越好了,為了實現美麗鄉村建設,我國在各地啟動了一系列惠民工程,除了改善村容村貌之外,這兩年還採取措施治理農村的垃圾和汙水問題。但在工作開展之後,新一輪的問題也開始出現,因為有些村莊發展已經成熟,再加上歷史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村民的房屋也是東一處西一處,這樣的村莊已經很難得到統一規劃。

針對新農村建設出現的種種問題,近些年來,我國也採取了很多應對措施,不僅實施了嚴格的建房標準,還出臺了新措施要求各地在農村建設發展的過程中要按照村莊規劃來建房,這樣才能更好地建設農村。而這些舉措實施後,各地也採取了很多和統一規劃有關的工作,比如說;「易地扶貧搬遷、撤併搬遷、合村並鎮」等等措施。

不少村莊在地方的努力建設下,現在也被統一搬遷,村民們也搬到新的居住點生活,村內的設施和房屋也實現了統一,布局更加合理,村容村貌整體得到提升,村民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那麼問題來了,未來的農村,還會不會統一規劃呢?規劃搬遷後,生活、生產、生態三大空間會實現分離嗎?

據筆者了解得知,現在的農村已經開始進行新的發展布局,未來的農村,的確會被統一規劃,現在我國已經採取措施把所有的村莊分為幾大類進行發展,其中包括「撤併搬遷類、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以及特色保護類」,這四類村莊的發展規劃和布局都不同。

比如說;特色保護類,這裡所指的是那些具有民族特色、旅遊資源的村莊,這些村莊未來會進行新的規劃和布局,具有旅遊資源的村莊會把生態、生產、生活空間實現分離,村民居住的地方分為一個空間,供遊客旅遊的區域會劃分為生態生產空間,村民可以在這塊區域經營一些項目以此來增收。

又如;撤併搬遷類,這類村莊主要是把一些人口流失特別嚴重的村莊進行統一搬遷,新農村在建設的過程中也會統一規劃,生活、生產、生態空間一樣會實現分離。村民居住區,生產區和生態保護區都會進行嚴格的管控,村民不得私自亂搭房屋,生產區域必須按照當地的規划進行耕種,所以,這樣的村莊一旦實現統一規劃,村民的幸福感會大幅度提升。

再如;集聚提升類,這類村莊發展已經成熟,而村莊的布局已經很難做出新調整,只有在生產空間能夠進行一些新的調整,把一些零散的土地進行合併,將多塊小田合併成大田,另外就是在建房方面會採取嚴格的管控措施,不讓村民私搭亂建,村民建房時也會按照規劃和標準進行建設。儘量做好統一面貌。

當然,因為每個村莊的發展情況不同,未來的農村,如何布局,還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來決定,但對於撤併搬遷類的村莊,以後統一規劃是必然的,生態、生產、生活空間的布局也會實現分離,這樣的村莊看起來真的很舒適,也適合養老,農民朋友期待嗎?對此,大家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2021年,農村「五規劃、三統一」真的來了,村村涉及,農民期待中
    近期,關於「村莊如何規劃」相關的話題也引起了農民的廣泛熱議,據南峰了解的情況,現在有不少農民還是比較支持農村統一規劃的措施,尤其是在村莊規劃方面,筆者也聽到了不同的說法; 如;網友黑彪1表示:現在的農村真的需要規劃了。不能瞎佔土地亂蓋房子。
  • 農村真的會統一規劃建房嗎?規劃建房有什麼好處?
    我國新農村建設已進行了多年,許多村莊經過合理規劃,村莊布局逐步完善,空間不斷優化,許多地方在建設和發展過程中,為了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都會預留一定的空間。可以說,現在有許多村莊都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房建設也已實現了統一,無論是申請宅基地還是建造農房,都必須按照當地的規劃和標準進行。
  • 2020年農村拆遷怎麼補償?哪些村莊會面臨整體搬遷呢?農民早了解
    ,現在國家對於「三農」問題比較重視,為了更好地解決這些農村的短板,一些地方開展了「統一規劃建設」,利用這樣的工作來改變大家的居住環境。那麼也有的農民朋友會產生以下幾個疑問,農村搬遷是統一建房嗎?2020年農村拆遷究竟有什麼搬遷補償標準?
  • 國土空間規劃「多規合一」 上海探索城市空間高質量發展
    新法堅持土地公有制不動搖,堅持農民利益不受損,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在充分總結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做出了多項重大突破,包括破除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進入市場的法律障礙、改革土地徵收制度、完善農村宅基地制度、為「多規合一」改革預留法律空間、將基本農田提升為永久基本農田、合理劃分中央和地方土地審批權限、土地督察制度正式入法等。
  • 未來我國農村會不會出現「大農場」生產模式?
    從目前情況看農村勞動力已經流失,沒有勞動力了,未來農業肯定是機械化、規模化、智能化、產業化、企業化,大農場也是公司化、企業化,農民也是職業化,有點工廠流水線一樣,也有點像過去的大集體一樣。土地流轉到少數幾個人手中,已經形成規模化種植了,我們這邊還有人想把土地轉包流轉出去,由於沒有年輕人來接過「鋤頭柄子」,很多農民不想要土地了,想把土地交給集體、國家了。子女也反對父母再流轉土地回來經營,所以現在的農民也只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幹到幹不了為止。目前從事農業生產的都已經步入花甲之年了,可能也只幹到10年左右了,也不打算再投入資本了。10年後,農村土地誰來種?怎麼種?確實是一道難題。
  • 合村並鎮本是好事,這3類農村將面臨拆遷,為何農民卻高興不起來
    ,但是有一些整改對於農民來說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如今合村並鎮也是比較緊急的事,本來也是一件好事,像這3類農村也將面臨拆遷,但為何農民卻高興不起來呢?想必對於合村並鎮的消息,在農村的朋友也了解很多了,如今在山東等地已經在啟動執行了,大致意思是可以把分散的村子合併起來,然後打造一個中心村,建造樓房,這樣農民生活也就方便許多了,不僅如此,生活配套設施也一定會比之前的農村好,留下來的空農村也將被國家另做它用。
  • 如果「戶口統一」,那麼農民的生活會好起來嗎?
    計劃在2020年底國家要完成的其中一個目標就是實現全面脫貧,那麼在今後全國範圍內實行的「戶籍統一」將對農民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隨著現在城鄉一體化的建設,村村合併,村鎮合併是未來發展的趨勢,隨著現在很多城裡人去農村養老及鄉村旅遊這一系列現象可以看出農村戶口以後會越來越值錢。土地自然也是水漲船高。
  • 農民暢享,農村發展,五年後會是什麼樣
    很明顯農村就是那個相對城市來說貧困的家鄉,所以首先要說的是——五年後的農村怎麼樣,其實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你我:如果說現在的你和我只是在這裡說說,當個樂子,那五年後的農村將不會有任何改變;如果留在家鄉出謀劃策,五年後或許貧困依舊,但十年、二十年後絕對會煥然一新。
  • 農村「三統一、一管控」來了,和農民利益有關,望了解
    當然,農村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國家現在也很重視。為了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改善農村的民生,我國在之前就部署了一系列措施,而筆者從農業農村部發布的建議提案中也了解到一些和農村發展有關的措施。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分享幾個好消息,農村「三統一、一管控」來了,和農民利益有關,望了解!
  • 5億農民好日子來了!國家又給福利了,住房統一規劃全面實施在即
    加快城鎮化發展,縮小農村和城市之間的距離,是中國躋身發達國家的關鍵環節。因此,國家已經出臺一系列扶貧政策,並加大了農村經濟投入力度。今年,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工作,這樣全國人民看到了國家統一規劃安排住房的行動。
  • 2021年農村統一建房政策!農民有福了!
    兒子:「那什麼又是失望呢?」 媽媽:「就是你爸看到彩票沒中獎後的模樣。月末了還剩一大半。最多屬於中等偏上。7月初情緣難了。就算動用6個錢包也湊不齊首付啊。才能儘量提高利潤空間。命途常遇貴人扶持。所以更多的人就會感覺雞蛋的營養價值更高一些。濃處。甚至是將這些補貼全部撈到了自己的腰包裡。06.長期定居的外地人現在的農村。然後我媽給他100。
  • 為什麼在農村,會經常看到有人在測量房子?究竟要幹什麼呢?
    導語:為什麼在農村,會經常看到有人在測量房子?究竟要幹什麼呢?小編作為一個從小是在農村生活的人,在農村確實是可以經常看到有人在測量房子,看到他們在測量的時候也是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測量房子呢?在修建房子之前就會對於房子進行測量了,在修建好之後為什麼還會去測量呢?在經過一番了解之後才知道在這當中的一些貓膩。
  • 未來2年,國家將補齊農村「民生帳」,利好政策,惠及31省農民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如今,這一《戰略規劃》已經進行到了中間階段,而未來兩年,國家將重點致力於補齊農村「民生帳」,讓農村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振興,而這一政策惠及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的農民。其實,說起農村的「民生帳」,很多農民第一時間就會想到農村的教育、醫療和養老問題,畢竟農村的教育影響著後代的發展,甚至是一家人的命運;農村的醫療和養老又直接影響著農民的生活質量。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國家未來將如何補齊農村的「民生帳」。農村有哪些「民生帳」未補?
  • 國家出臺新政策,2021年住房統一規劃將要實施,農村戶口有福了
    了解三農大百科,來自我們身邊的農村事,大家好,我是楊納聊三農!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件。伴隨著一系列有利於農民、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城鄉差距也在急劇縮小,給每個人都帶來了全新的面貌,這直接導致農村居民對城市的渴求越來越少,農村戶口反而越來越珍貴。農轉非補助:2021年起統一住房建設規劃將實施,2035年完成!統籌建設農村住房,可以抑制農地上的住房建設,有效地保護耕地,保障農民的土地承包權。
  • 2020年農村集體土地政策:私自侵佔會不會構成犯罪呢?答案來了
    有人問農村集體土地主要是指哪些?如果私自侵佔了會不會造成違法呢?集體所有土地的定義集體土地,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也稱作是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土地。以下兩大部分屬於集體所有土地①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②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其中,部分集體土地是可以出讓的,比如四荒地、已經徵收為國有土地的「集體土地」部分集體建設用地等。
  • 農村裡,大多數農民都身無餘財,可為啥會感覺10萬塊錢不算錢呢?
    ,可往往讓人費解的就是有人如果真的需要借錢了,又會覺得不借錢給自己的農村親戚很「小氣」,才三五萬,才十萬八萬,根本就不算是什麼大錢,可為什麼就是不借呢?再次,我就想和大家聊一聊,為什麼農村那麼多人感覺10萬塊錢不算錢呢?
  • 農村統一設計建設住宅是真是假?答案來了!有三個好處,期待嗎?
    新農村建設已經實施多年,許多村莊通過合理的規劃,村莊的布局也逐步完善,空間也不斷優化,在建設發展的過程中,許多地方都會預留一些空間來完善村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不過,就在農村迎來這些惠民措施的同時,今年,關於農房統一設計建設這項措施也引起了農民的熱議,許多村民都不知道是真是假?今天筆者就為大家科普這項措施。其實,早在2019年的11月份,住建部就印發了《關於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工作的通知》,這項措施實施的目的是為了改善農村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環境,提高村莊的整體風貌。
  • 國土空間管理將採用統一分類標準
    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記者張蕾) 為履行統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者、統一行使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生態保護修復、建立「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等職責,自然資源部研究制定《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以下簡稱《分類指南》),
  • 明年起,農村的老房子「統一」這樣處理,農民兄弟們早做準備
    2020年馬上就要過去了,而關於農村土地和房子的討論一直就沒停過。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並且,隨著現代農業集約型農業和家庭農村的發展,未來農村的人才流向農村將成為一種可能。那麼,想要留住人才就必須在農村裡有房子。
  • 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 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統一
    自然資源部近日就《國土空間調查、規劃、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類指南(試行)》有關內容進行介紹。《分類指南》整合了原《土地利用現狀分類》、《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海域使用分類》等分類標準,建立了全國統一的國土空間用地用海分類,為科學規劃和統一管理自然資源、合理利用和保護自然資源、加快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奠定了重要工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