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向你自己證明你自己,你不需要向任何人證明你可以@瑾瑜與我
《女兒們的戀愛》中,金晨和張繼科的「戀愛」一直很受大家關注,直到節目最後,金晨和張繼科「分手」了。雖然張繼科還想繼續約會,但金晨表示:還是結束吧,張繼科很好,但是我們擦不出火花。
說實話,我很佩服金晨的果敢。她覺得兩人不合適,就乾脆利落的提出結束戀愛,而不是像很多人說的那樣:再處處看,也許就擦出火花了。
金晨是一個愛美食,儀式感很強的女孩。但張繼科偏偏不愛美食,還很隨意,不精緻。金晨說: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吃飯,張繼科說:最沒意思的事就是吃飯,就是完成任務。
這樣的兩個人,即使在一起了,應該也需要很長時間的磨合期。如果男女雙方也不願意為了對方所改變,最後還是要以分手收場。所以,金晨的果斷,倒是對雙方都好。
在《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中,闡述了一個觀點:沉沒成本。我覺得用在這裡尤為合適。「沉沒成本」,是指以往發生的,但與當前決策無關的支出,包括時間、精力、錢財等。
用在金晨和張繼科身上,就是指兩人明知不合適,就應該及早了斷,不要等到後面浪費了時間和感情之後,再來分手,就得不償失了。
沉沒成本本身是經濟學中的一個非理性決策,而在兩性關係中,當你覺得兩人不合適,或者已經受到傷害時,還堅持要繼續這段關係。實質上,你已經失去了原本可以離開,去擁抱幸福的機會。
重視「沉沒成本」,及時止損
12月2日,玉林一女子當街攔住婚車:大喊:我不會跟你分開的。有網友爆料:該女子似乎還懷著新郎的孩子。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我們暫且不表。
我們單單就這個攔車的女孩來說,遇到了負心漢,已是不幸之事。既然對方已經和別人結婚了,倒不如放下,過自己的生活。一昧的糾纏,只會讓自己更受傷。魚死網破的做法,無疑是最不划算的做法。
或許我們過去在這段感情中愛的死去活來,甚至非對方不可。但時間總是喜歡作弄人的,如果愛情使我們痛苦,我們為什麼非要揪著不放呢?
日本雜物管理諮詢師山下英子有一本書叫《斷舍離》,所謂斷舍離,並不單單指物品,而是通過現象看到本質,整理心中的雜物,即使那些「物件」再讓人不舍,我們也可以學著放下,開始讓我們更為輕鬆的生活。
沉沒成本之所以讓人念念不忘,其實是因為之前我們已經付出過一些東西了,中途讓我們放棄,我們可能會不舍。
一位朋被一段感情問題折磨多時,每次都被對方騙錢騙感情。吵過之後,兩人又開始和好。雖然在我們外人看來,再維持這段感情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大他說:「我在這段感情中投入了那麼多的感情,現在離開她了,我不甘心。」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利昂·費斯汀格提出認知不一致理論:我們一旦對某項目的大量任務進行了支出,那麼任務的重要性就會被重新高估。因此,人們往往把在預算內的錢扔完之後,還會繼續補充預算,直到扔進更多的錢。
斷舍離,要捨棄的不僅僅是物品,更是情緒
為什麼那些即使每天受到家暴的人還是不願意離開那個家,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這段感情曾經是你付出過時間、精力換回來的,當初你們也曾有過甜蜜的時光。而不願意離開的那個人,還在期望只要自己再好一點,對方便會變回好的樣子。
《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中,舉了一個例子:有一類社交敏感者,總是喜歡一昧的付出,以為只要自己付出的足夠多,對方就會感念自己的好,從而可以得到足夠的回報。但往往呢,得到幫助的人,便會覺得理所當然,當然也不會有感恩之心了。甚至在你想要回報的時候,TA們還要說:「是你自己願意付出的啊,我們可沒有逼著你付出。」
當我們越是捨不得丟棄,就越是會被其傷害。而且當我們付出越多的時候,越對可能得到的回報產生比較高的心理預期。當對方沒能滿足預期,就會因巨大落差而陷入抑鬱、委屈或憤怒的情緒中。
所以,重視沉沒成本,有助於,讓我們不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無用的事物上。
如何避免「沉沒成本」對我們的影響
《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中提出了兩個辦法來避開「沉沒成本」對我們的影響。
1,是有價值的付出
有價值的付出,不代表你為對方做一件事情,就需要對方付出一定的回報。而是,你的付出,是對方剛好需要的。
《隱秘的角落》中的周春紅,一直在為孩子辛苦的付出。為了孩子,不敢公開和馬主任的戀情。也為了孩子的成長,控制孩子的一舉一動。
她自認為這些付出,是孩子所需要的,但其實,孩子早已不需要她的這些無微不至,甚至以犧牲換來的照顧了。
伴侶之間,也很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一方為了另一方,放棄工作,自己熟悉的城市,去到另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開始新的生活,認為自己的犧牲一定會換來對方的愛護。但如果對方不以為然,就變成了無價值的付出。
不要求一報還一報,但要求你的付出都是有價值的。在《走出劇情》一書中,作者李雪提到:「真實有愛的關係裡,沒有或很少有付出感。其實付出者一直在自編自導自演,看不到對方的真實需求,卻以為自己的付出是在愛對方。」
去年有一部紀錄片《四個春天》,講述了一對金婚夫婦的日常故事。爺爺有高血壓,奶奶就想著法子哄他吃藥。爺爺肚子餓了,便跑去廚房煮粥。粥煮熟以後,爺爺首先是一口一口的餵給了奶奶,然後才自己吃了起來。平日裡,奶奶生氣時,爺爺也總能低下頭來哄哄她。
有價值的付出,總是恰到好處的,不至於太濃烈,也不至於讓人太過沉重。而是相互需要,相互溫暖。
2,是學會放手
《重慶森林》裡,金城武飾演的警察何志武,被女朋友阿May分手後仍然痴情的渴望對方回頭,活在自己的偏執裡越陷越深。當快餐店老闆勸他去追自己另一個店員的時候,何志武並沒有理睬,等到分手時間過了很久之後才想起,結果那個店員辭職已經很久了。
在感情裡,不願意放手,大多是因為之前自己付出 了太多。確實,曾經陪伴我們度過漫長歲月的人,簡簡單單的說放棄,可能只是在欺騙自己吧,不然哪有那麼多痴男怨女呢?
陳路和思文的離婚,一度讓很多人吃驚。他們曾經靠自黑讓大家熟知,是「上下鋪的兄弟」。但最後,他倆真成了「上下鋪的兄弟」。
《小王子》裡有一句話:你在玫瑰花身上耗費的時間,使你的玫瑰花變得如此重要。多年的愛情和婚姻,傾注了時間和精力,無論是社會輿論,還是關係經營,都是難以割捨的對象。
但最後選擇放手,不是不愛了,而是婚姻的狀態讓兩個人都覺得痛苦。就像金晨和張繼科一樣,喜歡的事情都不在一個點上。所以,這個時候,學會放手,顯得尤為重要。
沒有誰,願意當被拋棄的人,但同樣的,背負著沉重的過去,就難以讓我們的未來輕鬆前行。這個時候,恰到好處的放手,才能讓我們有機會更快接近,幸福的那一天。
別把太多時間,浪費在不在乎你的人身上。有些人,不值得,就要學會放下,及時止損。
如果你敏感脆弱,有些玻璃心,表面卻又裝作什麼都不在乎,因為擔心會被人嫌棄;如果你非常希望得到愛,卻因為以前沒有得到愛的回應而麻木;如果你不敢表達自己,總是在照顧周圍人的情緒,卻總是忽略了自己的情緒;如果你容易被情感綁架、道德綁架,一旦發生事情,就會習慣性的陷入自責;如果你總是過分敏感,自卑,經常陷入自我懷疑、自我否定。你可以選擇看看這本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知名教育博主陌川所著的《自然社交,讓情緒不再敏感》這本書。
作者陌川擁有10年以上人力資源管理經驗,2017年成為知名教育博主、知識星球APP平臺優質職場星主。入駐自媒體以來,累計接觸真實案例近百起。
本書根據近百起實際案例+大量用戶調研,深入研究社交敏感者在原生家庭、人際、社交、職場中的敏感成因,通過結合案例,來分享改善方法,幫你弄明白為何自己總是「過分敏感」,該怎麼做才能擁有良好的社交人際,並在職場中避免為此而產生困擾、迷茫、焦慮。
本書可以幫助讀者降低社交敏感度,做好情緒管理,學會善待自己、接受自己、與自己和解,收穫正向、健康的人際關係,從而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
敏感的情緒會成為我們最大的絆腳石,也會妨礙我們的人際關係交往。「自我」過於薄弱,會讓你感覺時刻沒有自由。
所以如果你想進行心理療愈,可以和我一起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是一位「社交敏感者」!
END
我是@瑾瑜與我,左手帶娃,右手寫作,專注情感與育兒。歡迎關注點讚,評論交流,感恩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