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雲智慧建築:形成B端到C端產業鏈閉環 「半條命」給合作夥伴

2020-12-18 房科技

如今,數位化浪潮的來襲正在推動中國加速步入數位化社會,也驅動各行各業步入智慧新時代。而作為數字中國、智慧社會等國家戰略落地實施的重要載體,智慧城市建設也在內涵延伸、架構深化和邊界拓展等方面迎來了新的價值與突破。

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和《住建部建築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政策開路與人工智慧、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加持之下,建築產業現代化與智能化駛入「快車道」所帶來的虹吸效應,正在推動設計院、工程商、產品商、工程總承包單位等各環主體,迅速向公共基礎設施、交通、醫療、教育、能源、工業製造等垂直市場下沉。

同時,智慧城市與智能建築產業越來越成為騰訊、阿里巴巴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爭搶入局的市場。可以預見,智慧城市建設與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型技術底座和新型市場體系正在逐步成形。

時代浪潮總是驚人的相似與合拍。騰訊提出的產業網際網路與建築產業智能化不謀而合。騰訊將自己定義為「數位化助手」,正在通過合作、服務、投資與建築行業的合作夥伴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

深耕建築業 智慧城市建設迎來「數位化助手」

「騰訊雲在建築行業的發力比較早,我們在2013年就開始思考把網際網路跟建築融合,我們默默耕耘了五六年,所以我們對這個行業其實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更透徹的觀察。」騰訊雲副總裁萬超告訴記者。

萬超認為,「建築業其實是一個比較傳統的行業,是目前產業發展相對成熟又有很多不成熟性的一個行業。」他表示,建築業數位化轉型最大的問題首先是觀念,人們對數位化和智能化的認知不夠;其次,整個產業固有的生態體系比較頑固,存在很強的防火牆和壁壘;再次,如今的科技手段、產業配套、協同發展創新程度還遠遠不夠。

在產業網際網路領域,騰訊希望成為「數位化助手」,扮演連接器、工具箱和生態共建者角色,推動建築產業智能化和智慧城市建設。

實際上,騰訊進入雲計算市場雖然不是最早的,但卻是進入建築領域最早的廠商之一。萬超告訴記者,從公有雲的整體份額來看,騰訊雲是國內第二大雲服務供應商。過去四年,騰訊雲的營收規模均保持在三位數增長,騰訊雲也一直是頭部雲計算公司中增速最快的廠商之一,同時騰訊的伺服器也是最多的。

此外,騰訊還有很多C端的能力,像小程序、支付、公眾號、企業微信這樣的抓手,在整個建築體系的變革過程中,能夠形成從B端到C端整個產業鏈的閉環。「這是騰訊最大的贏面」,萬超表示。

在「數位化助手」定位和C2B核心優勢的引領下,騰訊雲在智慧城市建設領域也是遍地開花。2019年10月11日,騰訊與河北省政府籤訂深化合作協議,將推進河北省數字政府民生工程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同年11月20日,騰訊雲與上海市楊浦區人民政府達成戰略合作,將推動騰訊在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與城市建設、政府治理、民生服務的深度融合;11月29日,騰訊還相繼與貴陽、長沙籤訂多項合作協議,助力兩座省會城市產業網際網路發展,落地「WeCity未來城市」。

在智慧建築領域,騰訊雲與深圳市的合作更是接連不斷,先後與深圳智慧城市集團、寶安區住建局等達成合作,不斷推動基礎設施雲平臺、區塊鏈等技術在建築領域的應用落地。

近日,由中鐵四局集團管理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建築業發展形勢分析(2019下)》指出,2020年建築業將保持穩定發展,「城市群+新基建」將為建築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其實,2019年4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和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均對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建設、民生工程「補短板」等做出重要部署。

進一步分析騰訊雲與各城市的合作,河北省是京津冀一體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市是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龍頭城市,深圳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引擎,而長沙作為新一線城市,是長江中遊樞紐,貴陽作為西南地區核心城市,近年來雲計算產業和智慧城市建設如火如荼。綜合來看,騰訊雲已經在為城市群數字經濟的整體協同發展排兵布陣。

從開放生態到生態開放 「半條命」給合作夥伴

過去兩年裡,萬超在中國轉了一大圈。這是他用腳步丈量下沉市場深度與寬度的行動力,同時也是騰訊雲探尋B端版圖的行動力。他通過對招商蛇口、中億豐集團、廣西集團、上海景鴻、北京泰豪等眾多產業龍頭企業的調研走訪,想要更多地去思考騰訊如何與產業裡面各個合作夥伴保持合作,助力不同的企業及產業的數位化升級。

2019年3月,在「2019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新聞發布會」上,騰訊雲、騰訊研究院共同發布了研究報告《產業網際網路——構建智能+時代數字生態新圖景》。報告中系統提出了騰訊的數位化轉型方法論——產業網際網路。

「作為產業網際網路時代的數位化助手,騰訊除了做好產品和技術,許多行業的能力需要合作夥伴去補齊,我們希望能與合作夥伴共建數字生態共同體,一起推動產業經濟、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等多層面實現全面的數位化升級。」萬超告訴記者。

在建築產業,2019年12月3日,騰訊雲與北京泰豪發布戰略合作,將共同打造騰訊雲微瓴(北京)實驗室,推動智慧園區和建築的技術升級,驅動建築場景智慧連接,助力建築行業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

萬超表示,在建築智能化領域,泰豪是當仁不讓的排頭兵,在建築產業數位化轉型和發展上有很多的思考和積累。這與騰訊是有相通性的,特別是在產業網際網路中,更需要產業的參與者之間強強聯手和合作,是歷史的機遇促使了雙方的合作。

這次雙方合作的重點之一聚焦在物聯網領域的研發應用上。據了解,騰訊雲微瓴(北京)實驗室將以微瓴物聯網作業系統為核心,整合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騰訊產業網際網路的工具箱能力,專注智慧小鎮、智慧園區、智慧商業綜合體、智慧社區等智慧空間及智慧供應鏈解決方案,為未來城市的開發及運營提供創新科技服務。

引發行業關注的是騰訊雲針對產業網際網路打造的微瓴類物聯網作業系統。萬超表示,微瓴是一個「類物聯網作業系統」,這相當於PC時代的Windows和移動時代的安卓系統,但是過去的Windows和安卓是一個嵌入式的作業系統,而微瓴更多是分布式的作業系統——部署在雲端,且擁有更多延展性和兼容性。

此外,萬超還表示,過去的很多平臺是以平臺連接作為盈利模式,騰訊雲微瓴更多是通過物聯網連接解決建築產業智慧化的問題。

據了解,目前騰訊雲微瓴已在騰訊濱海大廈、深圳華潤萬象天地、上海進博會展中心、上海桃浦智創城等項目落地應用。以騰訊雲與上海臨港集團合作的上海桃浦智創城項目為例,微瓴能夠分時分區對照明系統進行智能管控,做到「人來燈亮,人走燈滅」。同時,微瓴智能會議室能夠採集溫溼度、出席率、用電等數據,對節能空間進行精準分析,調整會議環境至最優狀態。

騰訊從2010年開始就實行開放生態戰略,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提出「半條命」交給合作夥伴。延續到今天,騰訊開放的思維和邏輯一直都沒有變化。「我們一直都在產業裡面跟合作夥伴在共同成長,在建築領域當中也是一樣的,比如我們這次和泰豪的合作。在整個建築產業鏈當中,泰豪有自己的位置,騰訊在這個過程當中更多扮演連接的角色,我們更好地為這些合作夥伴去助力。」萬超說道。

萬超表示,騰訊正在從「開放生態」進一步延展到「生態開放」,希望內外部生態可以相互交融,合作夥伴之間可以彼此互動。過去騰訊更多依靠單個產品進行對外開放,未來會整合公司內部各個產品與業務,並結合外部合作夥伴的能力,給產業提供最優的解決方案。

騰訊雲的基本盤是「連接」

在數字經濟時代,雲越來越成為核心引擎。近年來,雲廠商加快調整架構,一致將雲業務推向集團戰略級別。騰訊架構調整後成立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SIG),在企業內部站位同樣很高。

2019年,騰訊雲年度收入在第三季度突破100億元,同時,騰訊雲也是頭部雲計算公司中增速最快的廠商。這顯示出騰訊To B轉型取得初步成效,內外部資源聚合效應明顯。

在業績高速增長的背後,騰訊雲正在加速構建從基礎設施層到應用層的自研技術體系。在行業上,騰訊雲所服務的產業由網際網路向多元化邁進,積極拓展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機遇。

此外,騰訊雲已建立起廣泛、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圈,覆蓋代理、行業、服務、諮詢等各領域。騰訊方面提供的資料顯示,2019年,騰訊雲來自合作夥伴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了138%,合作夥伴業務佔比相比2018年同期增長了近50%。

這些數字是騰訊雲實現快速增長的成績單,也是賦能建築產業的底氣與實力。萬超認為,數位化、對人的服務以及精細化管理將成為建築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

羅振宇在2020年「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提到「中國創新基本盤」,他指出,基本盤是那些改不了、奪不走、丟不掉的東西,是一個人、一個企業、一個國家的底色。

當記者問到騰訊雲的基本盤時,萬超的回答是「連接」:「騰訊產業網際網路的核心是做『連接器』和『工具箱』,助力合作夥伴的成長是永遠不會變的,連接是我們的核心。」

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打破時間、空間的距離獲取信息,要歸功於一個叫菲爾德的商人。經過一次次的探索,他在大西洋海底鋪設電纜,成功使得美洲和歐洲實現了信息連接。這是在史蒂芬·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一書中,記錄的一篇關於人類技術發明與創造的故事。茨威格想要告訴人們,世界的改變除了人的意志與勇氣,還在於人類對於技術進步的信仰和萬物連接的美好構建。

與之相似的是騰訊雲前行的方向:努力成為「數位化助手」和「連接器」,打造面向未來的科技引擎,高效驅動產業升級。

相關焦點

  • 騰訊擁抱產業網際網路——從C端向B端「遷徙」
    去年9月30日,騰訊開展了「近7年以來最大的戰略轉型」——在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後,成立了新的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這個整合了騰訊雲、位置服務、安全、大數據等基礎能力的事業群被視為騰訊全面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對外窗口」。作為在網際網路「上半場」笑傲風雲的巨頭,騰訊將如何用好自己在消費網際網路上取得的經驗,將過去面對個人用戶的經驗「遷徙」到為企業服務上去?
  • 覆蓋「雲邊網端」,騰訊雲率先公布全鏈條5G產品矩陣
    騰訊雲網絡總經理王亞晨透露,預計在今年底,騰訊雲將完成300個邊緣計算節點的建設,全面支撐騰訊智慧工業、園區、能源、教育、車聯、以及雲遊戲、4/8k直播業務和機器人等5G業務。在網絡端,騰訊雲聯合運營商和行業合作夥伴,提供差異化的5G行業專網解決方案,滿足便捷接入、靈活加速、專網保障等差異化行業客戶需求。騰訊雲研發低成本、可定製、軟體化的行業專網邊緣UPF,面向園區、工廠數據不出廠等邊緣場景,可提供網絡加計算的融合解決方案。騰訊雲積極參加運營商開放行業UPF計劃,共同推動5G行業專網的開放和應用。
  • B端C端齊發力 構建電商閉環
    作為南海製造業隱形冠軍,蒙娜麗莎集團在聚焦生產主業的同時,今年更加注重「體驗+服務+互動」的線上營銷方式,重點探索線上線下的渠道閉環。企業不僅堅持在「2B」(面向企業)領域發展,還積極開拓「2C」(面向消費者)的業務渠道。因此,包括「雙11」在內的一系列電商促銷活動,就是我們構建「雙線」閉環的實踐。
  • 美團點評:實現B端、C端生態圈閉環是長遠戰略(90頁)
    1.2 發展邏輯:本地生活領域消費者高度復用,高頻帶低頻建立 C 端閉環;廣泛布局 B 端業務形成商戶端運營全覆蓋閉環1)美團的生態閉環有兩個維度:用戶端和商家端。C 端打造本地生活服務閉環,通過交叉銷售實現消費者 高度復用,節約獲客成本。
  • 騰訊雲一站式IoT產品矩陣全面支持生態合作夥伴發展
    此外,通過騰訊連連,騰訊雲在用戶側提供一整套C2B開放平臺服務,助力各行業生態合作夥伴提升用戶體驗,同時在產業網際網路側,基於場景化模式結合騰訊雲物聯平臺的物聯使能能力,開放第三方行業應用承載入口,以多維度的合作模式與更多物聯網行業SaaS應用進一步融合,輸出更多垂直場景的物聯網解決方案。
  • 天翼智慧家庭五智全方位升級,打造端到端智家體系
    家庭寬帶網絡是一切智慧家庭應用的基石,中國電信擁有自主產權的天翼網關及路由器e-OS智能系統,從寬帶接入、網關和路由器性能、Wi-Fi覆蓋和速率等端到端保障,為用戶提供極速上網體驗,目前,中國電信開啟了2020天翼網關4.0集採,將有力改善中國電信的業務質量和用戶服務能力,提升寬帶和家庭業務價值和競爭力。
  • 擁抱B端發力雲業務,騰訊能否如微軟大象起舞?
    文|鄰章從2016年Q2財季騰訊首次在財報中列出其他營收板塊,提及雲業務相關字眼,到2018年Q3財季騰訊首次在財報中公布雲服務在本年首三季的收入愈人民幣60億元。騰訊雲似乎是領到了騰訊頒發的畢業證。而從一項業務數據被獨立披露其就代表了這項業務將成為這家公司下一輪的戰略重點方向的歷史經驗來看,顯然雲業務將成為騰訊接下來的戰略重點方向之一。
  • 2021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年會舉行,開放五大能力與合作夥伴共建產業...
    騰訊公司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騰訊集團高級管理顧問楊國安,騰訊公司副總裁、騰訊雲總裁邱躍鵬,騰訊公司副總裁丁珂,騰訊雲副總裁穆亦飛,著名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維迎,知名投資人、賽富亞洲投資基金創始管理合伙人閻焱,德勤亞太高級副總裁蔣穎,微盟集團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孫濤勇,小鵝通創始人兼CEO鮑春健等十餘位行業大咖,以及百位戰略生態合作夥伴代表出席本次年會
  • 從「運營唯C論」誤區說起:談談B端、C端、G端的運營要點
    去年她跳槽去了另一家公司做內容運營,但是不到三個月就離職了,她一直也不知道原因,直到給我們講了如下的情況:新公司和政府合作,以半官方的名義做的一款行業性政府信息管理平臺。該平臺為當地的中小企業提供政府的信息,同時也為政府提供企業的使用數據。由此看來,這是一個G、B共存且以G端為前提及基礎的項目,這和小A之前做的C端運營經驗來看有明顯的差異。
  • 騰訊雲「深入淺出」
    我想騰訊雲在今年年初的這段表述可能非常準確:聯動包括微信在內的騰訊C端優勢生態資源,以獨特的C2B模式助力產業智能化升級。自我看來,騰訊雲在產業網際網路的一面服務B端夥伴,一面回到C端用戶。騰訊產業網際網路能力開放給合作夥伴後,在消費網際網路的產品上重新得到了釋放。在這套C2B的邏輯中,B端的服務能力能夠通過C端產品重新包裝、整合,「雲」變得「深入淺出」了。
  • 字節跳動組合拳:左手C端,右手B端
    節前疫情圍困之下,字節跳動先是趁著院線遭受衝擊,出手6.3億買下歡喜傳媒跟徐崢合作的影片《囧媽》,染指院線電影;而後同步在頭條、抖音、火山等旗下產品上線疫情頻道,展開防疫專項行動;根據疫情發展的情形條件,相繼進入在線辦公企業雲服務領域開放飛書,進入B端市場。  看起來,疫情之下字節跳動推出的一系列動作毫無章法,實際上卻有著自己的圖謀。
  • 騰訊WeTransport亮相廈門 為區域交通發展增添新動能
    騰訊聯合交通產業鏈上下遊合作夥伴,分享了面向城市交通、智慧高速等交通場景解決方案和實踐案例,高效融合推進交通行業 12月11日,騰訊智慧交通新戰略WeTransport亮相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廈門峰會智慧交通論壇。
  • 從認知到行為——B&C端網際網路產品的區別,你知道多少?
    圖4 騰訊雲平臺為企業、個人提供網際網路平臺解決方案,針對企業或個人平臺,進行數據監控、雲計算,更有針對遊戲行業的定製化服務,很大程度上幫助企業或個人通過數據進行產品決策。下圖為騰訊雲平臺-工單系統界面,界面對提交工單內容進行分類,分為:公共基礎類問題、計算機與網絡等。並且採用平鋪的方式,展示詳細工單內容。這種以漸進、分類方式顯示業務邏輯的方法,極大提升了效率。
  • CSIG騰訊雲莊文磊:騰訊雲和智慧產業戰略生態構建的思考和嘗試|...
    另一方面,騰訊在許多行業都有豐富的商業資源和中長尾生態合作夥伴,在業務合作中會發現一些具備高成長性和高協同價值的合作夥伴。針對這些合作夥伴,我們通過「騰訊產業加速+資本」的雙重方式,對合作夥伴進行全方位扶持,促成合作夥伴和騰訊形成更多聯動。
  • 騰訊雲頒發2020年度合作夥伴「星雲獎」,東華、北明、安暢、優特雲...
    助力「停課不停學」,騰訊雲和300多家合作夥伴一起,共同推動了近10萬所智慧校園的建設,為學校和教培機構提供線上的平臺和工具。騰訊課堂、騰訊會議等產品的部署,累計幫助了超過1億的學生在線學習。此外,在政務領域,騰訊雲還與東華、北明、優特雲等合作夥伴共同推進、打造了一批智慧城市、智慧文旅、健康信息平臺等項目。
  • 2020年度騰訊雲啟戰略生態夥伴榜發布,37家企業摘得殊榮
    以5G、AI、大數據為代表的數位技術在產業場景中得到迅速驗證,合作夥伴開放共建為產業網際網路發展注入強勁動力。例如,疫情期間,騰訊聯合50家合作夥伴支持了全國100多個城市的疫情防控小程序部署上線;與300多家合作夥伴推動近10萬所智慧校園的建設。產業網際網路時代,開放共建是迎接挑戰的重要手段,也成為擁抱未來,打開產業網際網路的必然路徑。
  • 聊聊C端轉型B端產品那些事
    C端B端都有一定的接觸,發現其實自己更喜歡B端的項目,加上C端流量紅利的消退,獲客成本越來越高,流量獲取越來越難,C端絕大多數流量都集中在騰訊、頭條這種大廠,中小公司在C端的生存其實越來越難。在整個大環境的驅使下,產業網際網路開始崛起,大廠們紛紛開始布局產業網際網路,比方說騰訊的雲與智慧產品事業群,阿里騰訊都布局的雲計算等等,B端行業湧現出來越來越多的機會,有一個數據表明,在網際網路c端行業美國和中國的體量相差無幾,但是在雲和SAAS行業中國的體量只有美國體量的1/20,中國的發展空間巨大,加上B端行業其實更加細分,有很多的機會給我們發揮;當然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基於我們自己的職業規劃和興趣愛好
  • 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落戶松江區 助力上海「影視科技」雙翼齊飛
    在發布會上,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人民政府與騰訊籤署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通過騰訊智慧影視科技賦能影視產業、聯動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打造產業、科技、人才的閉環,加速中國影視工業化與智慧化升級。這也標誌著全國影視行業首例集「科技平臺+產業生態+人才孵化」一體的項目正式落地。
  • 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落戶松江區助力上海「影視科技」雙翼齊飛
    在發布會上,上海市松江區車墩鎮人民政府與騰訊籤署騰訊雲啟智慧影視產業基地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通過騰訊智慧影視科技賦能影視產業、聯動騰訊雲啟產業生態平臺打造產業、科技、人才的閉環,加速中國影視工業化與智慧化升級。這也標誌著全國影視行業首例集「科技平臺+產業生態+人才孵化」一體的項目正式落地。
  • 騰訊5G開放平臺亮相2020中國移動合作夥伴大會
    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從消費網際網路到產業網際網路,開放生態一直是騰訊的核心發展戰略。而5G生態已經成為騰訊開放歷程的全新節點。中國移動是騰訊5G生態計劃重要的創新夥伴,雙方在物聯網、邊緣計算、網絡切片、車聯網、雲遊戲等領域共同探索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