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留守兒童編織圍巾、帽子、手套等
辣媽「織女團」巧手趕織「媽媽牌」溫暖
辣媽「織女團」邊學針法邊趕織。記者 楊潔規 攝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 今日下午,來自長沙市雨花區天際嶺社區的10餘位辣媽聚在一起,為留守兒童編織圍巾、帽子等,辣媽們希望通過該活動讓自己重拾編織手藝,讓自己孩子也感受「媽媽牌」溫暖。
辣媽「織女團」
邊學針法邊趕織
下午2點,10餘名辣媽如約趕到天際嶺社區活動中心,認領毛線後,大家開始行動起來。
「怎麼起針?留多少考慮收針……劉姐,到時候上你家請教啊!」37歲的吳芳芳虛心地向現場的編織達人請教,她說,自己還是在學生時代學習過編織,但也僅停留在平針手藝上。
吳芳芳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大寶9歲,二寶6歲,為了負責兩個孩子的起居,她辭去工作安心在家做起了全職辣媽。「得知三湘都市報有這個『針心針意』的活動,第一時間就報名了。希望用雙手給留守兒童送去寒冬裡的一絲溫暖。」吳芳芳說,參加「針心針意」大型暖冬活動,不僅做了公益,也讓她重拾了編織手藝,以後可以嘗試給自家孩子編織手套、圍巾。
32歲的李慧也是名全職辣媽,此前每年都會給孩子編織一件毛衣,但因只會簡單的平針手藝,編織的毛衣不好看,孩子們不喜歡,慢慢放棄了。李慧說,這兩天和大家一起現場學、回家跟著視頻一點一點地學,手藝越來越好了,「我們小時候都是穿媽媽打的溫暖牌毛衣長大的,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感受到,儘管不怎麼好看,我們就是要在溫暖中尋找美學。」
熱心奶奶
現場報名要求參加
今年54歲的湯曉妹在經過社區活動室時,被活動室裡的熱鬧聲所吸引,當問及活動內容後,她當場提出報名參加,並拿來毛線、鉤針編織起來。
湯曉妹說,平時在家,她不打麻將,不看電視,就是喜歡織毛衣,她孫子、老伴身上穿的毛衣毛褲,都是她親手織的,「我們家人都覺得我織得好,我也願意變著花樣織。」
湯曉妹和在場的辣媽「織女們」交流編織的各式花樣、織法,其樂融融,「沒想到『80後』當中還有這麼能幹的媳婦,還願意幹這個活。」
據介紹,大家編織的圍巾、手套、帽子等,都將在本周內陸續回收,這些凝聚了社會各界愛心的暖心禮物,將於下周啟程,送到有需要的孩子們手中。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楊潔規 實習生 何日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