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乘風破浪」賽龍舟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賽前精彩的水上表演項目博得觀眾陣陣喝彩。

在多種嚴格的防疫措施下,北京大興區第三屆龍舟大賽於9月17日鳴鑼開賽,來自轄區內的20餘支參賽隊伍「乘風破浪」,為市民獻上精彩的龍舟比賽。近年來,龍舟運動在當地蓬勃發展,喜愛龍舟、體驗龍舟的人越來越多,龍舟賽已成為當地全民健身的活動品牌,這一古老的傳統項目正煥發出新的時代氣息。

圖為龍舟大賽現場。

在念壇公園龍舟賽場現場,湖邊人頭攢動,賽前精彩的水上表演項目博得觀眾陣陣喝彩。龍舟點睛儀式後,賽龍舟開始了。今年的賽制更為科學,在保證公平的原則下兼具觀賞性。值得關注的是,報名參賽的20支隊伍中,有8支隊伍來自衛生健康系統。「我們希望將這項賽事常辦常青,變成大興區著名的大型賽事,讓更多人愛上龍舟,愛上運動。」主辦方一位負責人介紹說。(經濟日報 趙晶)

相關焦點

  • 青浦環城水系百槳起舞,「乘風破浪」賽龍舟
    青浦環城水系百槳起舞,「乘風破浪」賽龍舟 2020-09-26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端午節與賽龍舟習俗
    俗稱「賽龍舟」。為什麼要進行龍舟競渡活動?原來賽龍舟本是南方崇拜龍圖騰的半宗教半社會性的群眾活動。人們由於對水災的恐懼,就把自己身上刺上龍的圖案,使之像龍子,或者把用具刻上龍的圖案,或作成龍的形狀,使龍一看見就會以為都是龍,就不再加害了,甚至還會當做自己的子孫加以保護,這是古代划龍舟和竟賽的本意。後來,這種風俗又和紀念屈原聯繫了起來。
  • 2019端午節北京賽龍舟活動時間地點
    龍舟賽  搏風擊浪、奮勇爭先  賽龍舟是一項具有民族特色又深受群眾喜愛的傳統文化活動。  來自東城區的玉雕、毽子、毛猴、泥人張、絹花、扎燕風箏、景泰藍、北京蒙鑲、內畫鼻煙壺、面人。  來自西城區的臉譜、彩蛋、傳拓、燈彩、核雕、絹人、宮廷團扇、北京鬃人、傳統藥香、木版年畫,讓遊人目不暇接。
  • 端午節賽龍舟你哪裡有賽龍舟的習俗嗎
    賽龍舟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日民俗活動之一,在中國南方地區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賽龍舟習俗,而大部分是劃旱龍舟舞龍船的形式。關於賽龍舟的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賽龍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及
  • 賽龍舟原來不只是紀念屈原,各地賽龍舟寓意您知道多少?
    端午節賽龍舟,現在人們一般認為是為了紀念屈原,但是根據史料記載,賽龍舟在屈原同時的春秋戰國時期甚至更早的東周時就已經出現了。潮州賽龍舟賽龍舟最開始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後來屈原在汩羅江投水時,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但趕到洞庭湖就不見蹤跡了,於是後人就在五月初五當日借划龍舟驅散江中的魚,以免屈原的屍體被吃掉。
  • 乘風破浪的北京十六區
    乘風破浪的北京十六區 2020-07-01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吃粽子、賽龍舟……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本報訊(記者 李天際)6月25日將迎來端午節。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端午節是入夏後的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
  • 五月端午賽龍舟,看看賽龍舟為何被古人重視
    賽龍舟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競賽遊藝活動,多在每年的端午節時進行。賽龍舟,又叫龍舟競渡,在我國歷史非常悠久。據史料記載,龍舟早在我國西周時期已有。成書於先秦時期的《穆天子傳》中雲「(穆)天子乘鳥舟、龍舟,浮於大沼。」穆天子即是西周的周穆王,這種說法應該可信。
  • 陝西安康:賽龍舟過端午
    每年端陽節前後,安康沿江一帶的縣區都舉行龍舟賽,賽龍舟成為民間自發的盛大活動。新華社記者陶明攝6月25日,參賽龍舟隊在比賽中。當日是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陝西省安康市第20屆龍舟節在漢江上舉行。每年端陽節前後,安康沿江一帶的縣區都舉行龍舟賽,賽龍舟成為民間自發的盛大活動。
  •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
    吃粽子、賽龍舟…… 端午節習俗還有啥?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習俗?從今天起,北京青年報記者將為大家介紹一些傳統的端午節習俗。  在端午節的眾多習俗中,最有名的當屬吃粽子、賽龍舟。這兩項習俗都是為了紀念偉大詩人屈原。與此同時,很多地方的人們還在端午節的時候掛艾草、菖蒲,飲雄黃酒,拴五色線,佩戴香囊。
  • 三國志幻想大陸賽龍舟詳解 軍團小夥伴叫你賽龍舟啦
    活動介紹 賽龍舟是軍團集體活動之一,在開服第二天之後的每天中午十二點開啟。會有多個軍團同時競速,按照到岸時間先後排名,排名越靠前,獲得的獎勵越豐富!龍舟活動結束就能開啟拍賣行,可競拍貨物並獲得分紅。 在賽龍舟過程中,軍團之間可以相互攻擊,並且在100、500、900米時會出現攔路的水怪,此時需要軍團成員共同攻擊水怪,根據對水怪的傷害獲得道具。水怪會降低划船的速度,在出水後30秒自動消失,水怪消失後會掉落箭羽、船槳、火石、陣盾。
  • 端午在家體驗一把「陸上」賽龍舟
    端午節吃粽子、紀念屈原還有賽龍舟,都是端午的重要元素。賽龍舟更是一生中不可多得的體驗,有些同學可能根本沒有體驗過賽龍舟,包括我自己。每年端午節賽龍舟環節一定都是旁觀者,小時候看賽龍舟最喜歡看的就是翻船。(其實現在也是)
  • 《遇見逆水寒》賽龍舟玩法介紹
    《遇見逆水寒》賽龍舟玩法介紹 端午節除了吃粽子,比較有特色的就是賽龍舟了吧!
  • 端午節吃粽子和看賽龍舟
    端午節的重頭戲是賽龍舟,這賽龍舟也有傳說。傳說屈原投江後,很多老百姓乘著百千條船,在汨羅江裡到處找屈原。大家奮力划船,誰都想第一個救到屈原。那百舸爭流的場面,非常感人。後來,每個端午節,人們用這龍舟競渡來懷念屈原,來重現當年民眾尋找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的場景。
  • 湖北省武漢市:古代的武漢人是怎樣賽龍舟?
    古代的武漢人賽龍舟是怎樣的?我以前不知道,我是在參觀了漢口江灘上的長江博物館之後才知道的!古代繪畫證明:古代武漢人在長江上賽龍舟!你看不出來是武漢?黃鶴樓出現,武漢功能出現。在漢江長江交叉點出現了晴川閣,也有官員手持華蓋觀看賽龍舟,估計有很多獎勵!現代人武漢在長江上看不到賽龍舟,對不起的?然而每年的武漢在毛澤東暢遊長江周年紀念日舉行,盛大的國際渡江節也是一種補救辦法。藝術家藝術代表了武漢國際渡江藝術節的盛況!
  • 端午節,賽龍舟,往事一幕幕
    烈日下,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在賽龍舟的緊張氛圍中,早已忘了酷熱,忘了時間,身在岸上,心卻隨著鼓手中的鼓棒,一起一落「咚咚」作響。感受久違的熱鬧,再柔軟的心也會平添幾分堅強。端午節,賽龍舟是整個節日中人氣最旺的活動,置身其中,似乎每個人都同在一艘巨輪上揮動著船槳奮力拼搏,吶喊聲,鼓聲鑼聲,鞭炮聲此起彼落,一時蓋過了蟬鳴鳥叫……生活總不能只有花前月下,有時詩意有時狂歡,才是生活的本來面貌。俗話說: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看完龍舟賽,心中為勝者鼓掌,為落後者加油。人生不單只有一場龍舟賽,錯失了一場,不要氣餒,下次再來。
  • 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分別代表什麼樣的寓意
    「賽龍舟」活動傳說是從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划船營救而逐漸沿襲下來的大型體育活動。每年端午節,浩浩蕩蕩的龍舟隊伍便會齊聚河邊,河岸上則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當龍舟隊伍競相出發、乘風破浪飛向終點時,場面更是激動人心,最先到達終點的龍舟會備受人們稱讚,人們也以此作為一年中會有好運的兆頭。
  • 在湘湖賽龍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這一天,人們採葉裹粽、懸掛艾草,寄託著健康平安的心願;人們也爭旗鼓、賽龍舟,傳遞著風調雨順的情感。今天(6月25日)下午,湘湖辦了一場龍舟賽。湘湖二期的湖面上,鼓聲隆隆,船槳起舞,8支來自各行各業代表組成的參賽隊,劃著龍舟,來了一場激烈的角逐。
  • 湖北省武漢市:古代的武漢人是如何賽龍舟的?
    古代的武漢人是如何賽龍舟的?以前我不知道,參觀了漢口江灘上的橫渡長江博物館之後我才知道!古畫作證:古代的武漢人是在長江上賽龍舟的!看不出來是武漢?黃鶴樓出現了,武漢特徵畢現。漢江長江交匯處的晴川閣出現了,還有官家擁著華蓋在觀看賽龍舟,估計獎賞不少!
  • 賽龍舟的歷史淵源及傳承
    賽龍舟,或稱龍舟競賽、龍舟競渡、龍舟競漕、爬龍船(閩粵地區慣稱),是中國端午節的習俗之一,也是一些東亞地區的地方民俗活動。現在龍舟競賽已發展為一項水上體育運動,在中國以及世界各地一些沿海地區十分流行。一、賽龍舟起源關於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龍神等祭祀活動,其起源可追溯至原始社會末期。流傳最廣的就紀念屈原說和沅陵盤瓠招魂說。據《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其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了都城,流放到沅和湘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