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入股蘇州慶虹電子,國內連接器市場格局將巨變?

2020-12-23 芯智訊

近日,華為旗下投資公司——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勃投資」)又入股了一家做連接器產品的公司——慶虹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慶虹電子」)。

根據企查查的資料顯示,1月17日,慶虹電子工商資料出現變更,新增哈勃投資為公司股東,同時公司註冊資本由原來的4659.555399萬元增加至6866.424107萬元,即註冊資本增加了2206.868708萬元。如果增加的註冊資本是屬於哈勃投資的份額的話,以此估算,哈勃投資的持股比例可能為32.14%。

除了新增的哈勃投資之外,慶虹電子的另外兩大股東分別為慶達豐企業管理(崑山)有限公司和寧波苗地豐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根據天眼查的資料顯示,寧波苗地豐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的持股比例為12.8%。

需要指出的是,慶達豐企業管理(崑山)有限公司是慶虹電子法人代表兼總經理許之瑩的100%控股公司,同時寧波苗地豐管理諮詢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也是許之瑩控股的公司。許之瑩是慶虹電子的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

資料顯示,慶虹電子是一家專業致力於連接器產品的企業,公司集產品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主要產品為工業用連接器和消費類電子連接器﹐產品適用於通訊網絡﹑計算機﹑伺服器﹑通信交換機、智慧型手機、筆記本電腦、數字攝像頭等領域。

在入股慶虹電子之前,華為通過哈勃投資已經入股了山東天嶽、傑華特微電子、深思考人工智慧機器人、蘇州裕太車通、上海鯤遊光電、無錫好達等多家產業鏈上遊企業,加強了對於上遊供應鏈的布局。

顯然,此次華為入股慶虹電子,或將會對華為未來的連接器供應商格局形成較大影響,甚至將會影響國內連接器市場的格局。畢竟華為作為全球第一大通信設備廠商和第二大智慧型手機廠商,對於連接器的需求巨大,而國內的眾多連接器供應商都在很大程度上受益於近年來與華為的合作。如果華為後續將訂單逐步轉向自己入股的慶虹電子,那麼現有的連接器市場格局將會被打破。

華為都有哪些連接器供應商?

根據FMI之前的研究報告預計,到2022年,全球電纜及連接器市場收益將達到1253億美元,2016-2022期間年複合增率高達11.1%。

作為全球頂尖的通信設備供應商及全球前三的智慧型手機廠商,華為對於連接器/線纜需求量非常龐大。

根據此前的公開資料顯示,中航光電、電連技術、立訊精密、得潤電子、長盈精密、信維通信、航天電器、Molex、永貴電器、意華股份都是華為的連接器供應商。

中航光電

中航光電成立於2002年,隸屬於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專業為軍工防務及高端製造領域提供互連技術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總部設在洛陽,在西安、深圳、東莞、瀋陽、青島、泰興、合肥設有分公司和子公司。2007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自主研發各類連接產品300多個系列、25萬多個品種,是中國規模最大的從事光、電、流體連接器生產研發的企業。截止2018年底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800餘項,制訂和修訂行業標準380多項。

目前,中航光電在通信領域的連接器市場佔有不小的份額,是華為、中興主要供應商,並且是國內新能源汽車核心連接系統主要供應商,已進入江淮、比亞迪、宇通等品配套體系。在軍品領域,中航光電的產品涉及十大軍工集團,從衛星、火箭到潛艇、飛彈都有涉獵,處於行業半壟斷地位,市場份額佔據 60%以上。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中航光電第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9553億元,同比增長4.8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5814億元,同比增長11.37%。前三季度總營收為68.9219億元,同比增長19.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8.3114億元,同比增長19.22%。

中航光電錶示,業績增長主要是因為在軍品方面受益訂單釋放增速加快,以及拓展5G通信、光器件及線纜組件等領域的發展。

立訊精密

立訊精密成立於2004年,專注於連接線、連接器、馬達、無線充電、FPC、天線、聲學和電子模塊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於2010年公開發行A股並成功上市。

2011年至2014年,立訊精密瘋狂地發起了多起併購,先後收購了博碩科技(江西)有限公司、崑山聯滔電子有限公司、(香港)ICT-LANTO LIMITED、深圳市科爾通實業有限公司、東莞訊滔電子有限公司、福建源光電裝有限公司、珠海雙贏柔軟電路有限公司、(德國)SUK Kunststofftechnik GmbH、豐島電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

通過一系列的併購,立訊精密迅速成為了國內最大的連接器供應商。據了解,除了是蘋果lighting連接線核心供應商以外,立訊精密還是華為、OPPO、vivo等國產手機品牌的主要的連接器供應商。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立訊精密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為163.95億元,同比增長62.24%;實現淨利潤13.86億元,同比增長66.74%。在前三季度中,立訊精密總營收達378.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9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8.8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26%。

立訊精密主營業務持續高速發展的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一方面是消費電子產業復甦、5G基站建設落地等一系列利好;另一方面是得益於華為的崛起。

得潤電子

得潤電子成立於1992年,主要經營家電和消費類電子產品、汽車相關電子連接器及精密組件、車聯科技相關產品和技術。公司於2006年在深交所上市。目前,得潤電子主要有三大事業群,分別是家電和消費電子事業群,汽車電子和電氣事業群和車聯網事業群。得潤電子目前是華為主要連接器供應商之一,傳華為此前的多款P系列手機也有使用得潤電子的產品。

財報資料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得潤電子營業收入1,741,211,396.13元,同比增長0.6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0,515,330.00元,同比減少41.47%。前三季營業收入為4,996,968,243.04元,比上年同期減少6.8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7,974,550.99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5.17%。

據了解,該公司今年上半年業績變動主要是受宏觀經濟環境及合併報表範圍變動等影響,家電和消費類電子業務營收有一定幅度下降;因受汽車行業尤其是國內汽車行業景氣度下滑影響,電氣系統業務營收略有下降;同時受報告期內攤銷股權激勵費用增加以及人工成本費用上升等因素影響,總體經營業績承受較大壓力。

長盈精密

長盈精密也是華為的主要供應商,2015上半年,華為被長盈精密列為五大客戶之一。除了華為之外,長盈精密還是聯想、中興、小米、OPPO、vivo等手機品牌的供應商。

目前,長盈精密的金屬外觀件業務除了移動通訊終端業務外,還成功拓展至3C、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無人機等領域,已經成功開拓了谷歌、微軟、亞馬遜、360等行業優質客戶。

財報資料顯示,長盈精密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為2,226,036,653.29元,同比下滑7.0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68,285,639.04元,同比下滑20.29%。而前三季度總營收則為6,184,879,198.21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7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8,157,066.33元,比上年同期增長6.27%。

分析認為,長盈精密第三季度業績放緩與下遊手機行業的現實狀況密切相關。隨著5G時代的到來,下遊手機廠商扎堆研發5G手機,並在今年三季度都減少了4G手機產量,從而也影響了長盈精密等上遊供應商的銷售數據。但隨著華為、OPPO、vivo、小米等主流手機廠商在第四季度前後陸續發布5G手機,預計其銷售業績將很快回升。

信維通信

信維通信成立於2006年4月27日,是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010年11月於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營產品為天線、無線充電模組及磁性材料、射頻前端器件、EMC/EMI解決方案、線纜及連接器、音/射頻模組等。

資料顯示,信維通信是蘋果的核心供應商,同時也是華為等手機品牌廠商的主要供應商。

2014至2015年,信維通信分兩次先後入股連接器大廠亞力盛,使之成為旗100%控股子公司。通過收購信亞力盛,信維通信進一步擴充了其在全球連接器市場布局。

財報資料顯示,信維通信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為16.20億元,淨利潤4.59億元。前三季度總營收為35.75億元,同比增長6.45%;淨利潤8.28億元,同比下降3.97%。

提及原因,信維通信表示,由於前三季度對深圳新工廠、金壇工業園、越南工廠進行建設與搬遷,盈利水平受到一定的影響。如今上述工廠的產能已逐步釋放,隨著消費電子行業旺季的到來,公司有信心使2019年全年的業績水平高於去年。

根據信維通信最新公布的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顯示,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00,000萬元–105,000萬元,同比增長1.24%-6.3%。

航天電器

航天電器是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第十研究院下屬上市公司。主要產品有連接器和電纜、電機與組件、光電器件、繼電器、系統集成等。現擁有絞線式毫微接觸件自動化製造、刷狀接觸件製造、毛紐扣製造、宇航級產品製造、微特電機製造、光電模塊製造等國際先進位造技術。在複合材料電鍍、雷射封焊、玻璃陶瓷燒結、高緻密性鍍金等技術領域具備國內領先水平。

早在2014年,航天電器就通過互動平臺透露,航天電器在華為的配套產品主要是電源連接器、射頻連接器系列等,並取得上述產品供貨的主要份額。

財報資料顯示,航天電器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2,512,150,140.42元,同比增加28.11%,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6,517,628.49元,同比增加11.34%。

電連技術

電連技術成立於2006年,專業從事微型電子連接器及互連繫統相關產品的技術研究、設計、製造和銷售服務,於2017年7月在A股上市。

根據官網資料顯示,自公司成立以來,電連技術已經和華為,三星,OPPO,vivo,小米,海康威視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緊密的合作關係。

自2015年以來,華為就一直是電連技術的第一大客戶,佔比約為總銷售額的20%左右。資料顯示,目前電連技術的射頻連接器及組件在華為手機佔比達到50%左右,為其核心供應商。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電連技術2019年前三季度營業收入14.9億元,同比增長58.7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0億元,同比下降30.71%。

對於業績變動原因,電連技術表示,第三季度淨利潤同比下滑主要原因如下:1、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產品單位售價同比下降較多;2、市場競爭較為激烈的產品生產成本同比增長較多;3、新品前期研發及量產準備階段費用較高;4、生產設備,自研自動化設備增加較多。

電連技術最新公布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19年預計盈利1.62億元-2億元,上年同期盈利2.4億元,同比下降16.62%-32.46%。

永貴電器

永貴電器始創於1973年,總部位於浙江天台,是一家專注於各類電連接器、連接器組件及精密智能產品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技術支持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12年在深交所成功上市。目前公司產品已獲得了300餘項國家專利授權,擁有多家獨立的技術研發中心。

2014年,永貴電器成功控股華為連接器、電纜組件供應商深圳永貴盟立(持股56.35%),控股永貴盟立後,永貴電器成功切入華為通信連接器供應鏈。

除永貴盟立外,永貴電器還收購了翊騰電子,並成功切入3C連接器領域。永貴電器還是軌道交通連接器領域的絕對龍頭,在軌交連接器的市佔率高達15%-20%。

目前,永貴電器正在積極布局軌交+汽車+通訊+軍工四大連接器領域,預計未來在軌交連接器領域的收入增速將達45%以上。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永貴電器發布2019年第三季度營業收入291,386,607.99元,同比減少14.2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492,750.26元,同比減少27.82%。2019年前三季營業收入為796,656,758.93元,比上年同期減少12.1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6,226,773.35元,比上年同期減少25.92%。

報告期內,影響業績的主要因素如下:1、報告期內公司加強新產品開發力度,研發費用增長較快;2、報告期軌道交通板塊,軍工板塊業績同比增長;3、報告期內新能源板塊客戶結構調整,新客戶尚未大批量供應產品,導致收入下降,產品單位製造成本上升,產品毛利率降低;4、報告期內通信板塊受行業影響產品結構發生變化,整體收入及毛利率均有所下降。

根據永貴電器最新發布的2019年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19年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32,000萬元 - 32,500萬元。

意華股份

意華股份成立於1995年12月,公司位於浙江省樂清市,是一家專注於以通訊為主的連接器及其組件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企業,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完善的互連產品應用解決方案。公司於2017年9月在國內A股中小板掛牌上市。

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公司已成國內最具實力的通訊連接器生產商之一,與全球多家著名企業華為、中興、富士康、偉創力、和碩、亞旭、TCL等著名企業建立了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

去年3月,意華股份曾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是華為連接器產品的主要供應商,為其提供USB、HDMI、高速連接器等產品。

根據財報資料顯示,意華股份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業總收入10.32億,同比增長3.67%;實現歸母淨利潤4846.77萬,同比下降23.08%,降幅較去年同期擴大。

對於業績下滑,意華股份認為主要原因如下:新設立子公司的虧損;公司非常重視新產品的研發與工藝技術的創新,持續不斷地加大了研發投入,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長幅度較大;對外投資增加,導致銀行貸款利息增加;人工成本同比持續增長。

Molex

Molex也是華為主要供應商之一,2013至2014年曾榮獲華為公司含金量極高的「傑出核心合作夥伴獎 – 金牌供應商」 (Excellent Core Partner Award)。

2015年,Molex還曾榮獲華為最優合作夥伴稱號(金獎),據悉,此獎項是華為唯一一家獲此殊榮的線纜和連接器的供應商。除此之外,Molex在質量和穩定性類別中,也是華為連接器和線纜供應商當中排名最高的。

編輯:芯智訊-浪客劍

註:部分資料來源各公司官網及財報。

相關焦點

  • 華為入股國內連接器公司蘇州慶虹電子
    近日,華為旗下投資公司——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勃投資」)又入股了一家做連接器產品的公司——慶虹電子(蘇州)有限公司 (以下簡稱「慶虹電子」)。
  • 華為旗下哈勃科技入股慶虹電子
    原標題:華為旗下哈勃科技入股慶虹電子 摘要 【華為旗下哈勃科技入股慶虹電子】天眼查數據顯示,近日,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新增成為慶虹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的股東
  • 華為大比例股權投資慶虹電子,真的是戰略投資?
    2020年1月19,企查查數據更新顯示,1月3日,華為全資子公司——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新增成為慶虹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的股東,持股比例32.14%。慶虹電子、慶良電子logo(公司網站)慶虹電子股權結構(天眼查)慶虹電子(蘇州)還是臺灣慶良電子?
  • 華為入股石墨烯材料廠商富烯科技,持股10%
    摘要:近日,據媒體報導稱,根據工商資料顯示,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勃投資」)已經入股了石墨烯企業——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烯科技」),持股10%。近日,據媒體報導稱,根據工商資料顯示,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哈勃投資」)已經入股了石墨烯企業——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富烯科技」),持股10%。
  • 華為晶片布局再度擴張:投資第17家晶片企業
    全芯公司與臺灣、韓國多家知名公司合作,可提供整線設備解決方案和電子科技領域內的技術諮詢服務。廣泛服務於化合物半導體、LED、SAW、 OLED、光通訊、MEMS、先進封裝等新型電子器件製造領域。華為半導體投資版圖再度擴張半導體產業一直以來都是國內被「卡脖子」的關鍵領域,對於華為來說亦是如此。
  • 南泥灣計劃ing 華為旗下公司為「反擊」鋪路
    國內EDA軟體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不過本次美國禁令是EDA軟體市場的又一次轉機,將倒逼國內半導體市場發展,美國EDA三大巨頭對華為停止合作後,也讓國內眾多領先企業意識到自主技術的重要性。縱使華為海思擁有世界領先的晶片設計技術,沒有最新的EDA軟體配合,對於先進晶片生產將會產生影響,這就是美國禁令對於華為帶來的嚴重影響之一。
  • 總裁親自率隊,半年連投八家晶片公司,不缺「芯」的華為在投什麼?
    在我國 5G 網絡大規模建設,大功率晶片市場需求非常大,傳統矽材料負載量無可突破的空間的情況下,碳化矽就是進軍 5G 市場的核心法寶。 但目前全球碳化矽市場被美、日、歐三足鼎立格局,全球 70%-80% 的碳化矽量產來自美國公司。
  • 意華股份/意兆電子邀你參加2018深圳國際連接器展覽會
    公司專業生產網絡類接插件(RJ11、RJ45插頭/插座,RJ45集成變壓器)、消費電子連接器(USB、HDMI、DP、卡座)、光電類連接器 (SFP系列產品)、電氣電源連接器(接線端子,電源插座)、消費性電子連接線束、工業及汽車電子連接線束等配套產品,產品通過美國UL認證。
  • 被華為拋棄後,偉創力在中國市場大潰敗,電子代工格局要生變?
    當偉創力正在快速走下神壇,以及中國本土新生的代工廠不斷加入,未來電子代工市場的格局也將重新洗牌。2,中國電子代工市場的格局可能生變,領益智造不簡單隨著此次偉創力珠海廠被領益智造收購,中國電子代工市場的格局可能將有新的變化。浦銀國際在研究報告中稱,隨著以比亞迪電子為代表的國內EMS代工廠商與本土品牌建立密切的合作共贏關係,共同推動中國品牌手機出貨量的增長,因而本土EMS代工廠商將繼續搶奪其他EMS廠商的份額。
  • 電子連接器行業專題:BTB連接器是智慧型手機連接主流 - 未來智庫
    我們將參與國內連接器市場競爭的企業可分為四大類:歐美大型跨國企業、日本和臺資大型跨國企業、國內少數有自主品牌的領先企業、數量眾多的國內中小型企業。具體看我國本土連接器企業在細分領域佔據一定的競爭優勢,從行業情況來看,航空航天、軍工等領域的連接器企業盈利能力較高,其他消費電子、家電等領域連接器企業附加值較低、普遍利潤率較低,新興和高端產品可維持較高的盈利水平。
  • 國內連接器公司排行
    隨著國內連接器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一些開關連接器製造商通過不斷革新技術,推陳出新,已經逐漸邁向世界,逐漸成為連接器行業建設和發展的領頭羊。中國連接器品牌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也有許多人更願意在購買國產的連接器。
  • 華為6607萬入股中電儀器,國內測試測量局面要變天了?
    導 讀:3月31日,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對外投資企業——中電科儀器儀表有限公司,華為認繳出資6606.6743萬元人民幣,持股比例達到8%。外界普遍認為,這將是華為拓展全球供應鏈,應對美國不斷壓迫的舉措之一。近日,一則華為的對外投資,引起了外界的廣泛關注。
  • 新亞電子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 與蘋果供應商全球連接器巨頭安費諾合作
    新亞電子市場空間進一步打開 與蘋果供應商全球連接器巨頭安費諾合作 2021-01-13 12:55:11 來源:全景網
  • 中小連接器企業談現狀,靜待突破
    隨著下遊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連接器產業本身水平的提高,連接器已經成為了電子設備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信號和電氣流通的「橋梁」,總體市場規模保持著穩定增長的狀態。 近年來,通訊、消費電子、軌道交通等行業快速發展、國際廠商將生產基地移至國內、國內產業集群化發展等,助力我國連接器行業的需求、人才以及優勢企業的快速成長。
  • 宇亮電子:著重推異形連接器
    東莞市宇亮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宇亮電子」)的展示臺上,展示了各樣形狀和顏色的異形連接器,牆上還貼著「教育連接器」、「異形連接器定製專家」等特別標語。《國際線纜與連接》記者走進宇亮電子,採訪了其技術中心總監何軍,就其主打的異型連接器產品進行了交流。
  • 華為哈勃投資常州富烯,間接股東通產麗星尾盤大漲
    集微網消息,6月18日,據最新工商數據顯示,華為旗下的哈勃投資新投資了常州富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0%。值得關注的是,常州富烯是華為哈勃投資的第11家公司,根據對外公開的消息,此前哈勃投資的10家國內企業分別為:新港海岸(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山東天嶽先進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蘇州裕太車通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鯤遊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深思考人工智慧機器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無錫市好達電子有限公司、傑華特微電子(杭州)有限公司、慶虹電子(蘇州)有限公司、思瑞浦微電子科技
  • 國內外十大連接器品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2006/414043.htm 目前,全球連接器市場主要被美國泰科、莫仕、以及安費諾等國際巨頭把持,這些國際大廠引領著全球連接技術潮流,而作為全球連接器最大的消費市場,中國本土廠商近年也在悄然崛起。
  • 5G概念股意華股份,小而美的立訊精密,華為是公司第一大客戶!
    公司簡介:國內通信連接器領先供應商,受益於5G建設需求溫州意華接插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12月,2017年9月在A股中小板上市,二十多年專注深耕於連接器產品,已建立起以通訊連接器為核心,以消費電子連接器為重要構成
  • 「明日主題前瞻」華為入股中科飛測 填補國內集成電路高端市場的空白
    據Canalys數據,中國的雲基礎設施服務市場在一季度仍同比猛增67.0%,華為雲以14.1%位列國內第二大雲服務提供商。國泰君安報告指出,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預計,到2022年公有雲市場規模將達到1731億元。A股上市公司中,新智認知「大數據智能警務雲指揮平臺」方案已完成華為雲生態的互通測試,正處於發布審核階段。
  • 華為再次出手,打造國產隱形冠軍,美媒:更難對付了
    麒麟晶片,鯤鵬CPU,昇騰晶片,接連搶下了高通英特爾不少市場份額,如今華為海思晶片在第一季度已經實現20%的市場份額,超越蘋果,位列全球第二,短短一年左右的時間,搭載鯤鵬CPU的泰山伺服器已經位居國內第二,直接對標英特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