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碗池、攀巖牆壁、休閒設施……
首鋼園一片片「鋼鐵叢林」中,
一個極具城市街頭感的
極限運動公園初具成型。
6月28日,
首鋼園區工業遺址公園最北部的
金安橋軌道交通一體化項目B區,
極限運動公園
攀巖區、滑板區主體施工已經完成,
工人正在對休閒區及其它設施進行完善。
屆時這裡將成為
熱愛極限運動愛好者的極佳場所,
成為京西最新一處運動街區。
走進首鋼極限運動公園
首鋼極限運動公園位於首鋼園北區北端,兩側緊鄰著正在建設中的景觀公園和高端辦公用房,北臨阜石路,與冬奧組委地塊相隔一條晾水池東路,毗鄰地鐵6號線、S1線和正在建設的M11線(冬奧支線)的北辛安站。
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工程建設部工程師王鵬介紹,該項目佔地面積約為17913平方米,共分為輪滑、攀巖、休閒3個區域。其中輪滑區具有碗池、街式比賽功能;攀巖區具有難度攀巖、速度攀巖、抱石攀巖、乾式攀冰等比賽及群眾性運動功能。
廢棄的生產區,
百米的大煙囪,
龐大的高爐和交錯的舊軌道,
是首鋼經過百年沉澱特有的味道,
偶爾疾馳而過的S1線,
更是讓整個場地充滿了城市街頭感。
「首鋼極限公園是中國輪滑協會、中國登山協會與首鋼合作,在首鋼園區建設的第一個以極限運動為主題的戶外體育場地。場地規模在國內居於前三位,是北京市最大的戶外滑板、攀巖場。滑板場地包括熱身區、街式區、碗池區,可滿足國際級專業比賽項目,也可面向輪滑、滑板愛好者開放,還可以開展小輪車、平衡車等運動項目。」負責項目運營的首鋼園運動中心市場部負責人韓冬說。
老工業遺存改造手法
攀巖區
攀巖區依託原運料轉運站及皮帶通廊的支撐結構改造、建設,攀巖運動堅韌果敢、不斷向上的精神屬性,與工業生產時期運輸皮帶從低處向高處輸送原燃料持續向上攀爬的場景高度契合,工業元素與時尚潮流運動完美融合。
攀巖區含三組攀巖牆體,分為抱石區、速度道、難度道,攀巖設施符合國際化標準,可承辦國際級攀巖賽事,同時還設有熱身區、兒童攀巖區,所有人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項目。
滑板區
首鋼極限運動公園滑板區在原用於火車卸料的「翻車機」基座平臺的基礎上,利用原有的水泥基礎進行改造、修繕而成,滑板運動的尖翻、旋轉動作是對翻車機「翻轉」動作「動感」屬性的繼承和演繹,既保留了老工業遺址的硬核工業風質感,又賦予園區新的活力與時尚。
在滑板區碗池,幾名熱愛極限運動的滑板愛好者操起滑板熟練滑行,還不時地在碗池邊緣將滑板「騰空翻個」。滑板運動區由熱身活動區、街式比賽區、碗池比賽區組成,並巧妙的運用了首鋼原場地的地形特點,東西向帶形布置,在首鋼舊高爐的烘託下,運動街區的氛圍格外濃厚。
除了極限公園的刺激運動氛圍,滑板對場地坡度、高度、池面的要求極高。在建設初期,施工團隊就成立了攻關團隊,有針對性地研發混凝土施工,施工完成後,輪滑場地不僅沒有任何微小的顆粒與突起,且綠色環保。
王鵬介紹,為解決碗池多曲線測量定位,施工人員採用GPS、全站儀等設備進行精確定位的同時,還針對碗池比賽區的曲形賽道,現場製作模具(弧形木隔板),結合碗池鋼管護邊,打造出高精度的曲形賽道,並用弧形刮板、專用抹具進行表面處理、壓光,從而保證了施工質量。
休閒活動區
小型廣場、綠地、公共衛生間已經建成,將成為非專業人士休閒、娛樂、社交的場所,未來人們可以在綠蔭之中、遮陽傘下觀看各類極限活動或賽事。
首鋼園運動中心
正在完善場地視覺標識、
進行預約閘機系統安裝測試。
未來,
「滑手」和「巖友」可通過
「AI尚首鋼園」小程序
進入首鋼園運動中心場館
預定系統預定門票,
進入極限公園。
園區目前不接待
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觀眾。
疫情緩解後將限量預約開放。
記者:李曉鵬
攝影:董一鳴
部分照片由企業提供
編輯:劉紅丹
執行主編:周宇傑
主編:陳麗敏
首都建設報,現在已經不僅僅是紙媒啦!
不信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