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進入激烈的半決賽,傳統四強粵京、疆遼捉對廝殺,其中粵京打得火花四射,G1比賽廣東宏遠在落後19分的情況下絕地反擊,實現了驚天逆轉。而剛剛結束的G2比賽,劇情似乎有點調個,廣東宏遠在前3節領先的情況下,第4節被北京逆轉,雙方打成1:1。而疆遼的G1比賽,本以為是火星撞地球的對抗,卻沒料竟成了一面倒的比賽,新疆竟大輸28分。
在這已打完的3場半決賽中,我們可以發現,年少成名、被譽為最有可能成為中國男籃下一代領袖的年輕隊員趙睿(廣東宏遠)、周琦(新疆)表現差強人意。
特別是趙睿,竟然連續二場在球隊需要他之際表現糟糕,尤其是G2比賽被球迷笑稱是助北京隊取勝的第六人。畢竟,領袖易建聯受傷不能出戰,加上單外援作戰,球隊極為困難。作為經歷過國際賽場洗禮歷練的國家隊員,CBA有名新星,如果說第一場表現不佳尚可理解的話,那麼在第二更關鍵的比賽中,表現那樣糟糕,實在不說不過去。
新疆隊的周琦也同樣如此,在G1與遼寧的比賽中,作為球隊主要攻防得分點,以那樣的身高,僅作出那樣平淡的貢獻,不了解情況的人,恐怕真的很難想像他曾去過NBA。當初出道,他便被視作最有可能進軍NBA的下一個中國男籃球員。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周琦似乎並沒有多少進步,至於進軍NBA,無論是他本人,還是局外人似乎心裡都亮敞一一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其實還有郭艾倫,雖然G1對新疆的比賽,遼寧隊取勝,但郭艾倫表現也很是平淡。倒是一通脾氣,讓他再次上了熱搜:主帥在遼寧隊大比分領先,取勝已基本無懸念的情況下,可能是防止主力隊員受傷,或為留充足體力準備下一場,並趁機演練新人,於是作出了換下郭艾倫的決定。孰料郭艾倫大為不滿,即使韓德君暖心勸慰,仍怒氣難消走向更衣室……
中國男籃在姚明退役後,大有「老太婆過年一一一年不如一年」之勢。於是大家都在期待中國男籃出現更多的潛力新星,早日為中國男籃帶來希望,走出低谷。
可是,似乎情況總是令人失望。或許這麼說吧,潛力新星也不是沒有,只是似乎總難逃「令人眼前一亮」到「泯然眾人」的老路。
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相信許多人心中都有答案:那就是年少成名後,心理膨脹,把自己作為「星」甚至「巨星」,從而少了刻苦訓練、精益求精的精神。特別是在CBA,成名後收入豐厚,可能感覺功成名就,便少了拼搏精神,憑著名氣,吃著老本,只盯著CBA這個與世界男籃水平差距極大的聯賽,自我熱鬧,自我滿足,過著富翁式的滿足生活,不再思進取,從而白白浪費了天賦,錯過了青春,錯過了水平能力提升的機會。於是泯然眾人,便是必然的事。
這種情況,在福建男籃當家球星王哲林身上尤為明顯。猶記當年,王哲林橫空出,驚豔CBA,被視作進軍NBA下一個人選,一度在新星期與易建聯打得火星撞地球,絲毫不遜色於易建聯。可就是這樣一位潛力新星,因福建隊為了永遠留住他,乾脆直接給了他股份,於是便成了福建隊的股東,也就年紀輕輕便成了富翁。自那以後,王哲林前進、奮鬥的動力明顯下降,「小王」熬成了「大王」,不僅福建隊成績沒有好的表現,王哲林也始終沒有達到他該有的職業成就高度,今年CBA與廣東隊相遇,竟被已進入職業末期的老大哥易建聯爆得幾無還手之力,真的讓人唏噓不已,眼前卻恍見時空穿越,當年兩者打得何其平分秋色!
王哲林的情況在周琦、郭艾倫、趙睿身上,都可找到影子。以周琦之身體條件、天賦、球商,如果夠自律,夠努力,又何至於至今仍原地踏步?曾經有一次在國家隊的比賽中,老大哥、球隊領袖易建聯就比賽中的問題對周琦作了提點,未料周琦竟當場對頂了起來。郭艾倫也是,成名後不僅脾氣日漲,而且頻頻參加各類商演撈金。如果將精力全都投入到自己的職業中去,其實王哲林、周琦、郭艾倫,包括趙睿,所能達到的職業成就,絕非目前的水平。
正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苦口良藥利於病」。我必須先聲明的是,我不是要黑誰,無論對王哲林、周琦、郭艾倫,還是趙睿,我都認為他們曾經或目前仍是中國男籃的潛力新星,他們有身體條件、有天賦、有潛可以成就更優秀,未來可成就更大的職業成績與榮譽。作為一名關心中國男籃的資深球迷,我沒有地域歧視,認為他們都是中國男籃的希望所在,希望他們能夠更努力,更專注於自己的籃球事業,而不是場外的其他誘惑。
畢竟,青春短暫,CBA水平與世界男籃水平差距仍大,有潛力、有天賦的新星趙睿們,我衷心希望你們目光高遠,不要僅僅盯住CBA,滿足於在CBA作「星「,而要看到我們的差距,對標世界男籃水平,從而去掉浮躁,去掉膨脹的心理,踏實而刻苦地磨練自己的基本功,全力提高自身水平與能力。那樣,你們才能取得不辜負你們天賦的職業成就;那樣,中國男籃才有更好的未來!
以上是我一個關心中國男籃老球迷的一些個人忠實建議,適用於當前的和今後湧現的趙睿們!沒有惡意,只有忠誠,但不一定好聽,希望你們不要介意!
(文章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侵權請聯刪,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