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徵服了中原農耕文明?DNA 檢測結果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觀念

2021-01-08 斟北鬥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炎帝和黃帝是我們共同的祖先,因而我們自稱是「炎黃」後代。從《史記》的記載中來看,炎帝和黃帝並非一開始就是同一個部落。

炎帝屬於神農氏,是姜姓,來源於西羌,大約在1萬年前進入渭河上遊,演變為了農耕民族,創造了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例如。隨後炎帝部落的勢力繼續東進,一直到達了河南、山西、山東一帶,進一步創造了龍山文化。根據DNA檢測,炎帝部落的父系Y染色體為O2。

東亞民族的遷徙路線

黃帝屬於軒轅氏,屬於姬姓(公孫姓),屬於遊牧部落。根據考古發現,今天黃土高原、鄂爾多斯高原、河套平原等地可能就是黃帝部落的活動範圍。這一帶已經發現了石峁遺址。軒轅氏,說明該部落已經學會了駕馭馬車,古代的馬車最早是由塞種人發明的,後來逐漸傳播到了東方。從石峁遺址的出土來看,這裡民族喜歡用石頭來建造,這和西域許多史前遺址具有聯繫。

石峁遺址中的石人

新疆切木爾切克文化的石人

另外一大重要的發明也可能是黃帝族帶來的,那就是青銅冶煉技術。世界上最早的青銅冶煉技術出現於西亞地區,後來經過遊牧民族的傳播,逐漸傳播到了東方。根據中國的考古發現來看,中國早期的馬家窯文化、齊家文化(石峁遺址也屬於齊家文化)比較偏向於遊牧文化,這裡發現了中國最早的青銅器——青銅刀。《史記》記載「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下。」黃帝族是中國最早學會冶煉銅的民族。

馬家窯遺址出土的青銅刀

根據《山海經》的記載來看,黃帝部落也就是狄族,《山海經·大荒西經》記載:「有北狄之國,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山海經》的記載被《左傳》證實了:周朝的建立者就是姬姓,也就是黃帝的後代,而當時活動於北方的北狄,也就黃帝的後代,也是姬姓。杜預《春秋釋例》說:「鮮虞中山,白狄,姬姓」。

齊家文化遺址出土的青銅器

通過對長城一帶史前遺址古人類的DNA進行檢測,人們發現該地區頻繁出現的父系Y染色體為N,這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北亞基因,也是屬於黃種人,現在大量基本保留在因紐特人群體中。而齊家文化檢測出來的父系也主要是N。這樣說,黃帝是N系嗎?又對周朝姬姓貴族的墓葬進行檢測,發現周朝姬姓的Y染色體也是N,兩者不謀而合,這並非巧合。更巧的還在後面。

中國C和N出現的比例

根據中國古代文獻的記載,狄人原本長期生活在黃土高原、漠南地區,後來因為匈奴的崛起,而狄人被迫向北遷徙,他們一直遷徙到了貝加爾湖一帶,漢朝稱呼他們為「丁零」,從發音上來說,「丁零」和「狄」是十分接近的;而丁零後來又被稱為「高車」,因為他們製作的車子「車輪高大,輻數至多」,則和「軒轅氏」的意思又不謀而合。《魏書·高車傳》記載「高車,蓋古赤狄之餘種也,初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杜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可見,丁零的確就是狄人後裔。

雅庫特人

涅涅茨人

在今天西伯利亞生活著一支數量很少的民族,名為涅涅茨人,他們就是丁零人的後裔。根據DNA檢測發現,涅涅茨人的Y染色體中的N高達80%,還有另外一支丁零人的後裔雅庫特人,則更是高達93%。至於維吾爾族人,他們雖然和丁零有一定的聯繫,但是因為早已混血許多,因而N系已經很少了。

根據以上內容,我們就基本清楚了黃帝和炎帝兩大部族的來源。根據《史記》記載,黃帝部族後來徵服了炎帝部族。例如龍山文化的陶寺遺址有明顯被毀滅的痕跡,許多學者推測試被石峁遺址來的力量毀滅的。於是兩大部族相互通婚,演變為了炎黃族。這樣說來,黃帝豈不是歷史上第一支入主中原的遊牧民族嗎?這給許多血統論者一巨大的打擊。

但是考古學上還有另外一大疑惑,也就是大約在4000年前,山東龍山文化突然擴張到了整個中原地區。在歷史上記載,黃帝是從西向東徵服的,為什麼反而出現了龍山文化向西擴張呢?這其實很簡單:黃帝部族後來又和蚩尤部族(Y染色體也是O2)發生了戰爭,而蚩尤部族屬於東夷,主要生活在華北平原和山東半島,他們創造了大汶口、龍山等比較先進的文化。黃帝部落雖然是徵服者,但是屬於遊牧民族,文化落後;蚩尤部落屬於農耕部落,文化上更加先進。當黃帝徵服了蚩尤部落後,於是黃帝部族就迅速被同化了,於是龍山文化會進一步擴張。現在通過DNA檢測發現,山東地區史前文化遺址的N和O都比較高,這正是炎黃二族和蚩尤融合的證明。

本文的信息的確對大多數的傳統觀念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原來民族融合早在4000年前甚至5000年前就已經開始了。正是由於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的碰撞,才使得中原地區的人們能夠吸收到世界先進的文化成就,例如青銅冶煉,從而加速了中華文明的誕生。

相關焦點

  • 黃帝徵服了中原農耕文明:DNA 檢測結果顛覆了人們的傳統認識
    在中國人的觀念中,炎帝和黃帝是我們共同的祖先,因而我們自稱是「炎黃」後代。從《史記》的記載中來看,炎帝和黃帝並非一開始就是同一個部落。炎帝屬於神農氏,是姜姓,來源於西羌,大約在1萬年前進入渭河上遊,演變為了農耕民族,創造了大地灣文化、仰韶文化,例如。
  • 孕婦靜脈血親子鑑定結果多久通知,無創dna產前檢測
    核心提示:孕婦靜脈血親子鑑定結果多久通知,無創dna產前檢測,現在大家想做胎兒親子鑑定,只會選擇無創dna親子鑑定。上面還忘記了一個大的優點,那就是無創胎兒親子鑑定安全無創,不用手術,不用空腹,完全不會對孕婦和胎兒造成傷害。
  • 11、黃帝為什麼叫「軒轅」?原來黃帝說的話是古匈奴語
    生活在這片黃土地的部落,就叫黃帝部落。黃帝,其實是黃土大帝。黃色在傳統文化中享有至高無尚的崇高地位,只有皇帝才能穿黃色衣服。大臣官再大,再牛×,最高紫色,紅得發紫。至於青州司馬白居易,只能穿青衫了,氣得淚沾襟。黃色,皇家的專用色,很黃,很暴力。  黃帝為什麼叫「軒轅」?
  • 分野 | 遊牧與農耕
    傳說中,黃帝部落聯盟善車乘與遊牧,炎帝部落聯盟喜農耕和稼穡,黃帝軒轅氏,炎帝神農氏,從氏族稱謂上即可比較直觀地看到這一點。
  • 甘肅的美足以顛覆你的想像,農耕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一起來看看吧
    哈哈哈,這個梗我從上學開始就記得了,不過說實話定西的土豆因為地質問題不說暢銷海內外,但是在國內還是挺出名的,慶陽是中華民族早期農耕文明的發源地之一,20萬年前人類在這裡繁衍生息,7000年前出現了早期農耕,四千多年前,周的祖先開闢了農耕文明的第一地,平涼是道教的聖地,三皇五帝時代,黃帝軒轅曾登平涼城崆峒山,問道於廣成子,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中,秦皇、漢武先後登上崆峒巡疆固土,林則徐、毛澤東等,都在現代留下了歷史的印記
  • 同樣海陸兼具,為何古代中國選擇農耕文明,而歐洲選擇海洋文明?
    根據碳十四檢測,稷和水稻早在5500年前後就已經在中國和東南亞被馴化,成為糧食的,這說明中國在較早時候就已經開始有了農耕生產活動。《左傳》有雲:「炎帝氏以火紀,故為火師而火名」,這裡講的是我們的祖先——神農氏炎帝,曾帶領部落「以火紀」,即用火驅逐野獸,用火燒掉荒草荊棘,開闢了農田,是開拓和發展農耕生產者的漢族先民。
  • 漢文化為代表的中原農耕文明為什麼具有如此強的同化能力(下)
    說到這裡,我們應該懂得了,為什麼在過去,以漢文化為代表的中原農耕文明同化外族能力如此的強了,因為這關乎到生存,關乎到統治,無論你中原人學習外族還是外族學習中原文化,都是如此。儒家限制君主胡作非為的同時也為君主所用,儒家是君王最適合統治農耕文明的工具,所謂孟子說:孔子做春秋而亂臣賊子懼。
  • 從《觀刈麥》說開去——向傳統的農耕文明致敬
    在綿延上萬年的農業發展歷史中,炎黃子孫種五穀、養六畜,農桑並舉,耕織結合,逐漸形成了土地精耕細作、生產勤儉節約、經濟富國足民、文化天地人和的優良傳統,創造了燦爛輝煌的農耕文明,取得了豐碩的農耕文明成果,為中華民族繁衍生息、發展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歷史的長河將我們帶到21世紀的今天,社會飛速發展下,農耕文明依然是社會主導,人永遠離不開土地。
  • 黃帝、炎帝、蚩尤?中國人的祖先到底是誰?
    20萬滿人(包括家屬)就可入主中原,8000個女真人就滅了北宋。我們還知道,鮮卑拓跋部人口也少,但統一了中國北方,「五胡亂華」的5個少數民族幾乎滅絕了北中國漢人。這正是我一再說的「野蠻徵服文明,潑婦徵服貴婦」,人類的歷史是一次次野蠻摧毀文明的歷史,又在文明的灰燼中產生新的文明,等待下一個野蠻來摧毀。
  • 做無創dna需要空腹嗎多久出結果,雙胞胎做無創dna準嗎
    核心提示:做無創dna需要空腹嗎多久出結果,雙胞胎做無創dna準嗎?許多女性不能理解,普通隱私親子鑑定只需要2000元就可以做兩個人,而無創產前親子鑑定費用為什麼這麼高?產前鑑定的技術同樣檢測的是兩個人的dna   做無創dna需要空腹嗎多久出結果,雙胞胎做無創dna準嗎?許多女性不能理解,普通隱私親子鑑定只需要2000元就可以做兩個人,而無創產前親子鑑定費用為什麼這麼高?
  • 傳承農耕文明 弘揚漢字文化
    此次活動由鶴壁市委宣傳部、市科協、市關工委、市教體局、市科技局、市水利局、市農業農村局、市衛健委、市應急管理局主辦,鶴壁市淇濱區科學技術協會、太宗農耕文化博物館、鶴壁市國學研究會漢字研究專委會聯合承辦。旨在宣傳、普及、傳承農耕文明,弘揚漢字文化。(講述漢字在農耕文化中的演變,提高農耕文明和漢字文化的認知水平,開展漢字學術交流。)
  • 傳承弘揚農耕文化雕塑
    播種人物雕塑 農耕勞動雕塑 農耕文化擺件時至今日,農耕文化中的許多理念,在人們的生活和農業產生仍具有現實意義。比如戰國時期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和漢唐時期開闢通西域的「絲綢之路」,可以說是中原農耕銅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精妙結晶。
  • 無創dna檢測可以篩查什麼?
    隨著優生優育意識的提高,懷孕期間胎兒的健康篩查是準父母最為上心的事情,我們比較熟知的排查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有:NT檢查、 B超大排畸、唐篩、無創dna檢測、羊膜穿刺。 其中在產前遺傳病的篩查裡,唐篩的精準性低於無創產前基因檢測,而羊水穿刺則存在流產風險。
  • 涿鹿之戰,為何輸的是文明更先進的蚩尤部落?
    由於地理環境決定,當時的華夏族並沒有很強的農耕文明,雖有種植業,但是還是主要以狩獵為主,是一個相對落後的內陸文明部落。而這時,南至江淮,北到山東,離海更近的東夷九黎族部落早已過上了有刑法的先進文明社會,部落定居,以種植農耕為主,加上魚鹽之便利,過得相當富裕。
  • 西周之前的華夷觀念一、後世夷狄觀念產生的背景
    儘管司馬遷認為黃帝之事「言辭不雅馴,縉紳先生難言之」,但其《史記》仍以《五帝本紀》開篇,而此後很長一段時間內,這些材料的真實性也被一些傳統史家所認可。目前,除了殷墟的發掘之外,通過考古發掘,我們對相當於傳說中夏代的文明也有了一定了解。因此這裡將「傳說時代」限定於夏代以前的五帝時期,即傳說中從黃帝到堯舜的時期,大體相當於公元前3000至公元前2000年的時代。目前,將考古資料與傳世文獻結合使用,儘管不能準確地描述這一時期人們的自我認同與他者意識,但對展現不同人群之間的交流、融合乃至鬥爭歷史仍有重要意義。
  • 農耕文化主題雕塑 勞動人物的底蘊——製作農耕雕塑就找大美藝匠
    吹古皮雕塑,打穀機雕塑,農耕文化雕塑,勞動人物雕像農耕人物雕像,耕種人民擺件,農耕雕塑,農耕民俗雕塑古代生活場景擺件,民俗小品雕塑,推石墨雕塑,壓糧雕塑傳統農耕場景雕塑,耕種雕塑,民俗文化雕塑,推磨壓糧雕塑
  • DNA檢測瓦解漢族血統觀念 中國不存在純種漢人
    最近,經過科學家的研究發現,中國實際上並不存在純種的漢族人,甚至連漢族的概念,在DNA檢測下都已經不復存在。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中國人一般認為自己是「炎黃子孫」,但根據研究,黃帝發源於今天的甘肅沁陽到天水一帶,炎帝發源於隴東到陝西的黃土高原地區,這些地區實際上都不屬於中原。「這些地方曾長期被成為北狄。」「因此,漢族只是某一時期人為的地區性劃分,這個民族並不具有其特定的定義,只是為了於周邊相區分而建立的。」謝小東告訴記者。
  • 武王伐紂是野蠻部落打敗中原先進文明?真實歷史究竟是怎樣
    相傳周人部落的始祖是后稷,后稷是黃帝曾孫帝嚳的嫡長子,因此從血緣上看,周人是黃帝血脈,是華夏正統之一,周部落也是源於華夏民族,應該不存在周部落是屬於蠻夷一說。周人早期居住在姬水一帶,最開始與那些以遊牧為主的羌人沒有多少差別,後來在周文王的祖父古公亶父的帶領下遷至渭河流域的岐山南部一帶,並從此過上了農耕生活。
  • 「農耕、黃帝、杜康、曹操…」這幾個詞放到一起,你會想到什麼?
    但是這個節氣,又跟「農耕、黃帝、杜康、曹操」這幾個詞有什麼聯繫呢?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古人根據氣候和物候,將節氣分為「分」、「至」、「啟」、「閉」四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稱「二分」。在漫長的農耕社會中,這四組節氣為指導農事活動發揮了重要作用,被看作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指南針。 而農耕文明最重要的產物之一,便是生產出了糧。
  • 「河洛古國」掀起蓋頭,黃帝時代的都邑找到了?
    河南鞏義重大考古發現或顛覆「中原的中心地位是從夏代才開始的」這一認知●用9個陶罐模擬的北鬥九星天文遺蹟、國寶級的文物——與絲綢起源關聯的最早家蠶牙雕、最早絲綢實物、中國最早甕城的雛形……●宏大的建築規模,前殿後寢的格局,包括北鬥九星與「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