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下旬,登錄微信公眾平臺,看到後臺有一條消息,原來是邀請開通個人認證。
個人認證是什麼東東?
在完成認證後了解到,最大的區別原來是在頭像的右下方加了一個黃色。
這標誌有什麼好處呢?
當別人微信搜索的時候,你的公眾號排名會更靠前,看起來會更靠譜,所以是官方認證的意思。
這個個人認證,跟以往的認證(微信認證)不同,它是可以個人申請的,不需要機構什麼的,而且目前免費。
不過暫時是內測階段,原創頻率較高的公眾號率先得到邀請。
比如我搜索自己運營的公眾號「文説」,彈出來的公眾號很多,有的有認證圖標,有的沒有——那麼看起來有圖標有官方認證的,會比較靠譜。
因此,建議收到邀請的朋友儘快申請認證。
畢竟個人品牌也是品牌,早認證早通過,總是好的。
怎麼認證呢?
收到邀請後點擊申請,然後根據要求填寫資料即可。
填錯也沒關係,後面會有工作人員聯繫你。
我是收到邀請隔天上午填寫,下午接到電話,溝通更改一些內容,就通過了。
認證成功之後,網頁看公眾號的界面是這樣的。
可以看到,主要是展示個人稱呼、內容分類和創作領域等信息。
手機端,認證後會收到這麼一條信息。
到此算大功告成。
目前貌似除了加了一個圖標,排名更靠前,還沒見什麼特別的功能和優待,具體變動後續持續報導。
話說今年公眾號的後臺改動頗多。
從3月份開始,就收到邀請使用付費、視頻原創和個人認證這幾個比較實用的功能。
其他改版還有加入了亂序閱讀等。
因此不少自媒體創作者疑惑,微信公眾平臺團隊在面對各種號爭奪流量的關鍵時刻,做出這些改版,具體想要幹嘛?
我覺得主要是:挽留原創作者,繼續創作更多原創優質內容,畢竟內容是粘住用戶的關鍵所在。
公眾號有著這些優勢:編輯後臺便利、多人使用、目前還是獲取即時消息的主要途徑。
但這些改動,成效似乎不夠?
究其原因,打開率不足,導致曝光不足和收益下降。
個人希望後續可以出一些官方流量扶持或創作者補貼計劃,這樣創作者才能真正用心去創作,而不是一味寫營銷文、水文、廣告賣貨文。
當原創好文可以反壓這些劣質文的時候,公眾號的曙光才有可能回來。
像我之前寫過一篇,就是闡述這種現象的,點擊閱讀,《後自媒體時代的罪與罰:資本撤場、KOL失格、私域社群韭菜被割》。
公眾號的未來要怎麼走,我們不知道。
但可以肯定的是,你的作品始終是你的,不管去到哪個平臺,你的作品就是你的品牌。
像這次個人認證就很好,讓圖標看起來更靠譜,好像花了錢似的。
那麼,你認為個人認證還有什麼作用?深度留言用戶,送一個18元紅包!
- SEE YOU NEXT TIME -
這是「文説」的第132篇原創文章
文藝設計師與您分享有趣事物&創意設計
公眾號:文説 | 合作微信:hellowindy123 | 轉載請署名公眾號名稱和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