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人生記得給自己留後路

2021-01-17 思帆歷史趣聞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其實下句才是精華,人生記得給自己留後路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大部分的人都沒有絕佳的運氣,一輩子過得順風順水,絕大多數人都是要歷經坎坷的。運氣差的,今天還是百萬富翁,明天就負債纍纍;運氣好的,今日還是在路邊的乞丐,明天就中了百萬彩票。

所以,對於身邊的人,無論是衣著光鮮的富豪還是粗茶淡飯的普通人,我們都應該報以一樣的態度,平等對待。

說到這裡,我們肯定聽過與之有關的俗語,那就是「十年河東轉河西。」這句話很好理解,表面上是說十年前還屬於河東的地方,十年後就變成了河西。從深層理解,就是時間可以改變很多東西,許多未知的事情都在其中,我們不能憑著目前所看到的景象去評斷別人,畢竟在這漫長的歲月裡究竟會發生什麼,沒有人知道。

這句話最開始來自於黃河,我們都知道黃河水流湍急,水漲時候更是會淹沒莊稼和房屋。而古代沒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來治理黃河,只能躲避它所帶來的危害。許多住在黃河邊上的人民,為了躲避兇猛的河水,只能根據黃河的水勢來回搬家,河東河西到處跑,這才有了「十年河東轉河西」的說法。

但其實,這句俗語後面還有半句,且這後半句才是整句俗語的精華,它告訴我們凡事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這句俗語的全文是「十年河東轉河西,莫笑窮人穿破衣。」後半句的意思就很明確了,就是告訴我們不要瞧不起我們周圍現在的窮人。

為什麼說是現在的呢?現在很多人都會根據別人的衣食住行來判斷自己身邊的人是貧窮還是富有。一視同仁的倒也無妨,但是許多人都帶著有色眼鏡,對於那些穿著比較差的人投去鄙夷的目光。

倘若你目前嘲笑的人,以後發達了,而你卻有求於人,這樣豈不是很尷尬?再者,如若是戲劇性一點的,別人並不貧窮且相當富有,只是處事低調,那我們光從穿著上就覺得別人貧窮,一味嘲笑別人,待以後知道真相,心裡是否會感到心虛呢?

通過這句俗語,老祖宗是想告訴我們,對於我們周圍那些目前比我們弱的人,我們不應該去嘲笑他們,而應該以真心對待。姑且不說,別人以後發達了,我們若是有求於別人,該如何開口。就交朋友而言,就應當是真心相待,出於真情實感,而不是摻雜著許多利益糾紛。

當然,老祖宗最想告訴我們的是,要給自己留後路。畢竟,明天和意外誰先到來也未可知,周圍的朋友會如何發展我們也不知道,每個人都會有需要別人幫忙的時候。我們應該真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以真誠的態度和他人相處。

相關焦點

  • 十年河東轉河西,它的下半句才是精華,人生要給給自己留條後路
    人生是變幻莫測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一種平等的姿態對待他人是我們人生中的必修課。都說窮不過三代,富也不過三代,飛上枝頭變鳳凰的例子有很多,切記不要瞧不起身邊的人,一如那句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其實它的下半句才是精華,一起來看看。
  •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句才是經典,但很少有人知道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句才是經典,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十年河東轉河西」這話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最早的本意指的是古代的黃河由於河床很高,泥沙淤積很嚴重,而古代由於人們還未掌握黃河的規律,所以只能任由黃河河水泛濫,這就導致了黃河改道成了常態,而改道也會使得村子由河的西案變成了河的東岸
  • 農村人說「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更經典,每個人都該引以為戒
    農村人說「十年河東轉河西」,下半句更經典,每個人都該引以為戒小時候在農村和爺爺奶奶生活的時候,我特別喜歡和鄉下的鄰居們聚在一起,聽他們嘮嗑,從他們的口中我可以知道周圍發生的新鮮事情,時不時還可以從他們口中聽到一些有趣的俗語。
  • 俗語:十年河東轉河西,後半句鮮為人知,卻反映了生活現實的一面
    很早以前,中國還是一個封建社會的時候,普通百姓基本沒有機會讀書,尤其是當時的女性,更加沒有機會進書塾,所以整個社會中沒什麼出名的文學作品,但是卻有很多家喻戶曉的俗語流傳至今。這些俗語雖然聽起來沒什麼文化底蘊,但是每一句都很實在,也非常的有道理。
  • 俗語「莫笑窮人穿破衣,十年河東轉河西」,說的很現實,道破人性
    文章俗語「莫笑窮人穿破衣,十年河東轉河西」,說的很現實,道破人性系八威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文/板橋我們在生活中忙忙碌碌,我們在工作和學習中飽受辛勞,你對自己執著的東西是否想過要放棄?你是否覺得自己看見不前方的希望?
  • 滑縣民間故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由來
    回想以前的生活,郭孫時常嘆息道:「三十年河東榮華富貴,三十年河西寄人籬下。」從此,這句話成了人們的口頭禪。細細想來,「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這個諺語哲理豐富,含義深刻。做人,誰都不要看不起誰。風水輪迴轉,莊家輪流做。「塞翁失馬 焉知禍福」。「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樂極生悲、否極泰來,榮辱自古周而復始」。好事可能變成壞事;壞事也可能變為好事。
  • 俗語:「莫笑窮人穿破衣,十年河東轉河西」,老祖宗教你為人處世
    文/春天俗語:「莫笑窮人穿破衣,十年河東轉河西」,老祖宗教你為人處世今天,小編拿秦魏兩國的境遇變化來開展今天的話題。在戰國時期,魏國可謂是最先站起來的國家了,而秦國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小的、實力比較弱的國家,是無法與魏國來爭奪天地的。
  • 【遊山西 讀歷史】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河西在...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在古代指的是位於黃河以東的山西晉西南一帶(今臨汾、運城),唐代以後「河東」也用來泛指山西。「河西」與「河東」隔黃河相望,在春秋戰國時期指的是黃河以西,北洛水以東的狹長區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由來民間之所以流傳下「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老話還得從黃河改道說起。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河東和河西指的哪些地方
    中國有一句流傳很廣的諺語,「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意思是世事變化無常,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為什麼會出現「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情況呢?這是指在古代,黃河泛濫成災,經常改道。改道之前的河東,就變成了改道之後的河西,因而有此一說。
  •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居然和臨汾有關
    有句老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常用來形容世事盛衰興替,感嘆世事變化無常。那你知道,民間為何會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一說法?其中的「河」指的哪條河?「河東」、「河西」又在哪裡?「河東」、「河西」在哪裡?「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裡的「河」指代黃河。
  • 從Google到TikTok:十年河東,十年河西
    2010年3月23日凌晨3時零3分,谷歌公司高級副總裁、首席法律官大衛·德拉蒙德公開發表聲明,宣布停止對谷歌中國搜索服務的「過濾審查」,並將搜索服務由中國內地轉至香港。為什麼會這樣?谷歌則認為過濾信息違背了自己的原則,不願遵守,最終矛盾激化,谷歌高調退出中國市場。此前,Google於2006年正式發布全球中文名稱「谷歌」,宣布進入中國市場。但這個名字當時被全網嘲弄,批其不了解中國網民的文化心理。此後,谷歌在中國一直發展得不溫不火,最多也只佔據了中國搜索業務市場約30%的份額。
  • 我們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可知這個說法起源於天災
    一個人在陷入低谷時期常常會引用「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這句話,暗暗給自己打氣加油,或說給那些瞧不起自己的人,告誡自己一定要發憤圖強,總有一天能超越他們。「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是一句流傳廣泛的諺語,意指所有的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不要用偏激的眼光去看待一件事或人,也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說不定。這句諺語和很多成語故事一樣,有自己的出處,經得住推敲。而且字面背後藏著深刻的寓意,話一出口,聰明人一聽便知話外有話。
  •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韓星李知恩的勵志故事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在當年火爆的網絡修仙小說《頭破蒼穹》當中,男主人公蕭炎在歷經磨難之後,所發出的這句擲地有聲的誓言,已然成為眾多渴望拼搏成功的年輕人們的座右銘。然而,在現實當中,想要做到努力拼搏而最終成功的人,卻是寥寥無幾,而真的能做到並實現這句誓言的,更是鳳毛麟角。
  • 俗語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每人都會有發跡的機會。
    人們常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或者「莫欺少年窮」,說的是世事無常,今朝你看不上的人,也許過了一段時間,這些人就因為一些機遇發達起來;年少的時候,學習好的人看不上學習差的,但往往許多年過去,這些人混的竟然比一般人好,日子過的殷實富裕,讓人唏噓不已。
  • 俗語「兔子不吃窩邊草」啥意思,其實下一句才是精華,卻鮮為人知
    在我國古代,就有很多流傳很久的老話,這些老話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來,就變成了我們現在說的俗語或者民間諺語。俗語文化,其實就是古人生活的經驗之談,看似粗糙簡樸的話語,卻暗含著深刻的人生道理,既有哲理也有智慧,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
  • 俗話說「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那麼河東和河西在什麼地方?
    到了秦代,河東郡的出現讓"河東"的範圍更加明確:今山西省西南部,即黃河以東、以北,太嶽山及歷山以西,介休縣、隰縣以南,另包括山西泌水以西,霍山以南地區。不過這個"河東郡",其實也不是秦朝"特產"。在秦國統一六國前,這一帶曾是魏國的疆域。周顯王四十一年(前328),秦國攻佔了魏國上郡。隨後為抵禦秦國,魏國在黃河以東的疆域設立了河東郡。
  • 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其實後半句才是精華,讀懂了會化解尷尬
    俗語文化是祖先留給我們的處世經驗之談,讀懂俗語可以讓我們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順利,從而規避掉很多不必要的陷阱和風險。有這樣一則俗語「人無笑臉莫開店」,說的是和做生意有關,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後半句,才是整句俗語的關鍵所在,短短7個字卻暗含了很多處世的哲學,堪稱是精華所在,讀懂了會化解很多尷尬。
  • 安徽有個「沒落」的富人區,當地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安徽有個「沒落」的富人區,當地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現在的中國30年前相比,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物價、房價上漲的人們不能接受的很多城市的工資和價格不成正比,淪為了「天空之城」的現象,很多年輕人選擇了外地的奮鬥,購買住宅,於是乎人流失,這個城市在保護部分的老人
  • 人活著,別得瑟,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世界一直在變,人生的起落沉浮誰也無法預料,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永遠不要瞧不起任何人!世事總無常,人生變幻莫測,有風光就會有落魄,有高峰就會有低谷,沒有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都順風順水。所以,人活著,誰都別瞧不起誰。一天,哈佛校長的辦公室迎來了一對老夫婦。負責接待的校長秘書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對老夫婦。
  • 人窮不思三人,下半句才是精華,很多人都跨不過去
    在生活中,我們多少都會聽說過一兩句俗語,尤其在很多時候,有些意思並非幾句話就能概括的,所以樸實的勞動人民就常以短小精悍的俗語來闡述其意,而且俗語一般不加修飾,風趣幽默,往往區區數字就能勾畫出深刻的道理,因而千百年來一直長盛不衰,並不斷被人們銘記與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