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長們和老師的主要交流方式是微信群,既方便聯繫,又能及時了解孩子在校情況。
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家長最怕老師在家長群發布一些自己孩子的批評語言。只要看到微信群裡有自己孩子的違紀情況,作為父母心裡就緊張和害怕。微信群發布的任何內容,所有家長都們看到,所以很多家長嘴上不說,心裡還是有牴觸的。
所以,很多時候,家長和老師的關係常常因微信群而變得劍拔弩張。
一、一張孩子睡覺照片成為微信群熱議的焦點
上課睡覺,相信很多人都覺得這是學生時代習以為常的現象。無論是趴著睡、託著下巴睡還是打瞌睡,只要是被老師發現,就會處理嚴肅處理。輕者被罰站,重者被停課處理。更有甚者把上課睡覺照片發到家長微信群,以示警告。
有一位家長因老師在微信群裡發的孩子睡覺照片而產生憤怒情緒。主要原因是,老師發的內容,引起這位家長的不滿。這位家長覺得老師不顧家長的感受,私自把孩子睡覺照片直接曝光於微信群裡,給這位家長的心理產生了傷害。
筆者認為,這位老師的做法可能是因為這位睡覺的孩子,多次違紀,老師已經被氣得快崩潰了,所以才做次事情。但是這位家長卻不接受老師的做法:在群裡發這種內容,已經嚴重傷害了孩子的心自尊心,根本沒有考慮孩子的感受。這位老師有人品嗎?
其實,本來就是一件小事,現在卻把矛盾上升到劍拔弩張的程度。家長可能認為,可以私自發微信或電話溝通,但老師的做法卻沒有採取這一方式予以處理。
從雙方立場來看,家長反對老師微信群發照片的做法,認為這樣做不妥。而老師認為該生多次提醒仍然我行我素,不聽老師管教,需要家長共同配合。家長和老師各有說詞,各有道理。
二、產生矛盾的起因是老師和家長沒有溝通好
我們都知道,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交流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本來微信群是一種雙方溝通和聯繫的媒介。但今天的微信群很多時候都已經變質了。比如很多家長認為微信群就是一個擺設,甚至很多時間微信群不出現「冒泡」現象。若是有個紅包出現,看誰搶的快等等。
有家長反映,由於沒有及時回復老師的信息,直接被點名通報。其實老師發的很多信息都是無關緊要的小事。但是沒有直接回應,在老師那裡確實一件大事。
針對今天的主題,有家長認為老師的做法太過偏激,孩子就是孩子,犯錯誤在所難免。老師可以當面批評孩子,讓他改正錯誤。但不至於把照片發到微信群曝光,這樣不僅損害孩子的形象,對家長的臉面也會產生負面影響。
此外,微信群裡的任何信息,都會曝光。這樣對老師和家長都不好。很多時候因為言語上的措辭可能會誇大,最後導致雙方都很難收場。
針對上述時間,老師和家長都是有過錯的。根源在於沒有溝通好。其實這件事就得需要換位思考,不然矛盾激化只能會越來越嚴重。
三、教育孩子需要學校和家庭共同管理
1.相互溝通
在校期間,孩子出現任何問題,老師第一時間先內部處理,如果事情比較嚴重,要馬上通知家長。遇到問題,不要相互指責對方。我們的目的就是培養孩子,教育孩子。而不是雙方推卸責任,認為孩子應該交給對方來教育。
2. 雙方不要對孩子實行強硬手段
孩子犯錯是難免的。孩子在犯錯以後,家長和老師要採取溫和的教育手段,儘可能地是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千萬不要侮辱孩子的人格,更不能採取暴力方式。
3. 多給孩子講道理
每個孩子在人生道路都會遇到挫折,這個時候,作為家長和老師一定要幫孩子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先批評,而是先給他講犯錯的弊端。所以多給孩子講道理,有利於更好地教育孩子。
今日話題:你認為老師將孩子睡覺的照片,發到家長群的行為合適嗎?家長回應是維護孩子的尊嚴還是為了自己的臉面?換成是你,你會怎樣做?如果是你,會不會和老師正面反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