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四點的重症病房,我們一起守候黎明

2020-12-18 SZNEWS

ICU被稱為「離天堂最近的地方」。當武漢整座城市陷入沉睡,重症病房並不平靜。夜晚寒冷而漫長,會有很多事情發生,醫護徹夜守護著病房的平安。

2月27日凌晨3點36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在送別父親後,李明(化名)站在病房外看著正在接受消毒的病床,久久不願離去。他78歲的父親入院三天後不幸離世。

2月27日凌晨3點36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在送別父親後,李明(化名)站在病房外看著正在接受消毒的病床,久久不願離去。他78歲的父親入院三天後不幸離世。

凌晨0點,武漢漢口醫院重症病房,陪護父親住院的李明(化名),遭遇了人生最艱難的選擇:是否給心跳驟停的父親做心肺復甦。「時間不是很多了,要儘快決定。」護士語氣沉重。

老人剛入院3天,年紀很大,中風偏癱多時,心功能不好,心肺復甦搶救成功率不高。靜脈推注腎上腺素藥物後,醫護人員們仍然眼睜睜看著心電監護儀上的數字全部變為0。

2月27日凌晨0點43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李明(化名)站在病床邊看著父親的遺體。他78歲的父親入院三天後不幸離世。

2月27日凌晨0點43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李明(化名)站在病床邊看著父親的遺體。他78歲的父親入院三天後不幸離世。

兒子感覺到了這個夜晚的寒意,穿起了外套。他沒怎麼說話,靜靜地看著護士慢慢扯下父親身體上各種管子和電線,殯儀館工作人員將父親的遺體裹起來,搬走。

凌晨2點,護士將老人剩下的寥寥衣物用品攤放在床上,拉上床圍,用紫外線燈消毒。兒子站在門口久久地盯著,仿佛父親還在裡面。

生命在夜晚悄然逝去,沒有給家人和醫務人員留下太多選擇。

2月28日,3點15分,協和醫院西院icu內,護士用繩子綁住一位危重症患者的雙手,防止他用手去剝落氧氣面罩。

2月28日,3點15分,協和醫院西院icu內,護士用繩子綁住一位危重症患者的雙手,防止他用手去剝落氧氣面罩。

2月28日凌晨3點,武漢協和醫院西院ICU裡,病人突然告訴護士,自己想吃蘿蔔。護士看了看時間:現在是凌晨3點。病人哭著說:「我8天都沒有吃飯了。」因病情危重,她只能一直由靜脈輸送營養。

護士向旁邊的醫生求助。廣州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醫生李仕成過來,用手輕拍著安撫病人:「婆婆,現在肚子餓了是吧?這就對了,說明你慢慢就要好了。」

病人漸漸平靜了。醫生一句鼓勵的話,對患者很重要。

3月1日凌晨4點32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內,一位護士正在為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蓋好被子。

3月1日凌晨4點32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內,一位護士正在為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蓋好被子。

3月1日凌晨4點16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外,中山三院護士王妍麗剛脫去防護服,臉上留下深深的印痕。

3月1日凌晨4點16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外,中山三院護士王妍麗剛脫去防護服,臉上留下深深的印痕。

凌晨4點,漢口醫院呼吸六病區,忙碌過一輪的護士們坐在一起聊天。

廣東省人民醫院神經科三區護士吳掌明說起了跟兒子視頻時的一段對話。「如果給爸爸媽媽打分,你給媽媽打多少分?」「99。」兒子很快說出了答案。「還有1分去哪裡了?」「那1分打給你!」兒子說:「你經常都不陪我,過年都不陪我,給你打1分就不錯了。」

出生於1995年的廣東省人民醫院護士孔佩文說,自己在家也是個小孩子,家務活也不怎麼幹。「就像那句話說的,都是一群小孩子穿上大人的衣服在這裡裝堅強。」說完,她把頭揚起來,這樣眼淚就不會流出來了。

3月1日清晨5點49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穿著全套防護服的護士正在小憩。

3月1日清晨5點49分,漢口醫院重症病區,穿著全套防護服的護士正在小憩。

「廣州的木棉花開了,武漢的櫻花也開了。」凌晨5點,漢口醫院重症病房,兩個護士一邊給出院患者的床鋪換上新的床單被套,一邊聊著天:這個病房已經空了,回家的日子越來越近了。

3月1日清晨7點,漢口醫院重症病房內,新冠肺炎患者張芳(化名)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前來隔壁病房看望同樣患病的老伴,他們倆結婚已經52年。

3月1日清晨7點,漢口醫院重症病房內,新冠肺炎患者張芳(化名)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前來隔壁病房看望同樣患病的老伴,他們倆結婚已經52年。

武漢漢口醫院重症病區,74歲的張芳(化名)與77歲的老伴湯桂生(化名)住在同一層。結婚52年了,他們一起走過了大大小小的坎,這一次的疫情難關,也牽手一起過。

每天一大早,張芳第一件事就是過來老頭的床邊來看他,跟他聊天。一日三餐給他餵飯,擦嘴。每天深夜,為他蓋好被子、掖好被角才回去。

經過這次,兩個人的感情更好了。「當時看上他,是因為他老實本分,不會耍滑頭。」張阿婆說,找對象就要找「對你好的」,面罩吸氧的阿叔也忍不住接話——「能夠過日子的」。

日子很難,但幸好有你。

2月25日早上8點,陽光照進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房內,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起身望向窗外。享受著久違的暖陽。

2月25日早上8點,陽光照進協和醫院西院重症病房內,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起身望向窗外。享受著久違的暖陽。

新的一天來臨。早上8點,陽光穿過武漢協和醫院西院的病房窗戶,打在患者的臉上。他坐起身,閉上眼睛,感受著溫暖。

不是每個人都能迎來新的黎明,但每個人都在努力守候。

【攝影/攝像】張梓望羅斌豪徐昊

【剪輯】羅斌豪王良珏

【文字】李秀婷吳帆

【動效/海報】劉子葵黃澤偉張瑞威

【海報文案】許曉冰麥小華

【監製】曹斯曾強

【統籌】羅彥軍趙楊

相關焦點

  • 一名重症護士帶您探秘荷蘭的重症監護病房
    擴大重症監護病房的床位,這是近期在荷蘭媒體上看到的政治家和專家經常談論的話題,這並非僅僅是騰出新的房間,或者調動一些醫務人員那麼簡單。在重症病房中,需要相當多的專業知識,而重症病房也需要相當多的醫療設備。
  • 八樓重症病房 生命有「五種」顏色
    而眼下,「綠色」越來越多,重症病人一批批好轉。3月15日,八樓病區迎來了第37位重症患者康復出院。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八樓重症監護病房交班記錄表。八樓病區是集中收治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的主戰場。1月29日,北京友誼醫院的4名醫生、8名護士,作為第一梯隊進入重症病房工作。 嚴格來說,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八樓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重症監護病房」,它是由一個骨科普通病房改造而成的。院感防控格局、病房改造等受到多方麵條件限制。
  • 凌晨四點|今天,我們找到了守護星星的人
    有人說,要想了解一個地方就要去看看它凌晨四點的樣子凌晨四點是黑暗和光明的撕扯是清醒和恍惚間的徘徊也是城市最原始靜謐的時刻平時負責給餐飲店和食堂配送新鮮的豆製品,這一送就是二十年。二十年來的凌晨四點他都在這裡。
  • 一杯薑茶,溫暖中國|凌晨四點我們一起約起來!
    科比說:「你有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付出得比常人更多,才能換回別人沒有的榮耀。那麼,你有見過凌晨四點的汾陽嗎?凌晨2點,警務亭裡的燈光依舊明亮,他們是徹夜守護著我們城市的一方平安人民警察。凌晨3點,他們彎腰清掃街道,用美好整潔裝點城市的每個角落,顧不上捂捂涼透的雙手,他們是城市辛勞的美容師。凌晨4點,學校的食堂,熱氣騰騰,他們是為我們準備豐盛早餐的食堂阿姨。
  • 危重病房最前線,廣東醫護「挺能打」:點名字就上
    長江日報-長江網2月10日訊2月10日凌晨,本應該是寂靜無聲的夜晚,在武漢協和西院區的危重症病房7樓東區卻「熱鬧非凡」。這裡,20名新收病人剛辦好入院手續在此「安家」,他們說:「踏進病房的第一步,感覺自己便擁有了新的希望。」
  • 湘雅醫院「百人團」馳援武漢,接管重症病房!
    今天(2月7日)下午四點半, 來自湘雅醫院的一支30名醫生、100名護士 組成的國家醫療隊北上援鄂, 接管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重症病房
  • 蹲點新冠肺炎重症病房,南方日報推出微紀錄片《呼吸》
    一個月來,南方日報記者蹲守在廣東支援湖北荊州醫療隊駐當地的多家醫院重症病房,身處隔離病房,我們在被防護服保護的密閉空間裡,隔著起霧的護目鏡和面屏,目睹一幕幕生死搶救、千鈞一髮的場景,記錄一個個為自由呼吸咬牙堅持的故事。
  • 珠海援湖北醫療隊鄭東宇:荊州的重症病房阿叔對我說「猴賽雷」
    在重症病房,一位阿叔知道他來自廣東,便對他說「猴賽雷」,「阿叔喘著粗氣,卻笑容滿面,以歡快的聲調跟我說,他對國家很有信心,對我們這些遠馳的醫護人員心存信任和感激,他會配合治療,也堅信自己一定可以痊癒出院。」看到眼前的情形,鄭東宇覺得,明天、後天、大後天、大大後天,一定會更美好的。
  • 遼西首家兒童重症監護病房落戶朝陽二院
    1月11日,朝陽市第二醫院兒童重症監護病房(PICU)正式投入使用,開始收治患兒。在全省綜合性醫院中,這是遼西地區首家、遼寧省第三家標準化兒童重症監護病房,標誌著市二院兒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再邁新臺階。兒童重症監護病房位於市二院婦嬰大樓五樓,為兒科下屬的8個病區之一。
  • 重症隔離病房常駐者童巧霞:這本是份內的事
    受訪者供圖(同心戰疫)重症隔離病房常駐者童巧霞:這本是份內的事中新網北京2月26日電 題:(同心戰疫)重症隔離病房常駐者童巧霞:這本是份內的事作者 馬秀秀「談不上有多高尚的思想品德當記者接通童巧霞的電話時,她剛剛走出重症隔離病房。1月30日至今,駐守重症隔離病房,從早忙到晚已經成為她工作的常態。進入重症隔離病房前,每個人都要「全副武裝」。
  • 【抗擊疫情 我們在一起】新聞特寫:戰「疫」 我們始終在一起
    醫院ICU病房的醫生梁賢棟從收治我市第一例肺炎患者到記者採訪,已經連續五天在醫院病房度過了。   商丘市立醫院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 梁賢棟:當時是晚上八點多,院領導正在給我們開疫情的統籌會。開著會的時候,我們接到科室通知,有一個從民權轉來的疑似病例,病情比較重。   隨同梁醫生一起進入病房的護士許婷,剛剛工作三年。
  • 千裡之外的通話:楊浦女警將上崗,醫生丈夫將進武漢隔離病房
    孫玉明前往武漢增援途中 當天晚上七點,身為增援武漢的重症監護專家,孫玉明就要進入隔離病房了,董秋紅詢問丈夫防護服準備好了麼,少喝水。孫玉明告訴妻子,進入病房前不敢喝水,為了怕缺能量,進去前一定要吃巧克力。 記憶拉回大年三十,除夕凌晨5點家裡的電話鈴突然響起,董秋紅就心裡一緊,已經知道是「任務來了」。
  • 民盟盟員楊之濤:黎明已至,我們還將繼續「守夜」
    「我們這裡的櫻花也已經開了。」3月24日晚,記者連線了正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工作的民盟盟員,上海青聯委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醫務一處副處長、急診科副主任醫師楊之濤:「我們作為援鄂留守的醫療隊,一定要堅守到最後一位病人出院!」楊之濤已經在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的重症病區工作了6周。
  • 市二院兒童重症監護病房正式收治患者
    1月11日,在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和親切關懷下,經過精心籌備,朝陽市第二醫院兒童重症監護病房(PICU)正式收治患者。此病房是遼寧省綜合醫院中遼西地區首家、省第三家標準化的兒童重症病房,標誌著該院兒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 凌晨四點的南京,居然這麼暖……
    前言 2020年元旦凌晨四點,南京市160名小志願者走上街頭,分別前往位於玄武區玄武湖公園玄武門、鼓樓區琅琊路、建鄴區河西萬達廣場、秦淮區新街口步行街、雨花臺區雨花臺南大門等5處集結點(查看小志願者名單) 名單
  • 中山一院自創的康復操在武漢重症隔離病房「火」了
    中山一院供圖 人民網廣州3月13日電(申洋陽、彭福祥、梁嘉韻)「大家跟我一起來,吸氣,呼氣,放鬆……」在武漢協和西院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隔離病房裡,一套康復操「火」了起來。近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馳援武漢醫療總隊成立「新冠肺炎患者康復加油站」,通過形式多樣的康復運動,改善患者肺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 你知道凌晨四點的天空是什麼樣子嗎?
    記得很久以前,在百度上,看到一個問答專題,題目是:你知道凌晨四點的天空是什麼樣子嗎?我在看到這個題目後毫不猶豫地就回答了,最主要的原因是,當時剛好是凌晨四點鐘。我的回答是:當凌晨四點鐘時,我已在急救站門口走了幾個小時了,因為我們的工作,需要接聽指令,然後爭分奪秒地趕赴現場再進行救治和轉運,所以每一次原地待命都讓我坐立不安,就像此時,我明明可以安穩睡覺,可那份身負重任的心卻怎麼也不能讓我入眠,即便是坐著,也似如坐針氈。凌晨的天空很黑,溫度很冷,可我還是懷揣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在門口踱步。說實話,我不想接到指令,不是為自己,而是真心為了人民。
  • 美國亞利桑那州重症監護病房容量降至8%
    美國亞利桑那州衛生服務部(ADHS)當地時間1月5日報告稱,由於亞利桑那州的新冠肺炎病例繼續呈上升趨勢,截至4日,全州僅有8%的重症監護病床可用,也只有8%的常規醫院病床可用。根據亞利桑那州公共衛生機構上報的數據,重症監護病房中62%的人是新冠肺炎患者,全州約有57%的呼吸機正在使用中。亞利桑那州衛生服務部5日報告了5932例新增新冠肺炎病例和253例新增死亡病例,全州的檢測陽性率為12.7%。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康復醫學中心進軍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
    2020年2月16日上午9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外派的第五支醫療隊出發,此行他們將接管成都市公共衛生臨床醫療中心的新冠肺炎重症監護病房。華西醫院派出的63醫護治成員組成的MDT團隊將對該院新冠肺炎重症病房實施多學科管理。      華西康復派出兩位優秀的心肺物理治療師楊夢璇和李磊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