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滿文創製成功以後,滿族人如虎添翼,教你如何四招辨別滿文

2021-02-08 吉祥滿族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吉祥滿族,2002-2020年


努爾哈赤不光是一個軍事家,也是一個頗有建樹的政治家。現在我們說的滿文就是努爾哈赤創造的。

以前女真部落有過一段時間的文字,大概是在明朝中葉的時候,這種文字就消亡了,因為這種文字非常奇怪,說它像漢字它又不是漢字,說它像契丹字它又不是契丹字。由於這種文字難以辨識,逐漸從歷史長河中消失了。

努爾哈赤為什麼要創建滿文呢?說實話,這是必須的。一個國家武力再強大,如果沒有自己的文字,也會被人看不起。再說,後金已經起來了,雖然大家都說女真語,不過用的官方文字卻是蒙古文字,所有女真人都必須學蒙古文。

就努爾哈赤自己來說,他粗略地了解一些漢文和蒙古文,越了解他就越鬱悶:為什麼漢語和漢文是一致的,蒙語和蒙文也是一致的,怎麼就我們女真族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我如果不創製出滿文的話實在有愧於後世子孫啊!

努爾哈赤把這個艱巨又光榮的任務交給了額爾德尼和噶蓋。額爾德尼特別愛讀書,精通蒙古語和漢語,在努爾哈赤帳下,算是一個難得有學問的人物。噶蓋學問雖然比不上額爾德尼,但做事相當踏實。

說實話,接到這個任務,額爾德尼和噶蓋都感到很為難:「老大!蒙古文字我們用了這麼久,你說改就改,不太好吧!」努爾哈赤說:「正因為用別人的文字用了這麼久,所以才要自己創製文字啊!難道要永遠躺在別人的文字中嗎?」

額爾德尼說:「好是好,但是怎麼下手呢?」努爾哈赤說:「這還不好辦,你們直接把蒙文的字母拿過來,對上我們的讀音,這不就結了。難道我指望你們像倉頡那樣從無到有地造字,驚天地、泣鬼神啊……」

努爾哈赤的指導思想非常明白:抄襲,大膽地抄襲。別人的東西拿過來就是我們的東西,由於努爾哈赤的指導方針進步正確,轟轟烈烈的滿文運動開始了。噶蓋在創建滿文的過程中因為犯了政治錯誤被誅殺。

額爾德尼根據努爾哈赤的指示,終於創製了因文見義的滿文,這種滿文又稱為「老滿文」,主要是區別於皇太極時期加圈點的新滿文。額爾德尼算是滿洲的倉頡了,雖然涉嫌抄襲,也算是文化的開創者吧!所以皇太極評價他是「一代傑出之人」。

額爾德尼創建的老滿文沒有圈點,仍然存在一些缺點。後來,清太宗皇太極任命達海改進滿文,達海學問很好,圓滿地完成了這個任務。經達海改造的滿文稱為新滿文,康熙帝對達海的新滿文評價非常高,親自立碑表彰他的功勞。

滿文創製成功以後,滿族人如虎添翼,自信心大增。

那麼,既然滿文是從蒙古文非常詳細(早期的老滿文和蒙古文更相似),那麼我們怎麼能區別呢?那麼小編今天教你如何四招辨別滿文

在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改革開放之前,由於各方面的因素,加上現代化進程的發展,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的情況不容樂觀,滿文更是如此。改革開放之後,滿文的民間教學才開始逐漸恢復,其中當以一九八五年在北京創辦的滿文書院最為知名,其滿文教學堅持了近二十年,而北京的故宮等地也在傳承教學滿文,新疆的察布查爾錫伯族也在滿文、錫伯文方面所有傳承。


乾隆篆書表

乾隆篆書表

近幾年受「民族熱」影響,「滿文書法」也隨之產生,一些滿族名人也留下了滿文墨寶,甚至有些標價出售。這些人中固然多數是曾經研習滿文或熱心於民族文化的前輩,但是也有不少濫竽之輩,他們幾乎不會滿文,只是照葫蘆畫瓢。

乾隆篆書表

乾隆篆書表

於是產生了一個問題,滿文是否確有「書法」?有何標準,又如何鑑別呢?

事實上,清代雖然是滿文最興盛的時代,卻未見「滿文書法」的文獻記載。比之漢文書法的發展,如永字八法等標準,滿文顯然沒有形成固定的法則。如滿文字帖、滿文範文之類的也是極少,聞名者大概只有晚清賽尚阿所寫之雙鉤滿文。筆者詢問過一些從事過滿語教學的老人,他們認為滿文一直「無派有體」,即滿文雖然不同於漢文,有著顏柳歐趙等派別,但事實上楷、行、草、隸、篆五體基本成型,而且均有一定之規。今日若稱「滿文書法」,實際即以此等「書體」作為標準。

乾隆篆書表

乾隆篆書表

滿文五種書體雖然寫法各有不同,每個字母的具體寫法也各有特色,但是總論之,滿文書法有幾點是必須的,也是考察是否合格的標準:

其一,中線。如我們寫字時經常使用單線格本一樣,滿文也有基準線,這個線在詞彙的中央,由上至下,在現在的滿文教學之中一般稱之為「中線」。在書寫滿文時,一定要以中線作為基準,每個字母甚至整篇文章,都要合乎中線。

乾隆篆書表

乾隆篆書表

其二,字母比例與形狀。滿文有許多個字母,每個字母所寫出來的形狀不同。書寫時,除去行書和草書的詞尾字母可以適當伸展,其餘字母均有隱性的比例,又有不少字母書寫時須有適當角度。這種比例和形狀的規則很難嚴格地一一指出,卻可通過清代的楷體滿文來對照、了解,因為清代楷體滿文對於這些比例的運用是相當一致的。

乾隆篆書表

其三,圈點位置。滿文單詞中經常出現的圈點,位置看似隨意,卻存在細微的區別:首先要點在相應的字節的範圍內,其次,什麼樣的圈點應該略向上,什麼樣的應該略向下,也各有講究。

其四,翻譯。這點最難被不懂滿語者鑑別出。滿語屬於阿爾泰語系,與漢藏語系的漢語語法結構不同。如漢語說「我讀書」,滿語則說「bi bithe be hūlambi」,即「我書(把)讀」,書寫順序更是不同。有些所謂「滿文書法家」的創作不過是照著漢語翻一下滿文詞典照抄照錄,寫出「不是句子的句子」罷了。(本文中所有滿文均採用穆林德夫式轉寫方案轉寫,另諸如古書印刷原因及配合滿文篆字,滿文非豎寫




如您需要滿族風格元素的餐飲、旅遊、文化合作,請聯繫——葉赫那拉煜麟,大清國慈禧皇太后五世內侄孫,清代世襲一等子爵後裔,中國書畫院院士,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滿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滿文書法研習會秘書長兼副會長,湘西武陵書畫院副院長,北京史地民俗協會會員、民族古文字研究會會員,書法家,暢銷書作者,著有《正說清朝十二后妃》、《正說清朝十大貴族》、《大清風雲人物》、《晚清軍事變革》等。十餘年間,煜麟老師為東北、華北、西北等數個滿族民俗村寨、滿族飯店賓館進行過滿族文化元素整合,有豐富的行業經驗與資源,歡迎洽談合作。掃碼聯絡:


如果您喜歡本文,喜歡東北文化、老北京文化、滿族文化、熱愛清史。

請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給您的朋友!

希望廣大閱讀者可以提供更多原創稿件

投稿郵箱:25531762@qq.com


歡迎添加管理者微信:13911539318

電話:13911539318(同微信)


長按指紋,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關注我們哦~




相關焦點

  • 大東北滿族舊事-----清代創製使用滿文
    而由肅慎族系幾千年傳承下來的滿族,就曾經三次立國,兩次創製了廣泛使用的本民族文字。繼金代創製金女真文之後,後金(前清)時期又創製了滿文,這兩種文字在浩瀚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中都佔有重要位置。十六世紀中葉,隨著建州女真的日益強盛,兼併海西女真、野人女真攻打蒙古、朝鮮、明朝,戰爭連綿不斷。
  • 滿語滿文簡介 每個滿族人都應該知道的基本知識
    女真人建立金帝國時,曾普及和使用由完顏希尹仿照漢字、契丹字創製的女真大字以及金熙宗完顏合剌改革女真大字形成的女真小字,金帝國滅亡以後,女真文字逐漸衰落並退出歷史舞臺,至十六世紀末頁,女真人當中已幾乎無人再識女真文字了。但是女真語言一直在女真社會中通行,明神宗萬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二月,努爾哈赤命巴克什額爾德尼用蒙古文字母拼寫建州女真口語而創製新的文字體系,史稱「無圈點滿文」或「老滿文」。
  • 滿文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字?
    所以說,記載了清朝300多年歷史的重要文字之一滿文,其歷史至今也不過四百餘年。然而如今,全國滿語翻譯和研究人員不足百人,在民間也僅有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一些滿族村屯的少數幾位老人仍能使用純正的滿語進行交流。   滿文是一種什麼樣的文字?是誰創製了滿文?它的生命力緣何這樣脆弱?
  • 滿文篆字規範與滿文篆字清代官印
    滿文篆字是乾隆十三年創製的,包括三十二體
  • 富察貴嘏|滿文第九字頭實際音值考
    1599年,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借用蒙古文創製滿文;1632年,皇太極命達海改進滿文。達海在增加圈點及字母後,使滿文基本實現了「一字一音」,使滿文最終臻於完善。有清一代,產生了浩如煙海的滿文檔案文獻,是研究清史、滿學、東北邊疆史的重要歷史資料。    滿語屬於黏著語類型,而滿文屬於音位文字類型。
  • 歷史上的今天丨努爾哈赤以金朝後裔自居,為何不使用女真文字,卻自創滿文?
    ▲額爾德尼補充一下,額爾德尼和噶蓋所創製滿文字母數目及形體與蒙古文字母大致相同,很粗鄙。▲無圈點滿文▲有圈點滿文不難看出,完顏阿骨打大金帝國所創製的女真文字主要來源於漢字和契丹字;而努爾哈赤後金所創製的滿文來源於傳統蒙古文。
  • 馬背上的文字 習自蒙文所創的老滿文與新滿文
    從鐵木真(1162-1227年)統一蒙古各部落、並以回鶻字母為基礎創製蒙古文起,蒙古文就隨著蒙古的擴張,傳播並影響了許多非蒙古族的遊牧民族,其中包含建立清朝的滿洲人(女真族)。他們捨棄了過去所創製的女真文,改使用以蒙文為基礎所創製出來的滿文,不過滿文在清朝建立後,反而回過頭來改變了蒙文的寫法與用語。
  • 大清統一之後,滿文為何沒能在全國實行?真相很簡單
    例如,那些少數民族到了中原以後,曾經想改漢字。然而,面對中華文化強大的力量和生命力,這些努力都以失敗告終。但是,只要中原有少數民族,他們的文化肯定會對中華文化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是毋庸置疑的。今天,我們來談談清代流行的漢字。其實,漢代和唐朝沒有什麼區別。畢竟,無論哪個民族掌管中原,最終都會被中國文化同化。中國化以後,他們的風俗習慣會逐漸偏離漢族人的生活方式。
  • 故宮六百年︱如何讀懂故宮裡的滿文匾額
    一招讀懂滿文匾額去過故宮的朋友,一定都看到過形形色色的匾額。所謂「匾額」,橫者為匾,豎者為額,有的懸於宮門,有的掛於大殿,以標明房屋或院落的名稱。宮裡的這些匾額,其實還有很多門道。我們現在看到的紫禁城,基本上是清代留下的。
  • 故宮的許多匾額上都有滿文,但有些匾額上卻沒有滿文,這是為啥?
    (明代奉天殿要比清代的太和殿大多了)此外,作為異族王朝,滿人在入關前就發明了自己的文字,因此故宮的所有牌匾右側都被刻上了滿文。然而今天故宮內的許多建築牌匾上並沒有滿文,例如故宮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上都沒有滿文,只有漢文。
  • 何文勤:期待滿文、錫伯文很好地保護傳承
    快速關注 [老朋友]點擊右上角,轉發或分享 錫伯文化何文勤手抄的錫伯族作家郭基南創作的詩歌《四季歌》錫伯族教育工作者何文勤   「滿文、錫伯文都屬於通古斯滿語支,錫伯文和滿文的不同之處,主要是改革了一些字母在詞中、詞尾的寫法,在音節拼寫形式方面作了一些增減,廢除了第6個元音字母和以此為音節的13
  • 您身邊有滿族人嗎?
    ——吉祥滿族,2002-2020年您身邊有滿族人嗎?特徵六:直率,北方民族的共同特徵。特徵七:壞脾氣( 滿族女人更突出, 被稱呼姑奶奶)。其他民族都不具此一氣質,尤以關內滿族人突出。有點誰也不服的感覺。所以不善於拍馬,不善於和上級處理好關係。文章來源:李才哥舉手之勞請點擊「右下角 再看」 熱愛此文請轉發朋友圈,謝謝您對我們的支持!
  • 故宮外朝宮殿為什麼沒有滿文?
    故宮外朝宮殿為什麼沒有滿文?(網絡圖)  到故宮參觀遊覽時人們會發現,乾清宮、坤寧宮、寧壽宮、神武門等內廷宮殿、宮門上的匾額都是用滿漢兩種文字書寫,而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午門、東華門、西華門等外朝宮殿、宮門上的匾額只是用漢文書寫,這是為什麼呢?
  • 滿族人的姓氏應該是這樣的!電視中稱呼和珅「和大人」肯定不對
    這要追溯到滿族人的遊牧時代,那時候的滿族人大多近水聚集,因為,那裡有充足的水源和肥美的鮮草,更利於放牧。隨著時間的推移,聚集的人越來越多,形成了原始部落,而那時候的滿族人沒有姓氏,只有名字,甚至,有些人連名字都沒有。後來,滿族人與外族聯繫的越來越多,為了區別自家人和外族人,有人想出了在名字前面加上部落名稱的辦法。
  • 距離清朝滅亡不過一百餘年,上千萬的滿族人,那為什麼滿語就迅速...
    關於滿語的沒落與思考 其實滿語和滿文沒落的現象早已引起清朝皇帝的注意,清朝統治者為了保持滿族人優秀的文化傳統的傳承,極力推行 「國語騎射」 政策,並將其作為「立國之本」進行推廣。
  • 滿文鬥 下午茶
  • 如何區分滿族人與漢族人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
  • 「大清」是滿語中的一個蒙古語借詞
    青為北方信奉薩滿教諸族所崇尚,滿洲(指滿族)也是篤信薩滿的,故取「清」為號。[3](三)有人認為,明朝為火德,清為水德,以水尅火,故名。[4](P694) (四)金梁則認為:「『清』與『金』為一音之轉,這兩個漢字在寫法上雖異,而在滿語裡發音卻無差別。」[5](P267)(五)金啟孮認為:「『清』應是『明』的同義詞,有與『明』比美之意。
  • 滿族人的育子習俗
    提示:點擊上方"吉祥滿族"↑關注微信訂閱號:@吉祥滿族(微信號:jixiangmanju)中國滿學會、滿文書法研習會門戶網站
  • 清朝康熙帝九子奪嫡後,雍正給兄弟改名,看滿文和滿語演化歷史
    努爾哈赤時代的滿文用了三十多年,稱為老滿文。後來清太宗皇太極又讓達海對滿文的字形進行改進,創造出區別於蒙古文的圈點滿文。雍正以前基本上用的是圈點滿文,它的拼寫方法是區別於後面的滿文的。 乾隆十三年入關後的滿清貴族對滿文篆字進行了二次改進,參照了漢文字中篆字的寫法,進行了字體改進,最終滿文文牘中形成了類似於朝鮮文和日本文一樣的滿漢文字並用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