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全球抗疫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在這場人與病毒不分國界的對抗中,只有團結攜手、守望相助,才能共同對抗新冠病毒這個異常強大的敵人。
本文搜集整理部分國際著名雜誌通過網絡免費下載的電子期刊封面,包括《觀察者雜誌》《TIME》《Vogue》等,來了解一下這些著名雜誌面對疫情是如何構思、設計創意封面的,以及在創意視覺表達之外的解讀與思考。
△英國《The Observer Magazine》封面
上圖是英國《觀察者雜誌》(The Observer Magazine)最新一期的封面,主題為「Love under lockdown」,插畫來自Paul Blow,表達在家期間有人孤獨、有人相愛、有人冷戰。
△英國《The Observer Magazine》內插
葡萄牙版《Vogue》同樣以愛為主題,標題是《Freedom on hold》,封面攝影來自Branislav Simoncik,雜誌主編Sofia Lucas 寫道:
一張圖片不僅是千言萬語,也是歷史的記錄,這個封面將會在今天和十年後被人們以不同的感受來解讀。
△葡萄牙版《Vogue》
印度版《ELLE》的標題名為《Together Apart》,設計來自Aniruddh Mehta。
△印度版《ELLE》
法國版《ELLE》以特刊致敬醫護人員,為他們的健康祈禱,封面插畫來自Soledad Bravi;義大利北部的一線醫護人員登上了《紐約時報雜誌》的封面,《TIME》的多封面特刊「前線的英雄們」也在致敬醫護。
△法國版《ELLE》
△美國《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美國《TIME》
《Washington City Paper》是一份在華盛頓街頭免費派發的報紙,專注本地生活指引,近期的一份封面不惜用遮蓋報頭的超大號字體提醒人們待在家中。
△美國《Washington City Paper》
疫情在國外蔓延初期,很多人去超市瘋搶廁紙。英國一本諷刺漫畫雜誌《Private Eye》用醒目的標題告訴大家,買這本雜誌就有48張免費廁紙。
△英國《Private Eye》
紐約是美國疫情的重災區,《New York》雜誌三月號直接是空白封面,僅有手寫的巨大的「 Don't Panic」。
三月的每一天都漫長得好似永恆,短短幾天內,這座城市的神經完全崩潰,我們被噩夢驚醒。
△美國《New York》
以插畫封面聞名的《紐約客》雜誌已連續多期關注疫情發展,從疫情早期的川普、以多米諾骨牌形象比喻疫情傳播、空蕩蕩的公共空間,到近期廣為傳播的描繪醫護人員與家人視頻晚安的Bedtime。
△美國《New Yorker》
法國《L'OBS》雜誌將《自由引導人民》戴上口罩,同樣以名畫作為創意的還有伊朗《Prestige》雜誌。
△法國《L'OBS》
△伊朗《Prestige》
美國《The Washington Post Magazine》的封面同樣是戴著口罩的藝術品,編輯寫道:
過去的這個冬天,我們從各種媒體上看到武漢的情況,感受就像在看一部外國科幻電影 —— 這當然令人不安,但我們都覺得冠狀病毒只有在中國才會大規模暴發。但隨後,這一切來到我們身邊。
△美國《The Washington Post Magazine》
△美國《Los Angeles》
3月10日,《名利場》美國版邀請馬格南攝影師 Alex Majoli 拍攝義大利疫情的發展情況,「這位曾記錄阿富汗、伊拉克和科索沃戰爭的戰地攝影師,現在面臨的是另一種戰場」,以 Alex 的攝影作品作為封面推出名為「Lockdown 」的特刊。
△美國《Vanity Fair》
除了新聞、時尚雜誌,音樂、體育及娛樂雜誌同樣也在關注疫情的發展,幾乎所有演出及比賽都被暫停,美國《Billboard》的封面標題為《When the show won't go on》,將冠狀病毒與體育場平面圖結合,《Sports Illustrated》的封面則是空無一人的體育場。
△美國《Billboard》
△美國《Sports Illustrated》
義大利在疫情期間遭受重創,《名利場》義大利版(Vanity Fair Italia)4月號封面為三色旗上的傷口,來自1971年出生的本土藝術家 Francesco Vezzoli。
△義大利版《Vanity Fair》
最新出版的義大利版《Vogue》四月號以純白作封面,這也是該雜誌一百多年歷史上第一次採用純白封面,「並不因為缺少圖片,恰恰相反,選擇白色是因為它代表了很多東西」。
白色首先是尊重。 白色是重生,是黑暗後的光明,是所有顏色的總和。白色是那些為拯救我們而犧牲自己的人們所穿制服的顏色。白色代表著思想的空間和時間,也代表沉默。…… 最重要的是,白色不是屈服,而是一張等待書寫的白紙,是即將開始的新故事的扉頁。
△義大利版《Vog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