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對抗大陸 臺灣將發展自殺無人機等無人裝備

2021-01-08 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

據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年度報告指出,臺軍除建設下一代隱形戰機、潛艇外,下一階段「國防自主」重心,應發展例如自殺型、迷你型、察打一體型、運輸型等無人載具。

臺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是臺灣唯一的「地區級國防智庫」,5月1日在英文見證下成立,專門負責「大陸政軍、區域情勢、國安及國際智庫交流」等工作。成立7個月後,「國防院」13日首度發表年度報告,針對臺灣發展「不對稱戰力」,從「國防安全」角度來看,臺灣地理環境特性同時具備劣勢及優勢。劣勢是臺灣腹地小,在現代戰爭幾無戰略縱深可言;優勢則是有臺灣海峽天險阻隔,使大陸在計劃任何軍事行動時,即便能跨越海峽,也將面對島嶼陸地的複雜與破碎。但報告也提到,大陸仍有計劃建造大型兩棲艦、且已擁有大型氣墊登陸艇,新型運20運輸機也已量產,加上大陸航母遼寧號刻意編隊繞行臺灣周邊,大陸軍事行動選項增加,不但臺海天險不存在,對叢山阻隔的臺灣東部也會造成重大威脅。

蔡英文與馮世寬 圖片來自蔡英文臉書

報告中建議,臺灣除了建設下一代隱形戰機、潛艇之外,下一階段「國防自主」重心應發展各種形式的無人飛行載具(UAV)。

例如能察打一體的中大型無人機,不但可在海上搜索,也能對低速、防空能力薄弱的艦艇,對補給艦、兩棲艦進行打擊;自殺型無人機,在作戰時大量部署臺海,本身裝載高爆炸藥或彈械,能在空中依設定航線巡航,發現目標就立刻摧毀。

迷你型UAV,如集群式的小型無人機,可用在幹擾敵空中作戰、偵察系統、飛行器的飛行等,甚至可搭載炸彈攻擊登陸船團;運輸型無人機,為大型四軸或多軸UAV,能垂直起降運送重貨,並向前線運輸補給品、燃料及彈藥等,減少因地面交通路線被截斷的困擾。

水面無人載具UAV或水下無人載具UUV,用以幹擾敵方登陸船團、掃雷或布雷艦或執行封鎖等任務的艦艇。

解放軍立體登錄演習資料圖

報告中最後指出,臺灣在發展「不對稱作戰」可著重在技術、戰術戰法領域上的不對稱,除了和平時期的「嚇阻」外,還包括真正面臨衝突時,對臺灣戰力的實際「加乘效果」,並減低臺灣在數量不對稱上的劣勢。

目前臺軍也積極研發無人機領域的相關運用,例如今年「國防海事工業展」中,臺灣202廠就展出自研自製,且已完成作戰測評的「旋翼式無人載具火炮前觀系統(無人機)」及「新型車裝迫炮系統」,除提高精準度,也可減少炮班人力、達到機動性需求。

此外,臺灣205廠日前也邀請媒體參訪,並公布掛載T-91步槍的無人機;而「中科院」則有騰雲、紅雀二型等大型無人機系統。

臺軍無人機 圖片來自臺媒

據觀察者網此前報導,臺灣這個所謂的掛載T-91步槍的無人機,實際就是個大號玩具,不過就這樣,此無人機也是臺灣第一款有武裝的無人機。

205工廠的機炮室主任邱志成表示,這種多軸無人機無需跑道就能起降。掛載步槍和榴彈發射器,可以「從高空攻擊,加強壓制火力,至少讓敵軍產生恐懼心理」。

由於具體性能臺灣未公布,但是可以參考以色列杜克公司類似攜帶無人機多軸無人機TIKAD。TIKAD是8軸的大型多軸無人機,而臺軍的是4軸的中型多軸無人機。 TIKAD採用了專門的萬向支架來吸收槍械發射的後坐力,而臺軍什麼也沒有。就是這樣,杜克公司也只把TIKAD無人機定位為巡邏和區域控制,而不是臺灣所謂的「加強壓制火力」。

相關焦點

  • 臺灣「騰雲」無人機量產 其性能還不如大陸快遞用的無人機
    臺灣「騰雲」無人機量產 其性能還不如大陸快遞用的無人機  據《聯合晚報》報導,蔡英文12月29日特地將與媒體的年終餐敘移至臺「中科院」舉行,並於現場發表中科院以「騰雲」無人機將量產,空軍將採購並成立無人機中隊,負責偵察任務。
  • 自殺攻擊、隱身作戰、察打一體...韓國快速採購大批無人機
    作為回應,之後韓國陸軍公開了「夜侵者」-300無人機的飛行訓練情況。為了獲得在無人機領域方面的優勢,近年來,韓國一方面從美國引進「全球鷹」級別的戰略無人機,另一方面依靠自身航空工業的優勢,積極發展自殺式無人機、「察打一體」無人機和隱身無人機等裝備,並加速部署計劃。
  • 自殺攻擊、隱身作戰、察打一體……韓國快速採購大批無人機
    作為回應,之後韓國陸軍公開了「夜侵者」-300無人機的飛行訓練情況。 為了獲得在無人機領域方面的優勢,近年來,韓國一方面從美國引進「全球鷹」級別的戰略無人機,另一方面依靠自身航空工業的優勢,積極發展自殺式無人機、「察打一體」無人機和隱身無人機等裝備,並加速部署計劃。
  • ...無人車、無人艇、無人機等無人裝備領域以及工業控制、軌道交通...
    公司回答表示,銳華嵌入式基礎軟體產品由公司控股股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三十二研究所自主研發,包括銳華嵌入式實時作業系統、銳華DSP實時作業系統、銳華行動作業系統、銳華機器人作業系統、銳華SCA軟體平臺、銳華高安全工業控制平臺等系列產品,目前廣泛應用在預警探測、電子對抗、通信偵查、數據鏈、水聲、北鬥導航、戰術指控等車載、機載、艦載電子裝備,無人車、無人艇、無人機等無人裝備領域以及工業控制
  • 大陸的無人機被盯上了?美日相繼行動後,臺灣當局果然坐不住了
    大陸與臺灣地區變成如今劍拔弩張的局面,一部分原因是臺灣存在「臺獨」分子,還有是因為外部「反華」勢力的幹預。民進黨當局一直試圖達成「臺獨」的目的,幹了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日前,眼看著美日都在抵制中國大陸的無人機,蔡英文也坐不住了。
  • 自殺式無人機防不勝防,亞美尼亞先吃到苦頭,北約才真正的犯頭痛
    本世紀初時,大家對無人機的興起相當的驚訝,對無人機技術的發展,許多人可能感覺越大越好,從而忽視了相對小號的自殺式無人機的發展,也只有以色列對於這一技術沒有放棄,不斷努力發展衍生為所謂的遊蕩彈藥,在2020年的實戰當中,以色列製造的自殺式無人機在實戰中讓對手防不勝防,亞美尼亞先吃到苦頭
  • 俄羅斯米-28NM直升機將具備無人機發射功能
    米-28NM的機載電子設備得到了徹底更新,裝備了新的偵察系統、光電轉塔和盲降系統。米-28NM不僅能獨立打擊目標,還能將搜索識別的地面和空中目標的坐標傳給地面和空中指揮所。俄羅斯拉曼斯基儀器設計局還為米-28NM研製了指揮無人機的無線電設備。米-28NM的許多光電探測系統都能與飛行員的頭盔瞄準系統聯動,極大地提升了米-28NM的態勢感知能力。
  • 臺灣能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中學到什麼?
    亞塞拜然人在戰爭中使用了巡弋式炸彈(自殺式無人機)、帶有制導炸彈的中型攻擊無人機、配合火炮使用的偵察無人機,這些武器產生了毀滅性的殺傷效果。面對一個擁有堅固防禦工事的對手,亞塞拜然發起的無人機打擊嚴重損毀了亞美尼亞的固定指揮所、後勤中心和部隊集結地,極大削弱了亞美尼亞的防禦能力。
  • 埃瑞克·陳:臺灣能從亞美尼亞-亞塞拜然戰爭中學到什麼?
    亞塞拜然人在戰爭中使用了巡弋式炸彈(自殺式無人機)、帶有制導炸彈的中型攻擊無人機、配合火炮使用的偵察無人機,這些武器產生了毀滅性的殺傷效果。面對一個擁有堅固防禦工事的對手,亞塞拜然發起的無人機打擊嚴重損毀了亞美尼亞的固定指揮所、後勤中心和部隊集結地,極大削弱了亞美尼亞的防禦能力。
  • 「獨派」學者:大陸發展已追上「康乾盛世」,臺灣犯不著對抗
    許忠信@銳看臺灣報導 據臺媒報導 美國大選落幕,對於未來臺美關係,「獨派」學者、臺灣成功大學法律系教授許忠信在一場「獨派」舉行的座談會上表示,美國不論誰當選總統,首先考量都是美國自身利益,臺灣唯有自立自強,才能應對世界的變局。
  • 面對「自殺式」無人機,俄羅斯研製出防禦系統而美國還在硬碰硬?
    目前,世界的軍事力量都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各國的武器裝備也越來越強。在近期我們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各國紛紛研製著針對長距離攻擊武器的防禦系統,而忘記對強大的近程武器進行自我防護。但最近卻又一個國家反其道而行,他們研製了一款能夠防禦近程武器的裝備。
  • 無人機殺入先獵殺俄制防空飛彈:最後隨心所欲攻擊亞美尼亞步兵
    裝備於蘇聯陸軍摩託化步兵師和坦克師屬防空飛彈團。 是一種防低空目標,同時具備一定抗幹擾能力的野戰防空飛彈,而且機動性比較好,同時,最小射高只有25米,最高射高6000米,單發命中率比較高。使用的是車載的輪式底盤,這種設計就是特地為前方的機動部隊使用的,它適合於野戰防空,並且還有通過各種地形的能力。
  • 美軍打算拿:自殺無人機蜂群跟中國集群無人機打?對轟起來真不一定...
    圖為內容截圖 據美媒《防務新聞》的消息稱,目前,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招標超小型自殺集群無人機。這些都要求無人機裝備更多的通信設備、傳感器以及具有 AI能力的高速處理器,否則,無人機在戰時短時間內難以準確定位目標。很顯然,「彈簧刀」在這些方面皆沒有滿足美海軍陸戰隊的要求。 分析認為,美軍此次之所以會選擇對外招標主要是因為,中國目前已經實現了首個實用化的無人機「蜂群」,這讓美國人感受到了緊迫感。
  • 渲染臺灣對大陸對抗
    參考消息網7月9日報導《澳門日報》7月8日刊登題為《臺軍操演零傷亡淪為口號》的社論稱,臺軍操演意外連連、事故不斷,其實這不是演習,而是演戲,對於蔡英文來講,只是一場秀。文章摘編如下:臺灣軍方一年一度的「漢光軍演」將於13日舉行,在預演階段時,已有三人喪生。臺軍海軍陸戰隊三名軍人落水受重傷,其中兩人死亡;之後,又有一名負責訓練任務的教官自殺身亡。即使是預演,多年來的操演怪事層出不窮,傷亡事故之多,彰顯臺軍的操演與實戰仍有大段差距。
  • 美高官給臺灣支招:「變成一隻豪豬對抗大陸」
    ,稱兩棲登陸是「出了名的困難的」,他還威脅道,對於美國將如何回應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攻擊,也還存在很多不確定的地方。而當被問及如果中國大陸試圖收復臺灣,美國有什麼選擇時,奧布萊恩回應稱,「對於美國將如何回應中國大陸對臺灣的攻擊,也存在很多的不確定性。」路透社指出,奧布萊恩指的是美國長期以來在是否會介入保護臺灣問題上的「戰略模糊」政策。美國的法律要求美國向臺灣提供自衛手段,但美國並沒有明確表示,如果中國發動攻擊,美國是否會進行軍事幹預。
  • 無人戰車、無人破障船和無人機亮相聯合登陸演習,將改寫戰場規則
    近日東南沿海地區進行多兵種協同聯合軍演,演習過程中出現多種先進武裝和新式裝備,無人戰車、無人破障船和無人機等紛紛亮相聯合登陸演習。這次軍演出現多種新式先進裝備,令許多軍迷大開眼界,那些裝備實用性非常強,優勢明顯能力令人驚豔。
  • 軍事|嘖嘖……臺學者居然敢「預測」大陸將用紙飛機繞臺
    範世平在臺灣地區電視節目上胡言亂語 臺灣師範大學教授範世平竟然在島內一檔節目中稱,大陸使用無人機抵近臺灣他還說,解放軍裝備要再便宜一點,那就只能夠發射紙飛機了。 1 解放軍派出無人機抵近臺灣「西南空域」,是10月22日臺軍方面在島內首先披露的。多家臺灣地區媒體稱,這是臺軍首次確認解放軍出動了無人機。
  • 「廣播驅離」無人機,不僅滑稽可笑,更反映了弓箭對槍炮的時代差
    解放軍派無人機巡航臺海,傳遞出了什麼信息?第一,意味著解放軍巡航能力和實戰水平提高,是實戰標準的升級。無人機展開巡航任務,不受飛行員身體承受的極限限制,想飛多長時間、想執行什麼任務,只要設置一下就可以做到。無人機可憑藉多種裝備,對海面目標、其他目標進行詳細偵察,也可以執行轟炸任務。第二,意味著解放軍今後不受任何條件限制,巡航更進一步常態化。
  • 這500架大陸無人機,真冤!
    臺灣IP?原來都是「大陸製造」12月24日晚7時,高雄市「2021跨光百年」活動在愛河之畔舉行首演。市長陳其邁認為活動中的無人機表演最為亮眼,要求當晚10時加演一場。然而,這一「亮眼」政績這些天卻傳出活動中使用的500架無人機全部是大陸製造,而且飛行圖案、編程也都由大陸公司執行。
  • 矛與盾之爭 淺談無人機與反無人機技術的發展
    針對日趨嚴峻的無人機威脅,反無人機技術及其在各型武器裝備上的應用也正隨著無人機的發展而逐漸成熟。現如今,無人機與其「剋星」反無人機系統之間的對抗呈螺旋式上升,正在演繹著一個全新的矛與盾故事。不難看出,在迅猛襲來的科技浪潮下,無人機的發展或將隨著作戰樣式的不斷豐富而呈現出以下幾點趨勢:1.機器學習和人工智慧將佔據更高地位以無人機為代表的智能機器戰爭或將完全改變傳統機器戰爭的形式。在智能機器戰爭中,交戰雙方打的是智能,拼的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