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建強隊伍助力鄉村振興

2021-01-08 雲南網

 作者 李秋凱

日前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舉全黨全社會之力推動鄉村振興。農村黨員幹部是黨聯繫「三農」的橋梁和紐帶,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先鋒隊,農村黨員隊伍的建設水平直接影響著農村的發展。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還需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

要做好發展黨員工作,為隊伍注入新鮮血液。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如今農村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農村黨員隊伍存在老化現象。各基層黨委、農村黨支部應提高思想認識,廣泛從回鄉大中專畢業生、返鄉青年、退伍軍人等各類優秀農村青年中發現和培養入黨積極分子,不斷把具備黨員條件、符合要求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內來,為農村黨員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年輕黨員精力旺盛、學習能力強,更能適應新形勢下的農村工作,在經受一定培養歷練後,相信能推動農村各項事業更好發展。

要搞好黨員培訓工作,強化「領頭雁」帶動作用。各基層黨委、農村黨支部要制定黨員培訓計劃,不斷強化廣大黨員的黨性修養,為鄉村振興提供充足的、持續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多種形式,按期組織學習最新政策理論與農業實用技術,著力提升農村黨員幹部的綜合素質和農業技術水平。另一方面,要鼓勵農村黨員幹部積極參加學歷教育,可以通過參加廣播電視大學學習的方式提高學歷層次,提升文化水平和能力素質。

要加強規範管理,過好組織生活,切實發揮模範作用。各農村黨支部應規範組織生活,按期開展「三會一課」,開展好主題黨日,各基層黨委要加強監督指導工作。通過組織活動的規範開展,讓農村黨員更具認同感,增強黨員隊伍的凝聚力、向心力。每名黨員都是一面旗幟,在開展學習活動時、在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在開展各類村級活動為人民服務時,每名黨員都應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

相關焦點

  • 山東多措並舉「引鳳還巢」助力鄉村振興
    我們要推動急需人才向鄉村集結,鼓勵引導人才向鄉村流動,促進區域人才協調發展,解決鄉村人才引不進、留不住問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有力人才支撐。聚集「人心」,招攬人才。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於聚集人才,切實增強人才的獲得感,讓鄉村人才留在本地。
  • 「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原創歌曲...
    「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原創歌曲徵集活動優勝作品分別為——《嶺南杜鵑紅》《我知道你也想我》專家點評和優勝作品分享——12月18日下午,「決勝脫貧攻堅,助力鄉村振興」主題原創歌曲徵集活動優勝作品發布會在羊城創意產業園酷狗音樂辦公樓舉行。活動現場公布了票數最高的五首優勝作品並頒發獲獎證書。
  • 東營市現代漁業示範區:「四雁齊飛」強隊伍,推動鄉村振興激活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君 通訊員 寧丹丹東營市現代漁業示範區堅持把建強骨幹隊伍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首要任務,在選優配強帶頭人、打造優秀農村黨支部上持續用力,夯實鄉村振興基層基礎,努力造就一批懂漁業、愛農村、愛村民的高素質骨幹隊伍。
  • 建強「四個體系」助力鄉村振興
    (來源:新華網)  供銷合作社是國家推進「三農」工作、直接為農服務的合作經濟組織,只有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始終踐行為農服務宗旨,持續推進改革創新,不斷提高為「三農」服務的綜合能力,才能為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脫貧攻堅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建強人才隊伍體系。
  • 建強築牢基層戰鬥堡壘 打造鄉村振興黨建引擎
    賓陽縣通過出臺系列有效舉措,激發基層黨組織在鄉村振興工作中的引領推動作用,不斷在鄉村振興中展現組織工作新作為,賓陽縣的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健全機制強隊伍 打造鄉村振興主力軍   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主心骨」。
  • 強農惠農!東莞開展農業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活動
    近日,2020年東莞農業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服務活動在東莞市現代農業科技園農業科普展示溫室舉行。 現場展示了東莞市強農惠農政策,推介了東莞農業主導品種與主推技術,進行了農業法律法規和惠農政策宣傳、真假農資辨別知識科普、農資打假投訴受理以及先進實用農機具展示,並免費派發圖書雜誌、技術資料,贈送優質化肥、農藥、種子種苗等農資物品。活動還邀請了經驗豐富的休閒農場場主現場進行經驗分享。
  • 元江縣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
    為管好全縣10支鄉村振興工作隊,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打下堅實基礎,雲南元江縣通過參加一次現場觀摩活動、參加一次縣委農村工作會議、開展一次實實在在的調研等「三個一」措施讓鄉村振興工作隊員迅速進入角色。「澧江街道通過黨建+人居環境整治,黨員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在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亮身份、扛責任,激發群眾參與建設家園的熱情,共建美麗鄉村,我認為很好。」曼來鎮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莊志輝表示,將把這些好方法、好經驗帶回曼來鎮,讓曼來變成美麗鄉鎮。
  • 清水縣科技創新助力鄉村振興
    清水縣科學技術局立足全縣科技工作實際,緊扣「五個振興」要求,緊盯農業科技創新,加快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推廣,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鄉村振興科技工作管理。
  • 「原創」南華縣開展基層黨建「雙聯雙強」活動,探索鄉村組織振興新...
    實施鄉村振興,基層黨組織是政治優勢和根本保障。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著眼於組織振興,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在羅武莊鄉開展縣級掛包部門黨組織與村黨總支、機關黨員和農村黨員群眾「結對共建、結對幫扶」活動的基礎上,組織全縣128個機關黨支部和128個村(社區)黨總支結對聯建、3522名機關黨員和9380名農村黨員結對聯繫,深入開展以「四聯建、四聯創」「四構建、四共同」為主要內容的「雙聯雙強
  • 「資訊」魏百勇藝術館開館,攜手金田助力鄉村振興
    近日,由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金田產業發展集團主辦的「金田助力鄉村振興——魏百勇藝術館開館典禮」在濱州市香坊王村啟幕。畫家魏百勇將他轉業五年以來創作的一百餘幅畫作在金田產業發展集團與濱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香坊王村委會三方共建的黃河岸邊古村落幫扶文旅項目——香坊美術基地設魏百勇藝術館展出,讓老百姓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魏百勇的一系列獲獎作品及眾多國內頂尖藝術家的作品,將書畫作品送到最基層,使美術真正成為助力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力量。
  • 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
    今天21:00廣西衛視《八桂新風行》播出《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帶你走進廣西來賓市象州縣馬坪鎮大佃村,看文明風如何吹入鄉村,助力鄉村振興。今年以來,大佃村村委指導壯歡協會結合鄉村特點,專門創作了200多首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的山歌,供村民們傳唱,深受群眾喜愛。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在這一次抗疫戰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隨著廣西大力推進新時代文明鄉村的建設,將會促進更多的鄉村煥發新時代文明新氣象。
  • 「自貢」助力鄉村振興 大安「網紅」在行動
    1月2日,自貢市政協副主席楊玉康帶領大安網絡人士聯誼會、自貢釜溪印象、屏山在線,到四川宜賓市敘州區友泰綠色科技有限公司生態農莊開展以"網紅直播下鄉村,助力川南一體化"主題的"春見柑橘"品鑑會活動。此次活動旨在促進新媒體、新經濟、新業態融合發展,實現川南區域經濟騰飛,助力鄉村振興,通過探索"農產品+電商平臺+網紅直播",形成集種植、電商直播帶貨、旅遊、餐飲住宿一體的現代田園經濟發展新模式。活動中,大安網絡人士聯誼會、自貢釜溪印象、屏山在線及自貢、宜賓的知名網紅齊聚一堂,通過現場品鑑柑橘、短視頻展示拍攝、線上直播宣傳等,讓網紅直播文化助推電子商務進農村。
  • 威海市農林水工會: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發揮工會作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乃彰 通訊員 夏麗萍日前,威海市農林水工會召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2021年農林水工會工作,就圍繞助力鄉村振興如何發揮農林水工會作用徵求意見建議。會上,威海市農業農村局工會和威海市水務局工會結合實際,介紹了其在各自領域助力鄉村振興的主要經驗和做法;各區市農林水工會匯報了2021年工作打算,就圍繞助力鄉村振興發揮農林水工會作用提出意見建議。會議強調,各區市工會要充分認識加強農林水工會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支持農林水工會工作創新發展。
  • 我州建強「土專家」「田秀才」隊伍為鄉村振興打基礎
    為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我州圍繞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著力在「土專家」「田秀才」的挖掘、培養、回流、作用發揮上下功夫,努力盤活鄉土人才資源,為鄉村振興打好基礎。 分門別類建庫蓄源頭活水。千方百計育才強綜合素質。聚焦農業產業「六個100工程」,大力實施「百千萬」人才培養計劃,先後培育推薦26名本土高層次人才入選省「兩個計劃」,有22名科技創新人才納入省「兩類」人才培養對象。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7.2萬人次,培育認定高素質農民6682人。 政策機制保障拓發展空間。
  • 【鄉村振興】泰安市舉辦「林業技術下鄉 助力鄉村振興」志願服務活動
    【鄉村振興】泰安市舉辦「林業技術下鄉 助力鄉村振興」志願服務活動 發布日期:2020-06
  • 航埠鎮:「鄉賢回歸」,助力鄉村振興
    航埠鎮:「鄉賢回歸」,助力鄉村振興 2020-09-01 2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崑山農商銀行: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崑山方案」
    崑山農商行黨委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鄉村振興金融主力軍作用,深耕細作「三農」陣地,助力地方鄉村振興建設。近年來,該行黨委先後提出了「紅色動力」「金融衛士」等結對共建要求,期間與37家企業、40多家行政村(社區)黨組織籤署了《結對共建協議》,聯合開展了200餘次共建活動。
  • 寫好四篇文章 新泰市小協鎮助力鄉村振興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王雁彬 通訊員 肖欣欣 新泰報導 文化振興鑄「魂」。鄉村振興,文化先行。近年來,新泰市小協鎮不斷加大政策、資金的扶持,助力鄉村文化事業發展壯大,同時致力於文化主陣地的打造,建設鄉村文化人才聚集地,支持本土文化品牌發展。
  • 創新|鎮平:發展「能人經濟」 助力鄉村振興
    為破解秦巴山區集中連片貧困地區發展瓶頸制約,培育一支留得住、能戰鬥、帶不走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鎮平縣找準能人事業和縣域經濟發展的結合點,大力發展能人經濟,培育發揮本土人才在創業致富、推動發展方面的示範帶動作用,鼓勵外出人才返鄉創業,引導各類人才助力鄉村振興。
  • 海晏縣鄉村振興指導員助力「三農」「加速跑」
    按照鄉村振興計劃實施春播生產(資料照)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記者 田才 攝影報導) 激發基層人才活力,是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的關鍵。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創新建立選派鄉村振興指導員制度,目前,選派的41名鄉村振興指導員在指導基層謀規劃、穩妥推動鄉村振興有序有效銜接中,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