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尺線上熱銷成「網紅」 家長:買來只是震懾孩子

2021-01-09 福州新聞網

  廈門網訊(文/圖廈門日報記者陸曉鳳)戒尺,曾是舊時私塾裡,最為流行的震懾之寶。近期,不少市民發現,戒尺又悄悄重出江湖,在線上熱銷。銷量最好的一家,月銷售量達8千多筆;線下,旅遊景區裡,戒尺也受到遊客追捧。

  有人調侃,打手板教育又回來了?線上熱銷的背後究竟為何?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象】

  網上銷量近萬 線下多在景點現身

  記者在網購平臺上輸入「戒尺」,立即跳出上百家店鋪,銷量最高的一家,月銷量達8094筆。

  記者觀察到,這些戒尺,多數為竹製品,規格也大致相同——正面刻著《論語》《誡子書》《三字經》等古代訓誡語錄,背面刻上尺度。既有8元一根的普通戒尺,也有高達6000多元的「土豪款」。「平均每個月都會有30多個訂單銷往廈門。」一位西安的賣家告訴記者,銷往廈門的訂單還不斷增多。

  線上熱銷,線下會購買戒尺的市民並不多。連日來,記者走訪了瑞景小學、大同中學、湖濱小學、第六中學、公園小學等多所校園周邊,均沒有發現賣戒尺的商家,只有在景點附近,發現戒尺的蹤影。

  在曾厝垵,類似的戒尺被擺放在商店顯眼的位置,價格從幾元到幾十元不等。曾厝垵一販售戒尺的商家告訴記者,去年8月就開始銷售,業績一直不錯。「一次性進貨200根,一個半月就賣完了。」他說。

  【調查】

  熱銷背後懷舊居多 不少家長反對體罰

  一位從事十餘年戒尺銷售的西安賣家告訴記者,戒尺很受教師和家長的追捧。有家長買回去嚇唬小孩,也有老師買去教學。在網購平臺的買家評價中,還可以看到這樣的留言:「在手上比劃可以嚇唬孩子,起到震懾作用」「買來敲黑板,震懾搗蛋鬼」。

  熱銷背後究竟是何原因?懷舊?作為文化產品送人?記者隨機在網上發放調查問卷,收回問卷數89份。當被問及如果購買戒尺,會是出於什麼目的時,不少市民表示因為懷舊買來收藏,還有人表示買來送人,也有用來嚇唬小孩。

  在問卷中,不少家長都反對用戒尺來體罰學生。網友顏女士表示:「可以用於教學,用於體罰太過,教育應該循循善誘講道理。」還有一位老師表示:「體罰對孩子身心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影響,應該建立新型師生關係,而不是用體罰的手段。」此外,還有部分家長表示,戒尺在家裡擺著,對孩子起到威懾作用,使用過程中,不會用來體罰小孩。

  【說法】

  戒尺在手更應在心

  「現在的社會環境,老師可不敢使用戒尺。」廈門東渡第二小學校長王靜告訴記者,作為教師,使用戒尺是不合適的。

  作為一位母親,王靜認為,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講,需要這樣一把戒尺,適當地懲戒。「孩子不明白事理,需要用戒尺來強行告訴她,是非對錯,在心中樹立一把標尺。」王靜說,最好只是將之作為一種對孩子的震懾,採用「雷聲大雨點小」的做法。使用的過程中也要把握尺度。此外,對孩子的教育可以通過很多方法來實現,比如定時召開「家庭會議」,為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員制定一些規矩。「戒尺在手,更應在心,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她說。

  【連結】

  戒尺:古時教書「法器」

  戒尺,也叫作尺,是由兩塊木板製成。是舊時私塾先生對學生施行體罰所用的木板。長約25釐米,厚度達2釐米。舊時,在私塾念書,桌子旁都要放著一根戒尺。背書時,想不起來就要挨一下打,一本書背下來,整個手已經被打得紅腫。這樣的「創傷記憶」,是當時少年學子的求學經歷。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對此就有提到,先生的戒尺是小夥伴最怵的「法器」。

  晚清以來,隨著西學、新學的興起,私塾制度以及塾師亦退出了歷史舞臺,戒尺也隨之而去。

相關焦點

  • 網紅商品熱銷背後藏隱患 市民購買時需謹慎
    茂名網訊 近年來,一些網紅商品,如「三隻松鼠」堅果、「發光波波球」「網紅水晶泥」等產品頗受孩子和年輕人的歡迎和追捧,在實體店和網店都很熱銷。近日,記者調查發現,許多「90後」「00後」年輕群體是網紅商品消費的主力軍。這些網紅商品雖然花樣繁多、樣式新奇,但也有部分網紅商品屬於「三無」產品,存在著極大的安全隱患。
  • 家長注意!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特別關注
    網紅兒童平衡車銷量猛增 卻缺乏標準規範 在網上,兒童平衡車的產品網頁大都凸顯材質環保。>家長也不能買~ ▽▽▽ 01 雷射筆
  • 家長注意!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
    網紅兒童平衡車銷量猛增 卻缺乏標準規範 以下視頻來源於 央視新聞 有些網紅玩具 看起來又酷又炫超好玩 但是存在安全隱患的玩具 就算娃再喜歡 家長也不能買
  • 桐鄉家長注意!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
    網紅兒童平衡車銷量猛增 卻缺乏標準規範 有些網紅玩具 看起來又酷又炫超好玩 但是存在安全隱患的玩具 就算娃再喜歡 家長也不能買~ 01 雷射筆
  • 多款網紅玩具上「黑榜」還在賣 有孩子劃傷過臉
    原標題:多款網紅玩具上了「黑榜」還在賣!家長:我家都有網上爆款的玩具真的適合孩子嗎?學校門口掃二維碼免費發放的小禮品,質量過關嗎?遊樂場裡玩遊藝贏取的獎品,會不會有安全隱患?最近,經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缺陷產品管理中心實驗測試,多款熱銷玩具存安全隱患。然而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玩具仍然還在孩子們經常光顧的場所出售。
  • 家長注意!這種網紅玩具可能有毒!千萬別給孩子買 | 特別關注
    網紅兒童平衡車銷量猛增 卻缺乏標準規範 在網上,兒童平衡車的產品網頁大都凸顯材質環保。就算娃再喜歡 家長也不能買~ ▽▽▽ 雷射筆
  • 家長注意!這網紅玩具千萬別買,2歲深圳娃因它進了ICU!家裡有的快扔掉
    各位小夥伴下面這款風靡全城的網紅玩具你玩過嗎?它的名字叫做——巴 克 球有一些深圳家長為了提高自家寶貝的動手能力會選擇購買此種玩具來開發孩子的智力也有很多深圳娃對它愛不釋手但其實這種網紅玩具暗藏危險!看完片子,媽媽後背一陣發涼:「這些小球……怎麼像是之前買的玩具?」原來,媽媽在網上看到網紅玩具巴克球,覺得好玩又益智,所以給小靜哥哥買過。
  • 暖男小學保安成網紅:幫孩子繫鞋帶 認出畢業回校生
    因為能夠記住全校千餘名學生的名字,還有家長的車牌,這位被孩子們稱為「段叔叔」的保安成為「網紅」,甚至被網友冠以「最強大腦保安」的綽號。昨日,本報記者來到學校對話這位「網紅保安」,了解到他的「神奇」背後,是日常工作的認真與用心。
  • 這些網紅滑板車被央視曝光,安全性能不過關,家長快回去自查
    」事實證明,黑心商販沒有良知,他們尋找到了下一個目標——兒童滑板車,多數家長仍不自知!這些網紅滑板車被央視曝光,安全性能不過關,孩子多半會受傷提到孩子最喜歡的網紅玩具,平衡車肯定榜上有名!不過,自從兒童平衡車被曝出增塑劑超標後,孩子就尋找到了替代品——兒童滑板車。★兒童滑板車成孩子新「標配」現如今,許多孩子出去玩,或者去幼兒園時,腳下都會踩著滑板車,玩得不亦樂乎。其實,雖然兒童滑板車是網紅玩具,但是它給孩子帶來的益處不少。
  • 危險的網紅……
    在塘紅鄉這個偏僻的小山村,很多年輕人因為家境貧窮,大多會輟學外出打工。在14歲那年,孟煥輟學去廣東闖蕩,但沒幾個月他便厭倦了工廠裡流水線的生活,回到了村裡待業。2016年,孟煥無意中拍的短視頻上了熱門,湧來的私信和讚美讓孟煥萌生了專心拍短段子的想法,他叫上身邊同齡的玩伴一起走上了創作短視頻的道路。
  • 為了當網紅,小學生偷拍媽媽生活照:父母是孩子沉迷網絡的推手
    有韓國媒體爆出,國內的小學生之間出現了偷拍媽媽的熱潮,不只是普通的照片,而是各種生活照,還附上"媽媽偷拍"的字眼。而這些小孩子拍照的動機只是為了博人眼球、引人注目,希望能藉此上位,成為網紅。看到這,我們都驚訝為何孩子如此崇拜網紅呢?
  • 你給孩子買暖手蛋了嗎?這個6歲男童被燙傷了
    楊女士說,據她了解,除了這種暖手蛋,市場上還有一種替芯式暖手蛋,也是冬季網紅暖手神器,但同樣有風險。驚 險才裝的熱水突然噴出「放在手裡像個微型皮球,抱在手裡非常暖和。」楊女士說,她看到同事朋友圈中曬出給上初中的孩子買的暖手蛋後,便也給自家6歲的孩子買了兩個。
  • 這些「網紅」玩具會傷人,家長慎買!
    兩歲的女兒最近經常肚子疼,家長以為是腸胃有問題,結果送到醫院檢查發現,女孩體內有4處腸穿孔。家長既害怕又不解,為何孩子會腸穿孔?原來家裡有一款名為「巴克球」的磁性珠子玩具被女孩誤吞,醫院最終通過緊急手術將磁珠從女孩體內取出……這是最近媒體上的一篇報導,這家醫院最近一個多月收治了7例誤吞巴克球的患兒。
  • 孩子玩暖手蛋被燙傷 你還買「暖手神器」嗎?
    氣溫已經降至零下,擔心孩子手冷,市民楊女士給孩子買了兩個注水式暖手蛋,沒想到其中一個暖手蛋的封口沒封好,開水燙傷了孩子。「太危險了,他把玩的時候密封蓋就鬆了。」楊女士說,除了這種暖手蛋,市場上還有一種替芯式暖手蛋,都是冬季網紅「暖手神器」,都有安全隱患。
  • 這款網紅玩具千萬別買!
    一款宣稱可護眼、健身的玩具「回彈軟軸桌球」最近在網上爆火受到不少家長和孩子的追捧暑假到了很多家長打算買給孩子玩希望可以打發假期時間接診的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荊俊傑檢查後發現,軟軸刺入造成了小美開放性顱腦損傷、顱內少量血腫、左眼眶上壁骨折伴左眼眶周圍軟組織挫裂傷。因出血量不多,沒有明顯的腦脊液漏出,故無需手術,醫生給予保守治療。「太驚險了,萬幸不鏽鋼軟軸只是從眼球邊上擦過,沒有造成眼球破裂,但還是出現了玻璃體積血,孩子後期視力可能會受影響。」荊醫生說。
  • 孩子只要最新款家長硬頭皮買,智能手錶成攀比工具
    架不住孩子們的軟磨硬泡,家長紛紛為孩子滋生出的攀比現象買單。對此老師和專家表示,家長應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及時消除攀比心理。 兒童手錶個個都不便宜 智能手錶既能避免孩子過早接觸手機,又方便與孩子隨時聯繫,成為不少家長開學後必買的學習裝備。
  • 這款網紅玩具千萬別買!直接插入腦袋,3齡童顱腦損傷
    」「玩了兩天固定的地方就鬆了」……網友評價福州一位購買過該玩具的寶媽江女士說,自己買來玩具的第一天,玩具上的桌球就掉了,「還好當時我就在寶寶身邊,要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已購買家江女士表示,玩具買來第一天,桌球就脫落了對此,荊俊傑醫生提醒,幼兒自我保護能力有限,父母給孩子選擇玩具時應慎重,特別需要注意組裝和能拆卸的玩具,避免給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危險和傷害。孩子玩遊戲時,家長應在旁邊看護和陪伴。
  • 這幾類玩具已上「黑名單」,危害孩子健康,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這幾類玩具已上「黑名單」,危害孩子健康,家長們一定要注意。身為父母責任重大,因為從你懷上他的那一刻開始,未來的幾十年,都要對孩子負責任,畢竟那是你的心頭肉。但如今,很多家長因為寵愛孩子,所以孩子要什麼就買什麼,尤其是玩具,可是卻忽略了安全健康的問題。
  • 戳進眼睛,直插顱腦…網紅奪命兒童玩具又來了!你家有孩子在玩嗎?
    疫情期間,二寶爸寫過一篇推薦室內運動神器的文章《快遞迴歸正常,這些陪娃宅家運動的神器都可以買!起!來!了!| 二寶爸淘貨》,其中有一款是我自己買了和姐弟玩過的「家用桌球訓練器」。
  • ...玩蹦床摔成癱瘓,監控曝光可怕一幕:這些網紅遊樂設施正在毀掉孩子
    室內網紅遊樂項目  到底有多危險?  在「網紅」產業盛行的今天,「網紅遊樂設施打卡」成了遛娃必做的事情。  因為是新興事物,國家還沒有相關的條例、標準來規範,於是,就成了商家「看心情」的地帶。  記者買了市面常見的、價格不一的三種海洋球,分別進行測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