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足球這項傳統的體育運動起源於中國,後來現代足球在英國得以成型和發展,但在我國看來,籃球的普及度大大高於足球,而且在職業賽事上足球並未在國際上取得較好的成績,因此很多人不認可足球可以作為我國的第一運動。
中國註冊球員數量到底有多少人呢?
這個數字,一直是很多媒體人士和球迷朋友們心裡的一個謎,多年前FIFA曾稱中國足球人口可以達到2600萬,不過這個數字應該是根據中國的人口基數來計算的,實在無法以此為準。根據中國足協提供的數字,2013年中國足球註冊職業球員估計只有3萬多一點,2017年的職業、業餘球員總數大概有8萬人。相對於歐洲動則上百萬的足球註冊人口,我國雖然總人口眾多,但職業球員相比來說實在少得可憐。
中超16支球隊都分布在哪些省份?
廣東省以3支中超球隊排名首位,山東、上海、河北並列都有兩隻球隊。當然,這樣的數量分布也因為天津天海俱樂部的解散導致深圳佳兆業俱樂部遞補升入中超。如果按2019賽季結束預計2020賽季的中超球隊名單,則廣東、上海、山東、河北、天津,五地並列擁有兩支中超球隊。
搞足球要花大錢,經濟發展好的城市踢球的人也多?
近日,中國足協公布了三級聯賽準入名單,因天海俱樂部解散,深圳佳兆業成功遞補中超;此外蘇州東吳、江西聯盛、四川九牛與崑山FC遞補中甲。下圖是2020中國足球三級職業聯賽的球隊分布。從圖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江蘇省是擁有職業球隊最多的省份,其餘兩名是山東、廣東,再之後為北京、上海、河北、湖北、陝西。
安徽、福建、海南、甘肅、青海、寧夏都沒有自己的職業足球俱樂部。有網友說這一圖可以窺出地區經濟發展狀況,雖然經濟發展情況確實對地區足球的發展有積極影響。但也不盡然,比如福建的經濟發展水平也很高,多年來也沒有穩定的足球隊,或許只是當地人民不喜愛足球這項運動,因此也就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
江蘇、山東等省份職業球隊多,足球發展就強嗎?
首先來看江蘇,「一超四甲雙乙」七隊的江蘇像是迎來了職業足球新的裡程碑。而又因為江蘇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和近些年經濟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經濟基礎的紮實也註定了有更多資本可以拿出來投入職業足球。通過政策的推動、足球場的建設、對於各地俱樂部的財政支持和龍頭企業的帶動,截止到2018年下半年,江蘇全省的各級各類業餘賽事隊伍數量就已超過1000支,打造了完善的職業版圖,參賽人數近萬,觀賽人數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健全的社會足球競賽體系。
再來看山東,提到山東足球,接著就能想到山東魯能泰山足球俱樂部的青訓,山東足球的進步,離不開山東魯能青訓。不誇張的說,魯能足校培養出了一大批中國足球現在和未來的足球人才,非常多的國腳。都說青訓是根基,那麼魯能足校這個點在二十年前就已經找對了,只要堅持下去,一定會獲得非常豐厚的回報。
小結
在中國真正踢球的有多少?哪個省份踢球人最多?或許這個問題沒有經過數據調研很難得出具體的答案,不過近些年我們可以看出喜歡踢球的小孩越來越多,他們遍及在各大城市。有些經濟發展程度並不高的地區也可以看到小孩子們在泥土地裡踢皮球。雖然也許他們成不了專業球員,但足球這項運動,一旦愛上,很大概率就會一輩子都熱愛這項運動。
衷心祝願在中國喜歡足球熱愛足球的人越來越多,競技體育的發展在於它的參與人口,我們期待中國足球能夠有更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