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萬仙陣的故事,是《封神演義》用
第八十二回 三教大會萬仙陣
第八十三回 三大師收獅象犼
第八十四回 子牙兵取臨潼關
三回篇幅講的一次封神時代,神仙世界發生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精彩戰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誅仙陣之後,通天教主的截教調動了更大的軍事力量,與老子元始的闡教,接引準提的西方教組成的特別利益聯盟,進行了一場慘絕人寰的萬仙陣大決戰。
萬仙陣戰役由通天教主的截教一派所布的陣法命名。
戰爭從截教的馬遂和闡教的黃龍真人擦槍走火開局。
先後經歷了準提釣鰲,三大士收獅象犼,接引屠龜,圍剿金靈,教主對決,諸神黃昏等著名戰鬥。
戰爭規模之大,規格之高空前絕後。三教的總裁,高管悉數參戰。
最終結果令人唏噓不已。
以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為首的闡教全須全尾,毫無損傷,十二弟子完成殺劫,重歸仙位。所謂殺劫,就是指幸福的時間太久了,日子過的太乏味,需要一點激情,來調服心中的獸性。
以接引道人,準提道人為首的西方教,賺的盆滿缽滿,兩個人的投入,無數人的西歸,空手套白狼,一本萬利。
以通天教主為首的截教,就有些悲催,二代三代弟子是死走逃亡傷,核心組織摧毀。大家用血的代價終於爭取到了其實早已內定的神位,以配合人的命天註定的教科書定理。
萬仙陣是封神演義中最為激烈精彩的故事,但是動靜不小,名氣不大,特意詮釋這段的美術作品也並不太多。
看看藝術家們是如何描繪這場戰爭的。
九軒版的萬仙陣堪稱封神畫界的好萊塢大片。
造型精緻,場面宏大,特效逼真是本冊的三大特色。
這是老子和元始天尊在查看敵國陣圖。
現代的表現技法和傳統的道的空靈完美結合。
呈現出巨大的空間感,和深邃的神秘感。
儼然是闡教的獨立日之戰。
不過嚴格的說,這幅圖到底是誅仙陣,還是萬仙陣我沒有搞清楚。
三大士圍剿金靈聖母。
金靈的鬥姆真身簡直驚豔,三頭六臂,九豬御車,縱橫捭闔。
對比原著的描寫:
只見三大士面分藍、紅、白,或現三首六臂,或現八首六臂,或現三首八臂,渾身上下俱有金燈、白蓮、寶珠、瓔珞、華光護持,金靈聖母用玉如意招架三大士多時,不覺把頂上金冠落在塵埃,將頭髮散了...
足見三大士的形象弱化了,反之金靈則大大加強。
廣成子祭起誅仙劍,赤精子祭起戮仙劍,道行天尊祭起陷仙劍,玉鼎真人祭起絕仙劍,數道黑氣衝空,將萬仙陣罩住,凡封神臺上有名者,就如砍瓜切菜一般,俱遭殺戮
接引道人在萬仙陣內將乾坤袋打開,盡收那三千紅氣之客,有緣往極樂之鄉者,俱收入此袋內
子牙祭打神鞭,任意施為。萬仙陣中又被楊任用五火扇扇起烈火,千丈黑煙迷空,可憐萬仙遭難,其實難堪。哪吒現三首八臂,往來衝突。玉虛一幹門下,如獅子搖頭,狻猊舞勢,只殺得山崩地塌
金鐘響,翻騰宇宙;玉磬敲,驚動乾坤;提爐排,嫋嫋香菸龍霧隱;羽扇搖,翩翩彩鳳離瑤池。奎牛上坐的是混沌未分、天地玄黃之外、鴻鈞教下通天截教主
元始天尊對左右門人曰:「今日你等俱滿此戒,須當齊入陣中,以會截教萬仙,不得錯過。」眾門人聽此言,不覺歡笑,吶一聲喊,齊殺入萬仙陣中
老連堂版萬仙陣也是獨立成冊,非常精彩。
和九軒比較來看,技法更多繼承老傳統,沒有使用特殊的視效技巧。
大場面也更多的分割成小情境來表現。
通天教主看見準提,怒衝面上,眼角俱紅,大呼曰:「準提道人,你今日又來會吾此陣,吾決不與你幹休!」準提道人曰:「烏雲仙與吾有緣,被吾用六根清淨竹釣去西方八德池邊,自在逍遙,無罣無礙,真強如你在此紅塵中擾攘也。」
這張圖充分體現了正面人物的高大和反面人物的卑微。
可是... ...
通天教主著了急,祭起紫電錘來打老子;老子笑曰:「此物怎能近我!」只見頂上現出玲瓏寶塔,此錘焉能下來。
針對封神演義的這種描寫我一直有個疑問,假如是老子祭起一物來打通天教主,此物能否近他?
老子,元始,接引,準提四位教主籤訂雅爾達協議。
從接引,準提的造型上可以看出老連堂和九軒人物設計思路上的一個差異。
九軒版,佛教人物按佛教形象畫。
老連堂按原著描寫畫。
兩種設定各有側重,各有優點,各有市場
三大士法身。
龜靈殞命
浙版一如既往的寫意風格。
萬仙陣沒有獨立成冊,是《武王伐紂》的一部分。
教主駕臨
眾仙來到。天上顯現神奇的星圖。
文殊廣法天尊收獅子
普賢真人收白象
龜丞相聖母現形
唯美!
金靈!
這幅圖的主題是,在佛前,我悔過。
上海版中萬仙也沒有獨立成冊,是《孟津會諸侯》的一段。
鑑於畫風原因,我就不多說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