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陳靖斌 鄭炳巽 廣州報導
廣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於2020年2月3日下午舉行廣東疫情防控發布會,通報全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最新情況。截至2月3日12時,廣東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725例,其中有14例已出院。
面對即將到來的返工潮,廣東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張慶宏表示,將從廣泛發動群眾、組織健康排查、做好衛生保潔、開展宣傳教育以及排查化解矛盾糾紛5個方面推進基層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
《中國經營報》記者近日走訪廣州各區發現,不僅公共運輸場所加強了防控措施,在城中村,出入人員不僅需隨時記錄體溫,還需憑證通勤。而在佛山的居民社區,也加強了體溫測量工作。
5方面重點推進
「能不能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關鍵在末梢,成敗看基層。基層的重點在農村、在社區、在網格。網格化管理是社會治理的重要措施。」在新聞發布會上,張慶宏表示。
目前,疫情防控進入到了關鍵階段。隨著返工返校潮的到來,廣東省疫情防控即將迎來更加嚴峻的考驗,記者從省交通廳的實時監控數據發現,目前廣東已進入返工返校潮。
根據《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實時監控的數據顯示,截至2月3日當天18時,廣東省日遷入人數達125萬人,日遷出人數68萬人,淨遷入人數為57萬人。
張慶宏表示,將從廣泛發動群眾、組織健康排查、做好衛生保潔、開展宣傳教育以及排查化解矛盾糾紛5個方面把基層疫情防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認真落實『網格化』疫情防控措施,突出抓好農村這個薄弱環節,最大限度地把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
在廣泛發動群眾方面,張慶宏稱,要發揮鄉賢理事會、老人慈善會等民間組織作用,充分發動群眾、依靠群眾,讓儘可能多的群眾參與到疫情防控工作中來,真正做到人人參與、群防群治。
在組織健康排查方面,張慶宏表示,對來自疫區或去過疫區人員進行健康登記,密切觀察健康狀況;對密切接觸者,協助落實居家醫學觀察措施,配合疾控機構做好追蹤管理;對發熱、咳嗽,疑似感染人員,立即報告衛健部門,並協助送醫檢查。
在做好衛生保潔方面,張慶宏則表示,要重點對網格內的市場、車站、廣場等重點場所,路邊、橋邊、屋邊和公共運輸工具等重點部位進行清潔消毒,阻斷病毒傳播途徑。
在開展宣傳教育方面,通過村(社區)大喇叭、標語、村(居民)微信群等廣泛宣傳防疫知識,引導公眾做好個人防護,引導群眾正確對待政府採取的疫情防控措施,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消除群眾恐慌情緒。
而在排查化解矛盾糾紛方面,應及時排查化解因疫情引發的涉旅行出遊、餐飲服務、商業經營、勞動勞務、房屋租賃等糾紛,維護社會穩定。
基層已加強防控
記者走訪發現,廣州在各個領域做了相應的防控工作。其中,在天河客運站的每個入口處,均設置了體溫測試點。而旁邊的地鐵站入口,乘客除了需要將行李過安檢外,也同樣需要經過體溫測量方可進站。地鐵入口安排了多名工作人員同時工作,一定程度減少了乘客排隊進站的時間。
記者通過走訪天河區部分城中村發現,村子的入口均設置了路障,現場有多名工作人員對進村人員進行實名登記,進村人員不僅需要登記姓名、住址、身份證號碼和測量體溫,還需要填寫一張有效期10天的出入憑證。「接下來進村需要同時提供身份證和這張憑證。」現場的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之後的每次進村,都需要再次測量體溫。
廣州城中村對返穗人員進行體溫檢測與實名登記 鄭炳巽/攝
同樣,佛山亦加強了防控工作。佛山世博廣場一名負責防疫工作的安保人員告訴記者,這裡每天需要登記測量體溫。他透露,世博廣場有七八名湖北武漢籍人士,近日來檢測無一人發燒。「七八名武漢人都是因為疫情沒回家在這裡過年的,現在連發燒的人都沒有。」
據了解,近年來,政法綜治部門按照一個網格300~500戶1000人左右的標準,已在廣東省25932個村(社區)共劃分140005個網格,配備了177384名專兼職網格員。
而在這場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疫工作中,各級政法綜治部門發揮基礎網格精細化、接地氣的優勢,牽頭組織整合網格員、基層醫務工作者、社區民警、聯防隊員、社工、志願者等力量,全面實行網格化、地毯式管理,將防控措施落實到戶、到人,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編輯:趙毅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