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道教太歲神的基本認識

2021-03-01 龍虎山道教

 2017年丁酉年值年太歲為唐傑大將軍

 

祈福知識

新春正是一年之始,萬象更新的時候,因此很多人都會去不同的廟宇參神上香,祈福許願,希望是年順景,事事亨通。特別是犯太歲者,更需要恭請太歲陰陽符進行配帶及服用,祈護一年康泰順遂。

 

犯太歲的屬相

公元2017年丁酉歲次。酉和卯,屬雞坐太歲屬兔衝太歲,生肖屬雞、屬兔者,需要安太歲,其他生肖者可以參與新春祈福轉運法會活動。

關於太歲符

生肖屬雞、屬兔者明年是不利之年,所以需要安太歲,求得開年事事順利,萬事大吉。 

所謂犯太歲之人就得在廟堂安奉太歲符牌幷恭請太歲陰陽符進行佩服。

我們常說的太歲符,其實分為六十太歲陽符與六十太歲陰符。六十甲子年中,每個年份都分陰陽年,陽年出生為陽男陽女,陰年出生為陰男陰女。黃紙朱符為陽,用於陰年出生的信士。黃紙墨書為陰,用於陽年出生的信士。

太歲神

在道教經籍中,太歲神都同三清四御、玉皇、太乙等神靈排列於上。太歲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因為引導時代進步和説明民眾生活的需要,都曾經降生人間,並且因此有了像管仲、楊信等等的名號。也因此有了以地司太歲殷郊元帥為首的六十甲子太歲一稱。

目前已經知道六十位太歲神的傳略來說,有的太歲神是忠於祖國的使臣,道中道道教網有的是守衛疆土的將軍,有的是清正廉潔的縣官,有的是一心為民的史役,有的是路不拾遺的君子,有的是守身如玉的隱逸。因此,六十位太歲神都是道教倫理的典範,也都是道教徒為人處事的榜樣。

如果,我們在拜太歲的同時,能夠認真學習太歲神的神跡,接受神靈的教化,那麼就能夠把握自己的運勢,為大眾也為自己創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安太歲的意義何在

 下面會逐一介紹。

 俗話說:「太歲頭上動土」,意思是說在太歲出現的地方或者太歲的方位上不能破土興建。如果動了土就會帶來災禍。

 後來,民間就誤以為太歲是一個專門懲罰人的神靈,碰到了「太歲」,就會招致橫禍。

其實,這樣認識太歲是錯誤的。那麼,什麼是「太歲」呢?

 

太歲知識

太歲原來指的是人的肉眼看不見的歲星。在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中間,歲星指的是木星,木星是人的肉眼看得見的。

木星由西向東沿著黃道運行,每十二年一個周天。於是,黃道就等分為十二份,各以十二支來命名。

看不見的太歲是與歲星相反方向運行的,配以十幹,以太歲所在的位置記年。將歲星和太歲星的記年結合起來,就有了甲子年,乙丑年等等的記年,也就有了甲子和乙丑等命名的太歲神靈的名號。

 

何謂「太歲神」

太歲神就是主管太歲神星的神靈。因為用幹支紀年的方法,每六十年一個迴圈,因此,太歲有六十,太歲神也有六十位,各以太歲命名,稱甲子太歲,乙丑太歲等等。六十位太歲的總稱就是太歲神。

世界上每個人出世,時刻都要面對二位太歲神。一位是「本命太歲」,就是出生之年的太歲。例如:生於1971年的人,因為1971年是辛亥年,他(她)的本命太歲就是辛亥太歲葉堅大將軍。人的出生之年是不會改變的,因此本命太歲主管你的生死壽夭,流年命運,伴隨著你度過一生。

另一位是「值年太歲」,又稱「當年太歲」、「遊行太歲」,就是你眼下生存之年的太歲。值年太歲隨著你的年齡的增加,每年都發生變化,主管當年的運勢和流年。例如:2004年是甲申年,值年太歲就是甲申太歲方傑大將軍,2005年是乙酉年,值年太歲就是乙酉太歲蔣崇大將軍。

 

為何要「安太歲」

 太歲神是年歲之神。道教經籍中說,太歲神主管人的「本生身命之災」和「流年臨犯之厄」。這就是說,人的一生的吉兇禍福是由太歲神主管的。人的每一年的健康或者疾病,每一年運氣的順當或者不利,也都是由太歲神處理的。

 因此,我們安太歲就是為了祈求太歲神護佑自身身體的健康平安和流年的大吉大利。一般安太歲都按排在農曆春節的日子裡,目的就是為了希望在值年太歲當值的年月裡,獲得太歲神的關懷。

同時,對於本命之年的人來說,也是提醒自己,在本命之年小心謹慎,遵紀守法,多做善事,注意冷暖,避免觸犯太歲神,給自己帶來疾病和災禍。所以每年春節很多信眾去廟宇安太歲,到道教宮觀裡去祭拜本命太歲和值年太歲。

 

何謂「犯太歲」?

所謂「犯太歲」,按照堪輿家們的說法,就是同值年太歲的方位相刑、相沖的方位;按照命相家們的說法,就是出生之年的幹支同值年太歲的幹支相刑、相沖的年齡。例如:申年出生的人逢到值年太歲也是申太歲,就是相刑。生肖屬蛇的逢到蛇年,就是「相刑」。就地支而言,子午相沖,醜未相沖,寅申相沖,卯酉相沖,辰戌相沖,巳亥相沖,等等。「相沖」的幹支,一般都是數六,因此,人稱「六沖」。

`犯太歲的人,同值年太歲的方位和紀年幹支都處在對抗的地位,因此,極其容易遇災得禍,所以,在這一年中,更應注意萬事小心,保護健康。

太歲神並不是一個專門懲罰人的神靈,而是一個主管人的吉兇禍福的神靈。因此,人的吉兇禍福並非是因為觸犯了太歲神的結果,而是人的先天的命運和後天行為共同造就的。

無論人的先天命有多麼不濟,道教《西昇經》說,「我命在我,不屬天地。」只要我們行善積德,努力奮鬥,主管流年的太歲神自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冥冥之中自然會護佑我們。反之,太歲神自然也會分毫不差地給人以懲罰。所以,只要我們每年誠心祈拜太歲神,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辦事,處處奉道行事,善心待人,太歲神就一定會護佑我們的。

 

春秋道人(羅文)

 

相關焦點

  • 生活小百科:安太歲
    古人觀測天象,以為天體運行六十年為一週期稱為「一甲子」,道教進一步把祂們具像化成為六十尊元辰星宿神,每尊輪流掌理人間禍福一年,稱作「值年太歲」。民間相傳若所屬生肖與當年之太歲相沖,即需在新年開春期間,祭拜太歲以求一年的順利、平安,這就叫「安太歲」。方法是到廟裡繳交一定的奉獻金,由寺廟統籌代理犯太歲者行善事積功德,以達到趨吉避兇的目的。
  • 2021年辛丑年拜太歲法會公告公歷2021年1月28日「臘月十六」
    每到年底,命犯太歲的信眾都會來廟裡拜拜;時至今日,「太歲當頭坐、無災必有禍」這句話被更多的人所熟知理解,近來更是有諸多外來宗教也模仿道教,舉辦拜太歲法會,這表明瞭無論何種宗教或民間信仰都對道教專有的太歲神靈推崇有加
  • 2020年庚子鼠年最詳盡拜太歲儀式
    太歲神,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 「歲星」、「大將軍」等,也就是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太歲神計有六十位,每一位太歲都有祂的姓名,順序值年,周而復始,循環不息,從甲子年的金赤大將軍至癸亥年的虞程大將軍,依六十甲子輪流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故又稱「值年使者」或「值年太歲」。古書云:「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
  • 2018年戊戌狗年最詳盡拜太歲儀式
    太歲神,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
  • 2021年辛丑牛年最詳盡拜太歲儀式
    如果哪位有進行儀式的,請記得冬至前後還神太歲神,本為道教的星辰尊稱,簡稱為「太歲」,或稱為「歲神」、「歲君」、 「歲星」、「大將軍」等,也就是年神,是諸神之中最有權力的年神,掌管人間一年的吉兇禍福,統攝眾神,有「年中天子」之稱。
  • 命理 2017年4個犯太歲生肖,有你的生肖嗎?
    」傳統認為,每年都有一位神掌官當年一切凡間事務,這位就稱為太歲。太歲共有六十位,即可於六十花甲年輪流當值。道教在太歲的稱謂上均賦予「大將軍」封號,全因為太歲大多是武將出身。每位神情有別,手執法器不同,原來是暗示該年運程。如太歲持筆,代表會政治變動;若持武器,即要更努力向上今年太歲鄔桓大將軍手持仙草,據說一些偏門行業的財運較差。 俗話雲:「太歲頭上動土」,在命理學上是指出生生肖與當年太歲年份出現值、刑、沖、破、害的現象,便稱為犯太歲。
  • 本命、元辰與太歲是一回事嗎?
    縱觀當下,每值歲末春節,許多地方都在用禮鬥儀來「拜太歲」「謝太歲」不說,還將六十位值年太歲神稱作「本命神」,一些地方亦有將供奉「太歲」的殿宇稱作「元辰殿」或「本命殿」者。首先,將「元辰」「本命」用以稱謂「太歲」不知起於何時,思其緣由,應是時人將「六十甲子元辰」與「六十甲子太歲神」概念混淆而致。在解釋「元辰」「本命」概念之前,我想先引據手頭上現有的文獻,說明一下關於「本命日」的問題。
  • 道教信仰的神和仙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她深深根植於中國古代社會和文化土壤之中,具有鮮明的民族色彩,道教關於神仙的信仰是道教最原始,也是貫徹始終的信仰。《三天內解經》中說:「老子主生化,釋迦主死化」,將神仙信仰視為道教與其他宗教的最大區別。  道教不是一神教,而是信奉以三清為主神的多神教,道教龐大的神仙團體,構成了道教理想的世界。
  • 道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3、道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 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和修行的終極目標。圍繞著這一核心,在其發展演變過程中逐漸形成了教理教義。任何一種宗教都有信仰,對信仰的闡述即為教理。為方便宗教徒對教理的把握,在教理基礎上,總結出簡明扼要的幾個字或幾句話,便於教徒記誦,作為指導教徒的日常修持稱為教義。這些教義能契合於所有教理,並不與教理有矛盾衝突(陳攖寧)。
  • 道教神系
  • 道教神祇——馬勝元帥
    比如「道教之音」一節目就是首屈一指的問題戶,他說擇要的馬元帥如下職權:此說出自哪裡?在臺灣道教,由沈武義帶頭創作,臺灣高雄道德院發行的《道教神仙譜系》(下冊)一書中由來,可以說「道教之音」一節目,抄襲其說法,況且說法不正。更加模糊了道教神員形象,而加深了小說形象。本來是不打算講的,但由於討論群眾提議較大,所以打算以此專題,把問題找到方向和所在。
  • 破譯:道教基本教義中的中國符號
    道教基本教義中的中國符號(圖片來源:資料圖) 道教(Dào Jiào):是以「道」為最高信仰的、具有中華民族文化特色的本土宗教。是中國人的根蒂,是東方科學智慧之源,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教義,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尊道貴德、清靜無為、齊同慈愛、抱樸守真等理念不僅對中國人的文化、思想等有著深遠影響,對於解決當今世界面臨的諸多問題也具有深刻的借鑑意義。 從道教的基本教義中,我們看到最純正的中國符號。
  • 【過年攻略】麥玲玲:攝太歲正月初八最佳
    2017年雞年,雞、兔、鼠、狗4個生肖均犯太歲,玄學家麥玲玲提醒,屬雞者應留心身體健康,屬兔要注意做事多變化,鼠及狗則易影響人際關係。要攝太歲化解,正月初八、初十及十六都是好日子。犯太歲者,即出生年的地支與流年地支不配合或有變化。來年是丁酉雞年,屬雞時值本命年犯太歲,兔是相沖年沖太歲,狗是害太歲,鼠則是刑太歲。
  • 【科普】關於道教祥瑞正神-狐仙娘娘
    靈狐得渡,有靈有應狐仙乃道教正神,經由第三十代虛靖天師所封,在道教祖庭江西龍虎山嗣漢天師府設有狐仙堂,並在天師祖廟設有狐仙樓。狐仙修成功德,位列仙班,不僅是天師的護法,也和歷代天師有著至深的因緣。後來,朱元璋命張宇初天師編篡《道藏》,當時交通不便,搜集經典十分困難,兩位狐仙還為此走遍全國的名山宮觀,協助搜集到許多上古失傳的經典,於是才有了流傳至今的道教寶典《道藏》。
  • 道教有分身法術嗎?道教的陰神和陽神
    在神話傳說中我們常常聽到「分身」這個詞,不管是東方神話還是西方神話,其中的「分身」好像都是通用的,道教典籍中並沒有明確的提到「分身」這個詞,但是說到了陰神和陽神,那麼陰神和陽神究竟是什麼呢?什麼是出陰神?什麼是出陽神?
  • 【道教通俗談】閔智亭:道教對神和仙的信仰
    《太平御覽‧天仙》「飛行雲中,神化輕舉,以為天仙,亦云飛仙」。道教典籍中常有「神仙」、「仙人」、「神靈」等稱謂。這些稱謂,只要把以上「神」、「仙」的概念弄清楚了,這些也就自然通了。如《楚辭‧國殤》中「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大戴禮‧曾子問》中「陽之精氣曰神,陰之精氣曰靈」。道教稱「得道而神妙莫測的人」為「神人」。如《莊子‧逍遙遊》說「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又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乘雲氣、駕飛龍,而遊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千歲厭世,去而上仙,乘彼白雲,歸於帝鄉,三患莫至,身常無殃」。
  • 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道
    1.道數的基本信仰也是「道」然而,它卻是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待「道」的。2.道「是「神秘之物,靈而有信「,「為一切之祖首,萬物之父母「。3.道教的早明經典《太平經)描述說:「夫道何等也?萬物之元首,不可得名者。六極之中天道不能變化。天地大小,無不由道而生者也。
  • 中國道教尊神信仰的演變
    後世道教尊奉的最高神是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這是在長期歷史發展變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並定格的。    東漢時期道教出世,三張五鬥米道專奉天、地、水三官神。信道者有病須「叩頭思過」;神職人員可為病人溝通,向三官神禱告請罪。這個時候,信奉道教之人皆以三官大帝為尊。
  • 狗年犯太歲的四大生肖要注意了~~~
    因為沖太歲的影響你在工作中很容易遭受小人的暗算,使你工作起來變得很困難,但是這一年你的吉星能夠幫助你抵消災難,讓你在事業上面能夠大展拳腳,很好地發揮自身才能,所以不用太過擔心。倘若是創業人士在這一年不要試圖擴大自己的經營,很容易會有損失,你只需要經營好你目前的事業,會有不錯的結果,而且能夠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
  • 道教神系 — 土地神
    土地神屬於道教神祗中地位不高的地神,但他和人的關係是極其重要密不可分的!土地掌管並保佑著他所管轄內的所有人、動物、植物,及一切地上有靈。人們生產生活都離不開土地神。人吃的、動物吃的、植物吃的一切營養,無不來源於土地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