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的中專、中師生,相當現在什麼學歷?可以媲美211、985嗎?

2020-12-14 格子說歷史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我國古人早就對讀書有過明確的定義:發奮讀書可以改變自身的社會地位,可以改變家庭環境。20年前的中專、中師生正是一代在努力改變命運的人。

20年前的農村孩子,一旦考上中師或是中專,他們便可以上城市戶口、解決自己的口糧、進一步被分配工作、甚至可以被納入幹部編制。

中專,中師生對於那一代農村孩子而言,便是鯉魚躍龍門的機會,他們又怎麼會不全力以赴的學習呢?

能在這樣的背景下,考上中專、中師生的農村孩子,知識水平無疑是很紮實的,這些孩子的知識水平甚至超過了當下,許多211、985出身的名校生。

一、什麼是中師生?

如今的人們鮮少會知道什麼是中師?中師是中等師範學校的簡稱。80年代初期,教育事業荒廢,各地的中小學,急需大量教師人員。

於是國家決定:通過政策的引導,讓初中畢業生首選考入師範專業。初中畢業後,進修3-4年師範專業的學子,便是所謂的中師生。

這批師範出身的中學生畢業以後,將被分配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去任教。當年中師生的入學年齡普遍在14-15歲,17-18歲畢業後他們就會被分配到全國各地的中小學去任教,只有極

少一部分中師生有機會進入高一級的大專繼續進行深造。

最早一批中師生如今已經將近60歲,最後一批如今也已經快要40歲了。中師生將最好的年華給了各地中小學,給了我國教育事業,可以說他們是我國新時代教育事業的奠基者。

二、八十年代末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是中專、中師受追捧的時代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是我國大學院校錄取率最低的一個特殊時期。當時的大學院校,主要錄取的對象便是教育條件較好的,大城市出身的孩子。而中專和中師則成為了無數農村學子走出去的唯一出路。

能考上中專或是中師,對於他們意味著,可以上城市戶口,可以被解決口糧問題,進一步可以分配工作,甚至可以被納入幹部編制。但在當時中師和中專,是真心的不好考。

全國每個大縣,大約都會有過萬名考生,他們希望藉此機會來改變命運。可當年的中師,只會錄取前五十名。由此可見當年能考上中師,中專的學子是多麼的強悍。如果拿如今的學歷進行參考比較,他們的水平已經超過了許多本科生。萬裡挑50名的錄取率,放到如今,他們甚至可以被985、211等名校錄取。在當年,學子們想要考上中專,中師僅是如此嗎?當然不是。

當時初中畢業的學子想要報考中專,需要先通過預考完成篩選。名列前茅者才具備資格考中專。各地初中校的前20名,基本都去考中專了。換句話說,萬裡挑50僅僅是開始,隨後全國各地的初中尖子生們,還要再次比拼,爭取各中專院校有限的名額。

而中師因為屬於師範專業,相比起中專,要求要更加嚴格。能考上中師的學子,首先要品學兼優,是學霸中的學霸。其次考入師範後,為了適應小學教育,全面發展的要求。他們還需要針對音樂、體育、美術等學科進行強化訓練。

在當年只有考不上中專的學子,才會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去報考高中。中專學歷可以說是完全處於所有學歷的最頂端。現如今的大學生,即使你出身的學校名列,211、985等名校,你都沒有資格瞧不起當年考上中專,中師的父輩。以他們的智商和知識水平,考上如今你所在的名校,不過是舉手之勞。

另外,當年高中的錄取分數線,要比中師和中專的錄取分數線低很多。所以說:當年能夠考入中師或是中專的學子,才是全國各地最頂端的一批學霸。

三、中專、中師生到底什麼水平?可以媲美211、985嗎?

由於當年教育事業的荒廢,國家需要大量師資型人才來為教育事業奠基。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政策向有利於中師生的方向傾斜。

隨之在當年便有無數學霸,千軍萬馬勇闖獨木橋,為的便是改變自身的命運和家庭環境。本身就是全國各地的學霸,再加上後天的拼命努力。這批中專,中師生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當年的中專,中師生優秀到了何種程度呢?當年政府機關選拔人才,會直接從學校老師裡進行挑選。如今的985、211出身的名校生,畢業後能直接成為公務員嗎?

當然不能,出身985、211等名校的學生,想要成為公務員還需要進行統一的公務員考試,而當年的中師生卻不用,他們只要在校當幾年老師,就能有機會直接被挑選為公務員。

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中專生畢業後成為技術型工人,中師生畢業後直接成為教師,在他們的觀念裡這就是鐵飯碗,是不會輕易捨棄的。所以當年的中師生,從政、下海經商的只有一小部分。

即使如此很多地方教育系統依然出臺了相關規定,不允許教師跳槽,不允許地方政府機關從教師隊伍中挖人。

當年的中專生,中師生一旦畢業,地方政府就會,將他們就近分配到地方工廠或是中小學去上班。因為能進入中專,中師就已經意味著他們是技術型,師範專業的人才。所以當年的中專,中師生沒有特殊原因,都會有一份體面的工作等著他們。

現如今即使是985、211名校的畢業生,也需要面向社會,自己去找工作。這一點就能證明,當年的中專,中師生是國家急需的人才,如今大多數985、211的名校畢業生,從自身學識到國家急需的人才程度上,是無法媲美當年的中專,中師生的。

四、中專和中師從何時開始走下坡路的呢?

1992年以前,初中生考上中專和中師的難度,不亞於如今的學子們,考上985和211等名校的難度。1992年以後,中師和中專的錄取難度急轉直下,隨之而來的便出現了中師生和中專生,價值嚴重「貶值」的情況。

2000年左右的中專生和中師生,是最後一批直接分配工作的學子。2000年後中專不再給畢業生分配工作,隨後被中專錄取的人數變得越來越多,錄取條件逐漸放寬,中專生再也不是昔日的天之驕子。到了2005年左右,一些大專學校開始實行3+2模式。

中專、大專錄取學生的門檻變得更低,隨之而來的便是中專不再是初中生畢業後的首選,許多初中畢業生選擇長期學習進修的模式:考入高中—考入大學—甚至讀研。

學業周期被拉長,既說明當今社會競爭的激烈,也說明如今高中,中專畢業生,尚不具備參加工作的學識資格。二十年前的中專、中師學子一畢業,就能成為技術型工人,就能成為教師,這就說明這批學子一畢業,就具備了參加工作的學識資格。

換言之二十多年前,中師,中專畢業的學子就像是鍍了一次金一般。甚至當年中師畢業的學子,在如今的985、211等重點大學,成為在校老師,校長的也是大有人在。

結束語:

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特別是鄉村教育的發展,當年的中師生就是最大的功臣。說他們是我國教育事業的奠基人,一點也不為過。現如今考上985、211等名校的學子,最多家人會為他們慶祝一番。

但在當時一名農村學子,考上了中專或是中師,村裡人甚至是縣裡人,都會鑼鼓喧天地為他們送行。這樣一比較就能知道,在當年中專生和中師生,要比如今985、211名校出身的學子,是更被時代所重視的。

特殊的年代造就了中專生和中師生,當年的中專生和中師生也正是藉此機會來改變自身的社會地位,和家庭環境。考上中專和中師對於他們而言,意味著很多很多,由不得他們不去努力。

當年出身農村家庭的學子,一旦考上中專,中師就意味著自己將擁有城市戶口,一家人有機會到城市定居。在獲得體面工作的同時,後代也將成為生活在城市中的下一代。

中專,中師生對於當年的學子而言,是改變幾代人命運的途徑。而如今985、211的名校出身,只能讓學子們領先競爭者一步。由此可見當年中專生和中師生身份的含金量,是要比985、211名校生身份的含金量更高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0年前的中專畢業,換到現在是什麼水平?可以媲美985嗎?
    說起就業,現在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學歷,的確現在社會對學歷是越來越重視了。學歷越高,學生的就業形勢就越好,一般以本科學歷為分界點,本科及以上屬於同一個可以競爭的圈子,雖然學歷有一本二本和碩士、博士的區別,但是對一本二本的學生來說,成為碩士與博士也不是沒有可能的事情。而且對於社會上的企業來說,高端人才只需要有,不一定非要多。
  • 30年前的中專究竟有多難考?中專學歷能和如今的本科學歷媲美嗎?
    學歷無論在哪個時代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今天和30年前相比,大多數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教育資源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生可以選擇的範圍也更廣了,成績比較好的孩子可以選擇到985高校讀書,成績比較一般的學生可以到專科院校讀書。還有一些藝術類有天賦的學生可以走藝體道路。這不禁讓筆者想到了一個問題:30年前的中專學歷,能和如今的本科學歷媲美嗎?
  • 30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在什麼學歷?比現在一本厲害嗎?
    30年前的中專按學歷仍是中專。只是那時的中專錄取比例太小,所收學生多是百裡挑一的嬌嬌者。他們的智商普遍較高。隨著全民教育的提高,現在大學生錄取率也高於30年前的中專錄取率,單論學歷仍是中專,可這些人通過自學,不少人已拿到大專或本科學歷。
  • 90年代的中師、中專生,其水平如何,可以媲美現在的985、211嗎?
    處在現如今的我們,不免會去思考,當年那些中專,中師院校究竟處在什麼水平?能否和現在的985,211一流大學相提並論呢? 首先,我們來簡單說說那個時代,出一個大學生有多難。成績是不分古往今來的,你如果要進入大學,學生的成績必定是優秀的。 其次,能夠入校學習的,都是家庭條件比較不錯的,不然在當初難以承擔這數額較大的學費。
  • 你知道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
    你知道八九十年代的中專生,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說出來會讓你蕭然起敬。先說說當年考上中考是什麼待遇。當年考上中專,一旦收到錄取通知書,就立馬遷戶口,俗成「農轉非」。現在人可能對戶口這玩意兒沒什麼概念,當年可是吃皇糧的待遇的。當時還是農業為主的時代,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考上中專,即是由此可進入城市戶口的序列,再也不要面朝黃土背朝天了。關於「醜是不是醜,就是農村戶口」這方面的段子大家可以看看。
  • 中專學歷可以升本科嗎?真相大白了
    其實說真的現在社會上只有中專學歷的還真的不少,而且大部分中專學歷的人群經濟條件並不好。所以鑑於這種情況,很多只有中專學歷的人就想著通過提升學歷的方法來改變自己的命運;最近就有很多小夥伴在諮詢中專學歷可以升本科嗎?
  • 在中國985、211學歷意味著什麼?
    在中國擁有985、211學歷意味著你超過了全國95%的學歷水平,PK掉超過98%的同齡人,意味著你每年可以多賺5萬到10萬,意味著你在大城市落戶的概率增加了80%,意味著畢業之後世界500強企業都會為你敞開大門。
  • 中專學歷的單位領導,也曾是碾壓你的學霸
    中專的價值,有一道分水嶺:大約在28年前,也就是1992年之前,初中畢業生考上中專的難度,不比現在的高中生考上985大學的難度低。而在1992年之後,考上中專的難度就急轉而下,甚至呈現出「自由落體式」的「大翻轉」,中專的價值一下子出現嚴重「貶值」的狀況。
  • 二十年前中專畢業的學生,在現在相當於什麼學歷呢?
    導語:二十年前中專畢業的學生,在現在相當於什麼學歷呢?對於改革這件事情是我們國家的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了,在教育的領域上也是一樣的,那麼根據不同歷史時期,我們國家的教育政策也是不一樣的,在二十年前的教育系統當中也就出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學歷,那就是中專生其實對於在現在的中專生是什麼概念大家應該都知道,但是對於當時的中專生在現在的話,相當於什麼樣的學歷呢?
  • 大學生學歷真相:非985、211真的沒前途了嗎?
    能達到985和211的人數就更少了,今年我國應屆畢業生人數874萬,211畢業生佔比3.11%,985畢業生佔比只有1.66%。985、211畢業生佔比總結一下,站在鄙視鏈頂端的985和211以及研究生少之又少,非985、211的雙非大學生甚至沒有本科學歷的人才是沉默的大多數。為什麼說「沉默」?
  • 上學網:中專學歷怎麼考大專
    這些年來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社會人員注意到學歷的重要性,20年前我國中專畢業生還能有國家分配工作,現在的中專學歷可能只能進廠搬磚了。那麼中專學歷我們怎麼提升大專學歷呢?中專學歷可以報考『高起專』『高起本』這兩個層次來提升學歷。『高起專』高中起點升大專,學制一般為3年,快的2.5年;『高起本』高起起點升本科,學制一般是5年;『專升本』專科升本科,考生必須具備大專文憑,中專文憑不可報,學制一般是3年,快的2.5年。
  • 28年前的中專,相當於現代的什麼學歷?也許你們都猜錯了!
    其次,中專相對大學而言,門檻稍微低一些。 使得家庭條件較差的學子,既能兼顧學業,又能兼顧生活。最後,完成中專學歷,僅需要3年時間,而大學需要4年,更早畢業,更早地減輕家庭負擔。 之後,隨著社會發展,許多專業技能,通過三年時間的教授,無法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中專開設了對口高考。
  • 在幾十年前的中專學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學歷水平?
    在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我國推行了大學教育擴招的政策。那個時代的大學生無疑是特別幸運的,因為當時那種比較艱苦的教育環境下,一個家庭中能夠有一個考得上大學的就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當大學門檻放低的時候,我們就獲得了能夠進入大學讀書的機會。
  • 小學學歷報名深圳自考能選「985/211」嗎
    ,那麼小學學歷是否能夠選擇「985/211」級重點院校?0755kaoshi深圳自學考試報名網小編來給廣大考生詳細介紹一下:一、什麼是「985/211」級重點院校在某種意義上來說985院校肯定比211院校好。985院校是世界一流的大學,211是國家重點培養的大學。
  • 985、211學歷能改變命運?看到這些人取得的成就,相信你不再懷疑
    直到現在,還有些人不相信學歷可以改變命運,就連985、211這樣的中國一流大學,他們也對此表示懷疑。認為學歷有用的人多了,尤其是985、211之類的大學學歷。這樣的學校實在太少了,985隻有39所,211則是超過100所。能進入這樣一所學校的人,可以說是各個省市中學習最好的人。
  • 中專學歷可以評中級職稱嗎,不同學歷的工作年限差距多大
    當今這個社會,沒有學歷真是寸步難行!尤其是在建築工程行業工作的朋友估計應該深有體會,比如你現在想和領導提升職,想要接工程項目,這些都需要有職稱的加持,而評職稱的條件之一就是要有學歷。如果你沒有學歷的話,評起職稱來就相當困難了。
  • 中專學歷可以申報中級工程師嗎?
    中專學歷可以申報中級工程師嗎?關鍵詞:中專學歷、中級工程師最近有學員諮詢中級工程師,因為公司要求必須有中級證書才能接手項目,但是自己的學歷不高,只是中專或者高中畢業,可以申報中級工程師嗎?因為很多從事建築工程的人員,對於中級職稱年輕的時候沒有注意,隨著政策的變化,公司要求,或者給員工加薪,又或者是企業為了競標鼓勵員工積極考證,等等。
  • HR:「對不起,我們只招985.211的學生,雙非學生可以走了」
    比方說華為高層的母校大部分都是211及以上,除非你能力真的萬裡挑一,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做到萬裡挑一呢?學歷同樣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現在由於網絡的營銷,導致很多人認為高學歷的人就是「書呆子」或者「沒能力」,但實際上真正見到過學霸的人才會明白,真正優秀的人絕對不止一點是優秀的。很多人說學歷只是敲門磚,但事實上它還掛鈎著以後的升職加薪。
  • 不招非985和211本科學歷,不完美的第一學歷成了簡歷上的「汙點」
    一位女博士在武大BBS上發帖吐槽:因為本科學歷不是985、211,儘管擁有武漢大學的博士學位,求職時仍屢屢碰壁。博士文憑比不過一紙高考錄取通知書,幾年的心血和努力都付之東流。10年過去了,還在為當初不給力的高考買單。隨著高校不斷擴招,越來越多的本科生、研究生流入人才市場,2020年博士生招生突破10萬。
  • 現在還有必要去拿一個中專學歷嗎?有
    現在關於學歷的話題在任何地方都能聽到,因為現在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中都離不開學歷,應聘入職需要學歷,崗位晉升需要學歷,考取各類資格證件也需要學歷,而現在最基礎的學歷就是中專學歷。很多人會想中專學歷到現在了還有用嗎?告訴你有用,而且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