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二
在我們的印象中,銀行一向都是一板一眼、紀律嚴明的。畢竟,銀行整天都在與錢打交道,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但從另一方面來看,銀行畢竟還是一家盈利的金融機構。商家為了盈利,會推出各種優惠活動來吸引顧客消費。同樣,銀行也會通過多種方式吸引儲戶存款,包括利息的浮動。
一般來說,央行的基準利率都有明確的規定:活期存款利息為0.35%;定期存款利息分階段來算:三個月1.1%,半年1.3%,一年1.5%,兩年2.1%,三年2.75%。所以這個標準銀行不會輕易改變。但隨著央行利率市場化改革,為了吸引儲戶資本流入,地方銀行可根據情況,在央行基準利率的基礎上浮動20%-30%。換句話說,如果用戶存最高利率的三年期,最後利率可達到3.5%。
自2015年央行取消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以來,銀行在調整存款利率方面獲得了更多的自由,這對儲戶提高利率更是一個好消息。但是,與銀行談利息的標準一般都在20萬以上,也就是說,如果你在銀行的存款沒有達到20萬,你就沒有資格進行議價,只能直接按照銀行的掛牌利率來執行。對於20萬元的存款,雖然達不到銀行經理談利息的程度,但可以選擇比定期存款利息更高的大額存單。
大額存單的利率通常比央行基準利率高出45%-55%,但也有一些銀行要求存款30萬元才選擇大額存單業務。如果你去銀行辦理大額存單,恰好碰上銀行臨近季度考核、年度考核,業績沒有達成,或是剛剛放出了一大筆貸款,導致存儲壓力大,不排除銀行經理會主動和你談利息的可能性,但這畢竟是一種罕見的情況。
那麼存款要達到多少,儲戶開口跟銀行談利息,銀行才會談呢?
據銀行工作人員介紹,現在幾乎所有的銀行都可以談利息,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即使是知道的人,也不知道自己存款達到多少才有資格和銀行談利息。銀行工作人員後來說,基本上除了國有銀行,如果存款金額能達到100萬,他們就有資格談利息了,但是利率不能很高,只是說會有一定的上浮。比如本來利率達到4.125%,也許你拿到的利率就達到了4.3%這樣子,但存100萬一年還是能相差1750元。
如果存款金額能夠達到1000萬以上,那麼基本上所有銀行都可以為儲戶打開一個談利息的窗口。當然,如果儲戶不提,那麼銀行也不會主動告訴儲戶。畢竟,銀行靠這個賺錢。當然,他們希望利率越低越好。簡單明了地說,存款越多,你在銀行的話語權就越大。如果你有幾億元的存款,到銀行去存款,那銀行的行長都會親自出來接待你。各種超級VIP給你備上,逢年過節生日什麼的還會有禮物送上。所以當存款達到1000萬元的時候,別在傻傻的存定期,還是跟銀行談一談利息吧。
看到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明白了,作為儲戶,我們能否與銀行談利息,最根本還是得看你有多少錢,你存的少銀行估計也看不上眼,存得多的話銀行就會隔三差五來找你。銀行就是這樣,其本質就是一個金融機構,它也要賺錢,不然憑啥能養那麼多員工。
但是有人會說,如果我有幾百萬、幾千萬的存款,為啥還會把這些錢存在銀行?用來投資不好嗎?其實這還是主要看個人對於理財的一個觀念。有些人喜歡保守理財,而保本是首要前提。有些人喜歡風險性理財,雖然有可能贏得高回報,但也有可能賠錢。就像投資一樣,有可能幾百萬能變成幾千萬,但也有可能血本無歸。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私人銀行服務,私人銀行的年收益通常在6%以上。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把錢存在銀行並不是沒有風險的,尤其是對於這樣一筆巨額存款來說。歷史上是有銀行破產的先例,國家規定,如果銀行破產,儲戶最高獲賠的金額只有50萬。所以如果將超過50萬的錢全部存入一家銀行,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本文由大話企業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