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女子被家暴16年,可還是不想離婚:家暴只有零次和N次的區別

2020-12-23 洛子帥流域

近日,內蒙古自治區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通過了《內蒙古自治區反家暴條例》, 5月1日起施行。

現在是疫情後的復工階段,首先頒布的卻是反家暴條例,可見在疫情封閉管理期間,這大門一關,夫妻間朝夕相處,各種情緒都爆發出來了。有些人苦悶情緒無處排洩,於是舉拳嚯嚯向家人了!

四川廣元一位名叫楊月(化名)的女士,公開暴光了丈夫的家暴視頻,並坦言忍受有十六年之久。視頻中,辦公場所,一位地中海髮型的男人把女子推到,抓住一條腿拖行,女子抓住茶几,男人一陣拳打腳踢,還拉過椅子砸向女子。隔著屏幕都覺得疼!

其實,我們對於家暴並不陌生,特別是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熱映後。劇中表面謙謙君子的安嘉和醫生,在家面對妻子小南的兇殘是許多屈居在拳頭下的女人的惡夢。

19年網紅博主宇芽家暴視頻的曝光,也再一次把屏幕情節重現。「電梯裡,一個滿身橫肉,左臂紋身的男人瘋狂的拽一個躺在電梯裡的女孩,女孩裸著腳,拼命掙脫。用腳去抵電梯門,但,終究力氣不如男人,兩條腿被拎著拖了出去,迅速消失在監控裡。」

有很多人看著視頻,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為什麼不離開呢?我想大致有這幾種原因:

1

因為曾經有愛過。

女人是感性動物,很容易心軟,只要事後,他擺出一幅悔過的模樣,就會心抱期待:這是意外,他平時還是很不錯的,幸許這就是最後一次。甚至還有的女人聖母心:情緒不好也只會在最親近的人面前表露,而且他已經意識到錯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別強求什麼了,相信日久見人心,我的愛、我的好,終究會喚回他。

宇芽在第一次被打,被狠狠扇了十幾個耳光後,反應是很震驚,不敢相信!但是在對方道歉、示好,一系列操作後,「我念在是第一次,懦弱地原諒了他。」

但是,親愛的,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博士後、北京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楊寅,將從專業角度剖析過家暴的原因。

「有的人認為暴力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式。他認為暴力是有用的,可以發洩衝動,獲得權威感,操控他人,簡單有效。」

「受害人的隱忍、順從,在他看來就是暴力效果的體現,非常好。就算過後他有認錯、示好,那只是滿足他的心裡愧疚,像是對之前的暴行的免責申請。」

所以你的容忍就是對他的放縱,對自己的不負責。所以請你一定要保護好自己,不要再縱容家暴。

2

看重家庭的完整性,哪怕只是表面完整。

傳統思想影響深遠,不可能一下子就拋開接受新觀念。女人被家暴,周圍的人會同情,但提出離開,就容易被人勸說,「兩口子哪有不爭吵的,床頭吵架床尾和嘛!」「清官難斷家務事!」

你不想在別人的有色眼光和閒言碎語中穿行,只能抱著從一而終、不離不棄的傳統美德麻痺自己。

能舉案齊眉、相敬如賓,自然好啊!可若讓你卑微到塵埃裡,你真的甘心在塵埃中開出一朵花麼?就算你開出一朵花,你自己都不愛惜自己,誰會去愛塵埃中的你呢?

有了孩子的女人,更是有一種自我犧牲的心態,只為孩子有個完整的家,免得孩子在後媽手中討生活。那你有考慮過,這樣的家庭環境,會給孩子帶來多大的影響麼?這真是最好的選擇麼?

一次楊月被家暴後,當著民警的面,13歲的孩子質問父親:「為什麼?為什麼打媽媽?」惱羞成怒的父親,顧不得現場還有其他人,就要對孩子動粗。這就是你苦心忍來的環境?這到底保護了孩子的什麼?

我們一直強調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那這些一直被迫生活在暴力欺壓環境中的小孩們呢?是學會暴力還是恐懼、自卑、厭世?

之前有看到篇中學生作文:「媽媽,你不用為了我忍辱負重,這讓我感覺,一切都是我的錯,我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上。媽媽,你們離婚吧,我受不了了」。孩子的話扎得我的心生疼。

當你把不離開的理由堆在孩子身上時,你以為自己是偉大的,其實你只是感動了你自己,孩子的壓力有多大,你考慮過嗎?

3

經濟不獨立,離開後生活沒有保障,要是還想帶孩子就更難了!

在農村這種情況比較常見,還有一些偏遠山區,女性受教育程度比較低,體力在生理上就不如男性,加上生育、哺育等諸多因素,女性容易處於下崗、失業的漩渦,導致少了經濟來源,在家裡沒有經濟支配權。

經濟依附在男性身上,在家裡沒有發言權。受到家暴,想著還能忍受,以後小心翼翼少惹到他,日子習慣習慣也就過去了。在生活的磨礪下,她們無法考慮自尊需求,變得悲觀、自卑,自我認知低,認為自己毫無用處,無法翻身。

在馬斯洛人的需求層次中,認知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排在後面,要先滿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首要前提是經濟獨立,先能自給自足,物質有保障,而後才考慮精神層面。

在今天的祖國,經濟獨立是很有機會的。現在國家在大力扶貧,科技下鄉,而且每年的工廠生產旺季時,都是充分放低門檻招聘的。

有次在海底撈火鍋店樓下,我看到好多剛下班的大姐,她們說說笑笑,臉上自信飛揚。情緒被感染,上前攀談,原來她們幾位是雲南山區的大姐,海底撈奉行雙手改變生活,讓她們找到自信,實現了自我認知,肯定了勞動價值。

身體雖然會累,心裡卻一片輕鬆。人也因此變得陽光、愛笑,縱有困難也會勇敢面對。

我知道,要從泥濘的婚姻中爬起來,很難,好比脫層皮,很痛。我也不是鼓勵只要家暴就要離開,但是親愛的,家暴是種病,當你用盡努力還是無法做他的藥,還是對家暴束手無策,那我只能勸你保護自己,先離開這個環境。

用你面對家庭時的那種任勞任怨,紮根在工作中,最終你會發現:家庭給不了你的安全感,工作能給;家庭給不了你的自信,工作能給;家庭給不了你底氣,工作能給。

只要你願意,在法律條例的保護下,我們可以一起迎來春暖花開。

【作者簡介】李雲的雲,一個八零後寶媽,對婚姻、對生活,有些自己的感悟。

相關焦點

  •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
    家庭暴力簡稱家暴,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心理、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父母對子女或者對自己的親兄弟姐妹施暴也是家庭暴力。
  • 「家暴」和「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面對家暴我們要說不
    每隔7.4秒,就有一名婦女在家被強姦2019年5月,一名女子在網際網路上發布了一段被手機強姦的全過程視頻。視頻中,一名男子對一名女子拳打腳踢,附近一名兒童受驚哭泣。在此期間,男子無視哭鬧的孩子,反覆拳打腳踢女子40多秒。
  • 為什麼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女人面對家暴該如何選擇?
    可能許多人都聽過一句話,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這說明家暴基本上是一種可持續且極為惡劣的行為,讓大家既深惡痛絕又引以為戒。那麼,男人為什麼會家暴呢?有關數據顯示,引發家暴的原因大主要有經濟問題、婚外情、酗酒、賭博等,但本質基本如下:01、大男人主義,不尊重女性,歧視女性,甚至認為女人是自己的私有物品。
  • 短跑運動員張培萌提示:「家暴」和「出軌」,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面對家暴我們要說不
    每隔7.4秒,就有一名婦女在家被強姦2019年5月,一名女子在網際網路上發布了一段被手機強姦的全過程視頻。視頻中,一名男子對一名女子拳打腳踢,附近一名兒童受驚哭泣。在此期間,男子無視哭鬧的孩子,反覆拳打腳踢女子40多秒。2018年4月,杭州農貿市場一雞蛋攤發生家庭暴力事件。丈夫胡某用剃鬚刀和雞蛋砸碎妻子吳女士,然後拳打腳踢。
  • 蔣勁夫狂毆女友:中國式家暴,區別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但很多網友對此卻不買帳,家暴就是家暴,縱使女方如何的不對,家暴就是最大的錯誤!更何況是一個公眾明星呢?俗話說: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之分。我想不管什麼事,有因,才有果。對於家暴的概念,很多網友留言:所有家暴的男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極端」。好時給你洗腳剪指甲,壞時打得你腦震蕩。
  • 出軌和家暴是一樣的,只有零次和一萬次
    曾經聽說過這麼一句話:出軌和家暴是一樣的,只有零次和一萬次。很多朋友深以為然,雖然剛出了祥哥和青青的事,我還是有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出軌不是太懂,畢竟軌道都沒上過,更別說出了。但家暴這事兒吧,我還真聽過一個狗血的故事。
  •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妻子否認抓傷其重要地方
    這些個月,網上一直在炒兩個人離婚的事件,體育明星張培萌。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已經成為中國少男少女偶像了,卻被傳出有家暴的醜聞,這一下子將張培萌的形象拉到了谷底。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是有人杜撰,還是真有其事?我們可以根據採訪猜測一二。
  • 《聽見她說》:老公葬禮上,妻子笑出了聲,「家暴」只有0次和N次
    據相關統計,在家庭暴力中,中國家庭暴力發生率為29.7%-35.7%,受害者多半為婦女,2016年-2017年,中國司法大數據研究院製作的有關離婚糾紛專題報告中,因家庭暴力提出離婚的佔比
  • 張培萌妻子產後談家暴,再次給女人敲警鐘: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這句話我們已經說爛了,也聽爛了。家庭暴力是受到法律禁止和社會唾棄的,家庭婦女遇到丈夫暴力對待的情況,也應該要懂得保護自己,讓自己能夠脫離家庭暴力的婚姻,重新去擁有一份幸福的生活。17日,短跑健將張培萌妻子張漠寒,產後17天首次向媒體控訴丈夫的家暴行為,人前的體壇明星,人後冷血無情,這其中的緣由到底如何?之前張培萌的妻子在網絡上向大家控訴了自己被家暴的經歷,所發布出來的照片,實在是令我們感到觸目驚心。他們原本看起來是非常恩愛的一對夫妻,誰也不會張培萌私下裡會對自己的妻子拳腳相向,網友們感到非常驚訝和憤懣,紛紛向張培萌發難。
  • 家暴的角落(下)受害者自述:家暴跳樓致截癱 第一次家暴就該離婚
    第三次被打我才意識到是家暴第一次被打的時候,我不懂反家暴法,還沒有意識到他這是家暴,只想著他打我,我就要跟這個人離婚。第二次被打的時候,想要諮詢律師關於起訴離婚的。家暴要麼零次,要麼無數次,原諒不會感化對方,只會縱容他下次給你更加嚴重的傷害。我是屬於受傷比較嚴重,還有一些女孩,包括像我第一次沒有留下明顯傷痕的,該怎麼向警方求助?怎麼樣證明他對我實施了傷害?可能很多警察會以夫妻糾紛吵架、互相毆打等家務事處理,包括對人身安全保護令的申請,會有哪些難度?
  • 家暴5年後女子訴訟離婚,被丈夫持斧砍死。25歲結婚,是一場騙局
    到底是怎樣的絕望,讓一個女子在意外還沒來臨之前,就預見了悲劇,寫下了這樣的話語?1月8日,湖北黃石女子小芳(化名)被丈夫持斧砍死在家門口。根據公安局負責人和法院人士稱,兩人2014年結婚,結婚不久後便爭吵不斷,甚至開始家暴。每次家暴時狠毒無比,家暴後又異常的卑微,認錯態度也極好。
  • 女子因家暴訴訟離婚,反遭丈夫砍殺!被婚姻困住的女人如何避險?
    離婚不成,湖北女子被丈夫殺害,法醫稱:慘不忍睹,僅面部就被砍19刀,牙齒全砍掉一顆不剩,頭部傷口多到數不清……因家暴不堪忍受,女子要離婚,想到可能會遭遇丈夫毒手,早在半年前就寫好遺書。可惜的是,即使預感到危險,卻沒有具體的防護措施;勇敢的走出了離婚的第一步,卻沒在接下來的過程中保護好自己,36歲本命年突遭橫禍,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撒手人寰!
  • 女子遭丈夫砍殺身亡,僅面部19多處傷,死亡前正起訴丈夫家暴離婚
    湖北黃石陽新縣一女子遭丈夫砍殺身亡,僅面部就有19多處傷,死亡前她正起訴丈夫家暴離婚,最後一次致命的家暴距法官和鑑定人員離開僅僅只有10多分鐘。家人從她的遺物裡翻出了一封她半年前寫的遺書,發現她早就預料到了自己可能會遭遇不測。
  • 為什麼說「家暴只有0次和無數次」?
    無數案例表明,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的區別。這是因為施暴者一旦開始施暴行為,便很可能會有下一次。而受害者在首次被施暴後往往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甚至被施暴者的事後追悔及補償所感動,進而縱容其下一次的施暴。宇芽的遭遇也與此相似,事後她最悔恨的也是每一次家暴後都選擇原諒@沱沱的風魔教,沒有選擇第一時間報警驗傷保留證據。
  • 陝西女子忍受家暴40年起訴離婚,法院駁回:應珍惜幸福的晚年生活
    近日,中國裁判文書網公布了一起離婚糾紛案判決書,陝西一女子稱結婚40年,經常被丈夫打罵,忍到仨子女成年後起訴離婚,法院認為夫妻生活40載,應當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晚年,只要雙方互幫互諒、能溝通,仍是一個美滿的家庭,駁回了女子的訴求。
  • 《耳光》這一巴掌打醒了多少女性,家暴的存在只有0次與無數次
    可能有的妻子為了家庭會選擇容忍這樣的暴力行為,但有的妻子會毅然決然的選擇離婚,特別是當自己的丈夫還不知道錯在哪裡的時候,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如果是你,你又會怎麼選擇呢?印度家暴嚴重,卻是全世界離婚率最低的國家,甚至接近於零。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從電影《耳光》中我們可以找到答案。
  • 非打即罵40年?不能用「攜手歲月」掩飾家暴
    女方訴稱的「非打即罵40年」配上「40載攜手歲月」的判詞,看著著實有一些怪異,「年少夫妻老來伴」是不是意味著,哪怕忍氣吞聲40年、兒女長大成人之後,仍然不能夠擺脫糟糕婚姻呢?  特別是要看到,明年1月1日民法典實施在即,「離婚冷靜期」將全面推開,不少人還是擔心這樣的「冷靜期」為家庭暴力、吸毒等嚴重破壞婚姻的行為打開「後窗程序」。「勸和不勸散」的舊思想不能捲土重來,更不能將維護家庭的司法理念等同於縱容包庇家暴行為。這是所有的離婚案件中,法官都應該通過判決釋明的原則,不能讓「離婚冷靜期」被家暴者鑽了空子。
  • 家暴離婚怎麼判?《民法典》規定:家暴不適用離婚冷靜期制度
    家暴離婚怎麼判?家暴不適用離婚冷靜期制度】家暴的婚姻不需要苦苦維繫,都說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因此,家暴一旦出現,就需要果斷離婚,這樣的婚姻繼續持續下去,後果可能是你想像不到的。但是一般遭遇家暴,法院會怎麼判?民政部二級巡視員楊宗濤4日在民政部發布會上表示,《民法典》關於離婚冷靜期制度的規定只適用於協議離婚。
  • 從湖北一女子家暴遇害,看家庭暴力離我們有多近?
    湖北這名女子因一直遭受家暴提離婚後遭丈夫殺害 ,半年前就已寫好遺書,生前被丈夫威脅「離婚就要你死」,其實家庭暴力,一直是婚姻生活中揮之不去的陰影,家暴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 法院回應女子忍40年家暴離婚被駁回,為什麼離婚比結婚難得多?
    近日媒體報導了一起離婚糾紛案判決書。陝西一女子稱結婚40年常被丈夫打罵,忍到子女成年後才起訴離婚。   而法院卻認為夫妻生活40載,應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晚年,只要雙方互諒溝通仍是一個美滿的家庭,因此以「雙方感情未徹底破裂」為理由駁回了訴訟請求。   判決一經公開,隨即引起網友熱議,「幸福晚年到底由誰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