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蓋房子,首先房子主體是一個方面,再就是房子的屋面,也就是房子蓋瓦的問題。其實農村蓋房,農民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誰都想省錢,都想把錢花在刀刃上。可是有些東西,真的不能省,今天就給大家說說農村裡常用的三種瓦,給大家做個比較。
小青瓦:農村很多人都叫它「指甲片」,由山上的泥土燒制而成,多用於8~90年代之前,雖說農村裡還偶爾能見到一些,但是只能在偏遠地區還有很多。小青瓦是用本地的泥土,經過高溫燒制而成,屬性脆,易破。但是價格便宜,是過去很多人家房頂上的首選。
小青瓦雖說便宜,但是屬於陶土,遇到高溫遇水易破。還有一個,小青瓦的溝距小,很容易被落下的樹葉把溝體堵塞,造成水倒灌,每隔幾年就要重新翻修一下。
現在請人翻修,一天的工資就是200多,整個屋面下來,光人工費就是好幾千,還不帶吃吃喝喝的費用。翻得幾次,費用遠遠地高出小青瓦的成本價。
釉面瓦和瓷面瓦:這兩種,一種是全身瓷瓦,另外一種是上釉瓦。兩種的價格上只差幾毛錢,但是質量上,就要比瓷質差很多。
現在在農村裡面,是屋面上用得最多的。上釉瓦,表面上和瓷瓦差不多,但是,瓦的質量,很難經過時間的考驗,時間一長,瓦的表面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龜裂紋。瓷質瓦,用的都是用的精心挑選的陶土,不是普通的黏土,在質量上差別很大。
水泥瓦:農村裡都叫它噴漆瓦,有模具製成水泥模形,用水泥沙子倒置而成。價格又比瓷瓦和鋼瓦要便宜一點。
在使用的過程中,長時間的日曬雨淋,所噴油漆的表面,會慢慢褪色、脫落,要是重新再去做噴漆,在護理的過程中,會增添不少的麻煩。
在實際的使用過程中,這幾類瓦在農村裡是很常見的。不少的人都想用最少的錢買到最有價值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