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上午9時,隨著法槌莊嚴敲響,內蒙古烏海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易連峰等54名被告人、通遼市易豐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等2家被告單位,涉嫌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一案。
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易連峰自1995年開始逐漸積累資本,設立通遼市易豐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並於2002投資建設了新世紀大酒店。此後十餘年,易連峰以合法經營為掩護,拉攏、腐蝕各級地方官員,積極尋找「保護傘」,網羅被告人李紹文、楊曉光、易連濤、李瑋等33人成為組織成員。大肆組織賣淫、開設賭場攫取巨額經濟利益,多次有組織、有預謀地在通遼地區實施違法犯罪活動,肆意破壞當地風氣,擾亂民眾健康生活秩序。十餘年間,以易連峰為首的犯罪組織,成為在通遼政、商、黑三界都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嚴重破壞當地經濟、社會秩序。
該黑社會性質組織共實施組織內犯罪38起,共涉及行賄罪、尋釁滋事罪、開設賭場罪、強迫交易罪、非法持有槍枝彈藥罪等18項罪名。該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楊曉光、白紅柱、白金柱個人實施組織外犯罪3起,涉及尋釁滋事罪、開設賭場罪等2項罪名。
庭審中,法庭依法向被告人、辯護人告知了享有的各項權利義務,宣讀了庭前會議報告,並就庭審方式、管轄、迴避、開庭方式、非法證據排除等庭前會議中達成一致意見的事項,進行逐一確認,充分保障了被告人、辯護人各項訴訟權利。法庭調查階段,法庭圍繞公訴機關指控的犯罪事實重點進行了調查,並組織控辯雙方針對事實部分充分發表了意見。
由於本案涉案人數眾多,案情疑難複雜,法庭辯論及被告人陳述等法定環節 將在後續庭審中依次進行,庭審預計將持續多日。
本次庭審中的眾多「首次」
1.專項鬥爭以來烏海中院首次審理異地涉黑案件。易連峰等54名被告人、通遼市易豐房地產有限責任公司等2家被告單位涉黑案,系掃黑除惡專項鬥爭以來,烏海中院首次審理由自治區高院指定異地審理的一審涉黑案件,是烏海市中級人民法院建院以來受理的規模最大、涉案人員最多的刑事案件,也是歷年來出動保障警力最多、安保級別最高、庭審安保方案最完善的重大涉黑案件。
2.烏海地區首次採用現場庭審與遠程視頻庭審相結合的涉黑案件庭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烏海中院首次嘗試現場庭審與遠程視頻庭審相結合方式審理涉黑案件。為滿足庭審需求,庭審現場專門搭建網絡通道,將智慧庭審、網際網路雲庭審、語音識別3項科技系統,全部遷移至庭審現場。同時,庭審現場共配備移動終端、PC平臺等技術設備100餘臺,10平米LED屏幕2塊,全面支持信息化庭審。
3.疫情以來首次被告人出所受審的涉黑案件。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自1月份開始,烏海市看守所暫停了所內羈押人員現場會見和提訊出所,所有會見、提審工作全部通過遠程視頻進行。本案系疫情以來首次將被告人提押出所受審的涉黑案件。為防範疫情風險,所有出所被告人庭審期間均穿戴醫用級別防護裝備,在還押回所前進行核酸檢測。烏海中院共協調指定醫療機構為庭審參與人員提供核酸檢測482人份,確保參戰幹警及被告人實現核酸檢測全覆蓋。
4.首次要求旁聽人員實名登記,並持有效「健康碼」入場。根據烏海市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烏海中院全面提升本次庭審的疫情防控級別,庭審場地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和每日2輪全面消毒作業。庭審前發布公告,要求旁聽人員持個人有效身份證件及「國家電子健康卡綠色健康碼」,實名領取旁聽證。庭審期間,旁聽人員佩戴醫用外科口罩或同等防護效果的口罩,同時,持有身份證、旁聽證及「綠色健康碼」安檢入場。
5.首次改造臨時法庭審理涉黑案件。因本案被告人、辯護人人數眾多,庭審指揮部選定烏海市文體中心作為庭審場地,並對場館進行庭審適應性改造與布置。經施工改造,共設置隔離庭審通道4條、臨時羈押室48間、功能性席位200餘個。滿足了疫情防控、安全保障等相關庭審要求,為庭審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