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黨霄羽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外國書籍,內容和名字根本就不相符合,比如說《我所有的朋友都死了》。
如今像這樣的書還真是不少,有些讓你覺得完全讀不下去,還不如自己腦補一個故事。
《維尼之道》(The Tao of Pooh),這本書用維尼和他的小夥伴對話的形式,講西方人眼中的中國道教。
比較誇張的是,本書說道教徒最喜歡的食物就是蜂蜜。這是以為中國人都不上網嗎?
《五條打海豚嘴巴的理由以及其他有用的指南》(5 Very Good Reasons to Punch a Dolphin in the Mouth and Other Useful Guides),專門研究冷門無聊問題的一本書。
/ 給我五個打你的理由 /
比如「你到哪裡去都要帶上一把鐵鍁的四個原因」,這本書還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單。
《怎樣避開一艘大船:以及其他難以置信的書名》(How to Avoid Huge Ships: And Other Implausibly Titled Books)如書名所述,這是一本關於書名的書。
書中羅列了諸如《怎樣避開一艘大船》這樣詭異的書名。怎樣避開一艘大船?或許冰山應該讀讀這本書。
《如何鑑別你的貓會不會想害你?》(How to Tell If Your Cat Is Plotting to Kill You)如果主子給你帶來了動物的屍體,這不是對你好,而是想害你!因為主子想警告你,這就是違背我意志的下場!
如果主子在你身上踩奶,這也不是對你好,是想看看你的內臟是否還健康。這是什麼謬論,誰都不能離間我和主子之間的關係!
有的書明明是小說,卻偽裝成其他種類的書。
《六步學會失敗的方法:第一步,玩俄羅斯方塊;第二步,打遊戲》
《六步學會失敗的方法:第一步,玩俄羅斯方塊;第二步,打遊戲》(Learning How to Lose, in Six Easy Steps. Step One: Tetris / Step Two: Fun and Games)講的是一個日本的歌星,因為打遊戲失敗了,被一個小哥羞辱的故事。
之後,他決定報仇,但是在報仇的過程中,他一不小心愛上了小哥。
《如果你正行走在地獄之中,那就繼續走吧!》(If You're Going Through Hell Keep Going),看書名覺得仿佛是一本勵志書,而實際上書中講了一對戀人——奎恩和馬克之間的故事。
/ 這狗糧吃得好飽 /
西方讀者吃完狗糧之後紛紛表示甜蜜得好像上了天堂。
《咱們假裝從來沒這事就行:這部回憶錄大部分都是真的》
《咱們假裝從來沒這事就行:這部回憶錄大部分都是真的》(Let's Pretend This Never Happened: A Mostly True Memoir),看題目還以為這是一部回憶錄,其實這是本小說。
講的是一個女人在丈夫和女兒的幫助下,逐漸擺脫心理陰影的故事。也不是所有這種類型標題的小說都爛得不能看,這本書的評價還不錯。
有一部雨果獎作品叫《不必說狗》(To Say Nothing of the Dog),講的是一個歷史系的學生老是要穿越回20世紀40年代,於是就穿越回了維多利亞時期,後來為防止一幅名畫改變整個歷史進程而奔走。
是的,書裡有一隻失蹤的貓,但是情節主線真的和狗沒有半毛錢關係。
有些書並非標題黨,內容倒是和書名十分吻合,不過內容本身比較毀三觀。
還有一本類似的書叫《221 B裡的性愛奧林匹克》(The Great Sex Olympics of 221 B),是一部福爾摩斯的同人小說。
華生和福爾摩斯兩個人為了弄清誰更了解性愛,所以嚴肅認真地找了男人和女人進行對照組實驗。
更加驚悚的是,有本書名字就叫《晚飯吃雞吧!》(Dick, It's What's for Dinner)Dick是常用的男子名,又雙關指小雞雞。
本書講的是一個罪犯、一個飛行員為了謀生,不得不表演裸體做飯的故事。
《我媽媽殺了我,我爸爸吃了我:四十個新童話》(My Mother She Killed Me, My Father He Ate Me: Forty New Fairy Tales),這本書真是本文裡的一股清流。
因為這個書名非常「傳統」,它取自英美國家幾乎人人看過的一本童謠書《鵝媽媽》。書裡的內容是一些專給大人看的暗黑系童話。
《論扯淡》(直譯為「論牛屎」,On Bullshit),這本書把全美國的人都罵了,還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榜第一名!
大意是說,美國人就喜歡屎一樣的應酬,大家講話全是各種套路,相當於易屎而食。上次中國出現這種類型的暢銷書還是三十年前《醜陋的中國人》。
所以,一本書到手之後難以讀完,往往不怪讀者,怪就怪編輯給了讀者錯誤的期待,或者怪作者寫得太離譜。誰叫你們沒有把書弄得好看點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