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6月16日,前任國家隊主教練,中國籃協副主席,中國籃協教練委員會主任宮魯鳴近日接受了媒體採訪,談到了中國男籃世界盃的表現與中國籃球青訓的一些問題。
國家隊前主帥宮魯鳴
作為中國男籃的前任主帥,宮魯鳴在談到中國男籃去年世界盃的糟糕表現時,他與大多數球迷的看法比較一致,「中國隊差的是一種拼搏精神,所有競技體育項目都要以拼搏精神做鋪墊……你和別人玩「技術」,可是你玩得過別人嗎?」宮魯鳴說道:「你沒有勇氣和對方打,這就很難了。」宮魯鳴在年輕時也是中國男籃的主力球員,他以當時的中國隊班底與現在做了比較,「現在運動員比我們那時(條件)好太多了。我們那時的主力中鋒只有王立彬,他身高2.02米。現在包括姚主席打球時,我們還有三大「移動長城」。給我感覺就是,現在的中國男籃條件好了、環境好了,訓練後勤保障也都達到很高標準,但就是缺乏凝聚力和鬥志。」
去年世界盃中國男籃表現糟糕
在去年的男籃世界盃上,中國男籃在天時上,不必在國外作戰克服時差,地利上屬於家門口作戰,而人和就更不需要贅述了,每一場比賽都有著滿場的球迷加油助威,最最關鍵的是,在小組分組上,中國男籃與波蘭,象牙海岸和委內瑞拉同組,被很多人視為保送16強的局面,結果痛失好局,球迷對中國男籃去年的糟糕表現,歸咎於整體的戰鬥意志不夠頑強,李楠的臨場指揮問題很大,被寄予厚望的郭艾倫,周琦等球員成了眾矢之的。
庫裡
在姚明退役,易建聯國家隊生涯即將結束的時期,青訓成了新老交替,提升中國籃球水平的重要工作,宮魯鳴指導對此正在做著積極的努力,當記者提問該如何提升青訓質量時,宮魯鳴給出了一個非常「新穎」且令人意外的答案。「我舉個例子來說一下,現在這麼多青訓機構,我們能不能把庫裡的投籃作為青少年培訓的一個模板?因為我們中國人身材小個居多,如何提升實戰的作用?以前的投籃和庫裡投籃可能差了0.2秒,快了0.2秒,可能你就能夠出手;晚了0.2秒,可能你就被人蓋掉了。」
庫裡投籃姿勢分解
庫裡的投籃方式,想必大家都比較了解了,庫裡能夠成為NBA歷史級別的投手,他的投籃動作是很少有人能夠模仿的,宮魯鳴指導的想法很有道理,通過快速出手彌補身高問題,但青少年又有能多少人能夠真正的把庫裡的動作練出來?技術動作尚可學習,可天賦卻不是隨意拷貝的,筆者個人認為,學習庫裡的想法可以嘗試,但效果恐怕很難保證。
姚主席正努力抓好青訓
除此之外,宮魯鳴指導還提到了籃球基層教練水平普遍不足的問題,零散的學習班和培訓班很多,但缺乏專業性和系統性。的確,中國籃球的青訓體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在基層,身高成了青少年選拔的硬指標,這就讓很多身高不足,但很有潛力的小球員們丟掉了機會,這需要中國籃球慢慢摸索和發展,相信有姚主席的推動和努力,一切都會向著正確的反向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