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傑地靈!安徽績溪縣山清水秀,文化積澱厚重歷代名人輩出

2020-12-17 看世間的美好

在安徽省南部、黃山東麓,有一個山區縣叫績溪縣,隸屬於宣城市。這裡風光秀麗,歷史久遠,人文璀璨,文化底蘊極為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發祥地,被譽為和諧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裡、徽菜之鄉。

績溪縣因水而得名,據縣誌記載,「縣北有乳溪與徽溪相去一裡並流,離而複合,有如績焉,故名績溪。」 績溪山連皖浙、水分南北,是黃山山脈與天目山山脈的結合帶,長江水系與錢塘江水系的分水嶺,新安江、青弋江、水陽江的源頭。

在漢代時績溪稱華陽鎮,唐朝永泰二年(766年)置績溪縣。績溪是古新安、古歙州、古徽州的重要組成部分,唐至宋代屬歙州。

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因績溪有「徽嶺、徽溪、大徽村」,改「歙州為徽州」,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安徽省時,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為省名,可以說績溪是名副其實的「安徽之源」。

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績溪縣屬徽州專區。1988年1月劃入宣城地區,2001年1月屬宣城市。

績溪縣文化積澱厚重,擁有豐饒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各種歷史遺蹟和人文景觀耀若群星,遍布徽嶺南北。據統計,境內有文化遺存三百餘處,其中祠堂一百三十餘幢,徽派古民居、古道、亭廟、古水口、古橋隨處可見。

建於明代中期的龍川胡氏宗祠,是一處漢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賢的場所,位於績溪縣大坑口村。龍川胡氏宗祠建於明代嘉靖25年(1547年),為明代戶部尚書胡富、兵部尚書胡宗憲、清朝紅頂商人胡光鏞的族祠。

宗祠坐北朝南,前後3進,佔地總面積1271平方米,依山帶水,氣勢飛動。祠內裝飾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類木雕為最,木雕有龍鳳吉祥、歷史戲文、山水花鳥、優美境地等畫面為立意構圖,可謂「徽派木雕藝術寶庫」。

始建於宋代的績溪文廟,也是皖南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孔廟,佔地面積1439平方米;明倫堂考棚始建於明洪武五年(1372年),為國內目前留存為數不多的考棚之一;周氏宗祠始建於明代,佔地面積1156平方米,整體建築保存完好,宗祠內陳列有大量的徽派石雕、木雕、磚雕文物精品,已整修為績溪縣三雕博物館,免費對外開放。

由於受徽文化的長期薰陶,績溪自古就有「邑小士多、代有聞人」的美譽,湧現出一批在社會歷史進程中頗具影響力的著名人物,在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縱橫馳騁,各領風騷,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

這些名人有明朝抗倭名臣、兵部尚書胡宗憲,清朝一代巨賈、紅頂商人胡雪巖,徽墨製作大師胡天注,著名茶商胡炳衡;還有近代著名學者、新文化運動倡導者胡適,中國第一位女農學家曹誠英等。

相關焦點

  • 從古至今,四川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數不勝數
    從古至今,四川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數不勝數。古有「川祖」李冰治水,造就沃野千裡的天府之國;更有感嘆「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的「詩仙」李太白;發出「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來自四川的各界名人實在太多,無法一一羅列。只能說,四川地大物博,人傑地靈,名人輩出!
  • 幾千年的厚重歷史文化積澱!今天我們走進白衣鎮…
    白衣人傑地靈,名人輩出,文化底蘊厚重,生態環境優美,2014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是中國傳統村落、全國生態鎮、全國重點鎮,是米倉古道上重要的交通節點,素有「千年風水寶地、百世翰林門第」之稱。2020年9月,入選四川省第二批文化旅遊特色小鎮。
  • 被譽為中國最美麗的農村,人傑地靈名人輩出,連朱熹也寫詩讚美它
    婺源是江西省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歷史上曾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婺源古鎮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裡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徽州」 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家園,地處偏僻山鄉的婺源很幸運地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氣韻。
  • 探訪那些最終在鎮江落腳的歷代名人
    鎮江古稱潤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為中國歷史名城。鎮江歷史上,名人輩出,其中的許多人都是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人物。讓我們撩開歷史的塵封,探尋那些在鎮江留下最後足跡的歷代名人,慎終追遠,重溫他們的往日輝煌。
  • 安徽績溪縣的18個古村,哪個你還沒去過
    安徽省績溪縣位於黃山以東,再往東就是浙江的杭州市了。績溪漢代稱華陽鎮,唐時始置績溪縣。2020年11月16日,績溪縣入選「2020中國最美縣域榜單」。績溪縣的著名景點很多,主要有龍川景區、徽杭古道、千年仁裡景區、鄣山大峽谷、績溪博物館等。
  • 紹興名賢館VS紹興名人館 名人賢傑 燦若群星 文化的標杆 城市的榮耀
    古城紹興,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燦若群星。任何時期的紹興歷史都光華熠熠,輝映著整個華夏文明的星空。「鑑湖越臺名士鄉,憂仲為國痛斷腸。
  • 成都有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景點,唯一山地古鎮,周末好去處!
    今天,蟀大叔跟大家介紹一個成都最令人感覺到原生態的古鎮,山清水秀,人傑地靈,是成都唯一山地古鎮,與烏鎮西塘相比,更顯閒適與寧靜,周末好去處!這個古鎮就是成都五鳳溪古鎮,市級歷史文化古鎮,因境內山極屈曲,一路尖峰拔列,遙望之若衝霄之鳳,其峰之尖且高者有五而得名。
  • 這裡的公園,留住了歷史的根,充滿了文化味
    正定是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細心的人會發現,這裡的文化氛圍滲透到了城區的各個角落。人傑地靈、名人輩出的正定,街道、公園到處充滿古色古香。這裡的人們對歷史上的文化名人,倍加推崇,悉心挖掘整理,豎起了一座座名人雕塑,傳承歷代文化名人的精神,把歷史文化的根留住。
  • 浙江了不起的縣級市,文化名人輩出,網友:沒知識真不敢去
    這一次到浙江,我重新認識了一座小城,我一直以為它只是普通縣級市,最多生態好點,可直到涉足此地,才發現它有多麼了不起,是真正的人傑地靈之地,它就是餘姚。餘姚誕生的名人太多,以至於隨便拿出來一些便羨煞其他城市,如虞世南、蔣夢麟,近代最有名的則是散文大家餘秋雨,每一個都是文學界,乃至哲學界的頂尖人物,這不能不讓人讚嘆。
  • 依託八卦設計的小鎮,是中國古建築之鄉,文化氛圍堪稱我國第一!
    安徽是一個擁有諸多美景的城市,有黃山的壯美也有宏村的精緻,今日小編要介紹的這個景點也是安徽。想要看看通過八卦風水理論選址的地方有怎樣獨特的魅力嘛?快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位於安徽黃山市徽州區轄鎮的呈坎鎮吧!
  • 周口市舉辦第十二場「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文化宣講活動
    8月1日上午,由中共周口市委主辦、市委宣傳部承辦、市社科聯協辦的「周口人講周口故事」文化宣講活動,在市人民會堂舉辦第十二場宣講活動。本期由鄲城縣推薦,主講嘉賓是鄲城三高校長劉德敬,作《智聖故裡的教育傳奇》報告。市領導劉繼標、嶽文華、吳剛、劉國連等副廳級以上領導幹部與大家一起共同聆聽報告。
  • 安徽績溪最美8處古村落,在徽州的源頭尋找古風靜謐
    仁裡村依山傍水,文化積澱深厚,建村已有一千四百年的歷史,全村人大多姓程,為理學大師程頤、程灝後人,是古徽州名副其實的「程朱闕裡」。歷史上仁裡是徽商會集的水陸碼頭,聚財蓄氣,千丁萬灶,素有「小小績溪縣,大大仁裡村」之說,仁裡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績溪最大的河流登源河上。為徽杭古道上的重鎮。古村按龜形設計,目前仍完好地保留了明清時期的風貌。
  • 浙江千年的一座古鎮,寧波市的鳴鶴古鎮,文化積澱深厚
    鳴鶴是一個自然資源豐富、人傑地靈的千年古鎮,它是慈谿市唯一的省級歷史文化名城,鎮靠山入街,因河入鎮,鎮邊有寺廟,人靠枕河垂釣和務農而生活,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和美麗的風景,素有"鶴皋風景賽姑蘇"的美譽。
  • 想不到周口歷史上有這麼多「超級」名人,滿滿的自豪感!
    周口位於豫東南部廣袤的大平原上,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在這片熱土上,廣為流傳著盤古女媧創世的神話故事,人文始祖伏羲在這裡繁衍生息,道家鼻祖老子在這裡出生成長,歷代無數名士墨客在這裡流連吟詠,留下名揚千古的錦繡華章;眾多將相王侯在這裡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 安徽最「低調」的古村,1600多年的山水田園,5A景區卻少有人知
    安徽最「低調」的古村,1600多年的山水田園,5A景區卻少有人知,據說人們現在的生活越來越好了,但隨之而來的是越來越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 在很多城市生活的人們,雖然物價和房價不斷上漲,但是工資水平沒有成比例上升,所以可以很清楚地感覺到很多人的生活壓力非常大, 人們在繁華的大部分城市生活得越久
  • 福州三坊七巷,中國裡坊制度的活化石,歷史名人輩出之地
    三坊七巷為國內現存規模較大、保護較為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有「中國城市裡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國明清建築博物館」的美稱。 這裡人傑地靈,歷代眾多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從這裡走向輝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以看出當年的風姿和榮耀。如三坊中的第二坊「文儒坊」初名儒林,因宋祭酒鄭穆居此而改為文儒。明代抗倭名將張經,清代名將福建提督、臺灣總兵甘國寶以及清代飲譽全國的「民進士」之家(五代都中進士)陳承裘故居都在坊內居住。陳承裘長子就是清宣統皇帝老師陳寶琛。
  • 安徽歷史文化資源的類型與特點
    安徽境內歷史文化資源主要包括物質文化資源和非物質文化資源兩大類型。安徽歷史文化資源主要有以下一些特點:  1.安徽歷史文化資源產生和累積的過程,以及某些非物質文化資源的傳承具有連續性。安徽歷史文化資源產生和累積的過程,貫穿整個安徽人類文明史的始終,其連續性主要體現在:自史前文明時期直至當代,安徽歷史文化資源的產生和累積從未間斷,一直得以延續下來。
  • 春日來信丨胡適故裡·文化上莊景區開放啦!
    安徽文旅集團旗下胡適故裡·文化上莊景區,3月20日起正式恢復開放!快到這片花海來踏青!天然山水風光、歷史文化積澱,定會深深吸引你。對於一個吃貨來說,當然還有這兒的著名的一品鍋莊美食啦~~看民俗安苗節,又稱花朝會,是績溪的一項傳統農耕文化習俗,舉行安苗祭祀,祈禱風調雨順、禾苗茁壯、五穀豐登。
  • 安徽名人館舉行中國華僑文化交流基地揭牌儀式
    中國僑網5月20日電 據安徽省僑聯網站消息,5月19日上午,「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安徽名人館舉行揭牌儀式,安徽省僑聯黨組書記李世蘊出席揭牌儀式並講話。李世蘊代表省僑聯對安徽名人館被認定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表示祝賀。他指出,「中國華僑國際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國僑聯近年來著力重點打造的文化品牌,是僑聯組織積極整合社會資源、推進優勢互補、合力開展海內外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平臺和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