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

2020-12-12 澎湃新聞

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

2020-06-25 08: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6月24日,在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指導下,由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共同舉辦的《「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衷和樓大廳揭幕。此次展覽系首次將一大會址紀念館、二大會址紀念館、四大紀念館的展覽組合在一起進行展出,集中展現了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的奮鬥歷程。該展覽也拉開了「理想之光·真理之路」同濟大學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的序幕。

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二級巡視員楊偉人,上海市委黨史研究室二級巡視員曹力奮,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副館長(主持工作)徐明,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黨支部書記、副館長尤瑋,中共四大紀念館館長童科出席,共同為展覽揭幕,並共同啟動同濟大學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出席活動的有全體在校校領導、黨委常委、校長助理、職能部門主要負責人、二級黨委書記和部分師生代表,活動由校黨委副書記吳廣明主持。

方守恩表示,學校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拉開同濟大學「理想之光•真理之路」迎接建黨100周年系列主題活動的序幕,是為了更好地開展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教育,以學思踐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線,從中感悟信仰之力、理想之光、使命之艱、擔當之要,教育廣大師生厚植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增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此次展覽為師生們的「四史」學習教育提供了生動的歷史教材,用這種協同協作的方式將優質黨史教育資源引進高校,也是學校「開門辦思政」的又一創新探索。

楊偉人表示,同濟大學這次啟動迎接建黨百年系列主題活動,特別是與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籤約合作,舉辦黨史專題展覽,聘任校外育人教師,進一步推進黨史文化育人,是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的積極創新,期待學校在黨建、思政工作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徐明表示,展覽以豐富而詳實的史料圖片和文字,系統、全面地展現了中國共產黨初創時期的奮鬥歷程。相信展覽的舉辦,一定能激勵同濟師生回顧黨的光輝歷程,繼承黨的優良傳統,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鬥。

展覽由「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偉大足跡」四個部分組成,前三個部分分別為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的展覽內容,第四個部分展示了早期黨的領導機關、黨的部分重要會議、重要宣傳教育機構以及黨的主要領導人在上海留下的革命足跡。該展覽一共有99幅展板,最後一塊展板為留言互動板,師生可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進行回答留言。

當天,同濟大學分別與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籤署共建黨史育人基地的協議。校館雙方將共享黨史教育資源,館方將優秀黨史研究成果在同濟大學展出,同濟大學聘請館方黨史專家為「四史」教育專家團專家;共建立德樹人平臺,同濟大學將選送優秀學生前往各紀念館開展志願者工作,成為紀念館「志願者人才輸送與培養基地」;共同創新「四史」教育模式,同濟大學協助館方設計策劃形式多樣、青年人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打造全媒體時代的「四史」教育新模式;共同開展黨史研究,同濟大學將結合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科優勢,聯合開展黨史研究課題、短期研修班等項目,為館方的黨史研究、人才培養、隊伍建設提供支撐。校黨委副書記徐建平、徐明、尤瑋、童科分別代表校方和館方籤約。

徐明、尤瑋、童科,以及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徐蓉教授、張勁教授、李雅茹副教授,受聘為同濟大學「四史」教育專家團專家,方守恩為他們頒發了聘書。

在同濟大學四平路校區的展期結束後,展覽將移至同濟大學嘉定校區及附屬中小學校進行展出。

文字:黃艾嬌

圖片:江平、週遊

原標題:《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文匯網】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
    【文匯網】同濟大學聯合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紀念館舉辦「啟航——中國共產黨早期在上海史跡展」 來源:   時間:2020-06-24  瀏覽
  • 中共一大、二大、四大的故事,你了解多少
    71年前的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告成立,標誌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身處黨的誕生地,發生在這座光榮之城的紅色故事你了解多少?日前舉行的「初心之地 紅色之城」——上海·黨的誕生地巡展,首次聚集中共一大、二大會址紀念館和中共四大紀念館的館藏精華,精心挑選了300多張照片,分偉大開端、嶄新局面、力量之源三大部分,再現中國共產黨篳路藍縷的奮鬥歷程,勾勒中國共產黨在上海留下的紅色印跡。
  •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中共一大會址在1952年後成為紀念館,1959年5月26日公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單位。1961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6月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2016年9月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名錄。
  • 凝心聚力,爭創一流 | 同濟大學2020年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回望
    淞滬抗戰紀念館、中國共產黨代表團駐滬辦事處暨周公館、上海孫中山故居紀念館……2020年最後半月,一場場紅色課堂在這些特色紀念館前直播開講,同濟大學師生帶領觀眾「雲參觀」,講述紅色故事,誠摯的愛黨愛國情懷在聽眾心中激蕩。
  • 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徵程丨高舉火炬,向未來前行
    2019年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辦「為國旗而歌」系列活動。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外景。(來源: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中共二大會址紀念館、中共四大紀念館提供)上海,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中國共產黨從這裡誕生。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二大會址紀念館和四大紀念館作了很多創新探索。推出線上視頻、雲端黨課等,創新紅色文化傳播方式,讓觀眾足不出戶獲得精神食糧。
  • 閃光的足跡|上海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
    中共一大會址是一幢典型的石庫門建築,建於1920年秋天,地處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今興業路76號)。這裡是一大代表李漢俊和他的哥哥李書城的寓所。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這裡召開。大會通過了黨的綱領和工作決議,選舉了中央領導機關,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中國革命的面目從此煥然一新。 1950年,上海市長陳毅提議,並經市委討論決定尋找中共一大會址。1951年,幾經周折,中共一大會議舊址被找到,隨後根據相關史料和親歷者的回憶,進行修繕復原。1952年9月,中共一大會址修繕完成,建立紀念館並對外開放。
  • 同濟大學新生院2020年啟航典禮雲端舉行
    8月20日,同濟大學新生院在雲端舉行「同心聚力 濟夢啟航」 2020年啟航典禮。校長助理、校黨委學研工部部長、新生院黨委書記劉潤,本科生院院長、新生院院長黃一如,新生院全體教師、學長代表等共同送別2019級新生院學子,用儀式感為同學們留下大一回憶、開啟嶄新徵程。劉潤為典禮致辭。
  • 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Q版人物盲盒,你喜歡哪一款?
    2020年9月28日,中共四大紀念館發布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的Q版人物設計盲盒。本文圖片均為中共四大紀念館 供圖上海的紅色場館也有Q版人物盲盒了。9月28日,「『為國旗添彩 匯力量之源』——學『四史』守初心 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主題系列活動在中共四大紀念館舉行,以館內「工農聯盟」主題雕塑為原型的Q版人物設計盲盒正式發布。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共四大紀念館獲悉,中共四大在黨的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無產階級在民主革命中的領導權和工農聯盟問題。此次推出的盲盒形象共5款,分別代表工人、農民、學生、軍人、婦女。
  •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舉辦腦深部電刺激術臨床...
    【同濟•新聞】同濟大學附屬同濟醫院舉辦腦深部電刺激術臨床應用技能研討會 2020-01-06 20:0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光明日報:政治擔當、思想引領、組織建設,同濟大學黨建示範創建...
    作為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範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兩年多來,同濟大學構建思想引領、政治擔當、組織建設的培育創建保障體系,矢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讓黨旗在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徵程上高高飄揚。9月15日,同濟大學黨委書記方守恩面向全校本科新生主講「中國道路」課的第一講,以中國交通事業的發展闡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巨大優勢,勉勵同學們要堅定道路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青春力量。「中國道路」是同濟大學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一門「中國系列」思政選修課。這個學期「中國道路」課全部由校領導講授。
  • 同濟大學麗豐再生醫學研究院正式啟航
    克麗緹娜攜手同濟大學 學研與產業創新驅動 共同推動再生醫療技術  2019年12月31日,克麗緹娜在迎來三十周年之際,以其控股母公司麗豐集團的名義與同濟大學共同打造的同濟大學麗豐再生醫學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在同濟大學滬北校區濟成樓舉行了揭牌儀式,由克麗緹娜集團董事長、同濟大學校董陳碧華博士和同濟大學醫學院黨委書記張軍教授進行揭牌
  • 百年徵程 || 中共一大會址:在這裡,尋見初心
    這是中共一大會址內的場景還原。1921年,13名平均年齡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在18平方米的房間內醞釀了「開天闢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面貌由此改變(2020年1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上海市興業路76號,中共一大會址,9191.4萬名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  許多人為「打卡」而來:最多時一年有近147萬參觀人次的紅色地標,我也一定要來看看;  許多人心懷崇敬而來:面向黨旗,我要在初心始發地重溫入黨誓詞;  許多人帶著思考而來:迎來第一個百年的中國共產黨,偉大創業究竟何以成功?
  • 同濟大學聯合舉辦「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與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的...
    12月5日,由同濟大學與中華職業教育社、海南省教育廳聯合主辦,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智庫、海南中華職業教育社辦公室、海南職業技術學院承辦的「黃炎培職業教育思想與新時代中國職業教育的使命」學術會議在海口市召開。
  • 【活動】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開講了
    ↑點擊「綠色青浦」輕鬆關注~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開講了!為充分發揮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宣教功能,傳承紅色基因,弘揚優良傳統,陳雲紀念館「紅色故事大講堂」結合紅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舉辦「講紅色故事育時代新人」青少年暑期教育活動。活動精彩內容往下看!
  • 廣聯達攜手同濟大學共建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
    日,同濟大學與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聯達」)在上海籤署合作協議,共建「同濟大學-廣聯達智能建造聯合研究中心」,並同步設立教育發展基金,約定在教學、人才、科研、市場等領域開展深層次合作,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我國智能建造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以數位技術助力建築產業轉型升級。
  • 初心從這裡啟航
    上海,興業路76號,推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大門,那篤定堅毅、慷慨激昂、讓人熱血沸騰的一幕幕徐徐展開……「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1921年7月23日夜,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的「李公館」,陸續迎來十幾張陌生的面孔。這些著裝各異、口音不同的人們,團團圍坐在客堂裡的大餐桌旁,眉宇間掩飾不住興奮和激動。
  • 中共一大13位代表的最終人生結局(下)
    7月赴上海,出席中共一大。會後回山東成立中共山東區支部,任支部書記。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山東分部成立後,任分部主任。翌年1月,赴莫斯科參加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回國後,6月領導濟南理髮業大罷工。7月,創辦《山東勞動周刊》,任主編。同月,出席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二大。會後留在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工作,參與制定了《勞動法大綱》。
  • 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舉辦
    中國社會科學網訊(通訊員 劉笑陽)2020年11月28日,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中國社會科學網、《世界經濟與政治》編輯部、《政治學研究》編輯部、《當代亞太》編輯部聯合主辦,同濟大學中國戰略研究院、同濟大學政治與國際關係學院共同承辦的第三屆「中國青年戰略論壇」在同濟大學衷和樓1802會議室成功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