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

2021-01-19 人民網

原標題: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

「古人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對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來說,這個「大」,就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要深入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2月19日

我們常說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常提擇業觀、金錢觀、消費觀……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人們在某一方面所持的觀點、態度和看法就會不同,這個「觀」就會產生天壤之別的效果。在新聞輿論領域,對新聞活動中諸現象、事物的看法與評價,按人們心目中一定主次、輕重次序的排列,便構成了「新聞觀」。

和其他的「觀」一樣,新聞觀有多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概括「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並用「山無脊梁要塌方,人無脊梁會垮掉」生動地表達其重要性,更是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

為什麼說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

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推動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有力武器,是經得起時間檢驗的。

1944年3月,毛澤東同志說:「應該把報紙拿在自己手裡,作為組織一切工作的一個武器,反映政治、軍事、經濟並且又指導政治、軍事、經濟的一個武器,組織群眾和教育群眾的一個武器。」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鄧小平同志強調:「要使我們黨的報刊成為全國安定團結的思想上的中心」。

無論是在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還是在熱火朝天的建設年代,或是在波瀾壯闊的改革時期,注重運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來指導新聞輿論工作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重要法寶。

另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應對意識形態領域鬥爭的現實需要。

當前,輿論環境、媒體格局、傳播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革,受國際國內複雜因素影響,意識形態爭鋒日益激烈,新聞輿論成為各種勢力極力爭奪的重要陣地,輿情輿態日趨複雜。與此同時,在國內,隨著中國逐漸進入發展關鍵期、改革攻堅期、矛盾凸顯期「三期」疊加的新環境,人們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的特徵日趨凸顯,價值觀認同和文化選擇都出現了顯見差異。這些問題不可避免地映射到新聞輿論工作中,並對新聞輿論工作構成嚴峻挑戰。

解決這些問題,就需要從根本上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牢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這個「主心骨」,不斷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新聞輿論工作中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正是因為它的重要,我們就必須明確「牢牢堅持什麼新聞觀」「自覺抵制什麼新聞觀」這兩個問題。

我們必須牢牢堅持什麼樣的新聞觀?

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答案——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作為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定盤星」,引導廣大新聞輿論工作者做黨的政策主張的傳播者、時代風雲的記錄者、社會進步的推動者、公平正義的守望者。

前些天從網上看到網友的疑問:「國家在發展,社會在進步,可是為何很多媒體卻寧願忽略那些生活中美好的現象,把一些低俗、惡俗的新聞天天炒作?」還有網友說:「現在微博、微信裡的消息滿天飛,人人皆有麥克風。一些媒體或為了個人、小集團利益,或為了爭奪受眾眼球,熱衷於挖一些花邊新聞或負面新聞,故意製造輿論熱點,散布不負責任的謠言。」

這些討論也引起了大家的思考:我們應當怎樣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最根本的是,要牢牢堅持黨性原則。思想無形,但承載和傳播思想的媒體和陣地是有形的。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是新聞輿論工作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黨性原則不僅要講,而且要理直氣壯地講,不能躲躲閃閃、扭扭捏捏。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誘惑幹擾面前,保持「亂雲飛渡仍從容」的政治定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中國,黨性和人民性是一致的、統一的。那些「你是替黨講話,還是替老百姓講話」「你是站在黨的一邊,還是站在群眾一邊」的論調,把黨性和人民性對立起來,在思想上是糊塗的,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在實踐上是有害的。新聞輿論工作就是要始終把人民記在心上,走向群眾,服務群眾,站在群眾的視角去觀察問題,用群眾的語言去描繪生活,把新聞寫在大地上,寫在人民心坎上,這也是黨性原則的根本要求。

同樣重要的是,要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輿論導向正確,就能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推動事業發展;輿論導向錯誤,就會動搖人心、瓦解鬥志,危害黨和人民的事業。什麼是最重要、最根本的導向?就是要堅持以正確輿論引導人,做到所有工作都有利于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利於推動改革發展,有利於增進全國各族人民團結,有利於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文者,貫道之器也。」新聞報導既要報導國內外新聞事件,更要傳達正確的立場、觀點、態度,引導人們分清對錯、好壞、善惡、美醜,激發人們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

與此同時,要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是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方針。之所以強調,是因為我國社會積極正面的事物是主流,消極負面的東西是支流;同時,我們正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面臨的挑戰和困難前所未有,必須激發全黨全社會團結奮進、攻堅克難的強大力量,調動各方面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只有這樣,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才能起到應有作用。

不可忽視的是,要把客觀真實作為基本要求。事實是新聞的本源,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堅持實事求是,既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也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靈魂。新聞的真實性來不得半點馬虎,否則最真實的部分也會讓人覺得不真實。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就是要根據事實來描述事實,不僅要準確報導個別事實,而且要從宏觀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

我們又應該自覺抵制什麼新聞觀?

長期以來,有各種思想與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相對立,那就是西方新聞觀等錯誤觀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認清西方所謂「新聞自由」的本質,自覺抵制西方新聞觀等錯誤觀點的影響。

一直以來,一些人宣揚西方新聞觀,標榜西方媒體是「社會公器」「第四權力」「無冕之王」,鼓吹抽象的絕對的「新聞自由」。少數人打著「新聞自由」的旗號,專挑重大政治原則說事,公然抨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制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有的不顧起碼的是非曲直,以罵主流為樂、反主流成癮,怪話連篇,謊話連篇:一些自詡「中立客觀」的西方主流媒體在沒有進行現場真實採訪、或沒有可靠材料佐證的情況下,肆意歪曲報導……

實際上,他們很清楚新聞輿論的意識形態屬性,更是進行意識形態滲透的老手。國際反華勢力西化、分化中國最主要的一手,就是搞意識形態滲透,搞亂人們的思想,瓦解黨和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從蘇東劇變到一再煽動策劃「顏色革命」、製造民主災難,再到起勁地抹黑、醜化、妖魔化中國,不遺餘力地攻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體制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西方媒體從來都是意識形態滲透的急先鋒。一個國家、一個政權的瓦解往往是從思想領域開始的,政治動蕩、政權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間發生,但思想演化卻是一個長期過程。思想防線被攻破了,其他防線就很難守住。

黨的新聞輿論工作是黨的一項重要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我們必須從這個高度認識和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煉就「金剛不壞之身」,「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執筆人:田旭東,實踐雜誌社)

相關焦點

  • 復旦舉辦首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
    > 新聞觀是新聞輿論工作的靈魂,如何在當下時代傳承和發揚馬克思主義精神?
  • 「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在復旦大學召開
    推進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需要把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實踐結合起來,通過中國化和時代化的轉換,更好地服務於當前新聞輿論工作實踐。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學與研究基地主任馬凌主持發布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發展報告(2020)》。
  • 「心有所信方能行遠」 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在復旦大學舉行
    12月13日,「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舉行。論壇上發布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年度報告(2020)》,並評選出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年度優秀論文。上海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市委外宣辦(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胡勁軍在致辭中指出,2001年,上海在國內率先創立「部校共建新聞學院」模式,二十年來事實證明,在新聞學院中大力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研究與教育,同時積極促成學界與業界的對話,對于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和價值取向,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年度報告(2020)》在復旦大學發布
    央廣網上海12月13日消息(記者傅聞捷)由復旦大學新聞學院主辦的「心有所信 方能行遠—全國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論壇」今天在復旦大學舉行。論壇上發布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年度報告(2020)》,並評選出了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年度優秀論文。
  • 【課程思政】新聞學院:以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鑄魂育人 ,培養新時代...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馬克思留下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理論的靈魂、核心和骨架。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聞輿論工作的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新發展,是新時代高等學校新聞傳播教育改革發展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培養造就卓越新聞傳播人才
    要加快培養造就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黨和人民放心的新聞輿論工作隊伍。」這段重要論述,提出了卓越新聞傳播人才的內涵和標準,深刻闡述了人才對媒體發展的重要意義,為創新高校卓越新聞人才培養模式指明了方向。  做好黨的新聞輿論工作,事關旗幟和道路,事關貫徹落實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事關順利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事關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
  • 名家視點|蘭東興:從優秀的新聞作品和精彩的新聞點評中理解馬克思...
    關於這套叢書的意義可以從很多角度評價,我作為一位新聞傳媒教育工作者,認為它是新聞從業人員和各大中專院校新聞專業的學生開展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非常有價值的讀本。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一直是我國新聞從業者和高校新聞專業的重點。
  • 習近平:一句話,就是要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習近平總書記一直十分關心廣大新聞工作者,高度重視新聞輿論工作,高度肯定新聞工作者為黨和人民事業作出的積極貢獻,對廣大新聞工作者寄予厚望,強調「一句話,就是要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一起學習總書記相關重要論述,努力做黨和人民信賴的新聞工作者!
  • 讓理論與輿論同向發力同頻共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話語背後的力量是思想、是道;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上指出,發揮我國哲學社會科學作用,要注意加強話語體系建設。這些重要論述既鮮明指出了新形勢下新聞輿論工作「貫道」的重要性,也深刻闡明了理論與輿論同向同行的傳播規律。
  • 2020年新聞傳播學研究發展報告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的新亮點2020年時值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和列寧誕辰150周年,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成果較往年更加豐富,呈現出諸多亮點。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發布的《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發展報告(2020)》指出,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是中國輿論工作的靈魂,2020年國內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研究在歷史、理論與實踐三個維度不斷向縱深拓展,呈現持續繁榮的局面。
  • 【自覺承擔起新形勢下宣傳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務】堅持學深悟透做實...
    作為黨報新聞工作者,學好用好習近平總書記《論黨的宣傳思想工作》,必須堅持原原本本學、全面系統學、聯繫實際學,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在認真學習思考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工作不斷加深領悟,努力實現「認識、實踐、再認識」的螺旋式上升的思想提升。  要深刻領會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使命,承擔好「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
  • 把握意識形態工作大概念和小細節 推動市場監管新聞宣傳邁上新臺階
    原標題:把握意識形態工作大概念和小細節 推動市場監管新聞宣傳邁上新臺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堅持不懈抓好理論武裝,旗幟鮮明同錯誤思潮和觀點作鬥爭,使得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更加鞏固,全黨全社會的「四個自信」顯著增強,意識形態工作向上向好的積極態勢基本形成。
  • 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必須以黨管意識形態為...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經濟建設是黨的中心工作,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對黨的意識形態的領導是黨的領導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此,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最核心、最根本的遵循就是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原則,確保意識形態工作不離經叛道。
  • 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百年,復旦新聞學院如何回應時代答卷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讀本》、《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百問百答》、《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經典案例》等配套輔助教材齊頭並進。國內最早的馬克思主義新聞思想教材:《馬克思主義新聞經典教程》學科發展要「有新料」保證「不串味」。
  • 新時代黨的意識形態工作的指導綱領——深入學習和貫徹落實習近平...
    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對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問題作了進一步闡述,指明在新的時代條件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的職責和使命是:「高舉旗幟、引領導向,圍繞中心為此,就要做到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就是說,要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政治家辦報、辦刊、辦臺、辦網的原則。  他說:「黨性原則是黨的新聞工作的根本原則。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是堅持黨的領導的重要方面。
  • 黃坤明:奮發有為投身新時代新聞輿論工作
    向新聞戰線全體同志致以節日的問候!向所有關心支持新聞輿論工作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剛才,6位獲獎代表講親歷故事、談內心感悟,語言樸實、故事鮮活、感情真切,充分展現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精神風貌,體現了新聞戰線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四向四做」、踐行「四力」要求的豐碩成果。
  • 檢察日報評論員文章:把牢黨的絕對領導這一「定盤星」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深刻指出,黨的領導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各級檢察機關和全體檢察人員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黨的領導重要指示精神,時刻緊繃「政治弦」,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始終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把堅持和加強黨的絕對領導落實到「四大檢察」「十大業務」中、落實到每一項具體檢察工作中。
  • 李君如: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黨的群眾工作傳統
    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過程中形成的黨的群眾工作傳統,包括了群眾工作理論、群眾工作實踐和群眾工作制度三種形態。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的日子裡,胡錦濤總書記提出要「高度重視並切實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我們也應該從理論、實踐和制度三個方面學習黨的群眾工作傳統,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群眾工作。
  • 黨的七大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貢獻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在黨的七大上,劉少奇在報告中系統闡述、科學概括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毛澤東思想的豐富內涵、本質特徵及其對中國革命的重要意義,使全黨對毛澤東思想有了比較完整的認識和更加深刻的理解。黨的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並寫入黨章,「作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導方針」,促進了黨的思想統一,促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