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個人,非常討厭那種關係不近也不鐵,但總愛為你出謀劃策,甚至對你的生活指手畫腳,還認為理所應當的人!通常對於這種人,我一般是口裡或者是心裡送他們四個大字「關你屁事!」,當然大多數時候是在心裡,畢竟我歲數也不小了,總是被別人冠以不懂事的莫須有罪名,我也是受不了的。
人有七情六慾,這個大家都知道,人人都有,但厲害的人會控制。俗話說「泥菩薩都有三分火氣」,總有免不了的人和事,逼得你不得不口吐芬芳。也許是現代人生活節奏比較快,所以都比較直接,就像我上面說的那樣,但是同樣一句話,古人說的那可是相當委婉又文雅。
我嘴裡的「關你屁事」,在古人嘴裡說出來就是「幹卿底事」。
「幹卿底事」四個字裡其他三個字沒問題,可能「底」字有朋友會有疑問,什麼意思呢?
清代史學家趙翼在《陔(gai)餘(yu)叢考》中是這麼解釋的:「江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這就好理解了,原來「底」是江南俗語,「底事」就是「何事」的意思。「幹卿底事」就是「幹卿何事」!
這句話出自於《南唐書》,說的是詩人馮延作了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是「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你看看,這詩人就是詩人,這意境多好,風將春水吹!
南唐元宗李璟看到這首詩,來了一句這樣的評價:「吹皺一池春水,幹卿底事」,這意思就是說「那一池春水是人家春風吹皺的,跟你馮延有什麼關係?」
雖然南唐元宗給出這樣的評價,確實有點不著調,有點抬槓的意思,一點沒有帝王的雅量,但是你看這四個字說得,文雅又客氣!這文人就是文人,擅於舞文弄墨,就連嘲諷他人的時候用的也是文字,委婉地以為要再作詩一首呢!
所以人真得多讀書,跟古人學習,不但要會「口吐芬芳」,還要吐的文雅,不但要吐的文雅,還要知道別人吐出來的芬芳到底是什麼意思。
其實所謂的「口吐芬芳」也就是抒發感情的一種方式,如果在感情抒發的同時,又能讓對方摸不著頭腦,豈不是更有意思?
所以下次你想說「關你屁事」的時候,不妨換成「幹卿底事」,我感覺這句話要比「老子為什麼要寫道德經」的答案要有力量的多,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