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之所以貴為當世第一大運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的不可預知性,無論是配置多麼豪華的隊伍,都有可能在紙面實力遠不如自己的對手面前沉沙折戟。所以,曼城1比3輸給裡昂,雖然跌碎了一地眼鏡,卻也還在足球的基本邏輯之內,正應了球迷們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足球,是圓的」。
原本,曼城的爆冷出局不至於引發如此大的爭議。但是,瓜迪奧拉出人意料的排兵布陣卻給了媒體與球迷抨擊的口實。再聯想起曼城這幾年在歐冠賽場上如出一轍的出局方式,局面就更加對這位曼城教頭不利了。揚短避長的瓜迪奧拉,居然又跌倒在同一條河流裡,就是想讓人不詬病都難。
面對整體實力明顯不如曼城的裡昂,瓜迪奧拉讓人不解地臨時變陣,就仿佛是面對巔峰宇宙隊一般,排出了一個頗為保守的陣勢,不僅一口氣派遣出場了三名中衛,還把大衛-席爾瓦、貝爾納多-席爾瓦以及馬赫雷斯等創造型球員給按在了替補席。
突如其來的保守+臨時變陣,這無疑是近幾年來瓜迪奧拉在歐冠淘汰賽上的熟悉配方與熟悉味道。在兩年前面對利物浦時,瓜帥把斯特林拿出了首發陣容,派遣上了理論上防守能力更強的京多安,結果曼城出現了各種不適應,攻防兩不力,被利物浦打出了一個完美開局,端的是弄巧成拙;而在上賽季對陣熱刺的首回合較量,瓜迪奧拉又棄用了關鍵球員德布勞內,取而代之的則是看似更穩健的雙後腰,結果曼城0比1敗北,為次回合的出局埋下了伏筆……
平心而論,瓜迪奧拉的思路不難理解。畢竟是一步天堂一步地獄的歐冠淘汰賽,無論怎麼樣慎重都不為過。就拿對陣裡昂這場比賽來說,單從排兵布陣的思維邏輯上來分析,備受詬病的瓜迪奧拉其實是大師級的應對:
這位西班牙教頭為何一口氣排出三中衛+兩邊衛的首發?無非就是針對裡昂極度依賴邊路的偏科進攻罷了。理論上來說,先讓兩名邊後衛邊路狙擊,讓裡昂很難從容傳中,再用三大中衛填充禁區,哪怕偶爾有頭球飛來也能夠佔據人數優勢從容解圍——聽起來是不是頗有穆裡尼奧之風,在防守端直接肢解了裡昂的進攻?
只可惜,理論永遠就只是理論罷了。瓜迪奧拉看似合理的排兵布陣,卻成了最典型的紙上談兵。姑且不說以在防守端被詬病為業餘水平(大英名宿萊因克爾語)的曼城後衛能否支撐起瓜帥重視防守的思路,單說臨時變陣對球員們造成的不適,就很難被迴避。要知道,在本場比賽之前,瓜迪奧拉的球隊在正式比賽中貌似一共就只用過兩次三後衛的首發陣型,最近的一次還在今年一月份,瓜迪奧拉靈機一動不僅無果,反成了弄巧成拙……
綜上所述,以曼城的防守水準還有平日裡早已習慣的球風,瓜迪奧拉在歐冠淘汰賽上突然變得保守,再加上臨時變陣的操作,這無異於揚短避長。如此局面之下,出現數次跌倒在同一條河流裡的結果,其實也就絲毫不奇怪了。
讓人頗覺玩味的是,瓜迪奧拉在歐冠淘汰賽的變化,讓人很容易就聯想起了他的老冤家穆裡尼奧。這位葡萄牙教頭一直以來都以重視防守而著稱,動輒就根據對手的進攻套路來專門制訂防守策略以及陣型,在那些年不知道給瓜迪奧拉的球隊製造過多少的麻煩。
可能正應了那句話「最了解你的人,永遠是你的敵人」。在與穆裡尼奧不斷博弈的過程中,從前那個以我為主、不管對手是誰永遠都用傳控打天下的瓜迪奧拉貌似漸漸意識到了穆帥戰術思想中的精髓,學到了老冤家的招式,時不時就祭出來一番,只可惜結果卻不甚理想。畢竟,瓜迪奧拉終究不是穆裡尼奧,這兩人的戰術思路壓根就是南轅北轍。
這裡必須說明的是,筆者沒有任何對瓜迪奧拉不敬的意思。相反,在博弈的過程中學習對手長處,從來都被視為名帥的可貴品質。在學習以及改變的過程中遭遇失敗從來都不可怕,可怕的是……故步自封。
眼下的瓜迪奧拉,雖然因為揚短避長的操作,在同一條河流裡跌倒了數次之多,反成了弄巧成拙的反面典型,飽受媒體與球迷的詬病。可任誰都保證,這不是瓜帥化繭成蝶的尷尬期?一旦這位不世出的傳控大師真正悟了過來,有誰又能保證他不會掀起另一陣狂潮?天才,其實都有偏執與不被世人理解的那一面。可這,恰恰就是他們成功的根基。
就是世人笑他們太瘋癲之際,他們何嘗不曾笑世人看不穿呢?對於一個創造過王朝之師、數次站在歐洲之巔、還掀起過足壇新風潮的教頭,給予怎麼樣的尊敬、寄予怎麼樣的厚望都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