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媽媽們問,我的孩子還很小,還在吃母乳,是否適合採用生酮飲食治療呢?
我們知道,隨著人們對生酮飲食深入了解以及特殊嬰兒生酮配方的出現,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嬰幼兒期是啟動生酮治療的理想年齡。
在#生酮飲食#中,為了誘導和維持生酮狀態,只容許攝入限量的碳水化合物,而母乳餵養通常是被特殊的生酮配方完全代替。但考慮到母乳餵養對孩子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優勢,母乳餵養結合生酮飲食治療中似乎是可行的。
那麼,這種飲食方案的療效和安全性究竟如何呢?最近,來自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一項研究對這個問題進行了探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生酮飲食與母乳餵養
這項研究對1999-2018年79例小於1歲的嬰幼兒癲癇進行生酮飲食治療的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研究主要比較生酮飲食中有或無納入母乳餵養以實現和維持酮症狀態的情況。
患兒概況
患兒啟動生酮飲食的平均年齡為6.2個月(14.6天-12個月),30%患兒的病因不明。研究將患兒分為2組,其中使用專門生酮配方63例,結合母乳餵養16例。
本研究中有10例(13%)患兒將生酮飲食作為首選療法,大部分患兒(87%)在啟動生酮前使用抗癲癇藥物。本研究中啟動生酮時聯用的抗癲癇藥物為2種。
啟動生酮
生酮飲食的啟動不禁食或限制液體攝入,並以1:1的生酮比例開始。生酮飲食配方粉與常規嬰兒配方奶粉或母乳混合。
對於成熟母乳,使用脂肪、蛋白質和碳水化合物的平均值進行計算(100mL含有75熱卡,4.03g脂肪,1.13g蛋白質,7g碳水化合物)。為了優化脂肪含量和最大化母乳的數量,鼓勵媽媽們提供後奶(後奶是吃過幾分鐘後流出來的奶水)。
生酮配方粉之後逐漸增加以達到生酮比例3:1,並取決於β-羥丁酸的水平(2-5mmol)。在達到穩定酮症狀態後,在維持酮症狀態的同時降低生酮比例以允許攝入最大量的母乳或配方奶粉。在本研究中,嬰兒在奶瓶餵養計算量的生酮配方粉後進行母乳餵養。
啟動生酮後每天測量血糖、β-羥丁酸和尿酮3次。回家生酮後由父母用日誌記錄酮體水平、發作情況、營養和不良反應等。患兒在啟動生酮1,3,6和12個月後進行門診看診。
研究結果
總共有79例患兒納入分析,其中16例(20%)納入母乳餵養。使用母乳餵養的患兒在47小時後實現臨床相關酮症,而使用標準生酮飲食(無母乳餵養)的患兒在41小時後。
酮體水平和相關酮症 (黑線為無母乳餵養組,灰線為母乳餵養組)β-羥丁酸水平>2mmol 定義為臨床相關酮症
研究發現,兩組患兒β-羥丁酸水平在時間進程上無顯著差異性,生酮飲食在兩組患者中的療效同等,大約2/3的患兒發作減少一半以上,1/3的患兒發作完全停止。
兩組患兒在生長上沒有明顯差異。在使用母乳餵養的患兒中,50%使用母乳餵養超過3個月,25%使用母乳餵養直到戒奶。
研究總結指出,大多數患兒在48小時內可實現並維持合適酮症。在生酮飲食中納入母乳餵養是可行、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