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與應急管理:人民的答卷」主題徵文
無奮鬥,不青春。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追夢需要激情和理想,圓夢需要奮鬥和奉獻。」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 ,80後、90後、甚至是00後主動請纓、勇赴一線,堅持疫情不退他們不退。他們不僅用青春之「我」為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注入磅礴的青春力量,更向世界展示了「少年強則國強」的中國精神。昔日祖國的花朵,如今已然成長為中國社會的中堅力量。
喚醒覺醒意識,讓青春「血性膽氣」。李大釗先生曾寫下:「國家不可一日無青年,青年不可一日無覺醒。」來勉勵我中國之青年。在新時代,中國青年要以更實的舉措、勇挑更重的擔子、展現更大的作為。正如魯迅先生所說,「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說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如螢火蟲一般,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惟其如此,方能成就「人生之春、人生之華」。
清除思想毒素,讓青春「潔白無瑕」。這一代青年人沒有經歷過戰爭和苦難,思想天馬行空、做事特立獨行,或多或少存在 「幹勁多韌勁少」的問題。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因此,青年要端正思想態度,不畏難、不退縮,以艱難險重陣線為「歷練場」,增加閱歷,積累經驗。要樹立與「中國夢」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一以貫之、一抓到底,保持心中的「精神不倒」,沉著冷靜應對各種挑戰,既能撒嬌賣萌,又能上得了戰場。
錘鍊擔當精神,讓青春「挺立風骨」。不管是身處象牙塔的大學生,還是紮根基層的青年幹部,抑或是穿行於大街小巷的外賣小哥,只要盡心做好本職工作,都是在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因此,青年既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大格局,亦有「功成必定有我」的進取心。要堅定擔當之決心,幹一行愛一行,時刻保持「朝受命、夕飲冰,晝無為、夜難寐」的昂揚鬥志,把工作做到極致、做到最好。同時,要勇立潮頭,對新事物新做法,要答好「選擇題」,積極學、大膽試、創新改,克服本領不足、本領恐慌、本領落後,讓擔當作為的枝葉更加繁茂。
永葆奮鬥激情,讓青春「燃到靈魂」。「乘風好去,長空萬裡,直下看山河。」奮鬥精神,是中華民族賡續千載的文化基因。奮鬥的青春最美麗。青年正處於精心勵志、發憤圖強的關鍵期,在青年之字典,應無困難之字,在青年之口頭,應無障礙之語。青年人要涵養家國情懷,激蕩奮鬥精神,把實現個人夢、家庭夢融入中國夢之中,燃燒青春「卡路裡」、跑出青春「加速度」。
「制出將來之少年中國者,則中國少年之責任也」。青春只有與激情相伴、與奮鬥為伍,才能刻寫在夢想的星空中熠熠生輝。展望未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續奮鬥中變為現實。(作者:唐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