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的冠號像房產證號、車牌號一樣都是不重複的,印製人民幣的過程中,中國人民銀行會首先利用26個英文字母列出橫縱坐標,將準備印製的人民幣按冠號分出大組(見下圖)。
上圖是第四版人民幣2元紙幣的冠號的分組圖,做好這張圖之後,中國人民銀行會將不同組別或同一組別的不同部分交由各地的造幣廠進行印製,因此某一地區的造幣廠只能印刷一部分冠號的錢幣。
冠號其實代表了紙幣印製的順序,這樣也就出現了「首發冠」、「關門號」,另外每個冠號印製的數量也是不同的,因此一部分就成了稀有冠,還有每種紙幣都有補號,用以對其他冠號的補充。
2元補號
以上幾點註定了一些紙幣的冠號是特殊的、不同的,具體可以按稀有程度進行分級,近幾年行業普遍認可的是「星級」法,將人民幣紙幣按稀有程度分為五級,下圖是第四套人民幣小面額的星級排行。
上圖是按照稀有程度進行的分級,補號、首發號、稀有號相互穿插,從下往上越來越稀有,價格也越來越高,比如80年5角的補號ZN就被劃分為二星級,一般來說,一星級價格都是幾十到一百塊之間,到四星級就是幾百塊一張了,而五星級的三種都是幾千塊一張。
有了這張圖大家就可以對一下了,8001、8002、8005分別代表第四版人民幣1、2、5角幾種小面值,也是民間最多的。
這幾種紙幣如果不看冠號的話,商販的回收價格都不超過1塊錢,看了冠號星級排行可能就不同了,即便是全新的一星級也值幾十塊。
好啦,幾種小面值的冠號星級排行就介紹到這裡,下篇文章為大家介紹第四套人民幣裡大面值的品種,就到這裡,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