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五虎將之弟,完成諸葛亮遺願後神秘消失,1600年後終被發現

2020-12-09 騰訊網

劉備五虎將之弟,完成諸葛亮遺願後神秘消失,1600年後終被發現

導語:三國時期蜀漢有很多名將領,最知名的就是五虎上將,他們個個武藝高強而且軍事指揮能力超群,打贏了一場又一場勝仗,也代表了那個時代的戰力巔峰。而其他將領儘管沒有五虎將超強的能力,都兢兢業業的執行著領導層下達的每一條命令,為那個璀璨的時代奉獻自己的一生。而蜀漢就有這麼一位大將,他前半生非常知名,後來卻離奇失蹤,讓人浮想聯翩。

這名大將就是馬岱,他是五虎將馬超的堂弟,從小就是馬超的跟班,十幾歲時便跟隨馬超上陣殺敵。儘管年紀還小,但卻能斬殺匈奴百夫長,匈奴聽到他的名字都咬牙切齒,但又對他無可奈何。正因為如此,馬岱成了西涼軍方面的一面旗幟,名氣僅僅弱於馬超,家族的人也對他十分看好,認為馬氏家族將會在他們兩人手上發揚光大。

曹操輸了赤壁之戰後覺得顏面無光,他知道劉備將要攻略益州,為了儘快遏制劉備的發展,於是他決定吞併西涼,這樣就可以對劉備形成一張包圍網。西涼騎兵雖然驍勇善戰但缺少智囊,馬超馬岱在這場戰爭中被曹操擊敗,西涼也被曹操吞併,無奈只能投奔漢中張魯。不久後劉備得知這條消息,於是邀請馬超加入自己的陣營,許諾以後可以幫他們收復西涼。馬超和馬岱商議後認為可行,於是投奔劉備。

當時劉備正在攻打成都,這裡是劉璋的大本營,城內囤積了很多糧食而且城高強厚,短時間拿不下來。當馬超馬岱帶著兵馬到成都匯合時,劉璋覺得翻身已經無望,於是投降劉備。戰後劉備給馬超馬岱很可觀的官職,同時也讓他們管理本部兵馬,一有時間就和他們商討攻略西涼的事情,還經常給馬超畫餅,以後拿下西涼就拿下長安,我們兩方人馬共同殺入許昌解救漢獻帝,屆時你就可以報仇了。

起初馬超覺得劉備真心幫助他們,但後來發現劉備的目的其實是想借自己的手拿下西涼,而且自己的部下很多都投靠了劉備,為此鬱鬱而終。馬超死後馬岱接管了他的兵馬並跟隨劉備攻打漢中,也立下了不少戰功。劉備死後諸葛亮開始北伐,於是任命馬岱為平北將軍,讓他做先鋒也做大將。馬岱在北伐戰爭中表現依舊搶眼,每一條任務都能高標準完成,深受諸葛亮器重。

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突然在五丈原病重,他算了一卦知道自己時日無多,於是安排蜀軍撤退還有移交權力。諸葛亮制定的蜀軍撤退計劃中讓魏延斷後,但他擔心魏延不服號令,於是調遣馬岱到魏延身邊。後續的事情果然驗證了諸葛亮的擔憂,魏延不僅不聽從號令,而且還擅自帶著部隊撤離,差點讓蜀軍主力被圍殲。戰後魏延還想奪權,帶著本部兵馬和楊姨、姜維等人對峙,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這時候馬岱突然斬下魏延頭顱,同時揭開魏延的真正目的,讓蜀漢免於一場內戰。

而當他跟隨部隊撤回成都之後就再也沒有消息了,歷史關於他的記載也到此為止。正因為憑空消失讓世人想出了不少陰謀論,有的人認為是魏延的舊部殺了馬岱幫魏延報仇,有的人認為是劉禪覺得馬岱圖謀不軌,於是派人暗中處死他,但這些都只是猜想。直到1600年後在四川的新都縣境內發現了他的墓地,經過考察的確是三國蜀漢大將馬岱的葬身地。有墓碑有墓室意味著他正常死亡,這下子終於解開了這個千古謎團。

相關焦點

  • 劉備的五虎上將威震天下,那麼諸葛亮最欣賞五虎上將中的哪位將領
    雖然大家都在一個陣營中,都是劉備的左膀右臂,可是他們之間的關係還是有遠有近的。那麼,就拿諸葛亮來說,他和五虎上將之間的關係怎麼樣?他最喜歡的人是誰呢?在下面,就讓我們來逐個考證一下。首先看看五虎上將之首的前將軍關羽。我們可以看到,關羽和諸葛亮的關係一直是處在面和心不和的層面。這是因為,諸葛亮的定位是文臣之首,他的出場就是一副士大夫的做派。
  • 關羽被殺後,諸葛亮跟劉備說了11個字,眾將聽後心灰意冷
    二爺一生鎮守荊州6年多,成為劉備心腹大將,多年守衛邊疆防守曹魏與東吳,可以說在劉備心中,關羽的地位是無人可以代替的。眾所周知,關羽日常喜愛看一本書,叫《春秋》,因為多年跟隨劉備出徵,關羽早就是練成大將之才。只不過,有句叫「藝高人膽大!」隨著能力的提升,關羽的傲氣也逐漸培養起來了。
  • 五虎將的的死亡順序是怎樣的?
    排名五虎將之首的關羽,早年與劉備、張飛桃園結義,情同兄弟。赤壁之戰後,關羽協助劉備、東吳大都督周瑜擊敗曹仁。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攜軍師龐統入蜀助益州刺史劉璋平漢中張魯之亂,留關羽、諸葛亮、張飛、趙雲同守荊州。不料劉備在西川一再受挫,軍師龐統被射死。不得已,諸葛亮攜張飛、趙雲火速入川,留關羽鎮守荊州,派糜芳、馬良、周倉同守荊州。關羽鎮守荊州期間,圍襄陽、攻樊城,水淹七軍,大敗于禁,其名威震華夏,逼得曹操一度有遷都以逼關羽鋒芒的想法。
  • 諸葛亮何以「興復漢室」為己任?淺論諸葛亮和劉備的君臣之誼
    」諸葛亮不二之心,足以讓劉禪放心。作為當下蜀漢實際掌權人,諸葛亮以丞相之職,行使君王之權,本就稱得上僭越。在《三國志·後主傳》中記載:「亮以禪未閒於政,遂總內外。」此類觀點便是劉備以諸葛亮為棋子,完成一統河山的棋局;諸葛亮以劉備為棋盤,和諸多有才之人對壘江山之上。以胸中大志報知遇之恩「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三國亂世,人命如草芥、英雄如過江之鯽。
  • 劉備如此賢明,諸葛亮如此料事如神,為什麼他們還是沒能一統天下
    劉備作為以織鞋賣履為生的落魄皇族,以家徒四壁之景象發展為三分天下之帝王,可以說是非常成功了。諸葛亮雖為隱世高人,卻是布衣之身,最後發展為一國宰相,也可以說是非常成功了。劉備與諸葛亮歷來被稱為明君賢臣的典範,然而劉備諸葛亮終究沒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究其原因,個人總結有以下幾點,以供諸君參考。
  • 蜀漢的五虎將誰最牛,死後劉備的態度,劉禪給的諡號,說明了一切
    眾所周知蜀漢五虎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當然這只是民間或者小說演義的叫法,正史裡面雖然五人並列一傳,但是趙雲的職位比其他四位要小一點。 五虎將除了趙雲以外,皆死於劉備去世之前,五虎將除黃忠、趙雲外,皆假節。那麼,劉備在這些人死後有什麼表現,五虎將誰最牛?
  • 劉備處處防備趙雲不肯重用,趙雲臨死大喊4個字,諸葛亮羞愧痛哭
    趙雲在」五虎上將「中主要是擔當劉備的保鏢,沒有得到真正重用,但他顧全大局,從未表達過不滿,只有臨終前才留下一句遺言,這句話只有四個字,卻令諸葛亮羞愧不已,為之不平。
  • 劉備設立五虎上將的真正原因是什麼?關羽為何看不起黃忠?
    在關羽看來,漢中王是自己義兄,自然要給一個大大的官爵。費詩說,是五虎上將之首。關羽沒有生氣,問,是哪五虎。當費詩說是關張趙馬黃之後,關羽大怒,表態不堪與黃忠這個老兵並列,不肯接受將印。這時候費詩有一番回答,這個回答必然是費詩一路走來,仔細盤算之後才對關羽說的,甚至我們可以說,費詩的回答,不僅僅是他個人的回答,也是軍師諸葛亮,漢中王劉備的回答。  費詩說:「將軍差矣。
  • 諸葛亮為何要勸劉備賜死劉封?14年後,他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換句話說,劉備之所以下定決心除掉劉封,諸葛亮的話是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的。在《三國志》之中有記載:諸葛亮慮封剛猛,易世之後終難制御,勸先主因此除之。這是諸葛亮當時找的要除掉劉封的理由。丞相的意思就是害怕劉封太過剛猛,在劉備百年之後,恐怕蜀中沒有人可以與之抗衡,當然了也包括他諸葛亮。而,劉禪就更不用多說。
  • 劉備稱帝後造了8把劍,五虎將有2人沒被賜劍,真實原因讓人淚目!
    豫薦你|文【全文2400字,圖片14張】 劉備稱帝後造了8把劍,五虎將有2人沒被賜劍,真實原因讓人淚目! 同為五虎將的黃忠和馬超,卻沒得到賞賜,這是為何呢?真實原因讓人淚目。 關於賜劍 首先說說劉備為何賜劍。在古代,賜劍一般分為兩種:
  • 蜀國劉備有五虎上將,曹操,孫權有什麼?
    陳壽最早作《三國志》時,將五人並列合為一傳,但還並未提出五虎上將的概念,而後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將。早期和關羽一起追隨劉備左右。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範疆、張達刺殺。
  • 武侯諸葛亮病逝後,臣子上奏摺罵諸葛亮,劉禪一怒之下將其誅殺
    三國時期諸葛亮是最有名的人物之一,他當年輔佐劉備三分天下。在蜀漢陣營中,諸葛亮位高權重,深得劉備信任,因此劉備臨終之前,專門託孤給諸葛亮,讓他負責蜀漢將來的大小事務。諸葛亮特別感激,一心想要完成劉備的遺願,多次帶兵北伐,想要打敗曹魏平定天下。
  • 五虎將發生內訌,諸葛亮無力制止,關羽、張飛、劉備因此接連死亡
    但是劉備集團的利潤,已經被分光了,張飛、關羽等元老控股,諸葛亮、法正等高管靠能力、刷業績。但對劉備而言,股份不能全放在元老手中,蜀漢大勢已成,需要分權了,軍權不能在一伙人手中。於是定軍山一戰立下大功的黃忠,和前涼州公司老總馬超,分別獲封后將軍、左將軍,與元老派關羽的前將軍、張飛的右將軍並立,形成均勢。
  • 劉備的「關張趙馬黃」,五虎將中誰應該排老大?
    公元219年,漢建安二十四年,此時的劉備自封漢中王,從封號上看,五虎將並沒有在歷史上存在過,關羽為前將軍,張飛為右將軍,馬超為左將軍,黃忠為後將軍,要是真存在五虎將的話,趙雲應該和四方將軍同一位置。當時的趙雲只被封為品級較低的翊軍將軍。雖然品級低,但並不代表趙雲的地位在蜀漢低。蜀漢景耀四年(261),趙雲見諡順平侯。
  • 劉備手下的五位大將,被稱為「五虎上將」他們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五虎上將」。這五人是劉備的大將軍,並追隨劉備建立蜀漢政權。他們在一開始時並不被稱為「五虎」,但經過漫長的歷史演變,這五人逐漸被塑造為五虎將,因此才有了「五虎上將」的說法。五位上將排名不分前後。
  • 劉備五虎將PK曹操五子良將,誰更勝一籌,實力一目了然!
    劉備五虎將PK曹操五子良將,誰更勝一籌,實力一目了然! 三國英雄輩出,無數豪華陣營被後世津津樂道,而其中最著名的兩個戰將組合就是蜀國的五虎上將和魏國的五子良將。這十位人才分別作為魏國和蜀國的頂梁之柱,武力和韜略也都屬於一流。
  • 五虎上將死後,劉禪分別給關張趙馬黃,不同的諡號,諸葛亮都服!
    今天呢,就來探究一下,歷史上真實的蜀漢後主,劉禪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傻?在古代很多人都不願意生在帝王之家,因為帝王之家,不是爭權、就是奪勢,還有可能受到他人的猜忌。更有甚者,會被株連!總之,生在帝王之家,時常會擔心受怕。但是劉禪呢,他並非生在帝王家。但是呢,他的早年遭遇也非常痛苦。為什麼說劉禪的早年遭遇很痛苦呢?據史料 記載劉禪生於公元207年。
  • 劉備的五虎上將和曹操五子良將武力值大排名
    第三個就是,在趙雲投奔了劉備後,一直擔任的是劉備的貼身護衛,在荊州劉備躍馬過檀溪的時候,也是趙雲帶領了500軍士。第二,關羽斬顏良,誅文丑;河北四柱當中,顏良武力值最為強悍,官渡之戰中,曹操手下的名將們張遼、徐晃等人,相繼敗在了顏良手下。此時,這些平日裡總是看不慣曹操對關羽過分好的人,就說讓關羽出戰。
  • 諸葛亮臨終前囑咐劉禪一件事;劉禪非常鬱悶,千年後世人恍然大悟
    然而,諸葛亮自從出山開始,一直效力於劉備的麾下,不管在面臨多麼危機的時刻,他從沒想過跳槽,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劉備及後主劉禪,其忠心令人佩服,成為歷代名臣之楷模。 蜀漢政權建立後,曹魏依舊是三國中勢力最強的一個,諸葛亮深知,如果想要實現恢復漢室的心願,必須繼續與東吳聯合,一起對付曹魏,否則不可能一統天下,對於這一點,劉備的心裡也應該非常清楚。 但是,劉備在登基稱帝後,自信心瞬間爆棚,對諸葛亮的態度也有了微妙的變化,再也不會對他言聽計從。
  • 諸葛亮去世前後,劉禪連殺3位朝中重臣,一年後才發現很高明
    尤其是他投降後對司馬昭說的那句「此間樂,不思蜀」,更是將其整個人推向了輿論的巔峰。認為他不但沒有亡國之痛,反而還有些高興,如果劉備知道,估計要從棺材中跳起來。然而,被罵了一千多年的劉禪,其實際上並不傻。諸葛亮,作為三國數一數二的謀士,都曾說劉禪是「天資仁敏,愛德下士」,可見劉禪可能並非大家所認為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