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大物博,文化底蘊深厚,而在中國民間流傳著各種各樣的俗語,它是我們祖先通過摸索總結,更有一些是吃了很多虧,走了很多彎路才換回的經驗教訓,有著很高的實用價值和實戰經驗。它是我們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文化的瑰寶。它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讓我們洞悉人性,看透世俗的紛爭,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所以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男怕妻妹,女怕夫弟」是何意?老話還在理嗎?如何處理這種關係
所謂的「男怕妻妹」是男子就那麼怕女子的妹妹嗎?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答案其實並不盡然,女子的妹妹實際上就是女方最親近的人之一,我們俗稱的小姨子。
為什麼說要怕小姨子呢?因為小姨子是和妹妹是和姐姐一起長大的,對姐姐的很多行為是很了解的。如果男子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小姨子又青春年少,會不會出現大家不敢想像的問題了?這個在《天龍八部》當中的阿朱阿紫,大家可以看到的,當然這個三觀很正的,古代帝王中,二姐妹同跟了一個人的不在少數啊!
如果男子又不是一個很優秀的,那你就要注意了,女子的妹妹當然是不好惹的,她時常會灌輸一些男子不好的思想給女子的家人,比如說他的丈母娘,還會常常慫恿有她的姐姐和你鬧掰。
這種既要既要討好小姨子,又不能太過於親近的做法,不僅是一種文化,還真的是一門學問了。男子不能太過於親近,否則容易出軌;也不能太疏遠,否則容易被離婚。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所以要認真對待,於是才有了「男怕妻妹」的說法。
反過來再看「女怕夫弟」。夫弟,指的是男子的弟弟。在古代稱為小叔子,一般來說小叔子是和哥哥一起長大的,是哥哥的親兄弟,那麼這種情況下,如果要是父母不在,與兄嫂住在一起,那麼長兄如父,那麼長嫂就如母了。但是經常也看到我們的一些小說當中出現的問題,比如說,在潘金蓮中大家看到的,武松被潘金蓮所誘惑,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狀況呢?因為小叔子比這個哥哥長得要高大,要帥氣,能力也超出哥哥不少,那麼這種時候就特別的要注意了叔叔的品格和為人了,好在大家看到武二郎是一個非常正面的形象。
如果父母在的話,那麼同處一堂就要非常注意了,小叔子會不會講講嫂子的壞話,她畢竟是外來的,一個人與他們是不同姓氏的。還有,要是他的家境好,那還不用說,如果家境差,那你可能要受著了,小叔子的所有的生活費,讀書的費用,包括娶妻生子,長兄和長嫂都是要過問的,都要兜住的,什麼芝麻大點的小事都該哥哥來承擔,因為長兄如父嘛,這點似乎是做兄長必須要承擔的一種責任義務,特別是在古代的這一個農耕社會當中。今天的社會中,這個觀念好像淡薄了不少。
但不管怎麼說,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係是一門很大的學問,不管是女方家的親戚還是男方家的親戚,只有我們真心地,用心地去對待,相信一定能夠處理好的,你們怎麼看呢?
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對待這個事情有什麼獨到的見解呢?
喜歡的話,歡迎大家留言點讚,關注轉發!
期待下期再見,謝謝你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