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雕塑家 Georg Kolbe

2021-02-19 當代雕塑

學雕塑 、雕塑家分享、盡在當代雕塑

中國雕塑文化領域垂直網際網路推廣平臺

突然發現,世人都對大畫家比較重視,很少有人對雕塑家有過比較系列的關注,只有一個米開朗基羅大家比較感興趣,至多再加一個法國的羅丹。是什麼原因?俺不知道。

本人對雕塑的關注,也是近幾年的事情了,因為在德國實在有太多偉大的雕塑作品。記得有一年去漢諾瓦玩,去了一個人工湖,它的美麗和實用,以及它的歷史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當我在它的身邊繞湖散步時,發現了許多美麗的雕像。那是希特勒時期的作品,所以人的身段都帶了一種特色,特別勻稱有力,健康,散發著生命的熱烈芳香。後來我知道做這些雕塑的人叫Georg Kolbe,在柏林有一家他的私人博物館,是他的女兒為他建的,我就專門為了欣賞他的作品去了一次柏林,他有一件著名的作品叫《旋轉》是一個裸體女人在夢遊,真是美輪美奐,無法言說。

作為一個藝術家,你看到這麼美麗的人體,一定是要把他們塑造出來的,以作永久的保留。

還有一次,我去看科隆附近一家著名的宮殿,它的邊上有一個博物館,也順便進去看了一下,那是 Max Ernst的博物館,他的雕塑比較現代,但是有他的內涵,在藝術史上也佔據了一席地位。

在科隆Brühl 他的博物館門前,Max Ernst 的作品。

還有一個很喜歡的雕塑家,是在杜伊斯堡參觀博物館的時候發現的,那個人叫Wilhelm Lehmbruck,在Wuppertal 的博物館裡也有他的作品,他雕塑的女孩形象,那個石頭好像都變成了肉,有生命似的,那些肉下的血管流動著血,脈搏在跳動,嘴巴鼻子在呼吸,用石頭做雕像,做到這個程度,也是醉了。他的最著名的作品是表現戰爭和死亡的,《跪著》,他的命運很不濟,上過戰場,得過精神病,英年早逝。

還有一個有名的雕塑家,是二戰前後的,叫巴拉克Ernst Heinrich Barlach,是在去東部旅行時,跟著一個代表團去了他的工作室,參觀了他的作品,雖然很感動,但是他的作品偏向抽象簡略,我還是比較喜歡古典的作品。他最著名的雕塑是《懸浮的天使》,是按畫家柯勒惠支的臉做模特的,後者的作品魯迅介紹過。

有一次,我去了Eifel山區的Vogelsang, 那裡是從前希特勒訓練精英軍官的軍事學院,跑到那裡看很震撼,無論是那一排排的石頭房子,還是開會的露臺,都體現了一種力量,還有那裡的雕塑,也把我嚇壞了,記得有一幅是一個巨人,裸體,體格健壯,是元首欣賞的雅利安人種。後來我回來上網看了一下,那幅雕像叫《舉火炬的人》,是為1935年在柏林舉辦奧林匹克創作的,一幅放在軍事學院,一幅在柏林。藝術家是Willy Meller,2014年時在科隆有一個他個人作品的展覽,這是戰後唯一一次,可惜我當時沒有注意到,錯過了機會。

現在看一下他的作品:

作品被嚴重風化了,沒人敢去修復,日復一日地衰敗,讓人覺得是件很幼稚的作品。

其實那是德國人不敢碰的一個爛瘡口。

這是原形。

這組銅像在杜塞的老城。

看看老照片,是不是很震撼?

這個雕像創作於1962年,在Oberhausen的宮殿裡,W。M。於1972年死去。

看他本人,是不是很典型的納粹臉?他的作品至今還被極-右-分子捧著。

另一個雕塑家比較早,大約生活在200年前,是我的牙醫的爺爺,名叫Ernst Rietschel,在德勒斯登的Brühl露臺上有他的紀念碑,是他的學生為他做的,魏瑪劇場前的席勒和歌德的雕像,是他本人做的。

好了,一口氣說了許多德國偉大的雕塑家,我們外行人不了解,但是在藝術行業裡的人都知道,只要看看他們的作品在世界藝術品市場裡的價格,就知道他們有多偉大了。

這裡,我要說的是另一位雕塑家,他是我在Husum發現的,他的名字叫Adolf Bruett.

我在參觀當地著名的博物館時,跑到了幾乎沒人的底樓,突然就像發現了一個新世界,那裡放了許多他的作品,那麼完美,那麼地吸引我,我看了又看,捨不得離開。我想在博物館的商店裡,買一本關於他的書,可惜沒有。昨晚,我突然憶起這件事,於是去亞馬遜訂了一本他的畫冊和傳記。

光看這個人的臉,你會很害怕,你會覺得,他不是一個尋常的人。看著他的眼睛,是不是很高深莫測?

但他是一位天才,得到過金獎的人。了不起。

聞名世界的包浩斯學院,它的前身就是這個藝術家和另一位朋友一起創建的。1903年在柏林舉辦的大藝術展上,他的作品得到了一枚金獎(即第一名)。

還是讓我們看看他的作品吧,這是最有說服力的。

這個女人雕像矗立在Husum的廣場上,百看不厭,那女人的身體多麼勻稱,健壯。

Husum是藝術家的故鄉,所以他特意為家鄉做了這件作品,挑選的模特也是這裡的居民,我看到過一本小冊子,這個女人長得很高,後來變得很胖。但是當她年輕的時候,一定非常美麗,藝術家的眼光不會錯。

這件作品,現在放在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門前。

這件作品叫做《持劍的男人》,我看到過原作。

這件作品叫做《救》,表現的是一個漁民救起一個溺水的少女。我也看到了原作。看看那老漁民臉上的表情!

以上這些作品,有多麼深的藝術魅力,讓人久久不願離開。

來源:5說5聽的博客

點擊「閱讀原文人體結構盲區」一聽就懂!

相關焦點

  • 德國地標性木製陽具雕塑不「莖」而走 警方介入調查
    歐聯網12月7日電,歐聯社綜合報導,近日,德國巴伐利亞州一處景區的著名地標性木質雕塑,一個約兩米長的木製陰莖不「莖」而走,該雕塑的起源至今尚未揭開。目前警方就雕塑失蹤已介入調查。德國地標性木製陽具雕塑不「莖」而走。據德國之聲報導,德國巴伐利亞自由州警方表示,警方正在對山頂上的陽具形狀木製雕塑失蹤案展開調查。目前尚不清楚此案是否涉及犯罪行為。
  • ♬ 希臘雕塑系列之三:其他希臘雕塑家的傑作
    前兩篇介紹希臘最著名的七位雕塑大師,這一篇主要介紹其他希臘雕塑家的作品,包括羅馬人複製的其他希臘雕塑家的作品。這樣的劃分,並不是表示,其他人的作品不如七位大師。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有據可查的古希臘雕塑並不多,很多作品無法確認作者,只好都放在最後這一篇。還有的作者一生僅僅創作了件優秀作品,作品數量上不能和七位大師相比,也只好都放在最後這一篇。
  • 《女雕塑家何鄂的雕塑人生》
    by:李仲如diaosunet.com 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年逾古稀,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女雕塑家之一。
  • 著名女雕塑家何鄂 的雕塑人生
    by:李仲如diaosunet.com著名女雕塑家何鄂年逾古稀,是新中國培養的第一代女雕塑家之一。作為一個雕塑家,何鄂創作了大量的優秀作品,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作為一個女性,何鄂因她精彩的雕塑人生,散發出美麗的光彩。我們難以想像,以她清瘦的身影,何以有如此巨大的能量,不僅在雕塑創作上不斷推陳出新,還能同時擁有藝術經營、管理、推介、策劃等等能力?使筆者感受最深刻的是她身上迸發出的蓬勃創造力和生命力,仿佛整個生命就是為了綻放,在陽光下綻放!
  • 德國山頂木製大陰莖雕塑,自天而降又神秘失蹤,誰幹的?
    阿爾高(Allgäuer),是位於德國上施瓦本的一處風景區,由巴伐利亞州施瓦本行政區的南部、巴登-符騰堡州的東南角以及隸屬於奧地利的部分德奧邊境地區共同組成。著名的新天鵝堡就位於這個地區。木製大陽具雕塑的所在地屬於德國巴伐利亞州南部的格林滕山。圍繞著這個巨大的木製陽具是各種謎團。誰是策劃者?又是誰將它運上山頂?它的主人又是誰?.
  • 德國藝術家A·R·彭克繪畫和雕塑作品
    A·R·彭克(A.R.Penck),德國藝術家,1939-2017。與西格馬爾·波爾克(Sigmar Polke)和安塞爾姆·基弗(Anselm Kiefer)等藝術家一起被認為是新表現主義者的A·R·彭克(A.R.Penck)最出名的是他的繪畫和雕塑,其特點是簡化的人物和形式,以及新原始的符號和圖案。
  • 雕塑家 多納泰羅
    多納泰羅(Donatello ,又譯多納太羅、唐納太羅,1386年 —1466年),原名叫全名為多那託·迪·尼科羅·迪·貝託·巴地,義大利文藝復興雕塑家
  • 青年雕塑家梁建平
    一個貧困的地方考出一個大學生,這真是全家族總動員,為此他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學成畢業後,他花了十幾萬為村裡打了一口井,為村裡小學建設了圖書館。他告訴我,他17歲以前沒有見過汽車,17歲以前都沒有洗過澡,一直到北京讀大學,才知道外面更大的世界。2003年至2004年,他在清華美院雕塑系主任張錩工作室任助理,張錩教授系天津泥人張的第四代傳人。
  • 千年古城弗賴辛:德國啤酒發源地,城內遍布黑熊雕塑,卻鮮有人知
    在德國還有著為期兩周的德國啤酒節,與其他兩個丹佛啤酒節、倫敦啤酒節共同稱為世界三大啤酒節。在每次的德國啤酒節中,光是前往的遊客就有600多萬,據統計在這個節日裡差不多會喝掉600萬公升的啤酒。其他食物,諸如像香腸、烤雞等等就更加不計其數了,可能沒有比德國人更喜歡啤酒的了。
  • 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
    潘鶴《艱苦歲月》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李巧蓉 通訊員江粵軍)昨日10時45分,著名雕塑家潘鶴去世,享年96歲。在七八十載的藝術生涯中,潘鶴雕塑了大量經典作品,抗戰題材有《大刀進行曲》《怒吼吧!潘鶴從少年開始,憑著與生俱來的藝術資質,獨立地去學習摸索,自主地去發展藝術才能,因此他的藝術個性,得以充分地舒展,並且在雕塑藝術形式的發展上引領著時尚與潮流。20世紀70年代末,鑑於當時戶外雕塑被遺棄的窘狀,潘鶴旗幟鮮明地提出「雕塑的出路在室外」「社會主義是城市雕塑的最佳土壤」等觀點。同時還將城市雕塑創作課程引入高等藝術教育範疇,是全國雕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 雕塑家系列之亨利摩爾
    亨利·斯賓賽·摩爾 OM CH, (Henry Spencer Moore,1898-1986),英國雕塑家。 1898年出生於英國約克郡卡素福特圓山道30號,礦工之子。小時候,亨利·摩爾在翻看一本少年百科全書時,見到義大利雕塑家米開朗琪羅作品的圖片,便向家人說想當雕塑家。大家非常驚奇,因為英國從薩克遜時代便不再有雕塑家出現,他的夢想就像一個生長在阿拉斯加的少女想成為瑪芳婷(英國古典舞星)一樣不著邊際。
  • 雕塑家 | 丁浩
    學雕塑 、雕塑家分享、盡在當代雕塑
  • 俄羅斯雕塑家-祖拉布·採列捷利
    學雕塑 、雕塑家分享、新人推介、新作發布盡在當代雕塑
  • 鹽城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兩次為革命導師設計紀念郵票
    11月28日上午,由中國美術館館長、鹽城籍著名雕塑家吳為山設計的《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郵票在中國美術館舉行首發儀式。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第一圖為馬克思像,背景為馬克思位於德國特裡爾市的故居;第二圖為馬克思與恩格斯像,背景為《共產黨宣言》德文版、中文版以及《資本論》中文版等馬克思著作。
  • 《雕塑》雜誌【封面藝術家】雕塑怪才——談羅澤仁的雕塑藝術
    記得他參加的那一屆是「第六屆全國抽象雕塑高級研修班」。那一屆是第一次啟用德國雕塑家約克·皮裡卡特先生作為主要教頭。我是這一班的中方教師之一,給他們做了幾個講座。△《虛空》雕塑家繪畫同樣是雕塑史有意思的議題。不同雕塑家的繪畫作品一定與他的雕塑認知緊密關聯。
  • 李守仁丨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雕塑家
    雕塑園以此為主題,經項目藝術委員會遴選,在眾多雕塑家、家屬和有關機構的大力支持下,通過捐贈性收藏,陳列展示了100件優秀作品。這些作品主題鮮明,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其中既有中國近現代雕塑史中老一輩藝術家的經典之作,也有當代雕塑界代表性藝術家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品,還包括一批青年藝術家近年來的優秀創作。
  • 一個雕塑家是怎樣成為探險家的?
    無論如何,不會有人把雕塑家和探險家聯繫到一起。但是劉洋做到了。「劉洋是幹什麼的?當我們一起重走長徵路的時候,我以為他是職業徒步探險者,不知道他還是一個雕塑家……」這是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對劉洋的評價。在2010年,成為職業雕塑家之前,他所在的《我的長徵》節目組獲得了2006中國戶外最高獎「金犀牛」最佳團隊獎,當時的劉洋是這個隊伍的探路組組長,他和他的團隊一周內翻過5座雪山、250天丈量了6500公裡的山河。
  • 於世宏丨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雕塑家
    滴水湖中國名家主題雕塑園位於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滴水湖環湖景觀帶內,由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實施建設,於2020
  • Collect+藝術周 | 新雕塑-年輕一代雕塑家
    」是玉蘭堂最具特色的專題學術項目之一,秉承「當代眼光,中國視角」的畫廊理念,持續關注「新」雕塑藝術家們的新動態。作為一種展覽形式的全新嘗試,以「年輕一代雕塑家」為副標題,玉蘭堂攜「新雕塑」參展「2020春季·Collect+藝術周」。展覽選擇了11位藝術家的29件作品,其中既有韻味悠長的經典之作,又有概念新穎的耀眼新作,藉助在藝平臺以新形式呈現新動態,為觀眾提供「雲端觀展」及「雲端收藏」等線上服務,足不出戶,漫步展覽。春暖花開,藝術先行,無論您處在何時何地,都願美好的展覽可以讓您心靈無比充盈。
  • 義大利雕塑家Maurizio Cattelan
    學雕塑 、雕塑家分享、新人推介、盡在當代雕塑中國雕塑文化領域垂直網際網路推廣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