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雕塑 、雕塑家分享、盡在當代雕塑
中國雕塑文化領域垂直網際網路推廣平臺
突然發現,世人都對大畫家比較重視,很少有人對雕塑家有過比較系列的關注,只有一個米開朗基羅大家比較感興趣,至多再加一個法國的羅丹。是什麼原因?俺不知道。
本人對雕塑的關注,也是近幾年的事情了,因為在德國實在有太多偉大的雕塑作品。記得有一年去漢諾瓦玩,去了一個人工湖,它的美麗和實用,以及它的歷史都深深地吸引了我。當我在它的身邊繞湖散步時,發現了許多美麗的雕像。那是希特勒時期的作品,所以人的身段都帶了一種特色,特別勻稱有力,健康,散發著生命的熱烈芳香。後來我知道做這些雕塑的人叫Georg Kolbe,在柏林有一家他的私人博物館,是他的女兒為他建的,我就專門為了欣賞他的作品去了一次柏林,他有一件著名的作品叫《旋轉》是一個裸體女人在夢遊,真是美輪美奐,無法言說。
作為一個藝術家,你看到這麼美麗的人體,一定是要把他們塑造出來的,以作永久的保留。
還有一次,我去看科隆附近一家著名的宮殿,它的邊上有一個博物館,也順便進去看了一下,那是 Max Ernst的博物館,他的雕塑比較現代,但是有他的內涵,在藝術史上也佔據了一席地位。
在科隆Brühl 他的博物館門前,Max Ernst 的作品。
還有一個很喜歡的雕塑家,是在杜伊斯堡參觀博物館的時候發現的,那個人叫Wilhelm Lehmbruck,在Wuppertal 的博物館裡也有他的作品,他雕塑的女孩形象,那個石頭好像都變成了肉,有生命似的,那些肉下的血管流動著血,脈搏在跳動,嘴巴鼻子在呼吸,用石頭做雕像,做到這個程度,也是醉了。他的最著名的作品是表現戰爭和死亡的,《跪著》,他的命運很不濟,上過戰場,得過精神病,英年早逝。
還有一個有名的雕塑家,是二戰前後的,叫巴拉克Ernst Heinrich Barlach,是在去東部旅行時,跟著一個代表團去了他的工作室,參觀了他的作品,雖然很感動,但是他的作品偏向抽象簡略,我還是比較喜歡古典的作品。他最著名的雕塑是《懸浮的天使》,是按畫家柯勒惠支的臉做模特的,後者的作品魯迅介紹過。
有一次,我去了Eifel山區的Vogelsang, 那裡是從前希特勒訓練精英軍官的軍事學院,跑到那裡看很震撼,無論是那一排排的石頭房子,還是開會的露臺,都體現了一種力量,還有那裡的雕塑,也把我嚇壞了,記得有一幅是一個巨人,裸體,體格健壯,是元首欣賞的雅利安人種。後來我回來上網看了一下,那幅雕像叫《舉火炬的人》,是為1935年在柏林舉辦奧林匹克創作的,一幅放在軍事學院,一幅在柏林。藝術家是Willy Meller,2014年時在科隆有一個他個人作品的展覽,這是戰後唯一一次,可惜我當時沒有注意到,錯過了機會。
現在看一下他的作品:
作品被嚴重風化了,沒人敢去修復,日復一日地衰敗,讓人覺得是件很幼稚的作品。
其實那是德國人不敢碰的一個爛瘡口。
這是原形。
這組銅像在杜塞的老城。
看看老照片,是不是很震撼?
這個雕像創作於1962年,在Oberhausen的宮殿裡,W。M。於1972年死去。
看他本人,是不是很典型的納粹臉?他的作品至今還被極-右-分子捧著。
另一個雕塑家比較早,大約生活在200年前,是我的牙醫的爺爺,名叫Ernst Rietschel,在德勒斯登的Brühl露臺上有他的紀念碑,是他的學生為他做的,魏瑪劇場前的席勒和歌德的雕像,是他本人做的。
好了,一口氣說了許多德國偉大的雕塑家,我們外行人不了解,但是在藝術行業裡的人都知道,只要看看他們的作品在世界藝術品市場裡的價格,就知道他們有多偉大了。
這裡,我要說的是另一位雕塑家,他是我在Husum發現的,他的名字叫Adolf Bruett.
我在參觀當地著名的博物館時,跑到了幾乎沒人的底樓,突然就像發現了一個新世界,那裡放了許多他的作品,那麼完美,那麼地吸引我,我看了又看,捨不得離開。我想在博物館的商店裡,買一本關於他的書,可惜沒有。昨晚,我突然憶起這件事,於是去亞馬遜訂了一本他的畫冊和傳記。
光看這個人的臉,你會很害怕,你會覺得,他不是一個尋常的人。看著他的眼睛,是不是很高深莫測?
但他是一位天才,得到過金獎的人。了不起。
聞名世界的包浩斯學院,它的前身就是這個藝術家和另一位朋友一起創建的。1903年在柏林舉辦的大藝術展上,他的作品得到了一枚金獎(即第一名)。
還是讓我們看看他的作品吧,這是最有說服力的。
這個女人雕像矗立在Husum的廣場上,百看不厭,那女人的身體多麼勻稱,健壯。
Husum是藝術家的故鄉,所以他特意為家鄉做了這件作品,挑選的模特也是這裡的居民,我看到過一本小冊子,這個女人長得很高,後來變得很胖。但是當她年輕的時候,一定非常美麗,藝術家的眼光不會錯。
這件作品,現在放在柏林洪堡大學的校門前。
這件作品叫做《持劍的男人》,我看到過原作。
這件作品叫做《救》,表現的是一個漁民救起一個溺水的少女。我也看到了原作。看看那老漁民臉上的表情!
以上這些作品,有多麼深的藝術魅力,讓人久久不願離開。
來源:5說5聽的博客
點擊「閱讀原文」「人體結構盲區」一聽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