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關於NBA球員的歷史地位,從球員教練,到美國媒體,再到全世界各地的球迷,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自己的一套排名。而無論是如何的排名,都會有人質疑。那麼如何才能排出一套更有說服力的排名呢?
序言:
一般論到歷史排名,都會從三個部分來考慮:常規賽,季後賽和特殊貢獻。
對於常規賽來講,很多人都喜歡用最佳陣容的數量和質量來說明。但是最佳陣容有著先天的弊病與漏洞。
最佳陣容是媒體投票者根據中鋒前鋒後衛三個位置而選出的,而同為媒體投票的MVP排名,卻可以更好地展現出當賽季明星球員的表現情況。
比如2012-2013賽季的卡梅隆-安東尼和2013-2014賽季的布雷克-格裡芬,在MVP排名的投票中,都列為了排行榜的第三。但是在最佳陣容的評選中,卻由於前兩名的勒布朗-詹姆斯和凱文-杜蘭特都屬於前鋒陣容,他們卻只能以常規賽第三名的成績而屈居最佳陣容的第二陣容。
2015-2016賽季快船中鋒德安德烈-喬丹一張MVP前五的選票都沒有,卻成為了一陣的中鋒,這也讓當年的最佳陣容受到了很大的爭議。
MVP投票情況可以提高容錯率,更好地規避位置設定而出現的偏差。
能反應出每年MVP投票情況的自然在NBA官方網站和BBR等權威網站也能查看得到,那就是MVPshares。
MVPshares代表了每年的投票率相加的數據。比如每年有121個人投票,每張票上有第一到第五的前五順位,第一名1.0分,第二名0.7分,第三名0.5分,第四名0.3分,第五名0.1分,總分2.6分。庫裡的全票MVP就是完整的1分。
舉一個例子來說,
科比和奧尼爾常規賽都只有一個MVP,但是他們的MVPshare累積都是歷史前十的級別。
LOGOMAN傑裡-韋斯特窮其一生都沒有MVP,但是他的成就遠遠比德裡克-羅斯,鮑勃-麥卡杜要高。
所以MVPshare的對比比簡單的MVP數量也更能代表一個球員巔峰的高度與長度。MVPshare的評選也是有變化的。
比如NBA最開始兩年的MVP評選55-56,56-57賽季的MVP投票選票上是只有一個名額的。而之後改版到1979年,只有三個名額可以選(5+3+1)。79-80賽季開始可以選五個人。相比於2.6比1,第四第五會得到一部分票數,而1.8比1的前三名票數也會稍微多一點。這其實不僅是一種變相的平衡,也是對遠古時期的降權。
季後賽的對比其實不如常規賽直觀。因為強度的逐漸增大,並不可以直接用場均加權數據來論證。而由於是晉級制,累積的貢獻值也不能直觀的體現。
所以唯一能拿來做論據的,只有季後賽的帶隊成績了,或者說,直觀一點,對於歷史前幾十這個級別,重要的就是冠軍。
特殊貢獻:
一個球員巔峰的高度要比苟延殘喘的「混分生涯」要重要得多,也是他們大榮譽的主要輸出。
而特殊貢獻比如,特殊成績,風格開創及影響力等,則會作為附加分相應添加。
一言以蔽之:本次排行的依據將完全由常規賽(MVPshares)+季後賽(帶隊戰績)+特殊榮譽所判定。
下面,讓我們開始正文
入選/落選 特例釋解:
費城勇士名宿比利-康寧漢姆生涯兩個賽季為PF,其餘都為SF,故落選;
聖路易斯老鷹和ABA猶他星光名宿澤爾莫-比蒂只有兩個賽季為PF,其餘為C,故落選;
菲尼克斯太陽隊和ABA名宿康尼-霍金斯生涯兩個賽季C兩個賽季PF五個賽季SF,但是大部分榮譽不是PF時期獲得,故落選;
底特律活塞和紐約尼克斯名宿戴夫-德布斯切爾五個賽季SF七個賽季PF,故入選;
芝加哥公牛隊名宿鮑勃-樂福七個賽季PF四個賽季SF,主要榮譽在PF時期獲得,故入選;
休斯敦火箭隊名宿拉爾夫-桑普森三個半賽季PF四個半賽季C,主要榮譽在PF時期獲得,故入選;
丹佛掘金名宿基基-範德維奇四個賽季PF七個賽季PF,主要榮譽在PF時期獲得,故入選;
達拉斯印第安納西雅圖名宿施倫普夫五個賽季PF十一個賽季,主要榮譽在SF時期獲得,如落選;
密爾沃基雄鹿西雅圖超音速名宿文-貝克七個賽季PF六個賽季C,主要榮譽在PF時期獲得,故入選;
菲尼克斯太陽隊名宿阿瑪雷-斯塔德邁爾七個賽季PF七個賽季C,但是主要榮譽都是在C的位置獲得,故落選;
優秀提名:
克裡夫-羅賓遜,安託萬-賈米森,基斯-範霍恩,扎克-蘭多夫,拉裡-詹森,戴爾-戴維斯,肯揚-馬丁,安東尼奧-戴維斯,安東尼奧-麥克戴斯,卡洛斯-布澤爾等
巨星門外:
戴夫-德布斯切爾
MVPshare0.036,歷史排名154,最高排名MVP第10;
兩次總冠軍;
一次全明星首發,七次全明星替補;
一次最佳陣容二陣,六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
拉希德-華萊士
MVPshare0.002,歷史排名250+,最高排名MVP第14;
一次總冠軍;
四次全明星替補。
凱文-樂福
MVPshare0.068,歷史排名125,最高排名MVP第6;
一次全明星首發,四次全明星替補;
兩次最佳陣容二陣;
一次籃板王,一次最佳進步球員。
巴克-威廉士
MVPshare0.064,歷史排名131,最高排名MVP第7;
三次全明星替補;
一次最佳陣容二陣,兩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兩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安東尼-梅森
MVPshare0.007,歷史排名232,最高排名MVP第9;
一次全明星替補;
一次最佳陣容三陣,一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一次最佳第六人。
霍勒斯-格蘭特
四次總冠軍;
四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拉裡-南斯
MVPshare0.004,歷史排名250+,最高排名MVP第13;
一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兩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文-貝克
MVPshare0.021,歷史排名186,最高排名MVP第8;
四次全明星替補;
一次最佳陣容二陣,一次最佳陣容三陣。
拉爾夫-桑普森
MVPshare0.033,歷史排名159,最高排名MVP第10;
三次全明星首發,一次全明星替補;
一次最佳陣容二陣。
拉瑪庫斯-阿爾德裡奇
MVPshare0.031,歷史排名166,最高排名MVP第7;
兩次最佳陣容二陣,三次最佳陣容三陣。
湯姆-錢伯斯
MVPshare0.037,歷史排名152,最高排名MVP第8;
一次全明星首發,三次全明星替補;
兩次最佳陣容二陣
埃爾頓-布蘭德
MVPshare0.041,歷史排名146,最高排名MVP第7;
兩次全明星替補;
特裡-卡明斯
MVPshare0.203,歷史排名100,最高排名MVP第5;
鮑勃-樂福
MVPshare0.099,歷史排名118,最高排名MVP第6;
一次全明星首發,兩次全明星替補;
兩次最佳陣容二陣,三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遺憾落選:
湯姆-海因索恩
MVPshare0.052,歷史排名136,最高排名MVP第7;
八次總冠軍;
四次全明星首發,兩次全明星替補;
四次最佳陣容二陣。
安東尼-戴維斯
MVPshare0.599,歷史排名63,最高排名MVP第3;
四次全明星首發,三次全明星替補。
三次最佳陣容一陣,一次最佳防守一陣,兩次最佳防守二陣;
三次蓋帽王。
揚尼斯-阿德託昆博
MVPshare1.013,歷史排名41;
一次MVP;
四次全明星首發;
一次最佳陣容一陣,兩次最佳陣容二陣,一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一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一次進步最快球員。
丹尼斯-羅德曼
MVPshare0.040,歷史排名148,最高排名MVP第10;
五次總冠軍;
兩次最佳陣容三陣,七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一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兩次DPOY,七次籃板王。
傑裡-盧卡斯
MVPshare0.042,歷史排名143,最高排名MVP第5;
六次全明星首發,一次全明星替補;
三次最佳陣容一陣,兩次最佳陣容二陣。
傑梅因奧尼爾
MVPshare0.425,歷史排名78,最高排名MVP第3;
三次全明星首發,三次全明星替補;
一次最佳陣容二陣,兩次最佳陣容三陣;
肖恩-坎普
MVPshare0.088,歷史排名119,最高排名MVP第7;
五次全明星首發,一次全明星替補;
三次最佳陣容二陣。
德雷蒙德-格林
MVPshare0.038,歷史排名150,最高排名MVP第7;
三次總冠軍;
一次最佳陣容二陣,一次最佳陣容三陣,三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兩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一次年度最佳防守球員
保羅-加索爾
一次全明星首發,五次全明星替補;
兩次最佳陣容二陣,兩次最佳陣容三陣
喬治-麥金尼斯
MVPshare0.509,歷史排名71;
兩次冠軍(ABA),一次MVP(ABA);
五次全明星首發(三次ABA),一次全明星替補;
三次最佳陣容一陣(兩次ABA),兩次最佳陣容二陣(一次ABA),一次得分王。
克裡斯-波什
MVPshare0.034,歷史排名158,最高排名MVP第7;
四次全明星首發,七次全明星替補;
克裡斯-韋伯
MVPshare0.588,歷史排名64,最高排名MVP第4;
兩次全明星首發,三次全明星替補;
一次最佳陣容一陣,三次最佳陣容二陣,一次最佳陣容三陣;
布雷克-格裡芬
MVPshare0.354,歷史排名85,最高排名MVP第3;
四次全明星首發,一次全明星替補;
三次最佳陣容二陣,兩次最佳陣容三陣。
第十名:
斯潘塞-海伍德
MVPshare1.079,歷史排名39;
一次總冠軍,一次MVP(ABA);
三次最佳陣容一陣(一次ABA),兩次最佳陣容二陣;
一次得分王(ABA),一次籃板王(ABA).
第九名:
埃爾文-海耶斯
MVPshare0.572,歷史排名67,最高排名MVP第3(兩次);
四次全明星首發,八次全明星替補;
三次最佳陣容一陣,三次最佳陣容二陣,兩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一次得分王,兩次籃板王。
第八名:
多爾夫-謝伊斯
MVPshare0.73,歷史排名57,最高排名MVP第2;
十一次全明星首發,一次全明星替補;
六次最佳陣容一陣,六次最佳陣容二陣;
一次籃板王。
第七名:
凱文-麥克海爾
MVPshare0.331,歷史排名88,最高排名MVP第4;
七次全明星替補;
一次最佳陣容一陣,三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三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兩次最佳第六人;
第六名:
查爾斯-巴克利
MVPshare2.437,歷史排名22;
九次全明星首發,兩次全明星替補;
五次最佳陣容一陣,五次最佳陣容二陣,一次最佳陣容三陣;
第五名:
凱文-加內特
MVPshare2.753,歷史排名18;
一次總冠軍,一次MVP;
十二次全明星首發,三次全明星替補;
四次最佳陣容一陣,三次最佳陣容二陣,兩次最佳陣容三陣,九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三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四次籃板王,一次最佳防守球員
第四名:
鮑勃-佩蒂特
MVPshare2.671,歷史排名19;
一次總冠軍,兩次MVP;
十次最佳陣容一陣,一次最佳陣容二陣;
兩次得分王,一次籃板王。
第三名:
德克-諾維茨基
MVPshare1.810,歷史排名28;
一次總冠軍,一次FMVP,一次MVP;
兩次全明星首發,十二次全明星替補;
四次最佳陣容一陣,五次最佳陣容二陣,三次最佳陣容三陣
第二名:
卡爾-馬龍
MVPshare4.296,歷史排名8;
兩次MVP;
八次全明星首發,六次全明星替補;
十一次最佳陣容一陣,兩次最佳陣容二陣,一次最佳陣容三陣,三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一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第一名:
蒂姆-鄧肯
MVPshare4.278,歷史排名9;
五次總冠軍,三次FMVP,兩次MVP;
十次最佳陣容一陣,三次最佳陣容二陣,兩次最佳陣容三陣,八次最佳防守陣容一陣,七次最佳防守陣容二陣。
作者:夏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