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足球名將錄(八十五):中南白隊元老,廣東體壇活字典冼永泉

2020-09-05 硬腿子聊個球

本文為硬腿子聊個球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85篇。

廣東足球歷史上,中南白隊一直都被認為是建國後廣州市第一支專業足球隊。今天要介紹的這位球員就是中南白隊最初建隊時的其中一員,他就是冼永泉。


六十年代廣東隊球員合影,右三為冼永泉


1935年,冼永泉出生於廣州,由於家住在公共體育場(後更名為廣東省人民體育場)附近,冼永泉從小就喜歡去跟著小夥伴們一起踢足球。中學時冼永泉就讀於聖心中學(現廣州第三中學,蘇永舜也是該校校友),該校足球風盛行,冼永泉不僅加入校足球隊,更是在業餘時間參加各類足球賽事。

1953年,冼永泉被選入廣州市青年足球隊,並隨隊前往上海參加全國青年足球錦標賽。預賽階段廣州隊同南京、延邊、重慶隊一起分在第二小組。首戰廣州隊3-0力克南京,次戰延邊卻1-2告負,最後一場廣州隊2-0拿下重慶,最終廣州隊獲得小組第二,未能出線。

附1953年廣州青年隊名單:

領隊:蔡浩權

教練:鮑紹章

隊員:任文根、陳鑾初、唐定華、陳志輝、冼永泉、龔穗明、關輝舫、蘇永舜、區偉強、陳澤霖、葉恩賢、陳振豪、盧玉彪、黃申雲、黃潤庭、陳偉基、錢寶絡

備註:正是這屆賽事之後,蘇永舜被調進國家隊的中央體訓班


年輕時的蘇永舜

1954年,廣州市體委決定正式組建一支專業足球隊,任命駱敵智擔任教練,領隊為黃秉和,最初的球員共計20人,分別為曾林、梁樹、羅北、羅榮滿、吳添來、林效才、冼永泉、許志雄、陳坑、陳中民、關輝舫、胡鴻斌、梁輝元、楊霏蓀、陳漢粦、楊興連、梁國偉、張文祿、鍾振強、陳頌揚。球隊平時住在越秀山仲元圖書館(今廣州美術館),日常訓練則安排在越秀山體育場。這批球員中,曾林、梁樹、羅北、羅榮滿、吳添來等五人均來自香港,不管是球技還是比賽經驗都非常豐富。在場上司職同樣後衛的冼永泉,在羅北和羅榮滿兩位大哥的指導下,進步神速。

1955年,冼永泉跟隨這支廣州足球隊參加全國足球聯賽,這一年的聯賽實際上為定級賽,共有11支球隊參賽,按照賽制規定,獲得前七名的隊伍將獲得次年甲級聯賽的資格,後四名的隊伍則降入乙級。結果,冼永泉等人因為組隊時間短、比賽經驗不足最終名列第八,球隊降入乙級。

不過,廣州隊並沒有就此灰心,球隊請來前國腳鄭德耀擔任球隊主教練,並邀請香港足壇「金哨子」曾培福和八一隊助教陳虞添也一起加盟教練組。經過一年的準備,此時已經更名為中南白隊的廣州隊勇奪1956年全國足球乙級聯賽冠軍。

廣州隊隊員在聽曾培福講解戰術,前排左二為冼永泉

令人惋惜的是,由於國家體委臨時取消這一年的升降級,廣州隊只能繼續留在乙級聯賽,受此打擊,梁樹、陳頌揚、鍾振強、吳添來、許志雄、楊興連等老隊員選擇離隊。受此影響,1957年的乙級聯賽,廣州隊最終名列第五。

1958年,廣州隊補充了黃福孝、程洪森、廖德營等新鮮血液,同年乙級聯賽,廣州隊再次奪取冠軍,成功衝入甲級聯賽。

附1958年廣州隊名單:

領隊:常榮

教練:鄭德耀

隊員:張守雲、陳中民、冼永泉、胡鴻斌、程洪森、李錦根、陳漢粦、梁輝元、曾林、黃福孝、張植元、廖德營、楊子旋、關輝舫、林效才、楊霏蓀、陳坑、張文祿

為了備戰第二年的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廣東省體委將這支廣州足球隊進行重組併入廣東省足球隊,鄭德耀繼續擔任球隊主教練,冼永泉也一同進入廣東隊名單之中。


左起:張文祿、胡鴻斌、林效才、楊霏蓀、廖德營、冼永泉、程洪森、陳漢粦、關輝舫、黃福孝


一運會預賽,廣東隊被分在南寧賽區,同區對手分別為四川、雲南、貴州、江西、北京和廣西。六場戰罷,廣東隊5勝1平進25球僅失2球的驕人戰績小組第一晉級決賽圈。

決賽階段,小組賽廣東隊同遼寧、上海、四川分在第二小組,廣東隊4-2力克遼寧、5-1大勝上海,0-3負於四川,3戰2勝1負仍然小組第一挺進前六名分組。

不過,前期的彪炳戰績,讓各隊都把廣東隊當做頭號勁敵充分研究,廣東隊腳下技術好但是身體對抗差的弱點也都暴露無遺,最後的前六名爭奪戰,各隊都對廣東隊採用貼身緊逼增加身體對抗,最終廣東隊1勝1平3負獲得一運會第五名。

附1959年一運會廣東隊名單:

領隊:常榮

教練:鄭德耀

隊員:鄧錫權、雷添祺、冼永泉、梁珊城、林效才、胡鴻斌、陳漢粦、程洪森、關輝舫、黃福孝、廖德營、楊霏蓀、熊耀健、梁輝元、張文祿 、陳坑、溫紹均、林桁、張均浪、楊子旋、梁德成、鍾宏湘

1962年,冼永泉因為傷病無奈之下選擇退役,退役之後,冼永泉一直在二沙頭體育訓練基地工作,直至退休。

冼永泉從當運動員開始直到退休,先後在二沙頭基地工作近50個年頭,他對半個世紀以來的廣東體壇的各種人物和事跡都瞭然於心,有廣東體育「活字典」的稱號。2008年,已經退休的冼永泉被廣東省體委返聘,並參與編撰《廣東體育精英大觀》一書。


更多南派足球,歡迎使用頭條搜索,搜索關鍵字「南派足球」。

肆意調侃,

嬉笑怒罵,

都是希望中國足球能好,

哪怕他彎路崎嶇,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個球。

相關焦點

  • 南派足球雜談(十五):57年前,兩場令人神往的比賽在廣州上演
    )、黃肇文(八一)後衛:盧偉森(遼寧)、嚴德俊(天津)、陳成達(北京體院)、陳復賚(八一)、鄭德耀(廣東)、王金豐(天津)中場:任彬(八一)、崔泰煥(天津)、蘇永舜(廣東)、張水浩(上海)前鋒:王陸(北京青年
  • 南派足球名將錄:廣東六運奪金總指揮,嶽永榮
    南派足球名將錄:廣東六運奪金總指揮,嶽永榮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65篇。
  • 南派足球名將錄(八十四):原國家二隊、福建隊門將,王介福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84篇。上世紀的中國足壇,有不少省市都盛產優秀足球運動員,比如遼寧、廣東、北京、上海、天津等等、但是也有一些地區足球水平相對落後,產出的優秀球員也較少,例如福建省歷史上最出名的國腳恐怕就是之前介紹過的李國寧。今天就再來介紹一位福建籍門將,他就是原國家二隊主力門神,王介福。
  • 南派足球名將錄(八十六):原八一隊後防大將,招兵買馬陳亦明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86篇。今天這篇文章的主角,是廣東足壇的一位非常另類的人物。他因為在中國足球職業化初期執教廣東宏遠時買來黎兵馬明宇打造新式南派足球名聲大噪,而他執教生涯中的許多言行又讓他倍受爭議,他就是陳亦明。
  • 南派足球名將錄(八十二):原廣東隊主力右後衛,鍾小健
    從小就受到當地濃厚的足球氛圍影響,鍾小健不僅喜歡踢足球,而且展露出過人的天賦。1974年,鍾小健被走遍廣東全省各地尋找足球苗子的冼迪雄教練看中,帶回二沙頭訓練基地。1977年,已經升入廣東省青年隊的鐘小健,跟隨廣東青年二隊參加全國青年足球聯賽,並最終獲得全國第四。
  • 南派足球名將錄(八十九):原廣州太陽神中場,溫志軍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89篇。眾所周知,如今中超的八冠王、兩奪亞冠的廣州恆大,其前身就是甲A時代的廣州太陽神。小學時,溫志軍就讀於廣州市的傳統足球特色學校,海珠區後樂園街小學。這所學校曾經為廣東足壇培養出陳熙榮、孔國賢、盧琳等眾多優秀足球運動員。升入中學之後,溫志軍被選拔進廣州市中心體校,之後進入廣州市少年足球隊。
  • 南派足球名將錄(八十三):原廣東隊後衛,「飛將軍」劉全
    1975年,劉全跟隨廣東少年隊在羅榮滿指導的帶領下,參加三運會足球賽少年組的比賽。預賽階段,廣東少年隊被分在黃石賽區,同組對手有廣西、湖北、湖南和河南。經過四場角逐,廣東隊兩勝兩負,位列小組第三,未能出線(小組第一出線)。
  • 南派足球名將錄(九十二):1996年甲B最佳射手,古興祥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92篇。此前南派足球名將,介紹的多為廣東、廣州兩隊球員,今天來介紹一位佛山足球隊的當家射手,他就是古興祥。這其實就是對職業聯賽一次探索性的嘗試,佛山隊作為東道主也一起參賽,另外七支球隊分別為:遼寧東藥、廣州太陽神、大連華錄、八一999、北京國安、廣東宏遠、上海愛克發。最終,佛山隊位列第六,古興祥因為在這次比賽中表現優異,被嶽永榮指導選入廣東省隊參加第七屆全國運動會的大名單中,而他也跟隨廣東隊獲得七運會季軍。
  • 南派足球名將錄(九十):他把沈嶸擠上了替補席,「華頭」陳耀華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90篇。此前的南派名將系列文章,介紹了不少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廣州隊的球員,諸如吳群立、麥超、孔國賢、彭偉國、胡志軍,他們或是大器晚成、或是年少成名,不管是國家隊還是在廣州隊中,都是萬眾矚目的焦點。
  • 南派足球名將錄(八十七):他一腳將遼足踢進降級深淵,馮峰
    ,不過,他的足球之路起步卻並不在家鄉廣東。12歲那年,馮峰被正在全國各地挑選優秀足球苗子的八一體工大隊選中,並進入八一少年足球隊。1985年,已經是八一少年隊陣中主力前衛的馮峰被選進高豐文執教的中國國少隊(U17),並隨隊前往卡達多哈參加第一屆亞洲少年足球錦標賽(U17)。只可惜,中國隊在三場小組賽中連負伊拉克和泰國,最後一場2-2與葉門戰成平局,慘遭淘汰。
  • 南派足球名將錄(九十一):原廣州太陽神中衛,國安剋星彭錦波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91篇。上一篇南派名將介紹了廣州太陽神的左後衛陳耀華,今天這篇繼續介紹太陽神時期的球隊主力中後衛,他就是彭錦波。初中時彭錦波就讀於廣州市第五中學,從小就喜歡踢足球的彭錦波被黃國才指導發掘進入寶崗體校開始接受專業足球訓練。彼時,廣州市足球隊準備組建少年梯隊(三隊)。廣州隊內教練員開始到市內各個業餘體校挖掘足球苗子,來到寶崗體校的是周穗安。周指導一眼就看中了兩名小球員,其中一個是彭錦波,另外一個就是胡椒。
  • 南派足球雜談(十九):廣東足壇的帶刀後衛(續篇)
    這是南派足球雜談第十九篇。中學時,鍾小健被走遍廣東全省的冼迪雄指導選中進入廣東省少年隊。1980年底,鍾小健從廣東青年隊升入廣東一隊,並迅速坐穩球隊主力右後衛的位置。在鍾小健為廣東隊效力的八年間,除了防守端表現穩健之外,每個賽季鍾小健都能為球隊貢獻進球和助攻。1983年全國足球甲級聯賽,廣東隊以14戰11勝3負的戰績獲得南區冠軍。其中對陣湖北的首回合比賽中,鍾小健梅開二度幫助球隊以4-3戰勝對手。
  • 南派足球名將錄(八十八):他創造甲A時代最快進球記錄,譚恩德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88篇。中國足球職業化初期的廣州太陽神,最出名的球星當屬太陽神雙子星胡志軍和彭偉國。譚恩德在這位老人麾下跟隨國奧隊踢了幾場熱身性質的比賽之後,這名外教就被足協轉為技術顧問,戚務生接過了國奧隊的教鞭。這一年,中國足球正式邁入職業化的進程,職業聯賽的元年,譚恩德跟隨廣州太陽神隊獲得聯賽亞軍。不過,這個賽季,譚恩德在隊中並未能獲得太多的出場機會。
  • 南派足球名將錄(九十三):廣州足球青訓基石,原广部鋒將馬木生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93篇。(註:預賽共四個賽區,各賽區前2名爭奪前八名,3-5名爭奪9-20名)陳復賚1976年,广部足球隊在原有主力框架的基礎上,新加入甘廣雅、楊偉湘、蔡錦新、溫小堅、王高龍等實力幹將,球隊實力大增,再加上主教練陳復賚根據球隊自身特點打造的防守反擊戰術(坊間傳為901戰術),讓广部隊在1977-78連續兩個賽季殺入全國足球甲級聯賽的前六甲,震驚國內足壇。1979年,馬木生跟隨广部足球隊參加完當季全國足球甲級聯賽之後,正式退役。
  • 南派足球雜談(十八):細數廣東足壇的帶刀後衛(多動圖)
    這是南派足球雜談第十八篇。足球場的帶刀後衛,是指那些在場上雖然司職後衛,卻兼具進攻屬性的球員,他們不僅能在防守端完成本職盯防任務,進攻中更是能時常前插到對方半場攻城拔寨破門得分。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聊聊曾經的廣東足球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帶刀後衛。
  • 南派足球雜談(十七):聊聊曾經效力於八一足球隊的兩廣球員
    陳復賚陳復賚,1929年出生於廣東湛江,是湛江的第一位國腳。1949年,在上海就讀於大夏大學(上海師範大學前身)的陳復賚毅然棄文從戎,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並在全軍選拔中被選進八一足球隊。1951年的首屆全國足球比賽大會,陳復賚作為八一隊隊長帶領球隊獲得季軍。
  • 京津足球名將錄(五):原國家隊、天津隊前鋒,桃李滿天下沈福儒
    1963年,年僅21歲的沈福儒被曾雪麟教練選中進入天津一隊,並隨隊前往廣州參加全國優秀足球隊邀請賽。本次比賽為廣州市體委主辦,除了天津隊之外,還有廣東、上海、八一、遼寧以及北京青年隊參賽。經過五場比賽的角逐,最終天津隊以3勝2平的不敗戰績獲得本次賽事的冠軍。
  • 廣東元老隊成功捧杯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張喆) 昨天,第20屆澳門「回歸杯」元老足球邀請賽在澳門蓮峰球場進行。廣東元老隊以1比0擊敗澳門元老隊奪冠。本屆廣東元老隊融合了廣東足壇的各年齡段的名宿,由廣東省足協副主席陳玉良擔任主帥,廣州名將彭偉國擔任球隊隊長。
  • 曾經廣東足球五虎將,而後專業攝影家,廖德營
    曾經廣東足球五虎將,而後專業攝影家,廖德營 新中國成立之後,廣東足球隊曾經在1959年一運會上獲得第五名,隨後次年的全國錦標賽上獲得亞軍,開啟了南派足球第一個小高潮
  • 第20屆澳門「回歸杯」元老足球賽,廣東元老隊捧杯
    今天下午,第20屆澳門「回歸杯」元老足球邀請賽在澳門蓮峰球場進行。廣東元老隊最終以1比0擊敗澳門元老隊,奪得本屆賽事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