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硬腿子聊個球原創,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這是南派足球名將錄第85篇。
廣東足球歷史上,中南白隊一直都被認為是建國後廣州市第一支專業足球隊。今天要介紹的這位球員就是中南白隊最初建隊時的其中一員,他就是冼永泉。
六十年代廣東隊球員合影,右三為冼永泉
1935年,冼永泉出生於廣州,由於家住在公共體育場(後更名為廣東省人民體育場)附近,冼永泉從小就喜歡去跟著小夥伴們一起踢足球。中學時冼永泉就讀於聖心中學(現廣州第三中學,蘇永舜也是該校校友),該校足球風盛行,冼永泉不僅加入校足球隊,更是在業餘時間參加各類足球賽事。
1953年,冼永泉被選入廣州市青年足球隊,並隨隊前往上海參加全國青年足球錦標賽。預賽階段廣州隊同南京、延邊、重慶隊一起分在第二小組。首戰廣州隊3-0力克南京,次戰延邊卻1-2告負,最後一場廣州隊2-0拿下重慶,最終廣州隊獲得小組第二,未能出線。
附1953年廣州青年隊名單:
領隊:蔡浩權
教練:鮑紹章
隊員:任文根、陳鑾初、唐定華、陳志輝、冼永泉、龔穗明、關輝舫、蘇永舜、區偉強、陳澤霖、葉恩賢、陳振豪、盧玉彪、黃申雲、黃潤庭、陳偉基、錢寶絡
備註:正是這屆賽事之後,蘇永舜被調進國家隊的中央體訓班
年輕時的蘇永舜
1954年,廣州市體委決定正式組建一支專業足球隊,任命駱敵智擔任教練,領隊為黃秉和,最初的球員共計20人,分別為曾林、梁樹、羅北、羅榮滿、吳添來、林效才、冼永泉、許志雄、陳坑、陳中民、關輝舫、胡鴻斌、梁輝元、楊霏蓀、陳漢粦、楊興連、梁國偉、張文祿、鍾振強、陳頌揚。球隊平時住在越秀山仲元圖書館(今廣州美術館),日常訓練則安排在越秀山體育場。這批球員中,曾林、梁樹、羅北、羅榮滿、吳添來等五人均來自香港,不管是球技還是比賽經驗都非常豐富。在場上司職同樣後衛的冼永泉,在羅北和羅榮滿兩位大哥的指導下,進步神速。
1955年,冼永泉跟隨這支廣州足球隊參加全國足球聯賽,這一年的聯賽實際上為定級賽,共有11支球隊參賽,按照賽制規定,獲得前七名的隊伍將獲得次年甲級聯賽的資格,後四名的隊伍則降入乙級。結果,冼永泉等人因為組隊時間短、比賽經驗不足最終名列第八,球隊降入乙級。
不過,廣州隊並沒有就此灰心,球隊請來前國腳鄭德耀擔任球隊主教練,並邀請香港足壇「金哨子」曾培福和八一隊助教陳虞添也一起加盟教練組。經過一年的準備,此時已經更名為中南白隊的廣州隊勇奪1956年全國足球乙級聯賽冠軍。
廣州隊隊員在聽曾培福講解戰術,前排左二為冼永泉
令人惋惜的是,由於國家體委臨時取消這一年的升降級,廣州隊只能繼續留在乙級聯賽,受此打擊,梁樹、陳頌揚、鍾振強、吳添來、許志雄、楊興連等老隊員選擇離隊。受此影響,1957年的乙級聯賽,廣州隊最終名列第五。
1958年,廣州隊補充了黃福孝、程洪森、廖德營等新鮮血液,同年乙級聯賽,廣州隊再次奪取冠軍,成功衝入甲級聯賽。
附1958年廣州隊名單:
領隊:常榮
教練:鄭德耀
隊員:張守雲、陳中民、冼永泉、胡鴻斌、程洪森、李錦根、陳漢粦、梁輝元、曾林、黃福孝、張植元、廖德營、楊子旋、關輝舫、林效才、楊霏蓀、陳坑、張文祿
為了備戰第二年的第一屆全國運動會,廣東省體委將這支廣州足球隊進行重組併入廣東省足球隊,鄭德耀繼續擔任球隊主教練,冼永泉也一同進入廣東隊名單之中。
左起:張文祿、胡鴻斌、林效才、楊霏蓀、廖德營、冼永泉、程洪森、陳漢粦、關輝舫、黃福孝
一運會預賽,廣東隊被分在南寧賽區,同區對手分別為四川、雲南、貴州、江西、北京和廣西。六場戰罷,廣東隊5勝1平進25球僅失2球的驕人戰績小組第一晉級決賽圈。
決賽階段,小組賽廣東隊同遼寧、上海、四川分在第二小組,廣東隊4-2力克遼寧、5-1大勝上海,0-3負於四川,3戰2勝1負仍然小組第一挺進前六名分組。
不過,前期的彪炳戰績,讓各隊都把廣東隊當做頭號勁敵充分研究,廣東隊腳下技術好但是身體對抗差的弱點也都暴露無遺,最後的前六名爭奪戰,各隊都對廣東隊採用貼身緊逼增加身體對抗,最終廣東隊1勝1平3負獲得一運會第五名。
附1959年一運會廣東隊名單:
領隊:常榮
教練:鄭德耀
隊員:鄧錫權、雷添祺、冼永泉、梁珊城、林效才、胡鴻斌、陳漢粦、程洪森、關輝舫、黃福孝、廖德營、楊霏蓀、熊耀健、梁輝元、張文祿 、陳坑、溫紹均、林桁、張均浪、楊子旋、梁德成、鍾宏湘
1962年,冼永泉因為傷病無奈之下選擇退役,退役之後,冼永泉一直在二沙頭體育訓練基地工作,直至退休。
冼永泉從當運動員開始直到退休,先後在二沙頭基地工作近50個年頭,他對半個世紀以來的廣東體壇的各種人物和事跡都瞭然於心,有廣東體育「活字典」的稱號。2008年,已經退休的冼永泉被廣東省體委返聘,並參與編撰《廣東體育精英大觀》一書。
更多南派足球,歡迎使用頭條搜索,搜索關鍵字「南派足球」。
肆意調侃,
嬉笑怒罵,
都是希望中國足球能好,
哪怕他彎路崎嶇,
哪怕他病入膏肓,
我是硬腿子,
歡迎大家一起來聊個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