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公開賽上,韓國男雙選手趙大成、張禹珍擊敗了馬龍、林高遠,獲得了男雙冠軍。韓國選手如此表達他們的心情:在雙打比賽中擊敗了中國選手,是非常好的信心來源,而且,這並不是我們最好的表現,我們還能做得更好。
聽明白了嗎,這居然還不是他們最好的表現,反正,贏了球一切都是對的,咱也不說啥了。不過,韓國媒體倒是興高採烈地用了這個標題「讓中國感受恐慌,這是奧運之路的開始」。這使我非常迷惑,難道日、韓選手提前做過溝通,都以給中國桌球隊帶來「恐慌」作為根本目標?可問題是,上一個叫囂要給中國選手帶來「恐慌」的張本智和,在這次公開賽上,第一輪就被淘汰了,確實也讓中國選手很「恐慌」:咋地,你這就「GAME OVER」了,太讓我們意外了,下次晚點領「盒飯」可好?連個讓我們暴打你的機會都不給,真是遺憾啊。
作為世界乒壇的領軍隊伍,被人當成超越的目標是件很正常的事,吃上一回兩回敗仗也沒什麼意外的。畢竟,這個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再說了,桌球是個全球性的活動,為了提升一下其它參賽選手的積極性,適當地丟塊金牌、丟個冠軍也是應當的,咱中國隊也不是那咱只知道吃獨食的集體不是?關鍵是,我們要從失敗當中看出我們的不足來,琢磨一下如何克制對手,以便再碰上這種類型的對手,不會再吃虧。以我這麼些年的看球經驗來看,一個選手、一個球隊,可能會給中國隊在一定時期、一定場合帶來一定麻煩,但真正能長盛不衰的,也只有中國隊而已。
當然,韓國球員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飽受中國桌球隊「壓迫」的他們,好不容易取得了一場勝利,實在是太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成績和實力了,這一點,跟張本智和基本上一樣。想當年,我們的中國男足,曾經在2002年世界盃上三球負於巴西隊,可還真就沒有幾個球迷批評他的,反而認為,碰到這種世界頂尖球隊,只輸了這幾個球,不算丟臉。同樣可見的是,中國男足衝進世界盃時,全國足球迷的那種子興奮勁兒,這要是在巴西、德國、義大利等國家,衝進世界盃是應該的,衝不進世界盃那可就是新聞了。
順便告訴一下這位叫張禹珍的韓國選手,沒事的時候,你多跟張本智和交流一下,問問他說完狂話是什麼下場。如果沒有機會的話,也沒什麼關係,等在像奧運會這樣的大賽上,你們再給自己弄個「一輪遊」或是被中國選手淘汰,你就能感受到那種頹廢、失落、無奈的心情了。估計那時,貴國媒體就又有了標題:張選手被擊敗,提前回國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