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難而上 乘風破浪——綦江齒輪產業的智能化之旅

2020-12-26 上遊新聞

綦江是中國西部齒輪城,齒輪產業在綦江已走過80餘年的發展歷程,是綦江的支柱產業之一。在不斷探索和發展中,綦江培養了一批齒輪行業技術人才,培育了一批知名度較高的品牌,為綦江的經濟社會發展打下了紮實的產業基礎。

因地制宜走好轉型路,因勢利導打造升級版。作為重慶的老工業基地,近年來,我區在發展浪潮中乘風破浪,不斷改革創新,堅持走產業轉型升級發展之路,抓住科技發展新機遇,將齒輪產業繼續做大做強,逐步從傳統的「製造」轉型為「智造」,成為綦江工業發展新引擎。

2019年8月23日,2019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齒輪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綦江舉辦,會上,綦江被授予「中國齒輪產業高質量發展示範區」,並與中歐協會齒輪傳動產業分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動齒輪產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9月8日-9日,2020中國國際智能產業線上博覽會齒輪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將繼續在綦江舉行。論壇以「智聯世界·傳動全球,整合資源·共贏發展」為主題,綦江將抓住新機遇,增強綦江齒輪傳動產業在國內外的影響力,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內生動力,發揮智能製造在齒輪產業技術創新中的重要作用,引導行業內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回顧綦江齒輪產業發展走過的歷程,主要經歷了抗戰時期萌芽、新中國成立至三線建設時期奠定基礎、改革開放時期快速發展、二十一世紀以來提速升級四個階段,設備從簡單到複雜、技術從落後到先進、產品從零件到總成;生產能力由弱到強、生產規模由小到大、生產種類由簡到繁;從一家作坊式工廠,到智能製造基地,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之一,一步步成就了現在的「西部齒輪城」。

抗戰時期

齒輪產業在綦江萌芽

把握歷史機遇,創造輝煌產業。抗戰時期,齒輪產業在綦江落地生根,並經歷了第一次轉型,從生產汽車零件轉為生產汽車發動機配件,為後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1939年,原陸海空軍司令部交通處機械修造廠從南京遷至綦江縣橋河鄉(現古南街道橋河),主要生產隨車工具和簡易技術的汽車零件等。產品主要有活動扳手、雙動扳手、火星塞、扳手、起子、氣門絞刀、鯉魚鉗、老虎鉗、手鑽、鋤頭、大王針,大王針銅套、制動總泵活塞,水泵蓋、分速器小齒輪、轉向軸禍杆、螺帽、汽缸銅套等。

1944年——1949年,工廠開始大幅度減少修車工具、隨車工具的生產,停止各項雜次機件的製造,轉為以汽車發動機配件為主的產品製造。

1949年,工廠主要製造的汽車零件有活塞、活塞環、活塞銷、曲軸軸承,連杆螺栓及帽、連杆銅套、時規齒輪、汽缸套、板彈簧、進氣門、氣門套管及銼刀等。

新中國成立至三線建設時期

奠定產業基礎

新中國成立後,全國集中力量恢復和發展經濟,綦江齒輪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至三線建設時期,綦江抓住機會,鼓足勁頭乘勢而上,創造了共和國汽車工業歷史上的「五個第一」。

第一批汽車齒輪:新中國成立初期,綦齒的前身——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汽車制配廠生產的主要產品是活塞、活塞環、連杆軸承。1952年開始新中國第一批汽車齒輪的製造。當時條件簡陋,沒有技術人員和齒形加工設備,工人用刨床刨、銼刀銼,結束了中國不能生產汽車齒輪的歷史。1953年8月,國家定點綦江汽車配件廠(綦齒傳動的前身)生產汽車齒輪。

第一臺企業車變速器:1952年8月28日,中央軍委總後勤部一道命令傳到綦齒:試製10臺嘎斯-51汽車變速器於「十一」前送北京,向國慶獻禮。9月10日完成10臺變速器的試製任務。總後勤部把這批變速器裝車後在康藏公路上作實地行車試驗,達到了3萬公裡試車不出故障的要求。

第一條齒輪生產自動線:1958年至1959年,綦江汽車配件廠開展以「機械化半機械化、自動化半自動化」為主要內容的群眾性技術革命、技術革新運動,在產品開發、工藝技術、製造裝備等方面實現全面進步。1959年,新中國第一條單緣齒輪生產自動線建成,奠定了綦江齒輪在中國汽車齒輪行業的地位。

第一輛25T紅巖QJ-370重型自卸車:上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綦江曾製造出上百輛各式汽車:小猛進、大猛進,大翻鬥370,山城吉普212、紅巖越野260。上世紀60年代初,國家定點綦江汽車配件廠生產亞瑪斯重型汽車配件,以支援我國礦山和冶金工業的發展,綦江成為國家礦用自卸重型汽車底盤配件生產基地,並於1965年9月試製出仿蘇聯瑪斯-525重型礦用自卸車,這就是中國第一輛重型自卸車:紅巖QJ-370重型自卸車。

第一輛CQ260紅巖軍用越野車:1965年,綦江汽車配件廠參與國家引進法國貝利埃重型汽車技術,生產6T越野車的變速器、取力器、分動箱、絞盤箱總成及橋齒輪,為新建的四川汽車製造廠配套,為此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開始錐齒輪和重型機械變速器的生產。1966年6月,在原來的加一車間成功組裝出了第一輛紅巖CQ260軍用越野車。其後幾年,先後試製了32輛紅巖CQ260汽車。

改革開放時期

發展新篇章

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綦江齒輪產業開啟了發展新篇章,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自行研發的新產品走出中國,走向世界。

1985年,綦齒開始引進西德ZF公司機械變速器系列製造技術。產品有Ak6-90、S6-90、5S-111GP、GV90四種變速器。

1991年,綦齒115種自製零件通過德國ZF專家鑑定。

1992年,自行開發的EQ140平原和高原強化型後橋錐齒輪獲得國家專利;12月,綦齒獲得出口經營權,並躋身國家「九五」重點企業。

1998年,綦齒開發生產的QJ506變速器、PR101取力器、PF60取力器和洛克威爾橋齒輪一次性通過國家級專家鑑定。

1999年,綦齒獲重慶市「重合同、守信用」先進企業稱號;QJ805變速器取得國家經貿委統一頒發的《國家級新產品證書》;ZFS6-90變速器通過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齒輪專業協會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認定為名牌產品;QJ805變速器、C214索瑪系列橋齒輪通過重慶市重點創新產品鑑定。

二十一世紀以來

製造向智造轉變

上世紀90年代,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綦江工業面臨轉型困境,齒輪行業受市場衝擊,全區齒輪企業數量由最高峰時的200多家減少至120多家。

逆境中,綦江齒輪產業不斷調整戰略,謀求革新,轉機建制,尋找突破,確定了以提升產品質量為主,通過「產業核心技術 資本 產業」三位一體多方共贏的發展新模式,逐步實現轉型,交出了一張張喜人的成績單。

2002年,原綦江齒輪廠與湘火炬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合作,組建成立了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

2004年,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隨重慶重型汽車集團公司整體重組併入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

2005年6月,綦齒傳動公司完成股權轉讓,資產重組。湘火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將持有綦齒傳動公司的股權轉讓給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2006年,鄭州宇通出口古巴7500臺整車裝船儀式,其中自製底盤7000臺全部使用「綦江」牌變速器。「綦江」變速器隨整車走出國門,相繼出口到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

2008年,綦齒傳動公司隨重慶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整體在香港上市。

2017年,智能製造基地(40萬臺中重型車用變速器生產基地一期項目)成立。基地總投資54048萬元,建築面積40696m2,按照智能化製造要求,引進先進的工藝設備總數183臺(套),年產20萬臺中、重型車用變速器。

2018年,綦齒傳動智能智造基地舉行投產儀式。綦江圍繞「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就工業發展思路進行重新梳理和論證,立足自身條件和市場需求,緊扣「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3個關鍵詞,加速打造成為全市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新的增長點。

2019年,荊江半軸等企業獲市經濟信息委重大新產品認證;綦齒傳動公司「複雜修形齒輪精密數控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綦江中重型車用變速器殼體柔性加工生產線示範應用項目「通過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驗收。

2020年,綦江齒輪傳動有限公司全力突破重卡市場,高起點、高標準謀劃全新一代重卡變速器產品——S變速器、十二擋大扭矩輕量化重型商用車用變速器正式下線,標誌著綦江齒輪產業創新驅動向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的一步。

記者 陶玲

相關焦點

  • 【聚焦】齒輪行業領軍人物齊聚綦江共話發展,聽聽他們都說了什麼?
    ▲齒輪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主旨演講現場。9月9日,2020線上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齒輪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綦江舉行。在當天下午舉行的齒輪產業高質量發展論壇主旨演講環節,來自國內齒輪行業的9名領軍人物、專家學者在凝聚行業共識、整合各方資源、推進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創新協同發展等方面開展深入探討,共謀行業變革,共商行業發展。
  • 【綦江政事】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寄語綦江: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
    【綦江政事】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寄語綦江:以大數據智能化引領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2020-09-16 12:1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綦江政事】袁勤華率隊到宗申產業集團考察
    【綦江政事】袁勤華率隊到宗申產業集團考察 2020-08-05 12:36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名字難辨的重慶綦江,此地古稱夜郎溪,而今登上紐約時裝周舞臺
    綦江古稱夜郎溪,因境內有源於貴州的綦江而得名,夜郎溪水如蒼帛,江水色如帛,所以名叫綦江[qí jiāng],這個多音字「綦」字,就有蒼青色的含義。在重慶38個區縣中,超過一半區縣的命名與河流有關,比如西魏遺少曾介紹過的黔江、酉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墊江、巫溪、彭水、涪陵等等。
  • 【綦江政事】我區與新加坡豪利控股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
    【綦江政事】我區與新加坡豪利控股有限公司舉行籤約儀式 2020-09-17 11:5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ST秦機:全資子公司陝西法士特沃克齒輪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汽車變速...
    *ST秦機:全資子公司陝西法士特沃克齒輪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汽車變速箱關鍵零部件及智能化產品擴能項目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19:45:57&nbsp中財網 原標題:*ST秦機:關於全資子公司陝西法士特沃克齒輪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汽車變速箱關鍵零部件及智能化產品擴能項目的公告
  • 綦江—萬盛創新經濟走廊(永城)建設專題會召開
    6月17日,我區召開專題會,研究綦江—萬盛創新經濟走廊(永城)開發建設推進有關工作。區委書記袁勤華主持會議並講話。區領導施崇剛、關衷效、王守華參加會議。會議聽取了關於推進綦江—萬盛創新經濟走廊永城片區規劃情況和項目清單情況的匯報,研究了向上爭取政策任務分解有關工作。
  • 綦江永城鎮:產業扶貧暖了貧困戶的心窩
    五月的將軍故裡——綦江永城,草木青蔥,貧困戶的產業在初夏顯得生機勃勃。永城鎮地處綦江區東部,幅員面積61.98平方公裡,下轄8村1居,現有建卡貧困戶278戶827人,目前已全部脫貧(享受政策)。近年來,永城鎮大力扶持建卡貧困戶發展產業,把產業作為精準扶貧的著力點和突破口,秉持「扶貧扶長遠、長遠看產業」的扶持理念,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相結合,鼓勵貧困戶發展產業,增強貧困戶自身脫貧能力,推動村集體經濟產業的不斷壯大發展,吸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近就業。
  • *ST秦機:關於全資子公司陝西法士特沃克齒輪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汽車...
    智能化產品擴能項目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會全體成員保證公告內容的真實、準確和完整,沒有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者重大遺漏。        一、對外投資概述        1、項目概述        秦川工具機工具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公司」)全資子公司陝西法士特沃克齒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沃克齒輪」)按照公司的發展規劃,為進一步提高生產能力,發揮高精度零部件製造及配套優勢,擬投資建設「汽車變速箱關鍵零部件及智能化產品擴能項目」。
  • 【綦江政事】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考察我區歷史文化
    ▲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前往綦江博物館參觀考察,詳細了解我區歷史文化。陳星宇 攝在博物館,鄭緯民院士分別來到序廳、地質廳、歷史文化廳和石刻廳四個展廳,深入了解綦江歷史、古生物地質遺蹟、僚人文化、紅色文化、石刻藝術等,對我區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給予肯定。參觀過程中,鄭緯民院士對綦江清代古城、古生物化石、僚人文化等研究表現出極高興趣,不時拍照留念。
  • 綦江愛琴海10月22日啟幕 眾星助陣引爆開業狂潮
    綦江愛琴海10月22日啟幕 眾星助陣引爆開業狂潮來源:聯商網2017-10-21 16:54聯商網消息:10月22日,綦江愛琴海將正式登陸綦江,作為綦江首個購物公園,綦江愛琴海致力於打造綦江城市的品質燈塔,成為綦江消費者乃至渝南消費者追求高品質購物和休閒的首選之地,以及接觸新品牌和新體驗的窗口。
  • 綦江人接龍:綦江的童謠 .....
    洋馬兒叮叮襠,騎起馬兒下綦江。綦江又好耍,胖娃騎白馬。
  • 綦江法院受邀參加綦江電臺城市之聲《綦法訪談》節目
    綦江法院受邀參加綦江電臺城市之聲《綦法訪談》節目 2020-12-09 1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綦江發現世界獨一無二的 「鹽聖泉」與「鹽聖廟」?
    據查,在目前中國及東亞華人圈裡,廟宇中唯有綦江有廟曰「鹽聖廟」,泉水中唯有綦江有泉曰「鹽聖泉」,均屬世界獨一無二。並且,綦江是「鹽聖廟」 「鹽聖泉」獨立存在。 其它地方廟宇名中有「鹽」的,現存也僅有二,分別叫「鹽宗廟(只有江蘇揚州和山西運城兩處)」「鹽神廟(只有四川資中羅泉一處)」,主供夙沙氏、管仲或自然神。
  • 綦江發現世界獨一無二的 「鹽聖泉」與「鹽聖廟」?
    據查,在目前中國及東亞華人圈裡,廟宇中唯有綦江有廟曰「鹽聖廟」,泉水中唯有綦江有泉曰「鹽聖泉」,均屬世界獨一無二。並且,綦江是「鹽聖廟」 「鹽聖泉」獨立存在。其它地方廟宇名中有「鹽」的,現存也僅有二,分別叫「鹽宗廟(只有江蘇揚州和山西運城兩處)」⑥ 「鹽神廟(只有四川資中羅泉一處)」⑦,主供夙沙氏、管仲⑧或自然神。
  • 【綦江政事】新加坡豪利控股有限公司執行主席陳積光來綦考察...
    【綦江政事】新加坡豪利控股有限公司執行主席陳積光來綦考察 袁勤華等參加座談 2020-07-31 11: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綦江「男根」不是僚人的專屬——綦江石桅子圖騰的演變初探
    綦江「男根」不是僚人的專屬 ——綦江石桅子圖騰的演變初探 作者:搬螃蟹 導讀索引 一、僚人的生殖崇拜說 二、僚人遺俗證據不足
  • 「綦」力「貢」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 自貢助推綦江雙曬「有鹽有味...
    採訪團將在三天行程中深入王良故居、古劍山風景區、東溪古鎮、北緯29°高山康養示範小鎮,金角老四川牛肉乾和飯遭殃等生產車間實地採訪,並在自貢市內媒體大力宣傳推介綦江旅遊精品和文創產品,不斷提高綦江「雙曬」的影響力。「農民版畫院讓我印象深刻,從文化植入、產品生產、營銷推廣,綦江版畫的文創產品已形成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