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個超經典的心理學效應,揭示人性秘密,教你做洞察人心的聰明人

2020-12-18 文眼看世界

01

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裡偷了2元錢。這種刺激過多、過強和作用時間過久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反抗的心理現象,被稱之為「超限效應」。

啟示:

批評(或演講)不能超過限度。如果非要批評,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這樣,別人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被「揪住不放」,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會隨之減低。

02

標籤效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心理學家在招募的一批行為不良、紀律散漫、不聽指揮的新兵中做了如下實驗:讓他們每人每月向家人寫一封說自己在前線如何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奮勇殺敵、立功受獎等內容的信。結果,半年後這些士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真的像信上所說的那樣去努力了。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標籤效應。

啟示:

當一個人被一種詞語名稱貼上標籤時,他就會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為與所貼的標籤內容相一致。這種現象是由貼上標籤引起的。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這個效應尤其管用。所以,當我們戒除嘲笑羞辱、責怪抱怨、威脅恐嚇等語言,多用激勵性語言,對孩子多貼正向的標籤之後,孩子就會朝著標籤目標前進。

03

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在一所小學給兒童進行了「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交給教師。其實,這份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後,再次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

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蹟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

啟示:

心理暗示可以給人帶來積極影響,進而對我們的行為產生影響和改變。當你被暗示很聰明有潛力時,你的聰明和潛力就會主動被激發出來。而如果沒有這種暗示,它們或將一直沉睡。慎用批評,不拘一格育人才。

04

虛假同感偏差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自己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玩電腦遊戲的人數。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群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為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就叫「虛假同感偏差」。

以下因素會影響虛假同感偏差的強度:外部的歸因強於內部歸因時;噹噹前的行為或事件對某人非常重要時;當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確定或堅信時;當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與學習受到某種威脅時;當涉及某種積極的品質或個性時;當你將其他人看成與自己相似時。

啟示:

當你在一個領域過度自信時,就會認為其他人也有你類似的特徵特性,因為就會輕易的下結論,認為自己想的是對的,造成盲目自大的情況。跳出虛假同感,才能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

05

巴萊多定律

巴萊多定律又稱「二八法則」,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明的。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佔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的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

在經濟學和社會學中,這個法則被普遍的應用。現實當中,二八法則普遍存在。比如20%的人掌握著80%的財富。

啟示:

不要平均地分析、處理問題,而要把主要精力花在解決主要問題上。最核心最智能的東西永遠掌握在少數人手裡。

06

共生效應

共生效應,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

當一株植物單獨生長時,顯得矮小、單調,而與眾多同類植物一起生長時,則根深葉茂,生機盎然。人們把植物界中這種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現象,稱為「共生效應」。

其實這種現象在人類社會中也普遍存在。獨木不成林,人只有在交往與交流中互相影響、互相啟發,才能共同進步。

啟示:

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最好靠近什麼人,和這樣的人在一起,成為朋友,互相學習,這樣才能很快地進步,快速的提升。

07

阿倫森效應

在宿舍樓的後面,停放著一部破舊汽車,大院裡的孩子們每當晚上便攀上車廂蹦跳,嘭嘭之聲震耳欲聾,大人們越管,孩子們蹦得越歡,附近居民很無奈。這天,一個人對孩子們說:「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比賽,蹦得最響的獎玩具手槍一支。」孩子們歡呼雀躍,爭相蹦跳,優勝者果然得獎。次日,這個人又來到車前,說:「今天繼續比賽,獎品為兩粒奶糖。」孩子們見獎品直線下跌,紛紛不悅,無人賣力蹦跳,聲音稀疏而弱小。第三天,這個人又對孩子們說:「今天獎品為花生米兩粒。」孩子們紛紛跳下汽車,皆說:「不蹦了,不蹦了,真沒意思,回家看電視了。」

隨著獎勵減少而導致態度逐漸消極,隨著獎勵增加而導致態度逐漸積極的心理現象,在社會心理學中被稱之為「阿倫森效應」。

啟示:

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較平靜地加以承受。然而,繼之不被褒獎反被貶低,挫折感就會陡然增大,遞增的挫折感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悅及心理反感。大多數人喜歡褒獎不斷增加,批評不斷減少。所以我們要善用褒貶,先貶後褒。

08

霍桑效應

20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又稱為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的研究,研究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是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有實驗涉及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時間和每周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第二階段的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參加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啟示:

當我們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是他人所接受和讚賞的。只有在生活中不斷加強自己的良好行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讚賞,充滿自信。

09

蝴蝶效應

蝴蝶效應是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來的。

大意為:一隻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能在兩周後引起美國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其原理是蝴蝶翅膀的運動,導致其身邊的空氣系統發生變化,並引起微弱氣流的產生,而微弱氣流的產生又會引起它四周空氣或其他系統產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引起連鎖反應,最終導致其他系統的極大變化。

啟示:

事物發展的結果,對初始條件具有極為敏感的依賴性,初始條件的極小偏差,將會引起結果的極大差異。

10

習得性無助效應

習得性無助效應最早由奧弗米爾和西裡格曼發現,後來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簡單地說,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通過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的中斷與否不依賴於狗的行為),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它也變得無力逃離。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

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因為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也就是說,它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產生了一種無助感。

啟示:

人如果產生了習得性無助感,就會感到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因此,我們在生活中,應把自己的眼光放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自己陷入絕望和無助。

附:其他心理學小常識。

1)吸引定律

當你的思想專注於某一領域的時候,跟這個領域相關的人、事、物就會被你吸引而來。

2)重複定律

任何的行為和思維,只要你不斷地重複就會得到不斷的加強。在你的潛意識當中,只要你能夠不斷地重複一些人、事、物,它們就會在潛意識裡變成事實。

3)累積定律

很多年輕人都曾夢想做一番大事業,其實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一件一件小事累積起來就形成了大事。任何大成就或者大災禍都是累積的結果。

4)輻射定律

你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影響的並不只是這件事情本身,它還會輻射到相關的其他領域。物理界的電磁會輻射,事情也有輻射作用。

5)相關定律

相關定律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每一件事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繫,沒有一件事情是完全獨立的。要解決某個難題最好從其他相關的某個地方入手,而不只是專注於一個困難點上。類似於蝴蝶效應。

相關焦點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今天來說下這4個最重要的法則和效應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1、蘑菇定律我最近和最好的朋友聊天。她剛開始工作,但每天都感到困惑。交往心理學的研究指出,當人們看到自己的缺點或弱點時,他們會感到你是真實可靠的,沒有虛偽,從而產生了一種親密感。如果把自己給「藏起來」,會讓人覺得感到虛偽和壓力大。因此,適當地暴露自己會增加彼此之間的親密感,尤其是將秘密告訴可以信任的人,將立刻贏得彼此的心,並獲得友誼。
  • 每日新書|《圖解世界精英思維》:聰明人都懂的心理學效應
    近70個心理學效應,圖解形式深度剖析;打破固定思維,用成長的角度看問題;用八個主題,提高工作和學習效率。 ��這本書適合誰讀?書中一共提到近70個心理學效應,並且結合中外經典案例,詳盡解釋了每一種心理學定律的內涵及其應用方式。比如情緒ABC理論指的就是:激發事件A,只是引發情緒和行為後果C的間接原因,直接原因是個體對激發事件A的認知和評價而產生的信念B。
  • 心理學:你第一眼看中了哪個背影?測出你洞察人心的能力有多強?
    心理學:你第一眼看中了哪個背影?測出你洞察人心的能力有多強? 你是一個不容易相信別人的人,你的疑心很重,你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有預防性的態度,同時你看人的眼光也很毒辣,你很快就能發現你身邊會發生的一些不尋常的事情,你不喜歡被動地接受,你喜歡主動去引導事情的發展。你在工作上的能力非常強,你對市場和人性都摸得非常清楚,所以你從來都不會做出錯誤的選擇,大家都喜歡跟著你的決定走。
  • 影響個體生命的10個心理學名詞,了解心靈世界,深層揭示人性秘密
    個體心理學是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建立的一門心理學體系,這門學問不僅是一種人格理論,還是一種治療方式。阿德勒認為心理學與教育是同一現實和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且長期嘗試與把個體心理學應用於教育實踐當中。此後個體心理學一直得到發展和內容充實增加。
  • 《增廣賢文》:人生在世,記住這10句話,教你看透人性,看穿人心
    《增廣賢文》中的這10句話,直擊人性弱點,教你看穿人心。一、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妻子賢惠,丈夫災禍就少;子女孝順,父母心情就好。這就是說家庭幸福的人,工作事業也會順利,所以維護好自己的家庭很重要。父慈子孝,妻賢家和,家和則萬事可興。
  • 心理學:世上最詭異的3個心理學效應,第2個最可怕
    文/老K心理學對我們最大的作用就是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心理學通過一些科學測量與經驗來揭示人本身的一些規律,這樣人們也可以更好通過這些規律了解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這非常重要。我今天給大家分享3個非常有趣且一點詭異的心理學效應,許多人也許身處其中卻不自知。飛輪效應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感覺,在做任何新鮮事情的事情總是非常困難,比如我們學開車的時候,一開始怎麼都學不會,甚至還會出現各種問題。
  • 心理學告訴你:人性到底是什麼?
    大家受到限制於人的本性下,不可以做違反人性的事情,如果超過規定的限制,那麼作為一個人,也喪失了與生俱來的人性了。人性,心理學將人的本性定義為是作為一個人們差別於動物的質的規定性,人的本性有三種屬性,即精神屬性、生物屬性、社會屬性,三種屬性相輔相成,相互制約。精神屬性便是為了更好地生存和發展而去對外部環境探究和反應,與外部環境開展信息交換的一個過程。
  • 鬼谷子:教你二招攻心術,識破人心,做深藏不露的人,受益一生
    鬼谷子,戰國赫赫有名角色,熟練百家學問,開闢了縱橫家這一流派,其代表角色張儀、蘇秦等皆出於其門下,鬼谷子擅長縱橫捭闔之術,而說服談判之術,就是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在《鬼谷子》變化篇中便敘述了談判辦事的四個技巧,教你發散思維的作用和用法,使你可以靈活應變,攻克人心!
  • 心理學研究發現:能讓你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的5個心理學效應
    所以,為了回答上述問題,我們查閱了相關的心理學文獻,總結出了「討人愛」的原因,希望通過理解並學習5個心理學效應,能幫助我們在社交中獲得好人緣。1.匹茲堡大學的心理學家們曾經在1992年做過一個有趣的心理學實驗,他們讓4名外表相似的女生假扮成上課的學生參加一堂共計130人的大課,為了製造多看效應,每位女生都不與班裡的其他學生互動,並在一學期內採取不同的上課次數,4位女生參加課程的次數分別是0,5,10,15次。
  • 教你三招與他人溝通技巧,改變直性子,2021做個嘴巴富貴的人
    在你打算與人溝通交流時,溝通交流前的準備工作是你一定要做的,充分準備工作就相當於你現已成功了一半。都要準備些什麼?例如你今天要與客戶溝通交流,你要提早準備哪些呢?第一,依據你過去的接觸或是根據他人了解,明確客戶的性情、喜好、及其他的痛點有哪些等等。鬼谷子曾說:錯其人勿與語,而更問所親,知其所安。
  • 必讀經典書籍《墨菲定律》,你想學的心理學常識,都在這本書裡!
    不知道上學時候的你,是否曾有過這樣的經歷:課堂上被老師點名站起來回答問題,或者是上黑板那裡,去解一道經典的數學題,你總覺得背後有著無數目光在戳著你的後背,你很快面紅耳赤,緊張的手發抖,聲音也變了。你生怕自己的嗓音太難聽,或是寫的字太醜,被大家發現,甚至都感覺到有人在下面竊竊私語,還伴著輕微的嘲笑聲。
  • 厚黑學精髓15句:如果你不了解人性,那就會受制於人性!說得很準
    我們常常說,人性這東西難以捉摸,但是一個人,想要成功,就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如果不了解人性,那就會受制於人性!而只要我們學會了解人性,就會讓自己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會讓別人知道你不好欺負。所以,厚黑學其實不是糟粕,只有真正讀了之後才知道,它其實是一種處世工具,裡面是教你如何看懂「名利場」,拆穿人性,而且雖然利己,但是並不損人的道理。
  • 《想見你》:用心理學剖析「禁果效應」下李子維的高效戀愛方案
    所以說,當我們面對無法知曉的「神秘」事物時,沒有人給予我們對待這件事物是該做還是不該做時,相對充分的理由,人們天性中的好奇心與逆反心理就會產生作用,就會產生「禁果效應」會引來他人更大的興趣和關注,人們對你隱瞞的東西充滿好奇和窺探的欲望,甚至千方百計通過別的渠道試圖獲得這些信息。
  • 教你如何讀懂人心,看透身邊人
    今天和大家說4個被驗證過的心理學現象~1.當一圈人大笑的時候,每個人都會看自己喜歡的人。2.當你和一個人聊天的時候,挑準每當他說到這個詞的時候,你點頭他就會增加說這個詞的頻率。3.對你撒謊的人,往往都會在撒謊後向左看。4.如果感覺有人盯著你,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手錶或手臂,如果對方確實在看你,那他也會下意識地和你做相同的動作。
  • 營銷心理學效應,教你怎樣更好地做銷售
    銷售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就像在超市裡賣東西,或者有些人自己開超市做銷售。現在網絡的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不少的便利,我們會在網上買東西,根據商家的描述挑選一些商品。但是有些人真的會做銷售嗎?不妨來看一看這幾個營銷心理學的效應,幫助你的銷售技能更上一層。1.沉錨效應沉錨效應是指人們在對某人某事或某物做出判斷時,容易受第一印象或者第一信息支配,就像沉入海底的錨一樣把人們的思想固定在頭腦中的某處。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六條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歡迎關注點點訂閱一起長知識第一個暈輪效應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第二個歸因偏差兩種常見的歸因偏差你是否犯過歸因指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行為及行為結果進行因果判斷的過程基本歸因錯誤人們在對他人的行為進行歸因時常常更關注人格的或態度等內在的特質
  • 真正的高手都懂得洞察人性(深度)
    人性,是做人時最基本的性情;也是為人處世時,表露出來的最本真的心靈。歷史的有趣之處就在於,相同的事件和境遇總會循環往復,周而復始。時間如洪流,人性如砥石。洞悉世事胸襟闊,閱盡人情眼界寬。謀局不過人心,處事無非人性。小事見格局,細節看人品。
  • 書單|10位頂級心理學家的經典著作,開啟你的豐盛人生!
    今天,湛廬君為你梳理了10位世界上最頂級的心理學大師的經典著作,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入門心理學,從專業領路人的身上學習洞察人性與自我的方法,探索出屬於自己的豐盛人生。代表作:幸福五部曲:《真實的幸福》《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活出樂觀的自己》《教出樂觀的孩子》《持續的幸福》——積極心理學奠基著書、幸福經典、積極心理學的幸福提升指南。
  • 10位頂級心理學家的經典著作,開啟你的豐盛人生
    今天,湛廬君為你梳理了10位世界上最頂級的心理學大師的經典著作,讓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入門心理學,從專業領路人的身上學習洞察人性與自我的方法,探索出屬於自己的豐盛人生。代表作:幸福五部曲:《真實的幸福》《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活出樂觀的自己》《教出樂觀的孩子》《持續的幸福》——積極心理學奠基著書、幸福經典、積極心理學的幸福提升指南。
  • 10句打動人心的文案,好文案會洞察人心~
    今天分享10句打動人心的文案~1/10這句文案出自【方太】,方太作為廚房用品品牌,文案一向很有煙火味,而且很多經典文案都很打動人心,還有那句「要撿起心中的夢,先放下手中的碗3/10這句文案出自【步履不同】,和其他服裝店不同的是,這簡單的文案總能在細節中洞察人生,而且還能和產品很好的聯繫。衣服久了會起球,生活也是一樣,既然都不能避免不如坦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