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3 2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近日
中小學學生都返校開學啦
師生的飲食安全想必大家都很關注
如何保障校園飲食安全呢?
這些食品學校食堂
要禁用、慎用
常見禁用食品
一
1
禁用食材
① 發芽的土豆
②鮮黃花菜
③四季豆
④野生蘑菇
⑤河魨魚
⑥織紋螺
⑦浸泡時間過長而變質的木耳、銀耳或米麵製品
*建議:木耳、米粉等宜即泡即吃,用冷水泡1-2小時且一般不超過4小時,用熱水泡需適當縮短時間;泡發過的木耳如果吃不完,應放冰箱冷藏且不能超過24小時。
⑧亞硝酸鹽(包括亞硝酸鈉、亞硝酸鉀)、防腐劑、乳化劑、穩定劑等餐飲環節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
⑨沒有完整標識的散裝油等其他散裝食品,含鋁膨鬆劑、人工著色劑以及含鋁麵製品、含人工著色劑的肉製品和調味品
2
禁止供應食品品種
①中小學校(含特殊教育學校)、託幼機構、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技工院校的學生食堂不得製售生食類、冷食類(不含水果)食品、裱花蛋糕,不得外購散裝熟食肉製品。
②採用校外集體用餐配送單位的:不得配送冷食類食品(如沙拉、壽司等)、生食類食品(如刺身)、自製冷凍飲品(包括冰淇淋、酸奶、乳酸發酵飲料、鮮榨果汁以及其他冷凍飲品)、裱花蛋糕以及其他冷加工糕點。
常見慎用食品
二
1
慎用食材
①貝類(貽貝、扇貝、蛤蠣、牡蠣、生蠔、蟶子等)
②扁豆、豇豆、芸豆、蠶豆
③易引起組胺中毒的青皮紅肉的海產魚類(鮐魚、青條魚、秋刀魚、金槍魚、沙丁魚等)
④易殘留有毒有害物質而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原料:豬肺、豬肝、豬心等動物內臟器官
2
慎供食品品種
①豆漿:因出現「假沸」現象易引起食物中毒。烹飪時必須確保燒熟煮透。
②雞蛋:使用雞蛋前,應清洗乾淨蛋的外殼,必要時消毒外殼。烹飪時必須確保燒熟煮透。不得提供以生雞蛋為原料且不經徹底加熱處理的三文治、沙拉等食品。
以上禁、慎用食品
你了解了嗎?
孩子們返校學習
為了保障他們在校的用餐安全
請供應方切勿違規供應
各位家長和校方也要留心監督
校園周邊的飲食要留心
疫情防控期間,校園周邊食品經營者要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場所清洗消毒和人員健康監測,學校師生也應儘量少去或不去校園周邊用餐或購買零食食用。
需要在校外就餐時,應選擇到持有《食品經營許可證》或《餐飲服務許可證》(相關證件在有效期內)的餐飲單位就餐,不到無證小店和街邊小攤就餐,可尋找「笑臉」就餐,儘量選擇到食品安全量化等級為B級以上(「大笑」「微笑」)的食品經營單位就餐。
需要網絡訂餐時,應選擇合法合規的供餐單位,注意查看店鋪「商家信息」模塊中的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統一社會信用代碼證/營業執照信息,特別要留意食品經營範圍和食品經營許可證有效期等關鍵信息,且少訂購高風險食品(如四季豆、生食、冷食類),驗收後儘快食用,並保留相關消費憑證,以備維權所需。
需要購買零食時,要到持有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的食品經營單位購買,要查看標籤標識,觀察是否新鮮,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漲袋、胖聽)、有無顏色變化、有無出現異味等現象,不貪便宜購買「五毛食品」,不購買「三無」食品。
溫馨提示
1
·居家烹飪有講究
在家製備餐食時,應洗淨雙手,廚具和餐飲具等要清潔並生熟分開。挑選新鮮、衛生的原材料,認真清洗並做到燒熟煮透,涼菜要現做現吃。加工後的成品、半成品、原料應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汙染。
2
·衛生習慣要養成
注意勤洗手,餐前便後必洗手,不偏食挑食,不暴飲暴食,不喝生水,不吃不潔食物,不吃新奇食物(如野果、野味),不買、不吃「三無」食品和過期食品,以降低「病從口入」的風險。
3
·日常飲食重均衡
家長和學校應重視學生的一日三餐,穀物、肉類、蛋、奶製品和新鮮蔬菜、水果等搭配合理,充分保證能量、優質蛋白和膳食纖維的充分攝入。冷飲、冰激凌等寒涼食品少吃或不吃,避免食用生食鮮肉製品、水產品等。零食食用應節制,可在兩餐之間適當食用,睡前不吃零食,以免造成腸胃負擔,引起失眠、齲齒等。
更多資訊: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點擊圖片即可了解▲
來源:深圳食事藥聞、廣州日報
申明:文章不代表平臺立場、也不具有法定效力,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
本期主編:李俊
《產品可靠性報告》是國家市場監管總局主管,中國質量報刊社主辦,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國家一級期刊;我們將圍繞汽車及周邊產品、10類重點消費品及民生關切度高的消費品為消費者的購買決策提供參考,為行業扶優治劣提供有力依據。
原標題:《警惕!這些食品學校食堂禁用、慎用!》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