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號颱風生成,暫時沒有名字!分析:因為命名權在日本氣象廳

2020-12-15 騰訊網

10月12日上午,從風雲4號高清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今天上午我國南海上風起雲湧,一個明顯的螺旋狀結構已經出現,這是位於我國南海上的颱風胚胎迅猛發展,見狀,我國中央氣象臺已經宣布,南海上的颱風胚胎已經發展成為熱帶風暴,宣布其為今年第16號颱風,但因為日本氣象廳暫時還未升級,因此它還沒有獲得「浪卡」的名字。

有的網友或許要問了「明明看到中國氣象局官宣颱風浪卡生成了呀?」「是不是哪裡搞錯了?」事實上,西太平洋負責颱風命名的是日本氣象廳,目前日本氣象廳認定其為熱帶低壓,也就暫時還沒有獲得浪卡的名字,中國氣象局的官宣其實真是搞錯了,說明氣象局小編不專業,現在的南海熱帶風暴暫時還是無名。

為什麼會這樣呢?正如中國氣象愛好者之前提到的,2018年6月一張關於颱風艾雲尼的照片突然引起大量討論,這事官方颱風預報部門首席預報員許映龍老師在工作。許老師正前方的屏幕上,有一張是日本氣象廳網站。每次颱風來,由於日本氣象廳(JMA)握有颱風命名權,所以「刷JMA」是預報員和愛好者的必備功課。許老師也在不停的刷JMA,看看4號颱風是否得到「艾雲尼」的命名。

當時的颱風已經在西沙群島附近,暴雨雲團已經開始在華南上岸,各項技術指標也達到了命名的條件…如果不升格颱風,勢必對海南廣東廣西的災害防禦帶來負面影響,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得不到保證。但因為日本氣象廳才是世界氣象組織認定的颱風命名機構,所以只要日本氣象廳不命名,這個颱風只能是4號颱風(暫無名),而不是4號颱風(艾雲尼)。

日本氣象廳為什麼不命名?有兩個原因,第一4號颱風確實很弱,雖然技術指標都達標,但也處於可命名可不命名之間:第二就是日本氣象廳對影響自家的颱風積極,對影響我國的南海颱風一向不積極。4號颱風還算好的,像2014年在南海加強的超強颱風威馬遜,日本氣象廳就是不承認它的強度,這個有色眼鏡戴了很久了。因此,2020年10月中旬,同樣是南海上的16號颱風也是這樣,可能是日本氣象廳認為16號颱風處在可命名可不命名之間,又對影響我國的南海颱風不那麼重視,所以暫時還未命名,但它即將開始影響我國,因此中央氣象臺率先升級其為16號颱風(暫無名),而不是16號颱風浪卡。

為什麼西北太平洋的颱風命名權不在中國而在日本手裡?原因很多,但概括起來就是日本的氣象科技家底厚,基礎研究多,以前的水平確實高出亞洲其他國家一大截,在世界氣象組織話語權大。我國最近幾年氣象水平突飛猛進,但總體而言還是和日本有差距的。尤其是像許老師這樣真心熱愛颱風又能深入研究、對各項數據資料技術了如指掌的專家,其實不算多。

颱風預報是一門苦差事,要懂大氣會編程,要看海量的歷史和實時資料,要不停的學習研究,還要寫大量的文書材料,颱風來了要熬夜盯著,颱風走了要對比歷史舉一反三,這不是敬業就能做好的,必須要有十足的興趣,還得有充沛的體力。新聞報導裡曾經提到過,許映龍老師會一幀一幀的看雲圖,一個一個颱風看背景場,存了好幾個硬碟的資料—這我完全相信,也確定許老師是貨真價實的愛好者和颱風迷。但就是這樣的專家,收入不用和明星等比,和香港天文臺的颱風專家比,恐怕也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颱風命名權我國肯定要拿回來,我國是全球檯風(熱帶氣旋)登陸最多的國家,沒有之一,也是颱風研究、應用需求最強烈的國家,近幾年隨著近海海溫升高,近海爆發颱風增多,爭取颱風命名權不僅僅是個面子的問題,更是防災減災的現實需要。不過,要拿回命名權,要靠硬實力,當時,這個科普和事實,獲得人民日報的肯定和轉載。如今,類似的情況再次出現,關於西太平洋颱風命名權這個歸屬問題又再次被提了上來,這需要讓像許老師這樣的專家無後顧之憂的安心工作,也需要包括愛好者之內的社會各界的努力。

相關焦點

  • 只有日本才有颱風命名權?中國氣象廳與日本氣象廳差距在哪?
    一、颱風的名字是早就定好的2000年以前還沒有出臺統一的命名規則時,中國都是用編號來稱呼颱風的。而歐美國家一般是用人名來稱呼它。為了避免各國亂七八糟取名,造成稱謂混亂,1997年,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決定統一颱風命名規則,2000年起投入使用。
  • 三颱風警告!太平洋颱風窩炸鍋,日本氣象廳:6號7號颱風很快生成
    8月10日上午,從風雲4號西太平洋可見光衛星雲圖上看,當5號颱風薔薇正在飛速北上,甚至已經來到了朝鮮半島以南海域時,西太平洋上也並不平靜。在我國南海上和日本以南,還有兩個雲團正在旋轉起來,這正是正在發展的雙颱風胚胎。
  • 日本氣象廳「追封」颱風海貝思,分析:災難過於巨大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西太平洋度過了一個十分活躍而奇特的颱風季,在這一年裡共有29個命名颱風生成,為近年來颱風最多的年份,而直到12月下旬還有颱風給我國南部沿海帶來颱風雨,這就更加罕見了。
  • 2號颱風鸚鵡即將生成,基本鎖定華南!它是好颱風還是壞颱風?
    颱風胚胎98W已於6月10日來到菲律賓近海。在群島地形的作用下,它不但沒有減弱,反而結構好轉,強度增強。衛星雲圖可見,颱風胚胎已變得緊湊,顏值高了很多。正因為此,日本氣象廳已發布烈風警報。6月11日未來的颱風鸚鵡雲圖,來自NRL,中氣愛標註日本氣象廳於6月11日晚上發布烈風警報這說明,2號颱風鸚鵡很可能在12日晚上或13日白天生成,隨後在6月14日登陸廣東或海南。對此,各大超級計算機模式已基本一致。
  • 日本氣象廳:17號塔巴成大型颱風,日韓麻煩有點大了
    這兩天,東亞天氣形勢其實比較平靜,海上的多颱風胚胎混戰的混亂形勢也隨著17號颱風塔巴的生成而宣告結束。9月21日上午,17號颱風塔巴已經穿過琉球群島進入我國東海南部海面,從衛星雲圖上看,雖然塔巴的環流比較鬆散,即便是核心雲區也不太緊密,但它的雲系已經將整個東海悉數覆蓋。
  • 颱風的名字誰說了算?「艾雲尼」命名背後的故事
    新華社「中國網事」記者 田建川  颱風「艾雲尼」在瓊州海峽畫了一個圈,它在兩天內三次登陸我國,成為1949年以來首個完成該動作的「初臺」。  作為一個合格的颱風,「艾雲尼」在5日8時「出生」後,尷尬地流浪了一天,沒有名字,只能被稱為「小四」。直到6日上午日本氣象廳才給它上「戶口」,起了「艾雲尼」這個名字。
  • "蘭恩"今晨登陸日本丨第22號颱風即將生成,它趨向日本概率較大
    ▲今年第21號颱風「蘭恩」登陸日本前後動態雲圖(時間段:10月22日22時30分至23日05時30分)今年第21號颱風「蘭恩」(颱風級)23日凌晨2點鐘在日本靜岡縣御前崎市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
  • 10月捅了「颱風窩」!17號颱風還未消失,18號莫拉菲或即將生成
    18號颱風莫拉菲也將出現了,同時按照GFS的情況來看,19號颱風天鵝可能也要出現,我們來一個一個的看,這颱風和颱風胚胎看上去有點多。從風雲衛星圖像來看,除了17號颱風沙德爾的發展,位於菲律賓東部地區的颱風胚胎最為明顯,還有就是在中部地區也有一個熱帶低壓區,如今最為明顯的就是98W颱風胚胎。
  • 最新颱風「海神」生成,是個巨無霸
    來源:海峽導報、中國氣象愛好者、中國天氣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又有颱風!又有颱風!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突然生成了!或成超強颱風,奪走「風王「稱號!颱風「海神」生成!據@中央氣象臺9月1日21:43消息: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英文名稱:HAISHEN;名字來源:中國)生成,20時其中心位於日本九州島東南方向約1950公裡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熱帶風暴級)。預計「海神」將以每小時15公裡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
  • 第17號颱風「鯰魚」即將生成!滁州人的國慶可能又要泡湯……
    因為,今年國慶要看17號颱風「鯰魚」的臉色!日本氣象廳已經發布烈風警報,17號颱風將在本周生成。9月27號以前,17號颱風將穩定向西偏北方向移動,逼近臺灣東南洋面。颱風監測分析:96W目前尚處於熱帶擾動初期階段,還沒明顯的氣旋性旋轉結構。但是,中心附近的中小尺度對流十分活躍!
  • 第10號颱風逼近日本 氣象廳呼籲將警戒級別提至最高
    人民網東京9月3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氣象廳2日發布消息稱,行進在日本南部海域的第10號颱風將於6~7日抵達奄美至西日本地區一帶,有可能登陸日本。據預測,第10號颱風的中心氣壓將達到930hPa以下,最大風速達到50米以上,有可能發展至特別警戒級別。
  • 日本氣象廳評定傑拉華為三月「風王」,2018是颱風大年?
    日本氣象廳於昨天(4月25日)發布2018年3號颱風傑拉華的最佳路徑數據集。該數據集指出,傑拉華颱風巔峰時中心附近最大10分鐘平均風速為105kt(55米/秒,16級風);中心最低氣壓915百帕。這組數據已經讓傑拉華與2015年美莎克平起平坐,並列成為有可靠氣象記錄以來西北太平洋的3月最強颱風。(氣壓仍高於美莎克)日本氣象廳的傑拉華最佳路徑傑拉華的強度調整,從數字上看雖然不算大(從95kt到105kt),但卻跨了一個臺階,從日本氣象廳標準中的非常に強い颱風(相當於強颱風)到了猛烈な颱風(相當於超強颱風)。
  • 12號颱風突襲生成?未來朝日本近海移動,下波變天時間出爐
    今年第12號颱風「白海豚」可能突襲生成?中央氣象局觀測,位於琉球東南東方海面有一個熱帶性低氣壓,至於是否有機會變成颱風?氣象局氣象專家表示,要看日本氣象廳的主觀認定,而氣象機構則已認為它是個颱風。他也提醒,下波鋒面和東北風周四報到,屆時冷空氣比這波稍強一些。
  • 最新颱風「海神」生成,是個巨無霸
    又有颱風!又有颱風!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突然生成了!或成超強颱風,奪走「風王「稱號!據@中央氣象臺昨晚(9月1日)21:43消息:今年第10號颱風「海神」(英文名稱:HAISHEN;名字來源:中國)生成,20時其中心位於日本九州島東南方向約1950公裡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8級(18米/秒,熱帶風暴級)。
  • 颱風「譚美」逼近或橫掃日本 關西機場擬暫時關閉
    最新報導:據日本電視臺9月29日報導,24號颱風「潭美」已經進入日本衝繩縣境內,致使縣內大範圍停電。據衝繩電力部門稱,截至29日上午11點,衝繩縣內33處市以及街道村落,共計16萬4210戶住宅停電。暴風雨到來時起,衝繩電力部門就立即展開了電力搶修工作,但颱風行遲遲沒有離開,使搶修工作難以正常進行。據報導,24號颱風的輻射範圍涵蓋日本衝繩島以及宮古島海域,並正在逐步向日本西北部前移,進一步北上,衝繩縣奄美地區有暴風、巨浪、暴雨危險,該地區相關部門需做好防禦工作。
  • 颱風|名字的由來
    命名表共有140個名字,分別由WMO所屬的亞太地區的柬埔寨、中國、朝鮮、香港、日本、寮國、澳門、馬來西亞、密克羅尼西亞、菲律賓、韓國、泰國、美國以及越南等14個成員國和地區提供,每個國家或地區提供10個名字。這140個名字分成10組,每組14個名字按每個成員國英文名稱的字母順序依次排列,按順序循環使用,即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熱帶氣旋命名表。
  • 2018颱風旺季來了!最強或超12級!第7號颱風「派比安」緊急生成將橫掃東海
    中央氣象臺消息:菲律賓以東洋面的熱帶低壓於今天(29日)上午加強為今年第7號颱風(熱帶風暴級;中文名:派比安;英文名:Prapiroon;名字來源:泰國;名字意義:雨神),今天上午8點鐘其中心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偏北方向約
  • 日本海水熱成「火鍋」,氣象廳警告:當心颱風強襲
    而日本以南洋面近期因為缺少颱風活動,副熱帶高壓又持續控制,海水熱量更是達到了一個相當恐怖的程度——9月1日,日本氣象廳發布新聞稿指出,在這個8月,以日本南部為中心的西太平洋海域的表層海水溫度大大高於正常水平,尤其是日本關東東南部、四國/東海沿岸和衝繩以東,更是達到了1982年以來的最高值!
  • 颱風監測:17號颱風拐彎增強,18號颱風或26日出現
    10月下旬已經來了,西北太平洋地區的熱帶擾動發展可以說依然較強,不僅有已經形成的颱風,還有新的颱風胚胎和熱帶擾動發展,我們可以從日本氣象廳的數據圖看到,92W也升級為了TD,位於菲律賓遠海區域又有一個低壓區形成,所以這意味著的新的颱風活躍期可能又要來了。
  • 11號颱風紅霞或將生成!預計一路偏西走,中東部降雨可能要升級
    根據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數據來看,預計90W成為今年的11號颱風海霞基本上是可以確定了,變化的空間不大,所以大家接下來需要重點觀察下90W颱風胚胎,主要是偏西,那麼對我國的影響也是存在的,重點區域就是華南地帶,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情況如何,首先可以說明下,由於這個颱風胚胎的發展有限,可能強度不會太大,大家以參考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