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36氪
文 |徐子
圖片來源 | pexels
36氪獲悉,精品團操健身工作室「Justin&Julie Fitness」完成數千萬元 A 輪融資,投資方為SIG海納亞洲投資基金。2019年四月,公司曾宣布完成SIG的數百萬美元Pre-A輪融資。
我們曾報導過 Justin&Julie Fitness,這家團操健身工作室已成立於2018年5月成立於上海,目前在上海有9家旗艦門店,其中4家為加盟,同時也為其他健身房提供團課代運營服務,已合作15家。
Justin&Julie Fitness 是標準的團操課模式,300平左右的店型,配1個管家4個教練。課程按次付費,課程以主流受歡迎的IP比如萊美、Zumba、以及自研的課程為主。據創始人Henry介紹,2019年公司的業務量增長4倍,用戶量增長了近5倍,目前有付費用戶超過4萬人,留存率能達到60%。
團課是產品,服務是交付
在創始人Henry看來,健身行業本身是個服務導向的行業,課程就是產品,內容、教練、場地都是因素。按次付費的模式本身也是將服務這一環節前置。
內容上,除了引進比較受歡迎的萊美課程,公司也自己研發了一系列課程,每三個月更新一次套路,以ULTRA BATTLE戰繩、X-FIGHT格鬥、蹦床、蜜桃臀訓練為代表的七類課程都比較受歡迎。價格上,Justin&Julie Fitness 單次課程價格在69-129元之間。
而團操課類目一直關心的教練問題,Henry稱,選課決策是多種原因權重的結果,用戶考慮的不僅僅是找喜歡的教練,還有時間、門店位置、約課難度等,從後臺的數據顯示,用戶增長的曲線沒有出現因為新教練的加入而突然增加的情況,相對比較平滑。
專注團課,也能盈利
如果按照產品的邏輯,線下團操課屬於當場交付,和線下零售、餐飲不同的是,沒辦法做外賣,因此也從某些程度上限制了營收的規模。
可以看到的是,其他健身房在團操課之上,還還在品牌和多元的產品上做了嘗試,比如樂刻早就上線了私教業務、另一家團操健身房超級猩猩也在 2019年推出了私教業務,而KeepLand在操課之外,還有自營的消費品,覆蓋從硬體、服飾、到食品等運動相關領域。
相比之下,Justin&Julie Fitness 則更專注在團操課這個品類上。據介紹,Justin&Julie Fitness 的門店已經實現盈利,盈利來自幾個方面:
成本控制:門店租金佔成本中很大比重,Justin&Julie Fitness的選址邏輯是,在人流密度大的位置,且要交通方便,但不會選擇特別貴的物業。Henry稱,這樣其實不一定需要再一層臨街顯眼的位置,上海的門店中只有3家是街邊店。
而選址決策也是公司用數據化系統反向推導而出。根據用戶的地址位置信息、上課的習慣等,來決定新店的位置,即「店找人」。基於此,Henry稱,Justin&Julie Fitness 在門店上的成本只有行業平均水平的一半。同時隨著品牌在上海地區影響力的提升,公司在尋找物業合作商的難度也進一步降低,去年底開的新店,租金成本只有第一家店的四分之一。
代運營模式:除了自有門店,Justin&Julie Fitness還為其他健身工作室提供團操課代運營服務,目前已經有15家合作夥伴。合作方式是由其他健身房提供場地,Justin&Julie Fitness 提供團操課的整體解決方案和運營,輸出教練和課程,利潤分成,模式類似OYO。
Henry稱,之所以選擇代運營模式,是因為在健身業態,線下的場館屬於比較稀缺的資源,品牌的會員在某個區域比較集中,但又找不到合適的場館時,代運營是比較合理的解決方案。雖然是代運營,但公司會保留品牌露出,即場館由Justin&Julie Fitness做一定的改造,和自有門店保持風格和視覺效果統一。代運營業務也已經盈利,這部分業務會在2020年持續測試調整。
疫情對線下健身影響無疑是重大的,這筆融資對於Justin&Julie Fitness 也非常及時。2020年,公司將繼續拓展優選旗艦店,已有幾十位潛在的合作商,其次是拓展渠道合營場館,Henry預計今年門店會有2-3倍的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