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情況下猛獸會傷人,傷人動物是否會被處死各園區處理不同

2020-12-12 中國青年網

人和動物之間零隔障相處,沒有什麼情況下是安全的,動物攻擊人類是很自然的行為,這是動物野性的表現,只要人類出現,就給了動物攻擊的機會。

上海野生動物園10月17日發布公告,園內猛獸區(車入區)將暫停開放,具體原因是因為當天下午一名飼養員在該區域實施作業時,不幸遭到熊的攻擊、撕扯,導致身亡。

現在很多人親子遊都會選擇去野生動物園,因為在這裡可以近距離觀賞老虎、獅子、豹子等猛獸追逐嬉鬧,讓孩子在寓教於樂間親近自然。然而縱觀國內外,動物園動物攻擊遊客及飼養員的事件屢見不鮮。那麼,究竟在哪些情況下動物容易對人有攻擊行為?作為飼養員在與動物相處的時候都要注意什麼?攻擊了人的動物一般會怎麼處置?對此,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業內專家。

這些情況下動物會攻擊人

西寧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向科技日報記者介紹,動物園動物攻擊人類有幾種情況。第一種是玩耍,其主觀並非想攻擊人類,只是想和人類做一個它們認為沒有攻擊性的互動。比如獅子、老虎等,從小由飼養員養大,到七八個月時,它們與飼養員的日常關係依舊看起來像貓和主人一樣。很多猛獸玩耍的形式就是模仿捕獵,會用爪子去抓,用嘴去咬,一旦它們的體型大到一定程度時,哪怕只是輕輕咬一口都能對人類造成傷害。再比如體型比較大的草食動物(馬、鹿等),見到飼養員會有撒歡的舉動,但它們隨便踢一下就可能造成人類骨折。還有一種情形是,動物起初僅是跟人類玩耍,但一不小心造成人意外出血,血的味道會激發出猛獸的野性,從而產生將人類吃掉的行為。

第二種是把人類視為威脅。比如動物園工作人員在救護動物為它們處理傷口時,動物會感到疼痛,這時它們可能就會發動攻擊。再比如,飼養員進入動物活動空間的一些舉動會被動物誤解——飼養員在掃地,但動物以為他要打它們;動物在哺乳期,會認為人類威脅到它們幼崽的安全,這個時候動物都會發起攻擊。

第三種就是將人當成食物,有這種情況的主要是大型猛獸。人突然出現在猛獸的活動區域內,尤其是體型小的成人或小孩,在因為恐懼無法站立時,會讓猛獸釋放天性,從而進行獵捕。

飼養員上崗作業有嚴格的規定

我國動物園對於飼養員的上崗也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

以西寧野生動物園為例,符合應聘條件的飼養員進入動物園後會先安排實習崗位,跟隨老飼養員學習,老飼養員會手把手教授他們實踐知識。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高級「鏟屎官」,還要在實習3個月後經過考試,在轉正之後正式上崗。新人很少會擔任猛獸區主管飼養員,考慮到猛獸區危險性較高,配備的人員都屬於園內經驗最豐富、最有責任心的飼養隊長。

齊新章介紹,西寧野生動物園要求飼養員打掃猛獸內舍時要保證猛獸在活動場,在活動場作業時要保證猛獸在內舍。除幼崽和個別傷病個體外,飼養員永遠不會和猛獸零隔障相處。所謂隔障,就是能把人和動物分割開的東西,包括牆、網、欄杆、水池等。

同時,飼養員給猛獸餵食時,猛獸都在活動場,飼養員把食物放入內舍,再出去鎖好門,從外面操作打開內舍與活動場之間的閘門,猛獸就會進入內舍吃東西,全程飼養員和猛獸無直接接觸。

「絕大多數動物園都明令要求不允許飼養員隨便進入猛獸區,但絕大部分動物園都允許飼養員隨意進入草食動物區,這其實存在安全隱患。如斑馬、羚羊、長頸鹿等爆發力較強的動物只要對著人類身體頂一下、踢一下,基本是『非死即殘』。」齊新章說,「實際上,人和動物之間零隔障相處,沒有什麼情況下是安全的,動物攻擊人類是很自然的行為,這是動物野性的表現,只要人類出現,就給了動物攻擊的機會。」

不投食、不觸摸是安全的保障

雖然我們不是飼養員,和動物接觸的機會也沒有那麼多,但是作為一個參觀者,在遊覽動物園時也要注意安全。齊新章表示:「能夠減少危險的最好方式就是文明參觀、文明遊園,不要與動物進行零隔障交流,不要投食,不要觸摸。」

他認為,在動物園,保障遊客安全有幾方面需要注意。首先是禁止投食。國內很多動物園為了盈利售賣飼料,這就很難禁止投食行為。同時,遊客在投餵時,動物的嘴和人的手之間是沒有任何障礙的,很有可能導致遊客手部被咬傷或發生更嚴重的傷害。

同時,齊新章建議不要觸摸動物,即使動物園設置了這種參觀互動方式,也儘量不要去觸摸。因為一些動物身上攜帶有病原體,這些病原體不會讓動物發病,但人觸摸了動物,動物攜帶的病原體就可能會感染人類引發某種疾病。

「值得注意的是,在動物園有護欄的動物參觀區域如熊山、猴山等,家長切記不要抱著孩子參觀。因為人的重心一般在1.4米以下,不會掉下欄杆,但抱小孩的人重心可能在1.5—1.6米,一不小心就可能會栽到動物活動的區域。」齊新章說。

對於傷人動物不同園區處理方式不同

那麼,傷人動物究竟該如何處理,會被處死嗎?

齊新章介紹,在國內,為了制止傷害或者奪回人類屍體有可能擊斃傷人動物,如果沒有必要一般不會處死。而一些歐美國家則因為法律體系不同,會有不同規定。

對於動物園猛獸襲擊人類後的處理方式,齊新章說:「對於傷害過人的動物,國內動物園沒有統一規定如何處理,不同園區處理方式也不盡相同。比如對傷人動物不再展出、暫時不再展出、正常展出都有可能。」

「正確看待野生動物、正確對待野生動物的認知需要在全社會範圍內慢慢形成。從單純的喜歡動物到理性的愛護動物,這是一個漫長過程。」齊新章說,動物園行業職能定位有兩個,一是綜合保護,二是保護教育。動物園應認清自身定位和職能,在做好野生動物保護的同時,發揮好保護教育作用,引導公眾正確看待和對待野生動物,這樣才能做到既保護了動物,又保障了工作人員和遊客的安全。

(原標題:避免猛獸傷人 遵守規矩是最堅固的「盔甲」)

(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焦點

  • 傷人造句和解釋_傷人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景陽岡) 2、如今前面景陽岡上,有隻吊睛白額大蟲,晚了出來傷人,壞了三二十條大漢性命。官司如今杖限打獵捕戶,擒捉發落。(出自:統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6、景陽岡) 傷人參考例句: 1、欺騙比背叛來得傷人。
  • 時刻防範大型動物
    這個畫面,想想都讓人受不了,動物兇猛,野性不改變,連飼養自己的人也吃啊。這事就發生在10月17號,上海野生動物園一名飼養員在猛獸區實施作業的時候,被群熊攻擊。18號猛獸區已經暫停對外開放,有關部門要進行調查了。
  • 上海動物園熊群傷人,現場視頻曝光,網友: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因為很多人都知道,動物園裡的動物是長期被禁錮在密閉環境裡的,雖說這是野生動物園,但始終會對動物的天性造成扭曲;再加上正因為是野生動物園,所以這群熊的野性應該還沒完全泯滅。它會襲擊人,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而這些責任,最終便落到了園區身上,這類園區有哪些共通的弊病?
  • 為何愛會傷人?原因只有一個
    而是因為一方的愛實在是太過於強烈,太過於傷人,讓對方受不了,這種畸形的愛,很難有一個好的結局。愛本是好意,愛本身也沒有錯,但是為什麼到最後讓兩個人分開?因為愛,為什麼愛會傷人,愛之深,恨之切,有些時候,愛會傷人也是有理由的。
  • 「大象傷人事件」後大象被處理,背後緣由惹人思考
    此次「發狂傷人」,初步懷疑為是該大象證處於發情期,情緒易怒所致,目前相關單位已對該大象隔離安撫處理。對於大象傷人致死事件發生後,長沙生態動物園在第一時間已向市林業局、轄區公安部門匯報,積極協助開展現場勘查等工作。
  • 烈性犬傷人,狗主人是否要坐牢?
    被鄰居家養的烈性犬咬傷,一般如何處理?第一,一般是民事賠償,也就是賠錢,然後行政部門罰款。這種案件,一般是民事賠償,主要就是醫療費,誤工費和精神損失費。對於禁止飼養的烈性犬等危險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而且是無過錯責任,也就是不論飼養者是否有過錯,比如其有合法的犬證,有合理的安全防範措施,只要烈性犬咬了人,就要承擔責任。
  • 人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說出一些傷人的話,被獨木舟的語錄道出!
    人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說出一些傷人的話,是什麼情況下呢?如果很多人在沒有讀到獨木舟的語錄情況下,也沒有往下讀,肯定都會這麼回答。比如說男人在喝醉酒的情況下,就很容易說出一些傷人的話。 男人為什麼在喝醉酒情況下,會說出一些傷人的話呢?
  • 動物園老虎一旦傷人,為何就必須將其擊斃?如果不殺,後患無窮
    只有打敗足夠兇猛難馴的猛獸,才能襯託出武松的力氣和功夫,所以作者選擇了老虎來襯託武松。 01 古人們常常稱老虎為大蟲、烏或者李耳,在古代文學裡面,老虎一般是以反面形象出現的,這是因為古時候常常有老虎闖入人們的村莊吃人,將人類作為獵物捕殺,所以在古人眼中,老虎就是邪物,能殺死老虎的人便會被當成英雄。
  • 【法治宣傳一日一說法】寵物傷人,責任認定有說法
    【法治宣傳一日一說法】寵物傷人,責任認定有說法 2021-01-07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不只會傷人!王驍輝開發出新技能,CBA各支球隊請提高重視
    提起北京首鋼隊球員王驍輝,球迷們對他的印象可能就只有兩個字:傷人。確實在最近一個多月的比賽中,王驍輝出現了太多傷人事件,而且針對的還都是對方核心球員,下手穩準狠,已經成為CBA其他球隊的噩夢。然而上一輪北京隊與深圳隊的比賽中,王驍輝又開發出了新技能,讓球迷們見識到了,他不只會傷人而已!比賽的第四節,當時北京隊以73-80落後,顧全在底線附近單打王驍輝,使用了一個背轉身投籃的動作,王驍輝與顧全有一個身體接觸,隨後摔倒在地。裁判第一時間是沒有吹罰顧全進攻犯規的,但是王驍輝躺在地上不起來,比賽沒辦法繼續,裁判趁著這個時間,也去看了一眼錄像回放。
  • 它傷人比鯊魚還多,歸宿卻是清蒸
    圖片:Montague / Wikipedia小小的頜針魚,看似柔弱,長相奇特,但誰也想不到其是無數海洋動物傷人事件的背後的元兇。傷人不是我本意至於為什麼頜針魚會主動攻擊人類,還得從其生活習性說起。頜針魚生活於海水錶層,除去本身擅長跳躍外,其在受到驚訝或夜間被火把等光亮吸引時(趨光性)也會躍出水面。
  • 流浪貓狗傷人,投餵者賠償4萬元!餵食流浪貓狗必須注意一件事
    流浪狗致人傷殘,長期投餵者是否擔責?貴州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近日審結了一起流浪狗傷人引發的的侵權責任糾紛案。
  • 被寵物犬咬死的人,比死於狼的人還要多,狗狗為啥容易傷人
    據統計,僅2019年一年美國就發生了49起家庭犬傷人事件。美國的寵物飼養文明度在國際上一定是比較靠前的吧?放眼國內,這個數字也許要更高。但你們聽說過家貓/野貓傷人事件嗎?到現在為止,目前世界上還沒有一例事件,表明貓將人類作為敵人或獵物獵殺的案例。大家是否覺得「貓那麼小,怎麼攻擊人?」
  • 會要命麼?
    什麼情況下會感染狂犬病毒? 大多數人間狂犬病病例是由於被患狂犬病的動物咬傷所致,少數是由於被抓撓或傷口、黏膜被汙染所致。 狂犬病病毒不能侵入沒有損傷的皮膚,如果我們的皮膚是完好的,被動物舔一下,是不會感染狂犬病毒的。
  • 綿陽同一小區再現高空墜物傷人 受傷方已向法院遞交立案材料
    圖片為2019年4月19日高空墜物傷人的事發現場。這不是長虹世紀城小區第一次出現高空墜物傷人事件。為何同一小區三年內出現兩次高空墜物傷人事件?相關方面進行過哪些補救措施?對此,川報觀察記者走訪了相關方進行調查。[事件還原]玻璃從天而降砸中一名6歲男孩頭部
  • 李維英訴段國迎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 ──暫養的野生黃蜂傷人能否...
    李維英訴段國迎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 ──暫養的野生黃蜂傷人能否算作飼養動物致人損害 2020-12-19 12: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熊為什麼要傷人?遇到熊 裝死有用嗎
    關於遇到熊如何保命,後面會具體說。根據現有研究,國內學者認為,目前四川黑熊的數量為12175—12499隻,主要分布在各大保護區內。一般來說,黑熊喜歡選擇向陽、坡度較大、避風性適中的山脊或山坡面,這裡喬木和灌木密度適中。這裡不僅環境舒適,而且還有黑熊喜歡吃的食物。
  • 安康迅速處置流浪犬傷人事件!
    2019年10月16日,安康市公安局漢濱分局接警稱:江北西城閣廣場人行道有一流浪犬傷人,請求出警。接到指令後,漢濱公安分局立即組織相關民警趕往現場,會同江北派出所、城管局、畜牧中心共同搜尋傷人犬只。在搜尋過程中,張嶺社區又出現流浪犬傷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