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東野圭吾曾說:「世界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人心經不起試探,有時候試探帶來的結果,會令你無法承受。
有個小夥子不確定女友是否愛自己,決定請好友一起來試探她。
好友開了一輛豪車,主動搭訕女孩,說要送女孩回家,路上,他拿出2萬塊遞到女孩面前,說:「你陪我一天,這2萬塊就是你的了。」
小夥通過攝像頭了解車內的一舉一動,他滿心期望,女友會把錢扔到好友臉上,然後憤然下車,結果,女孩的反應令他失望。
女孩看了一眼錢,低頭嬌羞地問了句:「怎麼賠?」
到了酒店門口,小夥不死心,跑過去攔下女友,試圖阻止她進入酒店,女友卻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嘲諷地說:「你每個月才給我2000塊,跟他和跟你有什麼區別?」
評論區很多人勸男孩分手,說女孩太過現實,即便結了婚,也難以獲得幸福。
也有人反對男孩的行為,如果你愛一個人,就要相信她,如果帶著懷疑試探,也很難說明你的真心。
在這個視頻中,女孩太過於現實,為了區區2萬塊,就答應了對方的要求,丟失掉的卻是自己最寶貴的尊嚴。
這讓我想起,那個說「寧坐寶馬車上笑,不坐自行車後哭」的女孩。
在一檔相親節目中,長相秀美的馬諾,被一個男孩表白,男孩千裡迢迢而來,問她願不願意跟自己一起騎單車兜風?
馬諾笑了,說出了那句引起很多網友討論的話。
很多人開始對價值觀反思,在尋找愛情時,到底是精神契合重要,還是物質豐富更重要?
很顯然,這是兩種不同標準,不同的選擇,也會帶來不同的人生路。
02.
電影《喜寶》中,喜寶就曾說:「我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很多很多的錢也是好的。」
喜寶是劍橋大學的高材生,在回國的飛機上遇到了富家女,參加富家女的訂婚宴時,認識了她的父親,並迅速答應了對方的追求。
被豐富的物質包圍,喜寶逐漸喪失了鬥志,她不再努力學習,整日沉浸在舒適的生活中。
《斷頭皇后》中有這樣一句臺詞:「那時她還太年輕,不知道命運饋贈給你的禮物,早已暗中標好了價碼。」
表面上,喜寶擁有了舒適的物質生活,她想要跑車,就會有一輛跑車停在車庫,她想要豪宅,對方送給他一個城堡,在她的抽屜裡,有花不完的零用錢。
但這些優渥的物質生活,真的給她帶來幸福了嗎?
未必!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富豪在給予喜寶豐富物質的同時,也控制著她的自由,不允許她談戀愛,也不想讓她離開自己。
喜寶也曾反抗過,她試圖用一段戀愛,來掙脫這樣的束縛,很顯然她失敗了,她愛的男人倒在了她的面前。
因為貪戀金絲籠中的紙醉金迷,喜寶失去了飛出去的能力,她的翅膀被折斷了,這跟她當初的選擇有脫不開的關係。
為了金錢而丟失自尊,試圖用青春和美貌來輕易獲取,背後所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03.
回到事件本身,女孩因為2萬塊,而答應陪別人一天固然不對,但男孩用試探來檢測女孩的真心,行為也並不妥當。
試探對方的本質是懷疑,試圖用試探來證明自己的猜測。
即便第一次檢測過關,他還會第二次,乃至第三次來試探對方底線,直到對方經不起考驗,他會長出一口氣,果然,我的懷疑是有道理的。
尼採曾說:「人是一根繩索,架於超人與禽獸之間。」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兩面性,當人性中克制的一面佔主導成分,人性會變得自律,當貪慾佔主導成分,人性中的自私便會呈現出來。
如果你愛一個人,不如好好固化這種思維和現象,兩人共同經營,也許這段愛情會瓜熟蒂落。
如果你不斷地試探對方,想要找到對方的底線,那麼再相愛的感情,也會有寒心的那一天。
在心理學上有個「焦點效應」,意思是我們往往會高估周圍人對自己的關注,而實際上,你並沒有那麼重要,在感情中也是如此,你總是希望把對方想像的完美,其實每個人都是有缺點的。
任何一段感情中,不要高估對方,也不要低估自己,平常心相處就好。
人這一生,有兩種關係令人羨慕。
一種關係是丈夫遇到困難時,妻子的不離不棄;
另一種關係是生活變得富裕,丈夫對妻子恩愛如初。
當我們牽手一段感情時,也許始於顏值,但最終會忠於人品。
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看透美貌和金錢背後的本質,對方的真心,才是最珍貴的品質。
身為女孩,要學會自愛,不要讓自己成為可以待價而沽的商品。
身為男孩,也請珍惜眼前人,經歷過歲月的磨練,依然能夠待她如初。